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本|生物学实习总结(集锦18篇)
发布时间:2021-03-20生物学实习总结(集锦18篇)。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及检测
姓名:XXX学号:2011001400XX年级:20XX级生物基地班 实验日期:2013年9月16日—30日组别:6组 同组者:XX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碱变性提取法提取大肠杆菌中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凝胶电泳进行DNA的分离纯化的实验原理。
3、学习并掌握凝胶的制备及电泳方法。
4、学习并掌握凝胶中DNA的分离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质粒DNA的制备方法
质粒(Plasmid)是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并能稳定遗传的一种环状双链DNA分子,分布于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一些动植物细胞中,但在细菌细胞中含量最多。细菌质粒大小介于1~200Kb之间,是应用最多的质粒类群,在细菌细胞内它们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机构合成质粒自身的DNA。
质粒DNA的制备包括质粒分子大小、碱基组成和结构等特点以及质粒DNA的用途进行选择。本实验选择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2、质粒DNA的提取——碱变性提取法
在细菌细胞中,染色体DNA和质粒DNA均被释放出来,但是两者变性与复性所依赖的溶pH值不同。在pH值高达高盐溶液调节碱性溶液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可恢复原来的共价闭合环状超螺旋结构而溶解于溶液中;但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是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形成缠连的、可见的白色絮状沉淀。这种沉淀通过离心,与复性的溶于溶液的质粒DNA分离。溶于上清液的质粒DNA,可用无水乙醇和盐溶液,使之凝聚而形成沉淀。由于DNA和RNA性质类似,乙醇沉淀
DNA的同时,也伴随着RNA沉淀,可利用RNaseA将RNA降解。质粒DNA溶液中的RNaseA以及一些可溶性蛋白,可通过酚/氯仿抽提除去,最后获得纯度较高的质粒DNA。
3、凝胶电泳进行DNA分离纯化
电泳(electrophoresis)是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会向相反的电极移动。凝胶是支持电泳介质,它具有分子筛效应。含有电解液的凝胶在电场中,其中的电离子会发生移动,移动的速度可因电离子的大小形态及电荷量的不同而有差异。利用移动速度差异,就可以区别各种大小不同的分子。因而,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的片段,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凝胶电泳技术操作简单而迅速,分辨率高,分辨范围广。此外,凝胶中DNA的位置可以用低浓度荧光插入染料如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或SYBR Gold染色直接观察到,甚至含量少至20pg的双链DNA在紫外激发下也能直接检测到。需要的话,这些分离的DNA条带可以从凝胶中回收,用于各种各样目的的实验。
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两种凝胶为琼脂糖(agarose)和聚丙烯酰胺凝胶。这两种凝胶能灌制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孔径,也能以许多不同的构型和方位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率高,使用于较小分子核酸(的分离和蛋白质电泳。它的分辨率非常高,长度上相差,小片段DNA(最适合在恒定轻度和方向的电场中水平方向的琼脂糖凝胶内电泳分离。琼脂糖凝胶电泳易于操作,适用于核酸电泳,测定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离经限制酶水解的DNA的片段,进一步纯化DNA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溶液中,由于核酸有磷酸基而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DNA分子的构象、琼脂糖浓度、电泳所用电场、缓冲液和温度。
三、【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培养皿、接种环、三角瓶、酒精灯、恒温振荡培养箱、、高速离心机、漩涡振荡器、微量移液器、不同型号枪头、天平、制胶槽、梳子、电泳仪、吸管、量筒、微波炉、灭菌锅、恒温水浴锅、试剂瓶、卫生纸和记号笔、手套等。
2、实验试剂
LB培养基,抗生素Ap(氨苄青霉素),溶液Ⅰ,溶液Ⅱ,溶液Ⅲ,RNaseA母液,TE缓冲液,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酚/氯仿/异戊醇(PCI)混合液,预冷无水乙醇,TAE电泳缓冲液(,上样缓冲液(,琼脂糖,溴化乙锭(EB),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DNA Marker λ/Hind Ⅲ,5mol/L pH 5。2的醋酸钠。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
配制LB液体培养基,分装到10ul移液枪尖各一盒,1。5ml离心管若干于500ml三角瓶中,50ml离心管2个 ,将上述物品包好连同配好的培养基一同灭菌。
2、菌体培养
在含有Ap的LB平板上挑取一环携带有质粒pUC19的E。coli DH5单菌落,接种于20ml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37℃振荡过夜培养,培养基中加Ap100ul
(,质粒pUC19具有Ap抗性基因,使得带有pUC19的质粒得以生长。 过夜培养后菌体量大,杂质较多,然后用移液枪吸取过夜培养物2ml转接于50ml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Ap250ul,37℃振荡培养4—6h至对数生长期后期,生长速率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杂质少,适合提取质粒。
3、质粒提取
(1)称量空的50ml离心管的重量为14。331g,然后将三角瓶中的菌液倒至管中,不能倒满,液面距管口约1cm,7000rpm离心5分钟后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细胞。
(离心,弃去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使上清液全部流尽干燥,然后称重得14。437g,则菌体质量为106mg。
(吹吸混匀,冰浴5min。溶液Ⅰ中的葡萄糖使
溶液密度增加,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维持渗透压,防止细胞提前破裂,防止DNA受机械剪切力作用而降解。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可抑制DNase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Tris—Cl溶液提供适当的pH。
(,轻加轻摇,冰浴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导致细胞溶解。同时,强碱性使染色体DNA、质粒DNA和蛋白质变性;SDS为下一步沉淀做铺垫。
(,轻加轻摇,冰浴细胞碎片和其他大分子成分。溶液Ⅲ中的HAc中和NaOH,因为长时间的碱性条件会打断基因组DNA,只要是50-100 kb大小的片断,就不能再被PDS共沉淀。同时变性的质粒DNA复性。反应形成的高盐环境进一步加速了沉淀。
(6)12000rpm离心15min,白色沉淀聚集在离心管一侧,用移液枪将上清液转移到另一洁净的离心管中。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的3MNaAc混匀,加入2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混匀,—20℃下沉降30分钟。乙醇可以任意比和水相混溶,乙醇与核酸不会起任何化学反应,对DNA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淀剂。 DNA溶液是DNA以水合状态稳定存在,当加入乙醇时,乙醇会夺去DNA周围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于聚合。在pH为8左右的溶液中,DNA分子是带负电荷的,加一定浓度的NaAc或NaCl,易于互相聚合而形成DNA钠盐沉淀。
(7) 以12000rpm离心1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淀。加入3ml70%冰乙醇,轻轻地覆盖沉淀,不打散沉淀,洗涤一次。
(8)以12000rpm离心5min,离心管底部DNA沉淀所在面应与收集沉淀面一致。去掉上清液,将离心管上沉淀部位做好标记,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干燥5min。粗提取的质粒呈浅黄色,随着水分的减少质粒变为无色。所以为了完全溶解质粒,要在离心管上标记质粒所在位置。
(9)将DNA沉淀溶于1mlTE缓冲液中,移液枪吹吸助溶,然后将溶解液转移到一个Eppendorf管中。TE是pH缓冲液,为DNA提供稳定的生理状态,呈弱碱性,有利于保护碱基对。同时含有EDTA是二价阳离子的螯合剂,抑制DNA酶作用。
4、质粒纯化
(,37℃保温0。5—1h
(Tris饱和苯酚溶液,振荡混匀,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经Tris饱和后的,显黄色。苯
酚加入后,溶液分层,苯酚向下,下层呈浅黄色,上层溶液无色,在中间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此为变性后的蛋白质。
(苯酚/氯仿溶液(,振荡混匀, 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到另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强的蛋白变性剂,但是苯酚留在质粒溶液中会影响DNA的酶切,它本身易被氧化,会损伤质粒。氯仿也是蛋白变性剂,但是比酚弱,且能溶解质粒中的脂类,溶解苯酚,去除溶液中的苯酚。异戊醇则可起消除抽提过程中出现的泡沫,有利于分层更明显。此时溶液中已看不到明显的白色沉淀,但仍有蛋白质的存在。
(4)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溶液,振荡混匀, 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得上清液400ul。
(5)向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的NaAc混匀,再加入2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混匀,—20℃下沉降30分钟。
(6)以12000rpm,离心15min,弃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淀,为白色。
(7)向DNA沉淀中加入70%冰乙醇200ul,不打散沉淀,洗涤。然后以12000rpm离心5min,离心管底部DNA沉淀所在面应与收集沉淀面一致。
(8)去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室温干燥。用50ulTE溶解于1管中。
5、质粒检测
(1)称取0。4g的琼脂糖,置于一锥形瓶中,在三角瓶上标好液面位置,加入40ml的1×TAE电泳缓冲液,再加入5—10ml重蒸水,以补充在溶胶过程中损失的水分。然后置微波炉加热至完全溶化,溶液透明。冷却至50℃左右,倒入制板槽制板。
(2)待胶凝固后,小心拔起梳子,使加样孔端置阴极段放进电泳槽内。在槽内加入1×TAE 电泳缓冲液,至液面覆盖过胶面2—3cm。取1μl加电泳载样液和3μl质粒样品于小纸片上,用移液枪混匀。
(的移动。
(4) 把胶槽取出,小心滑出胶块,放进EB溶液中进行染色,完全浸泡约5min。
(5)凝胶成像仪观察。
五、【注意事项】
(1)滴加溶液II时,要逐滴加入,且要轻加轻摇溶液使之混匀,整体动作要快,因为强碱在溶液中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破坏质粒DNA。
(2)加入溶液III后,生成了大量的絮状沉淀,溶液III中和强碱使质粒复性,不可剧烈震荡, 防止染色体DNA断裂,应该上下颠倒离心管,使其混匀。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因为生物属于高新科技行业,若想从事研发工作,对于个人的科研能力要求很高。如果你确定将来从事研发工作,就要提早培养自己的个人动手能力,提高科研思维能力。从事研发工作,一般可以分为跨国公司或外企的技术支持与研发部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人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检验员,以及生物技术服务公司或非事业型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
跨国公司或外企如宝洁、联合利华、罗氏等公司,拥有完善的培训机制,优厚的福利待遇,在这样的公司就业对提升自己都奠定了良好基础。如果想进入企业工作,这类大公司无疑是最佳选择,但这类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也高,竞争相当激烈,主要招收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对英语水平也有很高要求,尤其是口语。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正越来越多地开始招聘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像啤酒、制药、饮料、食醋、乳业、食品等很多公司都有生物技术类的岗位,主要从事技术员、检验员等。在国企工作,比较辛苦,待遇尚可,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比如青啤、张裕、齐鲁制药等。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称和待遇也会逐步提高。
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这是很多同学的梦想之地,不过,遗憾的是,在国家公务员和省市公务员报考专业中很少有专门招收生物学专业,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如果非要硬拼公务员,那就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公务员岗位,录用几率更是渺茫。当然一些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事业单位也不错,比如中科院、海洋所、水产所等,一般就是从事科研工作,所以对专业素养要求很高。虽然这类岗位准备周期长,招收人数少,竞争激烈,但工作稳定,工作强度较小,特别适合生物专业的女生。
生物技术服务公司或非事业型科研单位。生物技术服务公司一般以引物合成、测序等业务为主,为专业的生物技术人员或科研人员提供支持和服务;科研单位如大名鼎鼎的华大基因等,从事一些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前者技术含量较低,主要是操作测序仪、合成仪,工作比较烦琐;后者对专业基础的要求则比较高,研发工作的辛苦和枯燥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这些单位待遇一般,如果能够坚持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会有相应提成和奖励。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01
一、生物学中常见化学元素及作用:
1、Ca:人体缺之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核酸和ATP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植物缺P时老叶易出现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桃等植物的小叶症和丛叶症,叶子变小,节间缩短。2+2+2+
二、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和。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和。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
会被染成蓝色。
会被染成蓝绿色。
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0.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与鸡血混合,防凝血。
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胰蛋白酶: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
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锤体的形成。
3+
三、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
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子: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病毒致癌。
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
振动、电刺激
化学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灭活病毒(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四、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2.ADP:二磷酸腺苷
3.AMP:一磷酸腺苷
5.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tRNA和rRNA。
7.cDNA:互补DNA
8.Clon:克隆
:胚胎干细胞
10.GPT:谷丙转氨酶,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脏中含量最多,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的一项指标。
1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
1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类基因组计划
15.CTK:细胞分裂素
16.NADP:辅酶Ⅱ
:还原型辅酶Ⅱ
18.NAD:辅酶Ⅰ
:还原型辅酶Ⅰ
DNA聚合酶、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等。
21.PEG: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2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参与C4途径。
五、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1、血液pH:7.35~7.45
2、血糖含量:80~120mg/dl。高血糖:130mg/dl,肾糖阈:160~180mg/dl,早期低血糖:50~60mg/dl,晚期低血糖:<45mg/dl。
3、体温:37℃左右。直肠(36.9℃~37.9℃,平均37.5℃);口腔(36.7℃~37.7℃,平均37.2℃);腋窝(36.0℃~37.4℃,平均36.8℃)
4、总胆固醇:110~230mg/dl血清
6、甘油三脂:20~110mg/dl血清
六、高中生物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
1、ATP合成反应方程式:ATP→ADP+Pi+能量
2、光合反应:总反应方程式: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分步反应:①光反应:2H2O→4[H]+O2ADP+Pi+能量→ATPNADP+2e+H→NADPH++
②暗反应:CO2+C5→C32C3→C6H12O6+C5
3、呼吸反应:
(1)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分步反应:①C
②
③
(
①C6H12O6→2C2H5OH+2CO2+2ATP
②C6H12O6→2C3H6O3+2ATP
H2O
5、固氮反应:N2+e+H+ATP→NH3+ADP+Pi+
七、生物学中出现的人体常见疾病:
①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自身免疫病。免疫机制过高)
②艾滋病(免疫缺陷病)胸腺素可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功低下患者。
八、人类几种遗传病及显隐性关系:
九、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到的微生物:
①动物病毒: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③微生物病毒:噬菌体
、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①细菌: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
②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三章 遗传与基因工程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
二. 学习内容:
本周学习细胞质遗传,了解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原理,细胞质遗传的应用,三系配套的原理,三系配套培育杂交种的过程。细胞质遗传和核遗传的比较,异同点。
三.学习重点:
1.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2. 细胞质遗传的成因
3. 三系配套法原理应用
四. 学习难点:
1. 形成细胞质遗传特点的原因
2. 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五. 学习过程:
(一)引言
1953年
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 阐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标志着遗传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遗传学阶段
20世纪末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密码的破译
真核生物基因非连续结构的发现
原核生物基因调控机制的阐明
20世纪70年代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基因工程产生
基因工程的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控制和改造生物的新时代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让这封求职信带去我诚挚的祝福并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叫XXX,是XX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工艺专业,即将毕业的一名学生。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
在校的三年里,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虚度。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大学期间,曾在班上担任过生活委员,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一致好评。这锻炼了我的工作及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了我高度的责任心。注重综合素质的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大二时参加过系篮球队,与同学一起努力取得了全院第四名。
专业方面: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酶工程与发酵工艺等重要专业课的理论原理,锻炼了基本实验动手操作与应用能力。
计算机方面:学习并熟悉掌握windowsXP平台操作系统,office20xx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平面设计autocad20xx等。
但这并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同时我也明白大专生的优势和劣势。因此,我在学校就读期间报考了湖南农大食品工程专业的自考本科,通过了考试并取得了化工分析证。我在提高自己文化水平的同时也注重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寒、暑假间我分别在长途汽车上和KTV场所担任过售票员,培养自己与不同人的交际能力,今年暑假我学习并报考了汽车驾驶证,现已通过。
性格随和的我在生活中有着良好的习惯,我自信但并不自傲。处于人生中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能,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贵公司。我会踏实做好属于自己的这份工作,尽全力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
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与我的关注,愿贵公司屡创佳绩,祝您的事业、生活皆顺利。
我热切期盼您的回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XX年XX月XX日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生物学是一门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生物学的成果也被呈现在了大银幕上。最近,我观看了一部生物学题材的影片,这部电影不仅给我带来了娱乐,还拓展了我的科学知识和思考。
这部影片以生命的进化为主题,通过讲述人类起源和演化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生命在地球上的一个奇特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影片从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开始,通过时间的推移,逐渐展示了多细胞生物的出现,以及它们的适应和进化。电影通过令人惊叹的动画效果和科学解释,向观众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奥秘。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被许多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所吸引。例如,影片中介绍了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这两个进化的基本原理。我了解到,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石,它使得生物个体在遗传信息中产生差异。而自然选择则是进化过程中的驱动力,通过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来推动物种向更适应的方向发展。这两个原理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物种会逐渐适应环境,进化出更适合生存的特征。
除了原理,影片还介绍了许多具体的生物进化案例。例如,它详细讲述了人类的进化史,从古代的原始人到现代的智人,展示了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影片还展示了其他许多物种的进化故事,比如鸟类的演化和恐龙的消失。通过这些案例,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物进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部影片并不仅仅是一部科学纪录片,它还通过故事情节和情感描写,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触动。影片通过描述生物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让我对生命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还揭示了生物在适应环境中的挣扎和抗争,让我对生命的奇迹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观看这部生物学影片,让我深深地被生命的不可思议所震撼。电影所展示的生物进化过程,是如此复杂而又精彩,充满了许多未知和惊喜。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是如此渺小,同时也是如此与众不同。通过影片的启发,我对身边的生命和自然充满了敬畏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部生物学影片给我带来了娱乐和科学知识的双重享受。它通过动人的故事和精美的视觉效果,向观众展示了生命进化的奥秘和神奇。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入了解了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同时也让我对生命和进化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无论是对于生物学的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来说,这部影片都值得一看,它会给你带来启发和震撼。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化学生物学专业介绍—化学生物学都要学些什么?
化学生物学专业是大学开设一门学科专业,下面为大家介绍该专业主要学习课程和培养目标。
专业介绍:
培养学习化学与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导论、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等。化学基础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
就业方向:
可从事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化学、药学、医疗、生化制药、生物工程、无机新材料、化工、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
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组织 3.成熟组织 4.组织系统 5.维管组织和维管束
(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生理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
(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 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类 2.赤霉素类 3.细胞分裂素类 4.脱落酸 5.乙烯
(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 1.植物的花前成熟 2.低温和花诱导 3.光周期和花诱导 4.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
(一)藻类植物 1.蓝藻门 2.绿藻门 3.红藻门 4.褐藻门
(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 2.粘菌门 3.真菌门
(三)地衣植物
(四)苔藓植物 1.概述 2.苔纲 3.藓纲
(五)蕨类植物 1.概述 2.石松亚门 3.木贼亚门 4.真蕨亚门 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6.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1.概述 2.裸子植物分类 3.苏铁纲 4.银杏纲 5.松柏纲 6.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3.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微生物学实验总结
高熹
1120152430 时间如清风般从你我指间滑过,无声无息,快得我们都不曾驻足一望,莫然回首间,本学期的微生物学实验已接近尾声。一学期的时间虽短,但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的良好配合和严格的实验操作,都将为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众所周知,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与理论高度结合的科目,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做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分析相应的结果。所以我认为,要做好微生物学实验要有以下的四个能力:
1、独立思考能力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感悟就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当在试验中发现与预料过程所不符,那么必定是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寻找并解决的这个过程是书本中无法给予的。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在实验过程中,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2、突破创新能力
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是充分的,做实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试着通过自己现有的知识,多想,多做,多总结,我想首先是作为一个求知者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必须坚守的原则,其次就是要敢于突破,我们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踮起脚尖即使触不到天空,也可以更加拓宽自己的视野。
3、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在微生物学实验学习中,有很多特殊的、特定的实验,如有毒有害物质参与且不易排污的实验、不易操作或难以成功的实验、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反应慢导致单位课时中难以完成的实验等。我们在研究改进措施的同时,也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视频资料或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学习。
4、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对激发微生物学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微生物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微生物学这样一种学科,动手能力的强弱与知识的掌握其实是同等重要的。如果动手能力太弱,所学习到的知识就无法通过有效的方式真正组织起来,那么学到的知识就只是输入而没有输出,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对于这样一门学科,这样的缺陷是致命的,而这样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本学期我们一共完成了十个实验,分别是: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观察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和微生物的显微镜计数法、培养基的制备、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观察以及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微生物的诱变育种、水中大肠菌群的计数—MPN法、乳酸菌发酵实验、甜酒酿发酵实验、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啤酒实验。
通过这些微生物学实验,不仅是对我理论课程的加深,更是对我实验能力的 一个显著的提高。其中,做实验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的几点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具有重大意义:
1、严格的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由于空气和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所以很可能造成培养基的污染,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所以实验中,无菌操作尤为重要。各种实验用具要严格高温灭菌,防止用具本身污染。实验时,接种环、接种针、移液管口和涂布器等要在酒精灯下灼烧彻底,防止其上面附着着的微生物污染。在微生物实验操作时,有条件要在超净工作台下操作,降低被污染的概率,相关操作也要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使用超净工作台时要严格紫外灭菌和打开排风扇,手和相关器材进入操作台前要用酒精仔细擦拭,清除表面的微生物。无菌操作往往能决定着一个实验的成败,学会无菌操作尤为重要。
2、微生物实验中仪器的使用,我学会了高压灭菌锅的使用,以前的实验从未接触过,并且还复习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分析天平等仪器的使用,使我更加熟练。
3、微生物实验中,平板划线和涂布是最重要的两项操作,平板划线要注意画的连续性和可分辨性,平板涂布要涂均匀,否则都会影响后期的实验观察和结果。另外实验中其他操作,比如称量准确性,移液管的使用都很重要,所以操作要十分规范。
4、实验中的部分思想对未来的科研工作尤为重要,比如每一步都要设立空白对照组,在实验结果中做出比较讨论,这在未来的自我进行的实验设计中,这种思想的培养尤为重要。
5、另外,实验中模式菌的学习和使用为未来科研打好良好基础,比如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是实验室的常用菌,如果未来还要从事微生物相关工作,这几种模式菌都必不可少。
6、实验结束后要及时观察结果,过了两天才去观察,结果部分平板已长出菌苔,对实验结果的观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结果观察同实验操作一样重要。
与实验操作相比,本学期的微生物学另一个重要的是学会团队的重要性,每个实验凭借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而一个团队就可以游刃有余。本学期的实验让我最感动是我们一个小组四名成员的精妙配合,造就了这学期的良好的微生物学实验的结果
总之,这学期的实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最后,谢谢老师一学期的辛苦付出,为我未来的微生物学的学习和科研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课题提出背景:
随着哈尔滨市园林绿化物种的不断丰富,行道树已经突破哈尔滨原有“四大花旦”—杨、柳、榆、槭四大树种,灌木和花草绿化物种则更是丰富多彩,在我们身边出现了许多陌生品种。由于生物教师队伍年轻化,现师范教育淡化了《植物分类》课程,许多身边的植物物种教师无法识别和确认,但学生却对这些身边的绿化植物很感兴趣。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若对身边的绿化物种认识寥寥无几,不但指导不了学生,而且还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更重要的是无法充分利用身边 “活生生”的生物课程资源,无法解决学生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这有悖新课程理念,无法体现生物学教学价值取向。遍寻相关书籍,找不到一本可供哈尔滨市生物教师或学生直接参考的《园林绿化图谱》。针对这一现状,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所以确定进行调查研究哈尔滨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解决教师和学生身边的生物学困惑,丰富(哈尔滨市)地域生物课程资源,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为生物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也可作学生本土教材或选修教材或课外读物。
课题研究策略:
实地考察,图片文字资料比对研究,植物检索研究,植物分类专家认定
课题研究内容:哈尔滨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图片、名称、分类、及植物的主要特点)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检索研究法等)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中、青研究团队,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2、购买相关书籍,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植物分类》知识学习;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阶段
3、分地域进行实地考察,拍照,识别和初步认定;
第三阶段:图片文字比对研究,植物检索研究
4、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检索并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协作研究,确认植物名称;
第四阶段:研究资料整理阶段
5、进行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整理,确定物种排列顺序;
第五阶段:专家认证
6、请东北林业大学或农大植物分类专家进一步确认,确保植物名称的准确性和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的编辑的科学性;
第六阶段:成果编辑整理阶段
7、上报研究成果,编辑《哈尔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图谱》 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条件:
1、课题组成员的选择:研究此课题要求研究人员生物学科素质较高,所以在选择课题组成员是课题研究是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课题研究人员必须是热爱生物教学和研究且生物专业水平较高并且热爱学习的生物教师。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的生物教师。
2、专家的协助:即便选择的课题组成员生物学专业素养较高,但不是植物分类专家,所以为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想和准确性必须有植物分类专家的协助。所以,聘请到植物分类专家协助此课题的调查和研究是保证课题研究品质的关键。所以,需要动员老师身边的人力资源,能与林业大学和农业大学的植物分类专家接轨。
植物图谱、园林方面等书籍资料是课题研究的保障。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分子生物学实习总结
三天的分子生物学实习,我能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很好的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实验。期间,接触和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方法、仪器的使用、技术,而且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习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这几天来做的不足的地方有:
1.预习不够充分。只是浏览了实验报告上的原理、操作等内容,并没有深入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操作会对实验有什么的作用和影响。实验失败了,不能自主找到原因。
2.实验操作过程不够细心。实验要求十分细心,严谨和专注。实验中很多细小的地方还是没有很好的注意到。
3.遇到不懂的没有及时发问。实验就是一个让我们实操的过程,一边操作一边巩固书本上的知识。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应该及时问别人活着自己翻阅资料,力求把实验弄透彻。
但是我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1.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有了了解。例如实验的基本的流程和操作,常用的方法等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对以后的实验会有一定的帮助。
2.最基本的移液枪、离心机、涡旋器等的使用还有实验中的PCR仪、电泳等有一定的认。3.学会了严谨和细心。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比较昂贵的,而且实验只要一步错了,就得重做。所以需要非常严谨。不仅仅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其他实验也要求,所以培养这个有点对以后的实验非常有好处。
4.学会了坚持。很多次因为实验做的时间很长,大家都会很累,但是,还是要坚持,一点点累都受不了是不能把实验做好的。开始慢慢了解到做科研的人员的辛酸,长时间整天呆在实验室做实验,这需要很大的毅力。
5.把握实验机会,让自己学得更多。实验过程中,只要有实操的机会,我都会去操作。因为说和做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操作中能加深巩固知识和学得更加深入。
三天的分子生物学实习虽然很累,因为要天天去院楼,而却实验时间都比较长。但是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学习到很到东西,收获了很多。
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和准备,实验才做得那么快和顺利,其实,实验室简化了很多了,而且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已经设计好的,按照操作做就行了。如果时间和资金允许,应该设立一些自主完成的实验,这样可以培养我们更加多的能力,开阔知识面和拓宽思维。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美国神经科学专业是研究神经系统的发展、神经系统的结构以及其运作的一门科学,神经科学家主要关注和研究大脑以及大脑对于行为和认识功能的影响。神经科学不仅关注和研究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且还关注于神经系统是发生了什么变化或反应而导致人类出现神经、精神以及发育紊乱。
一、美国神经科学专业发展前景:
神经科学说白了就是研究大脑以及大脑对于行为和认识功能的影响,由于这个专业属于交叉学科,其实发展方向还挺广的,神经科学的内容包含数学、语言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等。
未来发展方向可以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细胞、功能、进化、运算、分子组成和医学方面等等,还有一个趋势是神经科学领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进行神经科学研究,比如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可以通过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学的轨道追求神经科学的集中,学生们学习使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来评估大脑信号。还有一个跨学科的思路,大脑和行为,让学生了解神经科学领域以外的学者如何理解心灵。另一个领域就是涉及人工智能方向,比如搞出阿尔法狗的那家英国公司,就呼吁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领域更多的跨界合作。
就业情况分析
美国神经科学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和进入生物医药公司应当是最常见的两个选择,二者之间的.比例大致为。其它的常见选择还有:IT(尤其如果你做的研究和神经建模、大数据分析相关)、咨询、创业。
二、中国神经科学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脑计划”的兴起和多年的人才引进,国内已经有了众多“世界顶尖水平”的神经科学实验室——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在一些小方向上,美国和欧洲最好的实验室也必须紧跟国内例如神经所/清华/北大/浙大的一些优秀研究组的成果;当然,像这样的小方向还可以在今后变得更多。
三、国神经科学专业排名:
1、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可以通过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学的轨道追求神经科学的集中,学生们学习使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来评估大脑信号。还有一个跨学科的思路,大脑和行为,让学生了解神经科学领域以外的学者如何理解心灵; 这条赛道需要荣誉论文。
2、斯坦福大学
在斯坦福大学集中在神经科学的机构和程序是斯坦福大学计划在神经科学与社会,而根据学校的网站,是总部设在大学的多学科举措法学院。该计划的任务是研究神经科学影响社会的方式并推荐政府政策。
3、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项目的一年级博士生参加了至少四个季度的各种实验室研究轮换,以熟悉他们可能希望研究论文的潜在实验室。学校的网站。
4、麻省理工学院
5、哥伦比亚大学
6、宾夕法尼亚大学
7、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8、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3月13日,在区教研人员陈良先生的组织下,全区初中生物教师在经实中学初中开展了第一次教研活动。
首先,全体老师观摩了该校新教师吴小川的《血液循环》一课。
在课后的课堂评估研讨会上,吴老师向全体老师汇报了他的教学准备和设计。同时,我在课后与老师们交流了我的感受和思考。
来自各个学校的同事们也与吴先生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和讨论。如同安中学的新老师李燕,外实初的王爱丽老师,洪河中学的魏秀蓉老师,经开区实验中学的曾智琴老师等,都对吴老师的课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了很多改进建议。
陈良老师也充分肯定了吴老师积极进取和务实的工作态度,肯定了吴老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元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陈良老师也诚恳地给吴老师等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并指出了应该不断改进改善的相关教学问题,如怎样准确地把握教材及重难点,怎样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设置和描述教学问题,怎样适时有效调控课堂节奏和结构,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等,并提出了宝贵的、具体的改进意见。
另外,陈良老师还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与全区生物教师就《推进多元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进行了交流**。
本次教研活动务实生动,收到了良好的教研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研目标!
经实高初中部黄琼(供稿)
2012-3-14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
|
1 |
中山大学 |
2 |
复旦大学 |
3 |
武汉大学 |
4 |
北京大学 |
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 |
南京大学 |
7 |
浙江大学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9 |
厦门大学 |
10 |
四川大学 |
11 |
中国农业大学 |
12 |
华中农业大学 |
13 |
北京师范大学 |
14 |
南开大学 |
15 |
山东大学 |
16 |
中南大学 |
17 |
湖南师范大学 |
18 |
云南大学 |
19 |
东北林业大学 |
20 |
东北师范大学 |
一、专业解析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什么是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也被称为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本质上说,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生物科学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十年,以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生物科学已发展成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生物科学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是全方位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傅承新教授说:“生物科学研究对象是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研究它们的发生、生长发育、发展及绝灭。这当中有两个研究热点,一个是微观世界,从分子到细胞结构内部的生命现象,比如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等;另一个是宏观世界,研究生物和生物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研究自然界中的几百万种生物是怎么来的?它们如何进化?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关系,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通常说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我们要搞清自然界生物的基本规律,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以此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使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高考时报考的专业,在教育部《专业目录》的理学门类下设有生物科学类,其中又包含了4个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态学。本文主要介绍生物科学专业。
相近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在工学门类下),三者是什么关系呢?傅承新教授说:“三者可以看作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研究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关系。生物科学的研究重点在探索自然的规律、揭示生命的本质和奥秘,是最基础的学科;生物技术可以说是利用生物科学揭示的规律、机制和途径,去创造怎样利用生物、改造生物的手段和技术,如我们常提到的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发酵技术、生物制药等都是利用前人揭示的生物基本规律和生命本质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而生物工程是如何把这些技术通过工艺、工程的设计,使之实现产业化、商品化,供人类利用。当然,三者的界限也不是很绝对的,互相是交叉的。因为生物工程也需要研究一些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一些生物科学毕业后的学生也去了与生物技术有关的行业,很多生物技术毕业的学生也会到生物科学各二级学科去深造,这些情况都存在。”
易混淆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从名称上看,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科学很像,但专业内涵却有很大差别。虽然也要学习生物方面的课程,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下的生物医学工程类,其着眼点是从事现代医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比如研究医疗仪器设备等。
生物医学工程是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我国21世纪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的朝阳学科之一。专业着眼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电子技术、宽广的医学知识的复合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从事现代医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四大类课程。包括生理与解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医学电子、医学图像处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去医院和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监督工作;去医疗企业和IT类电子企业从事产品的研发、市场销售和技术支持工作;去高校、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生物科学学什么?
理论与实践并重,野外实践必不可少。
除了公共基础课外,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必修课程有:
普通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基因工程综合实验、细胞、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综合实验等。
各校还会开设各类选修课程:如动物生理学及实验、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实验技术、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药物药理学导论、生物统计学基础、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等。
生物专业学生做实验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当你第一次穿上白大褂做实验的时候,很可能一种庄重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变成了一名专业的生物研究人员。
小提示:和医学专业类似,生物专业也需要做动物解剖实验,同学们要有心理准备哦!
由于生物技术创新和创业的基础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为了把握前沿学科的发展动向,一些顶尖高校本科教学中比较强调课程的英文(或双语化)教学,强化学生学习国际最新科研成果的能力。生物专业的有些教科书的确“非常厚”。
在理论学习之外,学校都会安排野外实践活动。学生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区或深山认识、观察各种有趣的动植物,采集制作标本等。
二、专业与就业
“生物专业不好就业”是误解
社会上有一种误解——“生物专业不好就业”。有的媒体在报道专业就业情况时,说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的就业在倒数几位。其实,阳光高考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生物科学近几年的全国就业率在85%-90%,属于较高水平。当然,学校之间也存在差异。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在内的985高校的生物科学的就业情况是很好的,大部分选择了在国内外读研。浙大毕业生60%-70%将继续读研,其中大概30%选择去国外去攻读;其余的30%-40%学生选择就业。清华生命科学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78人,其中境外深造31人,本校读研36人,就业11人;就业主要方向包括化工、医药、金融、教育行业等。相比之一,一些之前盲目开设生物学专业的高校,师资、科研等跟不上,其毕业生就业肯定会遇到更多困难。
“生物专业不好就业”的印象,可能来自于国内生物“对口”的就业岗位不好找,就业面较窄。如果想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研,需要读完博士。本科生如果选择直接就业,很可能要去医药企业或转行。目前,国内生命科学所带动的下游产业有限,但也有向好的趋势。有的年轻人认为毕业到企业公司工作就觉得掉价,实际上杭州、上海、北京等很多跨国的和国内有名的生物医药企业都需要优秀的生物学人才,将来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那里有年轻人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生物学有很多领域,各领域之间也存在差异,比如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方面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这两个领域与信息科学和统计学有交叉。所有,生物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考虑多接触跨学科的知识领域。
考研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考研时选择较热门的专业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学科教学(生物)、细胞生物学等。
生物科学这个专业是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生本科毕业除了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态学科继续深造、探索生物的本质外,还可以到医学和农学学科继续深造。医学的基础研究很欢迎具有生物科学背景的学生,农学的各基础学科也同样。也就是说可以从学习基础科学——生物学开始,去进一步探究应用科学的问题。
三、报考指南
298所高校开设生物科学专业
目前,国内设置生物科学专业的高校有298所。开设生物科学专业的院校,各具特色,有的以生化、植物为主,有的以微生物学为主,有的侧重于制糖、发酵,有的侧重于病原理、人体学等。师范院校一般以培养生物学教师为主要目的,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开放,一些实力较强的师范院校也开始着手培养科研技术人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5年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集中了北大、燕大、清华三所大学生物学人材的精英,形成了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993年又在原生物系的基础上建立生命科学学院。数十年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生物科学工作者,其中有27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以生物科学专业招生,3年级开始按学生的志愿和成绩分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学制均为四年。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生命学院)的前身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创立于1926年,曾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学家,中科院生物学部的院士中有30余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或在清华大学工作过。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其它院校。1984年复系,2009年9月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生物科学与技术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从2010年起,学院每年将从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中选拔15-20人成立“清华学堂生命科学实验班”,为对于生命科学具有强烈兴趣并立志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所成就的学生提供一个因材施教的独特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富有挑战性的科研实践,优秀科学家的指导,及多种渠道的国际化交流等手段,力争使其培养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杰出研究人才。
招生时,有的高校使用生物科学的专业名称,还有的按“生物科学类”进行大类招生,浙江大学则按“理科试验班类”进行招生,请考生选择专业时注意,避免遗漏。
报考建议:要有作为终身职业的打算
生命科学由于现在需要解决和可以解决的问题都很多,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旧会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核心之一。但是由于生命科学所带动的下游产业有限,同时这些产业都具有投资规模大、风险较高的特点,使得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还是从事科研工作。对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以下的特点是很重要的:首先是较好的动手能力,其次是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对于基本还是试验科学的生命科学来说,做出漂亮的试验结果是一切研究的前提;做实验就要面对失败,而且是经常性的失败,从这些失败中找到蛛丝马迹依靠的就是细心与耐心。由于学科的特点,十年左右的求学生涯和此后的职业生涯你都要依赖细心与耐性,无法坚持就前功尽弃,所以选择生命科学还要有把它作为终身职业的打算。
生物专业对数理化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部分学生在这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上有可能会遇到困难。大一的时候尤其需要刻苦努力,打好基础。
如果你非常喜欢生命科学但是没能进入生物系,那也没有关系。生命科学比起其他理学学科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而且由于试验积累还不够,因此它的理论性相对不是太强,课程也是以描述性的知识为主。通过在大学一些专业性课程的辅修,你完全可以在研究生阶段或者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进入生命科学领域,而且由于你不同的专业背景也许会开拓出另一个美丽的前景,这样的例子已经是不胜枚举了。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科学专业不招收色盲和色弱的考生。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老年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衰老机理的一门科学,虽然也研究人体衰老机理,但是主要用动、植物做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生物衰老过程的实验,寻找衰老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最后解开衰老之谜。
衰老是生物的普遍规律。研究生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衰老机理,有助于阐明人体衰老的起因。
老年生物学一方面研究生物衰老的`原因,另一面探求预防早衰以及延长寿命的方法。当前老年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有:细胞衰老、衰老的免疫学变化、衰老的生物化学、营养与衰老等等。
如有人给小鼠的胸腺摘除,发现由于免疫功能的降低,可以活3年的小鼠只在6个月内就衰老到频于死亡的阶段。
如有人用限制饮食的办法,使动物的热量摄入下降,却发现动物延长了寿命。还有实验表明,让变温动物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也可以延长寿命。又有人用大鼠做实验,使它增加体力活动也延长了寿命。致于用药物,例如,普鲁卡因制剂、乙氧基喹啉、激素、氯脂醒、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对动物进行实验,也使动物延长了寿命。
总之,科学家们用各种办法,对各种生物进行研究,观察各种现象,了解衰老阶段的各种生理变化,希望找到衰老的原因和抗衰老的办法。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习课是以知识深化、整合和综合应用立意的一种课型,要注重结构性,体现综合性,着眼提高性。复习课倡导“整合—训练式”教学策略,即高度概括,根据各部分知识所反映(或描述)的现象(或过程)的物理属性,深刻领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温故知新,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澄清对难点知识的困惑,科学归属知识的功能,使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综合应用,全面认识概念、规律的内涵与外延,探究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体系,使方法进一步套路化。
基本思维程序:导入课题,引领目标→自主梳理,整体建构→深化完善,典例导练→应用感悟,变式训练→综合检测,达标演练→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语言要简练,最好由一句话导入。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突出对新授课知识的弥补、充实、完善和深化,突出整体构建、方法迁移和综合应用,突出思维的拓展与科学方法的形成。要立足双基,突出发展,通过整体构建和综合应用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避免脱离学情的“一步到位”。引领目标要突出复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要深化、完善的重点及要求,要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考虑到新授课还没有到位的目标。
(1)简述复习范围,直奔复习主题。用简洁的导语或实际问题让学生领悟到零散知识功能的不足,直击学生的知能薄弱,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整合学习的欲望,对复习课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
(2)引领复习目标,指导复习策略。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进行能力目标的引领,根据学情实际指出需要深化、完善的重点是什么,应该进行到什么程度,并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法指导建议。要特别关注不能一步到位的学习目标,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1)通过教师的导语,领会本课复习的必要性,明确本单元复习的内容指向、方法指向和能力指向,对复习范围内的知识线索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思维扫描进行回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
(2)认定复习范围内的各项学习目标,比对反思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初步定位,明确哪些方面自己已经掌握,应该主攻的问题是什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自己的复习策略。
说明:(1)教师在导语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会本单元的知识特点、地位和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目标自我定位,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倾向。
(2)目标定位要本着瞄准基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以完善、深化知识与提高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3)目标认定过程要注重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既定目标进行调整,领会复习的重头戏是什么,复习将要达到的境地是怎样的,自己具备的实力和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充分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
(4)复习目标认定后,应该引导学生初步拟定自己的复习策略,把最旺盛的精力集中在最薄弱的问题上。
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东西;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所以复习课要高度重视调动学生主动梳理,科学构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实现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梳理要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突出知识所描述(或反映)的物理属性,不要搞成了对知识内容的复述再现;整合要根据概念、规律和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层次,不要搞成了知识点的罗列再现。梳理和整合最好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创设平台,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完善。在梳理(不是复述)、归纳(不是罗列)、感悟(不是问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温故知新。
按照由根(中心问题)到干(知识主干),由干到枝(知识联系),由枝到果(知识要点)的思维顺序,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可参考如下三个方案组织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独立构建。课上让学生登台展示,讲解自己的构建思路,不当之处,其余学生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教师同步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网络。
(2)课堂研讨,学生合作构建。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合作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位同学(或小组)的归纳成果,请其他同学评议,发现不足,提出建议,必要时教师进行引导、评析,提出补充、完善意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及时巩固、整理知识结构,将已有的知识图表再加以简洁化、科学化。
(3)教师引导,师生同步构建。学生积极主动地回顾、思考,教师进行思维引导,同步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对本单元知识和研究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回忆、概括,理清知识体系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初步构建知识网络,根据老师的指导、点拨,一方面要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准确领会教师的点拨性语言的含义,还要主动地对其他同学的成果进行评价与借鉴,深化对所学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注意:
(1)要抓住主干,高度概括,将概括的结果从联系的角度,以逻辑结构(结构图或表格)的形式呈现。
(2)要协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将外部的学习控制转化为内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
(3)要突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逻辑的、因果的、功能的联系),杜绝复述式概括、罗列式归纳、压缩式总结的复习方法。
(4)要注意与学生的思维同步,不要把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搞成了教师向学生介绍和解说。
(5)要有意识地与先前的知识网络链接,让新知识向旧知识转化,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奠定灵活运用的基础。
实现知识在“温故”基础上的“知新”,在综合应用基础上的“思路和方法提炼”是复习课的关键环节。“知新”的意义包括深化、完善、提高,即物理内涵的透彻理解——深化,外延条件的全面把握——完善,相近知识的准确辨析——提高。要突破薄弱环节,澄清认知误区,关注学生新课学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这是复习课的根本问题;例题的导练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和思路方法的提炼。在综合应用(不是套公式)、互动辨析(不是对答案)、方法归纳(不是就题论题)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一、填空题、名词解释类型60分
1.根据生物之间相同的程度及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p2
界门纲目科属种
2.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两部分。原生质位于细胞壁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
3.放线菌的菌丝类型;
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4.无性繁殖方式
孢子繁殖,芽殖,裂殖
5.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类型;
光能自养、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和光能异养四种营养类型。
6.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7.大型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分类
8.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途径。
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因转位
9.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易变异
10.细菌的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11.革兰氏染色
4什么是革兰氏染色?其原理和关键是什么?它有何意义?
1884年丹麦病理学家HansChristianGram提出了一个经验染色法,用于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其操作过程是: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然后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或沙黄复染。这就是最常采用的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一般解释为:通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的细胞壁及膜上结合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分子交联度较紧密,故在酒精脱色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发生明显收缩。再加上它不含脂类,酒精处理也不能在胞壁上溶出大的空洞或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仍阻留在细胞壁内,使其呈现出蓝紫色。与此相反,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肽聚糖位于内层且含量低和交联松散,与酒精反应后其肽聚糖不易收缩,加上它的脂类含量高且位于外层,所以酒精作用时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空洞或缝隙,这样,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就很易被溶出细胞壁,脱去了原来初染的颜色。当蕃红或沙黄复染时,细胞就会带上复染染料的红色。酒精脱色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可误染为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12.蓝藻水华
13.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
⬒ 生物学实习总结 ⬒
一、问卷调查目的:
本次问卷调查,为20xxxx区小课题《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科素养的途径研究》研究是第一阶段,针对本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认识设计问卷调查,通过对作答相关试题,了解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内化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存在问题,积极探索下一步落实途径,为课题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我校高三8、9班学生
2、调查方法:不记名问卷调查法(以笔答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问卷89份,回收问卷86份,有效问卷6份)
3、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问6个,均为单项选择题。调查是否了解四大核心素养,通过问卷试题,调查学生对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生命观、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运用。在试题中,含有核心素养的不同的等级,选项从不同层次进行考核。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
对本张问卷进行重新归类,分为两大类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 您知道生物核心素养吗?( )
项 目
选择人数
百分比
A、从未听说过
13
15。1%
B、听说过
56
65。1%
C、比较清楚
20
23。2%
2。 您理解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吗?( )(多选)
项 目
选择人数
百分比
A、生命观念
86
100%
B、理性思维
86
100%
C、科学探究
75
87。2%
D、社会责任
68
79。0%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1、2小题调查发现,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学生认识不足,比较清楚的仅仅有20%,对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生命观、理性思维(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学生认同程度不同,生命观和理性思维达到100%,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认识度分别为75%、68%,这位核心素养的在生物学科的落实提供了基础。
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面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 ( )
A、各种细胞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
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调查分析:第3小题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生命观,以选择的题的形式考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生命观是由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概念支撑,以重要概念作为载体,重点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选D正确率为68。7%。
4、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学生调查报告分析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
调查分析:第4小题考查学生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是高考的重点,生物学具有科学性学科的共同点,对证据分析、判断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直接表现。选C正确率42。9%。
5、 您认为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主要是( )
A、 水污染
B、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C、 空气污染
D、 乱砍滥伐
6、控制癌症,关键在于三早,三早指的是( )
A、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B、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起痊愈
C、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痊愈
D、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起痊愈
调查分析:第5、6小题,着力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中社会责任感,是指于生物学的认与个人同事的时论:作出理性中时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初学问购的和神力,学生能造福人半的态应和个值观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讨并作件:时结和体科学形座践,试解决现实生活中节生物学相关。第5小题选择B正确率为93.7%,第6小题选择A,正确率为85.6%。
四、问卷分析与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思维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为,生命观、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学生普遍有所认识,但是认识不足。生命观,社会责任观认识情况较好,二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有待加强。此次调查研究作为实践研究的基础,为后续课题研究提供支持。
-
更多精彩的生物学实习总结,欢迎继续浏览:生物学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