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国学经典名句(范本10篇)_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发布时间:2022-12-06医者国学经典名句(范本10篇)。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1〗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9.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1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1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1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4.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1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7.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8.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9.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2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2〗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9、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3〗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形容虚心好学,不自以为是。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玉如果不雕琢便不可能成为美丽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便不可能知道世间道理。意思是说凡事都要修练才可以变得美好,只有不断学习才可以走向成功!
7.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译:意思是说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
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译: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4〗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3、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5、天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穷己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死,学未惬意,正需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0、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5〗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6〗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1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9、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7〗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举荐贤能对外不(因私人恩怨)摒弃仇人,对内不(因避嫌)而摒弃亲人。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通俗的解释就是当身处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学会变通,思维变通后自然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2、有紧有松,不过分紧逼,也不过分放纵,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道理。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君子应该不善于言行而敏于行动。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1、道路多么漫长,多么遥远啊,我将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
22、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8〗
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译:金钱地位不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
30.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32.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弟子规》【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3.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45、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35.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韩信 。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36.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37.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
38.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39.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译: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4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9〗
1、如果你贫穷,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有钱,你可以做任何事。
2、将是无比的凌,一览无余的山峦。
3、不要因小事不行善,也不要因小事不作恶。
4、桃子和李子是不会说话的,但是有一条路可以胜过它们。
5、每个人都会死,不管是比泰山还重还是比羽毛还轻。
6、去学习,去判断;认真思考,明辨是非,认真行动。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病。
8、不要忘记你对贫穷的了解。
9、谁从来没有过错?改变过去是件好事。
10、人民是最宝贵的,国家第二,国王光芒。
11、我们老了,人也老了;我们年轻,我们年轻。
12、听说过愤怒,听说过名声,听说过快乐,但是一个好朋友呢。
37、从节俭过渡到奢侈是容易的,但从奢侈过渡到节俭是困难的。
38、在战略规划上,决胜千里。
39、知道的人没有困惑,善良的人没有烦恼,勇敢的人没有恐惧。
40、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与其撤退,不如撤退并结网。
42、把你的桃子给我作为回报。
43、去问那清澈的沟渠,要流动的水的来源。
44、说话的是清洁的,听见的是清醒的。
4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6、岁月老了冷,才知松柏凋零后也。
47、质量赢得野性,质量赢得历史。有礼貌,然后是绅士。
48、其身,不序;它的身体虽然不是直的,但也不是直的。
医者国学经典名句 〖10〗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3、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周易》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周易》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7、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
8、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
9、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周易》
10、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
1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13、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周易》
1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
15、冥豫在上,何可长也。——《周易》
16、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0、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
21、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周易》
2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吕氏春秋》
23、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
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26、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吕氏春秋》
27、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9、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30、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
31、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
32、善人者,人亦善之。——《管子》
33、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吕氏春秋》
3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35、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
36、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37、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管子》
38、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39、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40、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4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
44、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
4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4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4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4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49、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
5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
5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
5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
54、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周易》
55、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周易》
56、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周易》
57、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5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59、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周易》
60、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61、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6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6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
6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6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6、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管子》
6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6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6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7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71、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周易》
7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省心录》
7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7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75、器满则倾,志满则覆。——《韩非子》
7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7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7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8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8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醒世格言》
8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
8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
8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周易》
8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88、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89、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周易》
90、贫则见廉,富则见义。——《墨子》
9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92、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周易》
93、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周易》
94、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兵法》
9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
9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9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98、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吕氏春秋》
9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10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0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10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03、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10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105、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周易》
106、故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
107、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10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0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10、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
111、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周易》
1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13、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15、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周易》
116、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
117、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1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1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
120、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121、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墨子》
12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23、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韩非子》
1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26、故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子兵法》
127、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周易》
12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12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13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131、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周易》
132、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周易》
133、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周易》
134、比之匪人,不亦伤乎。——《周易》
1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3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3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39、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1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4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
142、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143、天地不交,否。天地交,而万物通。——《周易》
144、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145、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管子》
146、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
14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148、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
149、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150、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
151、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
1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
欲了解医者国学经典名句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医者国学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