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通用10篇)

发布时间:2024-10-04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通用10篇)。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幼儿的合作行为易受一定情境的暗示和推动。如,在手偶表演区,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投放几个手偶或头饰,幼儿往往因表演素材和经验的缺乏而茫茫然。如果教师以连环画的形式张贴角色形象,展示故事情节,或投放录音磁带作为参照对象,营造表演氛围,便能很好地推动幼儿的合作表演。又如,在“垒高王”(用建构材料垒成)的游戏中,每天都有幼儿进入这个区域和“垒高王”对擂,但他们发现凭一个人的力量已无法超越“垒高王”的高度,便自发地结对合作:一个人负责维护“地基”,一个人往上垒高,终于超越了“垒高王”的高度。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活动目标

1.喜爱手指点画活动,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幼儿园夏天主题活动——我爱夏天。

2.注意不把颜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活动准备

1.黑色颜料若干。

2.画好的西瓜的图片人手1张。

3.桌子蒙上大塑料台布。

4.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1.每人一张画有西瓜片的纸,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些什么?”

2.教师示范。

3.交待活动的要求:捋好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颜料在西瓜图片上点,但不要在一处重叠点。点完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净。

4.托儿画展览。

5.小结:知道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1.做好户外游戏的准备,检查幼儿的服饰是否适于运动,活动中提示个别幼儿注意安全,知道热了脱衣,累了休息。

2.集体活动:

(1)律动、早操要求:做操有精神,动作有力到位,达到锻炼的目的。

(2)集体游戏:高低拍球

目标:尝试根据教师口令或高或低的排球,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

准备:皮球人手一个。

玩法:1、引导幼儿尝试高高的拍球,提示幼儿要增加一点力度;2、引导幼儿尝试低低的拍球,提示幼儿要减小一点力度;3、根据教师口令进行或高或低的拍球。

3.分散活动:分散活动:自由选择平衡木、皮球、呼啦圈、沙包、绳子、尾巴、小车等;重点指导:高低拍球,引导幼儿通过改变拍球的动作和力度,来练习高低拍球。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目的:

1.引导幼儿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复制现象的兴趣。

2.通过复制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准备:

1.平面模型和笔。

拷贝纸和笔;印泥和油墨。

铅字等。

,用于复制的橡皮泥或面粉团。

5.表示“生物克隆技术――动物的复制”的挂图。

6.带领幼儿参观文印室,了解蜡纸油印的工作过程和复印机的工作过程。

  过程:

一、认识复制现象

一支支相同的笔、一本本相同的书、一件件相同的玩具等,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相同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学习复制平面物体

1.出示平面模型,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图样。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示范复制的方法:一手按住图样,一手沿图样画出轮廓,然后剪下。

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分别示范这两种复制方法。

3.出示印章和铅字,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复制。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示范用印泥和油墨印画的复制方法。

4.出示一张幼儿感兴趣的玩具说明书,启发幼儿思考复制的方法,引导幼儿回忆复印机的复印过程和结果。

三、学习复制立体物体

1.结合挂图,向幼儿介绍工业上利用空腔模具复制零部件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复制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2.出示印糕模具,示范用面粉团填充模具复制糕点的方法。

四、操作活动

拷贝纸复制卡通图案;③用印章、铅字复印;④用面粉团复制糕点;⑤用橡皮泥、规则模具复制小用具等。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尽可能去各个组活动。

3.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活动情况,体验复制活动带来的乐趣。

4.展示幼儿的复制作品,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经验,通过讨论与协商,共同确定演出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品质以及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的积极性。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努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感受到自身在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在家收看过有关文娱演出的电视,对演出的节目种类、演出形式、主持人的话、演员的化妆造型等都有比较粗浅的认识与了解。

(2)幼儿曾有过舞台表演的经验。

2、物质准备:

(1)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表格、单子等。

(2)各种色纸、胶水,剪刀、毛线等。

(3)幼儿用的化妆品(口红、胭脂、白粉等)。

(4)准备若干份小礼品。

活动过程:

活动层次一:初步商定节目种类。

1、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演出活动的节目有些什么类型、自己想表演什么类型的节目、名称是什么。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肯定孩子提出的节目。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节目如相声、杂技、魔术、小品等,教师也不要横加干涉,应鼓励幼儿先作尝试。在选择节目时,提醒幼儿可结合自己的经验、特长、兴趣而选。

2、幼儿根据讨论所选出的节目种类,自主结伴,初步确定演出的节目名称及演出人员。教师巡回观察,并将结伴的结果记录成表格。

活动层次二:集体讨论,确定节目名称及合作人。

1、展示幼儿合作的表格。观察了解全班幼儿是否人人参加,每一个节目的合作人数是否合理,并引导幼儿就以上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在幼儿的讨论中,引导幼儿进行调整,通过删减人员或增加人员,解决部分幼儿没有节目的问题。另外,也可引导孩子扩展重新提出新的节目,以确保幼儿人人都有演出的节目。引导幼儿自找场地,自己组织,进行节目的排练。

活动层次三:讨论节目串联词。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在电视中学到的某一段串联词,然后灯儿展开讨论,共同归纳出串联词的特点:

①引出节目名称及成员。

②能简明地介绍节目的内容或内涵。

出示幼儿的节目单,引导幼儿针对节目单上的节目一个一是开讨论,得出每一个节目的串联词,并将讨论出的串联词发给幼儿人手一份回家练习,准备竞选节目主持人。

活动层次四:竞选节目主持人。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电视中所见到的节目主持人是如何报节目的,并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概括出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

目时神态大方、语言响亮、口齿清楚、表情自然等。

请参加竞选的幼儿依次来主持一个节目(即说某一个节目关词),其余幼儿做评委,认真观看并评价。

请全体幼儿进行评选,以表决的方式,选出得票最多的两名作为节目主持人。

活动层次五:修改节目。

请幼儿按节目的类型,将自己排练的节目一个一个展示给幼儿看。

幼儿根据同伴所展示的节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同伴的言行修改与完善。如舞蹈的队形变化,演员的表情、神态、举止。幼儿根据同伴提出的意见,修改节目,重新排练。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2、培养观察能力。

3、尝试对叶子进行分类、计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放大镜若干、每人一个橡皮泥、叶子标本若干。

2、叶脉标志6个;书本标志6个(上面画有不同的叶脉标志)。

3、事先检查幼儿园西侧花园及附近小花园的安全性。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小朋友,你认为叶脉象什么呢?所有叶子的叶脉长得一样吗?

小朋友认真地观察,记录所发现的叶脉。提醒幼儿注意保护叶子。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叶脉;比较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察。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一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

2、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幼儿自选一片叶子标本,观察它的叶脉类型,进行分类游戏。

师:今天,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游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赶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充对叶脉种类的认识。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目的:

1.引导幼儿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复制现象的兴趣。

2.通过复制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准备:

1.平面模型和笔。

2.复写纸、拷贝纸和笔;印泥和油墨。

3.具有凹凸图案的物品模型,如印章、铅字等。

4.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空腔形物品(如装巧克力等食品的凹型塑料盒,装小汤匙、杯子等用品的凹型包装盒,印糕模具),用于复制的橡皮泥或面粉团。

5.表示“生物克隆技术――动物的复制”的挂图。

6.带领幼儿参观文印室,了解蜡纸油印的工作过程和复印机的工作过程。

过程:

一、认识复制现象

1.出示各种相同的物体,如一片片相同的饼干、一支支相同的笔、一本本相同的书、一件件相同的玩具等,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相同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2.你们还知道哪些复制的办法?(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二、学习复制平面物体

1.出示平面模型,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图样。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示范复制的方法:一手按住图样,一手沿图样画出轮廓,然后剪下。

2.出示幼儿喜爱的卡通图案,引导幼儿思考可用什么办法复制。(用复写纸或拷贝纸复制。)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分别示范这两种复制方法。

3.出示印章和铅字,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复制。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示范用印泥和油墨印画的复制方法。

4.出示一张幼儿感兴趣的玩具说明书,启发幼儿思考复制的方法,引导幼儿回忆复印机的复印过程和结果。

三、学习复制立体物体

1.结合挂图,向幼儿介绍工业上利用空腔模具复制零部件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复制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2.出示印糕模具,示范用面粉团填充模具复制糕点的方法。

3.生活中许多东西可以复制,动物可以复制吗?(教师利用图片简单介绍“生物克隆技术――动物的复制”。)

四、操作活动

1.提供五个组的操作区域,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操作内容,学习各种复制方法。这五个组的活动分别是:①复制平面图样;②用复写纸、拷贝纸复制卡通图案;③用印章、铅字复印;④用面粉团复制糕点;⑤用橡皮泥、规则模具复制小用具等。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尽可能去各个组活动。

3.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活动情况,体验复制活动带来的乐趣。

4.展示幼儿的复制作品,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对。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有的是为解放我们昆山而牺牲的;有的是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牺牲的昆山人;也有的是为了我们家乡的建设和安宁而光荣殉职的……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小朋友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好!个个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北珊湾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

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注意事项:

1、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2、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3、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4、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 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

1.主题由来

随着日新月异的的发展,生活中随处可见纸的存在,小朋友们的身边也充斥着各种纸制品,纸巾、纸盒、纸袋、书本等等。纸不仅仅对于我们大人生活中至关重要,在小朋友的日常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小纸的大家庭”的主题活动单元中,我们将开展一系列关于各种纸的活动。让孩子通过撕裂和折叠来摸摸纸的材料,并了解不同纸的特性;他们将有机会探索和研究某些纸张,学会珍惜各种纸张,并知道如何在废纸和**纸的过程中保护资源;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真的可以玩纸游戏。他们可以折叠和玩各种各样的纸;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大脑去想办法让平面纸竖立起来,这样三维的纸就变出了不同的空间。厚的、薄的,粗的、滑的,硬的、软的,大张的或是小张的,平凡的纸将成为孩子创作或游戏的素材,给予他们一片尽情想象的空间。

2.主题目标

教育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动手、相互沟通,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研究纸张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儿童的环保意识。

三。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激发儿童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

学习目标:

1、感受纸的特性,学习观察、记录、统计的方法,**纸的用途,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并能在生活中积累一定的有关纸的知识。

2了解纸张的生产,废纸的再利用,废纸的**利用,懂得节约纸张。

3.在塑形,剪裁,组合等活动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意志,美化生活。

4演奏时感受不同材质的音色变化,能够运用掌握的节奏类型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主题网络

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说说“我收集的纸”

语言活动:纸箱和纸、找一找,**有纸、参观纸艺店、纸娃娃、有趣的立体书

科学活动:厕纸是怎么来的,神秘的文具,纸为什么需要**,神奇的再生纸,纸就是大力神

数学活动:纸的另一半

**活动内容:纸飞机,纸爱换花样,糖果王国之舞

艺术活动:纸质观察书、用纸游戏、照顾我、变剪纸花、彩纸画、纸艺俱乐部、纸壁画

体育活动:精彩的纸箱和有趣的报纸

4.环境创设

1主题墙:纸的一家(展示各种各样的纸、造纸的过程等)

2主题墙:纸游戏(展示儿童作品)

5.区域活动

科学区:增添“废纸再造”的实验操作工具

艺术区:蜡笔、剪刀、胶水、废料(如纸箱、纸箱、瓶罐……)

展示区:“纸”的活动陈列板

语言区:各种纸质和纸质故事

施工区域:收集各类废包装纸箱

6.主要活动内容

和纸玩游戏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的吸水速度,用语言与同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通过观察,尝试和讨论来客观记录事实。

三。懂得珍惜纸张,体会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学生和家长收集宣纸、硬纸板、铅画纸、玻璃纸、报纸等。

2、装有颜料的盘子人手一个,抹布若干,记录纸、水盆。

活动过程

一、“花儿朵朵开”,激发幼儿兴趣。

二、初次探索:用比较的方法给宣纸、卡纸洗澡。

1猜猜-两种纸宝宝洗澡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2试验-验证猜想的结果。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大胆试验

三。讨论摘要-你发现这两种纸在水中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幼儿从吸水快慢、纸张厚薄等角度谈自己的发现。

三、再次探索:看看谁爬的快

1、猜测——哪种纸爬的快?哪种纸爬的慢?把手中的纸分开,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尝试——进行操作。

三。比较并记录-哪张纸吸水更快?哪种纸吸水慢?哪种纸不吸水?

四、拓展经验

1、你知道还有哪些纸?给他们洗澡会怎么样?

2讨论:洗过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

纸是大力士

活动目标:

1.认识纸的特性

2.了解纸张的承载力

活动准备:

纸张,纸娃娃,木头人。桥梁,胶水,玩偶,记录纸。

活动过程:

(1) 用故事介绍纸张的柔软度,并设置问题:如何使纸张直立?引导幼儿思考和尝试。

(2) 老师让孩子说:折叠的纸和原来的纸有什么区别?

(三)教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纸张经折叠后能立起来。并请幼儿想一想:

同样是一张纸,为什么折叠过后的纸会立起来而没有折叠的时候会飘下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折叠的纸有了一定的承载力。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zuohetong/17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