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笠翁对韵课件|笠翁对韵课件(范例十九篇)

发布时间:2021-08-07

笠翁对韵课件(范例十九篇)。

⬓ 笠翁对韵课件 ⬓

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周有若,汉相如。玉屋对匡庐。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注释:芙蕖:荷花的别名。周有若:东周时人,孔子弟子,有若貌似孔子,曾一度奉以为师。见《史记•仲尼弟子传》。汉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五车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以学富五车称人之博学。和靖:宋林逋(字和靖)种梅于杭州西湖之孤山,其咏梅名句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吾对汝,尔对余。选授对升除。书箱对药柜,耒耜对耰锄。参虽鲁,回不愚。阀阅对阎闾。诸侯千乘国,命妇七香车。穿云采药闻仙女,踏雪寻梅策蹇驴。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

注释:选授:量才授官。升除:升,进级,晋升。除,拜官授职,即除去旧职就新职。 参:孔子弟子曾参。《论语•先进》: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回:孔子弟子颜回。《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穿云采药:《幽明录》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两仙女。踏雪寻梅:唐孟浩然骑蹇驴于灞上踏雪寻梅。洛龟河马:《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儒谓洛书即《洪范》九畴。《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汉孔安国注:“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书•顾命》:“天球,河图。”孔安国注,谓河图即八卦。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骖鹤驾,待鸾舆。桀溺对长沮。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南阳高土吟梁父,西蜀才人赋子虚。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注释:苞苴:包裹鱼肉的草包。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博罗,亦称东樵山。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壶峤:海上二仙山名。《初学记》:“罗浮二山随风雨而合离,壶峤二山逐波涛而上下。”桀溺、长沮:二人为春秋时隐士。《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搏虎:春秋时鲁国卞邑大夫卞庄子欲刺虎,管竖子曰:“两虎食牛,牛死必争。争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者刺之,必毙。”故有缚双虎之名。 当熊:冯婕妤侍汉成帝观虎圈,有熊出,众惊走,冯独当之,帝深嘉其勇。吟梁父:三国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赋子虚:西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汉武帝读而善之,叹不同时。”

⬓ 笠翁对韵课件 ⬓

笠翁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戏剧家。根据30首平韵,他用这首押韵部分的词组成了诗词般的对联。

书中的每首对句诗后面,附有:字词解释、主旨讲解、讲讲对对子、佳对欣赏、名对故事。

读了它们后,让我对书中对句诗有所理解,还让我知道了不少的古代历史、神话、名人的故事。特别是名对故事中的名对,真是像嚼橄榄一样越嚼越有味。

书中还有不少名对诗句,可惜我记不得那么多,如果能全部记住了,今后在写作文时,用几句进去,一定会有人夸我知识渊博,文采洋洋呢。

书中还有很多诗词的格律知识,比如词性、词义、平仄、联绵、合掌、隐如、双声、同旁、借对、反语、顶真、互文、对称、翻造、叠韵、物色、对反、缺如、标点、同画、落帘、飞白、集引、加减、双关、回文、方位、两兼、无情,把我看的摸不清东南西北。唉!对联的知识太渊博了。我真的很佩服古人。在这么多的约束下写诗、写对联,写这么多流传千年的好诗,真不容易!

听爷爷说写诗词平仄最难,书中说平声是我们拼音中的

1、 两个声调,三个或四个拼音声调。我想问一下,诗歌中的声调和现代拼音中的四声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书中,它说,就像猜谜一样,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惟敏感性。它说一对是一个聪明的游戏。如果一个聪明人做了一对软件,让我们在游戏中学习,多好!

《笠翁对韵》是本工具书,须细读,自备一本,有空慢慢读吧。

⬓ 笠翁对韵课件 ⬓

晨对午,夏对冬。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下饷:下午。高舂:傍晚时分。《淮南子•天文》:“(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注:“高舂,……民碓舂时也。”三元及第:封建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叫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一品当朝:古代宰相为一品官爵。 花萼楼:唐明皇在兴庆宫建花萼楼,兄弟五人宴乐于其间。仙李:指诗人李白,人称谪仙人。沉香亭:在兴庆宫内。唐明皇曾诏李白于此题赏牡丹花《清平调》三首。娇杨:即杨贵妃杨玉环。唐明皇宠之而致安史之乱。“边风”指此。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花灼灼,草茸茸。浪蝶对狂蜂。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君子竹:古人谓竹劲节虚心有君子德,晋王子猷喜种之,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大夫松: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下,封松为五大夫。三杰:指萧何、韩信、张良。四凶:指共工、驩兜、三苗、鲧四人。殛,诛杀。

⬓ 笠翁对韵课件 ⬓

上学期学习过一些对子,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现在我知道了,原来不少都出自《笠翁对韵》。笠翁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家李渔的名号。写诗、词是一件不易之事,《笠翁对韵》把一些难点简化了,它话语简单、声调和谐、节奏明快。它那些对子里有天文、地理、花鸟、人物等,有大量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有一字对、二子对、五子对,最多有十一子对。如果你想作诗词,它真的是一本好书,一本必读之书。

我还特别喜欢里面引用的故事。有一个故事叫“李贺呕心”让我记忆犹新。李贺,我们都知道,是唐代大诗人,可又有几个人知道,他为了写诗,下了多大功夫呢?为了写好诗,能留给后代,吃了很多苦。即便生活困苦,他也坚持每天写诗,而不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有了灵感马上写,没有灵感时也要写。为此他呕心沥血,加上时运不济,英年早逝(终年27岁)。真是让人感慨万千。看看现在,学习条件多好。为了学习只要你想的到,爸爸妈妈都能做的到。就说我吧,假期里想的最多的是能睡赖觉了,态度差极,羞死了。以后真得好好改改了。

⬓ 笠翁对韵课件 ⬓

庚对甲,巳对丁。魏阙对彤庭。梅妻对鹤子,珠箔对银屏。鸳浴沼,鹭飞汀。鸿雁对鹡鴒。人间寿者相,天上老人星。八月好修攀桂斧,三春须系护花铃。江阁凭临,一水净连天际碧;石栏闲倚,群山秀向雨馀青。

梅妻鹤子:宋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终生不娶,以梅、鹤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八月”句:旧时以科举登第为攀柱。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八月,称“秋闱”。护花铃:明代宁王爱花,尝作护花铃,蜂、鸟至则牵铃惊之。

危对乱,泰对宁。纳陛对趋庭。金盘对玉箸,泛梗对浮萍。群玉圃,众芳亭。旧典对新型。骑牛闲读史,牧豕自横经。秋首田中禾颖重,春馀园内菜花馨。旅次凄凉,塞月江风皆惨淡;筵前欢笑,燕歌赵舞独娉婷。

泛梗浮萍:浮动在水面的树梗和萍草。比喻飘荡无主。唐徐夤《别》诗:“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骑牛:隋末李密骑牛读《汉书》,常挂书卷于牛角之上。牧豕:汉公孙弘少为人牧豕(猪),勤于学,常带经卷而读,年五十位至丞相。

⬓ 笠翁对韵课件 ⬓

林对坞,岭对峦。昼永对春闲。谋深对望重,任大对投艰。裙袅袅,佩珊珊。守塞对当关。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钩弯。叔宝君臣皆纵逸,重华父母是嚚顽。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

叔宝:南朝陈后主,名叔宝。重华:虞舜名。《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嚚顽:蠢而顽固。《书•尧典》:“父顽母嚚”。日下:京城。

临对仿,吝对悭。讨逆对平蛮。忠肝对义胆,雾鬓对云鬟。埋笔冢,烂柯山。月貌对天颜。龙潜终得跃,鸟倦亦知还。陇树飞来鹦鹉绿,池筠密处鹧鸪斑。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

卷二

⬓ 笠翁对韵课件 ⬓

爸爸在书店给我买了一本《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是和《弟子规》、《三字经》齐名的国学类经典书籍,由清朝李渔撰写。它用对联的方式写出了从古至今的大事件,内容无所不包,并将众多文学典故穿插其中。虽然我刚开始不理解书中的内容,“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不断的诵读中,我开始慢慢领悟其中的道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我的文学修养。

我觉得熟读《笠翁对韵》对我们遣词造句、作诗、对对子都有很大的帮助。要通晓中国文字韵律的精妙、优美,《笠翁对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建议同学也来读读《笠翁对韵》吧!

⬓ 笠翁对韵课件 ⬓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注释:阆苑:阆风之苑,神话传说的仙人居地。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 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三台:古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汉代许慎《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壶老杖:《后汉书•费长房传》载,东汉费长房从壶公学仙,辞归,壶公给他一竹杖,说:骑之可以到家,长房到家后把杖投入葛陂,杖化为龙。玉人钗:汉武帝升平元年,起招灵阁,有神女留玉钗与帝,后化为五燕升天。望仙阁:南朝陈后主建。 思子台:汉武帝立太子,被江妃谗死,帝知其冤,作思子台。玉橘:《汉武外传》载,王母降汉武宫中,享帝以玉橘冰桃雪藕。莲舟:《三辅黄图六》载,太乙真人坐莲舟,燃藜杖,降天禄阁,照刘向读书。

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注释:马肝:马肝味劣、喻烦粹之意。鸡肋:《三国志•魏书•魏武帝纪》载,曹操攻汉中欲还,出口令曰:鸡肋。杨修曰:“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示欲还也!”鳷鹊观:古代道观名。 凤凰台:在江苏南京市。落梅:汉应劭《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

忠对信,博对赅。忖度对疑猜。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金花报,玉镜台。倒斝对衔杯。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释:金花报:古代状元寄家信报喜,称为金花报。玉镜台:晋温峤娶其姑之女,以玉镜台为聘礼。高士卧:《后汉书•袁安传》载,袁安遇雪天在家高卧不出,人以为贤,举为孝廉。美人来:隋赵师雄游罗浮山,日暮见一美人邀共饮,雄不觉醉卧。醒来在梅花树下,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不已。苏子:苏轼守杭州,令西湖沿堤种桃柳,人号苏公堤,简称苏堤。刘郎:唐刘禹锡《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 笠翁对韵课件 ⬓

寿桂翁阁老次石翁韵

明-孙承恩

谟陈北阙金为鉴,寿祝南山玉作卮。

一德共瞻难老日,百年恭际盛明时。

臣邻绩拟夔龙匹,风雅坛推李杜师。

怪底斗南腾瑞气,奎星昨夜降瑶池。

⬓ 笠翁对韵课件 ⬓

鸾对凤,犬对鸡。塞北对关西。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倪。颁竹策,剪桐圭。剥枣对蒸梨。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於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

注释:旄倪:老幼的合称。旄,通“耄”,老人;倪,小儿。竹策:竹制的策书。古代命官授爵,用策书为符信。见《左传•僖二八年》。剪桐圭:《吕氏春秋•重言》:“(周)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桐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于是遂封叔虞子晋。”柔荑:软和的茅草嫩芽,用以形容女子手的纤细白嫩。《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狡兔三穴:《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穴……”鹪鹩一枝:《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扶少主:汉高祖立吕后子惠帝为太子,既又欲以赵王如意易之。时有商山四皓,曰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须发皆白。帝见之曰:“幸烦公等善为调护。”於陵仲子:战国时齐人,即陈仲子。因居于於陵,故号於陵子。楚王欲以为相,不就,与妻逃去,为人灌园,妻子辟纑织履。纑,布缕。引申为织布。

鸣对吠,泛对栖。燕语对莺啼。珊瑚对玛瑙,琥珀对玻璃。绛县老,伯州犁。测蠡对燃犀。榆槐堪作荫,桃李自成蹊。投巫救女西门豹,赁浣逢妻百里奚。阙里门墙,陋巷规模原不陋;隋堤基址,迷楼踪迹亦全迷。

注释:绛县老:晋代有老人,使问其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日正月朔甲子,至今四百四十五甲子矣。”师旷曰:“七十三年矣!”伯州犁:春秋时吴国太宰伯嚭之父。测蠡: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喻见小也。燃犀:东晋大臣温峤过牛渚,燃犀照之,见奇状异形,夜梦人曰:“幽明道别,何苦相逼。”成蹊:《史记•李将军传赞》:“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后谓为人真诚,自能感动他人。投巫:《史记•魏世家》载,魏文侯时魏俗信巫,每岁以女子投河,曰:为河伯娶妇。西门豹为邺守,投巫师于河,陋俗乃止。 赁浣:《风俗通•琴歌》: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因抚弦而歌。其歌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问之,乃故妻也。 阙里:地名,相传为春秋时孔子授生徒之所,在洙、泗之间。《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迷楼:隋炀帝游江都,浙人进新宫图。营建既成,幸之曰:“真神仙游此亦当自迷。”因名之曰迷楼。

越对赵,楚对齐。柳岸对桃溪。纱窗对绣户,画阁对香闺。修月斧,上天梯。螮蝀对虹霓。行乐游春圃,工谀病夏畦。李广不封空射虎,魏明得立为存麑。按辔徐行,细柳功成劳王敬;闻声稍卧,临泾名震止儿啼。

注释:修月斧:《天中记》载,有人游嵩山,见道卧者,问为谁:笑曰:“君不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热如丸,其回处常有二万八千户修之,我其一也。”遂示以斧凿。螮蝀:古书上说的虹。 工谀: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夏畦: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人。后也用以比喻一般艰苦工作的人。《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射虎:《史记•李将军传》:西汉李广守北平,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箭没石中,以为奇。李广一生战功卓著,却不得封侯。存麑:《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末传》曰: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细柳:汉文帝时周亚夫军营在细柳。军纪特别严明,受到皇帝的赞誉。 临泾:西汉赤玼守原州,虏不过临泾,人常道其名以吓唬小儿,使之不敢啼哭。

湘子,幼有仙迹,出外数年不返,韩公寿,湘忽至,书一联于壁上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未几,韩公谏迎佛骨上表,遭贬至潮州,果经蓝关。

⬓ 笠翁对韵课件 ⬓

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斗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登楚岫,渡秦淮。子犯对夫差。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百年诗礼延馀庆,万里风云入壮怀。能辨名伦,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径窦,生乎愚也有高柴。

挥麈:挥动拂尘。晋代人常挥麈清谈。子犯:春秋时晋臣。《左传•僖二十二年》载,晋重耳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季路:孔子门人。《论语•子路》:子曰:“野哉由也。”高柴:孔子门人。遇卫难不径不窦(既不走小路,又不走孔道,不知变通)。《论语•先进》:子曰:“柴也愚。”

冠对履,袜对鞋。海角对天涯。鸡人对虎旅,六市对三街。陈俎豆,戏堆埋。皎皎对皑皑。贤相聚东阁,良朋集小斋。梦里山川书越绝,枕边风月记齐谐。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六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勤对俭,巧对乖。水榭对山斋。冰桃对雪藕,漏箭对更牌。寒翠袖,贵荆钗。慷慨对诙谐。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江海孤踪,云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

携囊:见前李贺系囊贮诗之注释。荷锄:晋刘伶,好酒。尝荷锄自随曰:“醉死便可埋我。”

杞对梓,桧对楷。水泊对山崖。舞裙对歌袖,玉陛对瑶阶。风入袂,月盈怀。虎兕对狼豺。马融堂上帐,羊侃水中斋。北面黉宫宜拾芥,东巡岱畤定燔柴。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

马融:西汉马融堂前教授生徒,后设绛纱帐,置女乐。羊侃:南朝梁羊侃,好奢侈,结舟为斋,亭馆皆备,日事游宴。黉宫:古代学校名。拾芥:捡取地上的草芥。比喻取之极易。《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岱畤:岱,泰山。畤,古代祭天地五帝之处。燔柴:烧柴,祭天之礼。《礼•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地。”

⬓ 笠翁对韵课件 ⬓

苹对蓼,莆对菱。雁弋对鱼罾。齐纨对鲁绮,蜀绵对吴绫。星渐没,日初升。九聘对三征。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贤人视履循规矩,大斧挥斤校准绳。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九聘:多次聘请。出典未详。三征:朝廷三次征召。《后汉书.杨伦传》:“伦前后三征,皆以直谏不合。”

谈对吐,谓对称。冉闵对颜曾。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抛白纻,宴红绫。胜友对良朋。争名如逐鹿,谋利似趋蝇。仁杰姨惭周不仕,王陵母识汉方兴。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诗吟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

⬓ 笠翁对韵课件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进行渗透性识字。

2、通过拓展语言环境进行归类识字,在其中体会到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

3、背诵《对韵歌》。

4、学习书写3个生字。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而且学前的学习程度额不一样,班级里面很多孩子识字存在问题,所以帮助孩子归类识字,拓展语言环境来训练孩子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多元识字。

重点难点

通过拓展语言环境进行归类识字,在其中体会到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背诵《对韵歌》。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对韵歌

和学生对对子游戏

指导读

拍手读

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讲授】对韵歌

初读课文

指生读儿歌

指生领读

学生自读,有不会的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

拓展语境识字

图片识字

出示“云”图,指导学生说出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

出示“云”字,指导看“云”字上面的“二”像什么?用云来说个词语

出示雨花图,指导学生说话,相机出示雨,花两个字。让学生自主识记这两个字。

在书中圈出这三个字,同桌互相查看

读一读这几句儿歌

歌诀识字

指生读中间的那句,出示“风”字,引导学生想想象外面的框和里面的撇点像什么。

教学生歌诀:风婆婆有个大口袋,东风西风装进去

把“风”字圈出来

象形识字

猜字游戏,出示鸟和虫的甲骨文,让学生猜是什么字

出示鸟和虫字,小结:他们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经过演变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文字了。

找到儿歌有这两个字的一句读一读

(四)学习最后两句

1、接着往下读: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2、掉对字读一读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山清水秀

4、理解柳绿桃红

(五)识记对字

1、在儿歌中每一行都出现的字是什么?

(六)巩固复习

1、指生读生字

2、指读

3、齐读

4、同桌互查

5、摘苹果

四、再读儿歌

1、指生读儿歌

2、齐读

【活动】对韵歌

拓展识字

1、老师中秋小长假去爬山看到:山上的花开了,地上有小虫子,小鸟在叫

2、老师周六外出学习,提前看了天气预报:周六,多云,下午有雨还有风。

3、为老师的出行提出建议

【练习】对韵歌

指导书写本课的三个生字:虫、云、山

⬓ 笠翁对韵课件 ⬓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每当读到《笠翁对韵》这些经典读本时,我心里就充满了宁静和诗意。

《笠翁对韵》作者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一本《笠翁对韵》写得绝妙,用对仗、用韵来组织词语,从单字对到双字对,直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在这本书中,也有许多知识,包括古代历史,神话,名人故事和许多常见的典故和谚语。

我最喜欢书中这一句了——“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这两句对韵引用的是这样两个故事:贾岛进京赶考,骑驴赋诗,做了“僧推月下门”的诗句,到底是“推”还是“敲”呢?

于是用手作推敲的样子。张旭每次饮酒醉时就草书,挥笔大叫,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世上人称他为“张颠”,酒醒后看见自己用头写的字,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读了这两句,我一下子就认识了古代两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还知道了推敲的典故,你们说读这本书是不是增长很多知识啊。

书中也有许多关于诗歌规律的知识,如选材、无情、对仗、隐晦、飞白、标点、调性、词义、双关等。我觉得这平仄就算有点难啦!平,代表拼音中

一、二声,而仄,就是

三、四声。既要讲声调,又要求顺口,古人写诗真不容易啊!不过,如果你真的把这本书看透了,明白了,那么以后你写作文的时候,肯定会有人说你文雅。

同学们,多读经典吧,让我们与经典同行,在经典的熏陶下,变得知书达礼、心宽广;让我们胸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

⬓ 笠翁对韵课件 ⬓

《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a o e i u ü b p m f d t n l、2、复习巩固带调拼读音节的方法。

3、阅读《对韵歌》,通读课文,会认5个字,会写3个字。重点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及两拼法。

2、识字、认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声母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如果你猜到了,就请你把谜底大声地说三遍。(课件展示)

2、巩固带调单韵母

师:大家和声母宝宝打了招呼,韵母宝宝可着急了,快!我们也和韵母宝宝打打招呼吧!(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就用猜谜语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8个声母,使学生在掌握声母发音的同时提高学习拼音的兴趣。(5分钟)

二、营造情景,拼读音节。

1、师:同学们读的可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想)从前,在拼音王国里,住着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她就是国王最疼爱的小公主。有一天小公主过生日,国王请了很多客人,有智慧姐姐,健康老人,快乐使者,大家都祝福小公主,健康,聪明,快乐。可国王忘了请嫉妒女神,女神特别生气。于是她使魔法将沙沙公主变成了一尊石像,带回了自己的城堡。国王非常伤心,智慧姐姐告诉国王,因为公主是拼音王国的公主,所以只要用拼音这把金钥匙闯过嫉妒女神设置的关卡就能救出公主,孩子们,你们愿意和智慧姐姐一起去营救公主吗?(愿意)那好,我们准备出发吧!(出示课件)

2、师:智慧姐姐告诉我们第一道关卡就是要想办法打开大门,原来,只要能读准下面的音节,大门就会打开!孩子们,你们有信心闯过这道难关吗?

(出示课件)孩子们在过这一关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这首儿歌吧!

“声母轻短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通过下面的图来认一认上面的词语,然后再拼一拼词语上的音节,这 样你不仅会看图识字,还会看拼音识字呢!

(学生自由读,抽生读,齐读)学生试着拼读音节,教师相机指导。

3、师:大门打开了,顺着这条路走就能找到城堡,哇!终于找到城堡了,可是有三只精灵守护着城堡,他们说,只有闯过最后这一关才能救出公主。让我们看看这一关的难题是什么吧!

(出示课件,)孩子们,这是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让我们齐心协力,闯过这一关吧!(同桌互相拼读音节)

4、学生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做动作,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词义。师:孩子们,拼音真有趣,不同的字母组合会拼出不同的词语。(设计意图:老师设计了拯救拼音王国公主的情境,通过学生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拼读方法)(10分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智慧姐姐就是用拼音这把金钥匙救出了公主,今天,智慧姐姐想把拼音这把金钥匙送给大家,希望孩子们,能用拼音这把金钥匙认识更多生字,学习更多的课文!下面,就让我们用拼音这把金钥匙来学习《对韵歌》。这首《对韵歌》是用对对子的方法写成的,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对韵歌》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对韵歌

请大家把书翻到43页,请同学们轻声自由的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用拼音这把金钥匙来解决。教师巡视。

2、抽生读课文,注意纠正“风、南、北”的读音,“地”字可以让学生自己拼读。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手指着,眼睛看着,小嘴读着。)

4、朗读课文。

(拍手齐读,男女生赛读)(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大家读的可真好,智慧姐姐也想读一读,(出示课件)请你仔细听,这首《对韵歌》里都写了哪些颜色? 生:有苹果、葡萄。

师:葡萄是长在哪的?都有些什么样的葡萄,苹果又长在哪的?都有什么样的苹果?

生1:葡萄是长在葡萄架上,苹果长在苹果园里。(出示词卡)

生2:一串一串的葡萄,红红的苹果。(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用准确的词)

2、师:除了苹果和葡萄,这首《对韵歌》还写了李子和西瓜,李子有点苦,西瓜却很甜,这就是“李苦对瓜甜”(引读)

3、出示词卡,请学生将词卡贴在黑板上对应的水果图上。

4、学习“风习习,雨绵绵,地北对天南”

师:瞧!果园里有这么多美味的水果,风婆婆和雨姐姐都跑来了,这就是课文中写的--(引读“风习习,雨绵绵”)风婆婆和雨姐姐可温柔了,所以,我们要读得轻一点。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从地北到天南到处是一片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这首《对韵歌》连起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6、学习反意词“苦-甜、北-南”

师:这首《对韵歌》是用对对子的方法写的,让我们也来对对字吧。师:“苦对--甜,北对--南,上对--下,高对--矮”。学生自己再出几个对一对。

五、学习新笔画“横斜勾”,学写“风”字。

1、书空笔画,学习新笔画“横斜勾”。

师:孩子们,老师还有一串葡萄要送给你们。可是,葡萄姐姐藏着个小秘密,(出示卡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横斜勾”。师:谁知道我们今天学的哪个生字宝宝有这个笔画? 生:“风”。

2、学生书空“风”的笔顺,教师指导。

3、学生在书上描新笔画“横斜勾”,描“风”字。

4、学生观察“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范写,提醒“风”字应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反馈,评析。

8、在写第二个"风"字。(如果时间允许)

六、教师小结

师:孩子们,智慧姐姐告诉大家拼音不仅有趣,而且还很有用呢!瞧!我们今天的收获就很大,不仅学会了拼读音节,还在拼音这把金钥匙的帮助下认识了一些汉字,学会了《对韵歌》。今后,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拼音朋友,认识更多的汉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拼音真有用!

⬓ 笠翁对韵课件 ⬓

卑对长,季对昆。永巷对长门。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扬子渡,谢公墩。德重对年尊。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注释:扬子渡:古津渡名。在江苏江都县南。谢公墩:山名,在江苏江宁县城北。晋谢安尝居半山,后来宋王安石也尝居此。承乾、出震、叠坎、重坤:指八卦中乾、震、坎、坤四卦符号的形象特点。桃叶渡:在江苏南京市内秦淮河、青溪合流处。晋王献之妾名桃叶,渡江,以歌送之:“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杏花村: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指卖酒之处。

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曛。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角对黄昏。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注释:碑堕泪:晋羊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建碑纪念,见者莫不堕泪,故称堕泪碑。赋招魂:《楚辞》中有宋玉所作《招魂》篇,以招屈原之魂。金吐气:秦王埋金于金陵(今南京)钟山,以镇王气。故称金陵。玉生根:《搜神记》载,晋杨伯雍汲水于岭上供过客饮用,三年后有一人饮后赠石一斗,谓种之可生玉。不开门:唐刘方平《春怨》诗:“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

⬓ 笠翁对韵课件 ⬓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暑假,我读了《查理九世》《苹果树上的外婆》《经典赏读本丰子恺》《笠翁对韵》《安全预防自救》我在这些书里面学到了不少的好词好句,其中让我觉得最有趣的书是《笠翁对韵》特别好。

故事的主名是上卷: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卷:一先、二箫、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这本经典诵读让我学到了很多相反的词,比如:天对地、雨对风、春对夏、喜对哀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这里面的有趣故事让我受到最大启发,无论是谁,长大一定要回报父母,因为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里面的一个个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古时候的事,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力量,也让我知道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笠翁对韵课件 ⬓

学期伊始,我们每人一节展示课有如火如荼的展开了,经过充分的准备,我顺利地完成了本次展示课活动。为了今后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现将本节展示课,总结如下:

一、 注重复习、展示学生。

首先,课一开始,我便让全体学生背诵或熟读前面所学内容,学生们都能整齐流利的背诵,接下来我为学生提供个人展示的机会,每个小组两个人背诵,并为本小组挣得五颗小红星,个别学生在背诵时,其他学生也蠢蠢欲动,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让全体同学都背诵了一遍,并为每一组加了一颗星,使每个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高啦!此外,在课堂上,我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个别朗诵、齐读、男孩女孩对抗赛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 注重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如文中的生字(利用游戏“火眼金睛”训练学生认识文中的生僻字,学生兴趣盎然。)、多音字很多,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加强学生的基本素养。此外我还注重韵脚的知识,

三、 努力寻找文中的各种教育契机。

如当我讲到“燕语对莺啼”时,我引导学生讲出诗《江南春》,学生朗读后,并寻找出韵脚,学生很快就找出了韵脚:红、风、中(第一节课我讲了韵脚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找出了文章中的韵脚,他们很快便掌握了韵脚的知识。),学生们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即丰富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和韵律,并加深了学生对韵脚的理解和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为学生自己创作诗歌打下基础。如:讲“桃李自成蹊”这句话时,我先讲它的寓意“比喻一个人如果有美德,不用声张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句话,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它是赞美老师的诗句。”然后引导学生讲出其他赞美老师的诗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玉壶存冰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捧着一个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风化雨,诲人不倦。)教育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就是对老师们最好的报答,并要求学生向听课的老师道谢,日常生活中尊敬老师。此外,我还挖掘课文中的历史故事《西门豹治邺》和百里奚的故事互相对比。(西门豹――君子之举;百里奚――小人所为。)引导学生向为民除害的“西门豹”学习,争做少年君子……总之,我努力挖掘教育资源,使学生尽可能的得到一些启发,使他们受益。

四、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为了节约时间,我将寻找多音字的环节改变了一下,(只让学生找出,课下写在书上,有意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像原来一样让学生说其他的读音并组词,然后读。)课堂效果不是太好,给听课的老师们一种蜻蜓点水般的`感觉,内容不够深入。学习细化新课标后,我认为原来学生最喜欢的游戏“藏宝”看起来很热闹,有个别同学没有真正的参与其中,于是,我便将这个游戏删掉,只进行了“接龙”游戏和个别展示环节,以便使自己更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课堂效果也不是太好,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所下降,读得不太积极,同事建议让我将“接龙”游戏换成“藏宝”游戏,或者是进一步探索,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充实课堂,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节课匆匆而过,为了将课文中的一些知识点讲到(稍微拓展,就感觉时间不够,学生熟练读所学内容的目的将得不到保证。),我在积极努力的尝试创新中,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我相信,经过摸爬滚打之后,我会不断进步的。

⬓ 笠翁对韵课件 ⬓

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译文。

上课之前,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1、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老师出示:湖,学生自由对。说说这样对的理由。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再对“风”,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老师出示:西湖。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出示老师的答案,和老师一样的做“OK”的`动作。

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对三个字的对子。

指导:上下两句内容不搭界,格式却正确的对子,叫无情对。

5、对五字的诗句。

出示句子,学生一齐对:

海内存知己——路遥知马力——明月松间照——生当作人杰——白日依山尽——远看山有色——

6、对七字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有心栽花花不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山重水复疑无路——

从刚才的对对子游戏中,我们发现好的对子一般都词性相同,结构相仿,声调平仄交替,念起来琅琅上口。而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部分。

1、请学生自己对照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2、你能找出哪些地方是相对的呢?

找一找,指名交流。

3、短短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囊括了一字、二字、三字、五字、七字乃至十一字的对,这《笠翁对韵》包罗的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几个难懂的地方你明白了吗?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苍穹雨霁

4、把你的理解放到句子中去读。

5、接口读。

先师生接口读,后男女声对读。

6、《笠翁对韵》在读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笠翁对韵》,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13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