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国学经典名句|八上国学经典名句(集合19篇)
发布时间:2019-04-11八上国学经典名句(集合19篇)。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9、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
言忠信,行笃敬。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3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4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6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这些名言名句都是有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人格、品质等方面的精神培养,所以,身为家长,最好能够给孩子一些启示,让他们平时能够多多少少会背一两句国学名言名句哦。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殷本纪》
2、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仓颉
3、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庄子《逍遥游》
4、石筛筛兮蔽日,雪叠叠兮薄树。车萧条兮山逼,舟容与兮水路。悯晨夜之摧挫,感春秋之欲暮。征夫辍而在位,御者局而载顾。《楚辞》
5、学问中人,无不从苦处打出。——刘宗周
6、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7、烟般往事梦中休,绕梁芳踪难去留。君言相思一样苦,妾叹离散两般愁。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孤影月明应寂寞,问君何处是归途?——纳兰容若
8、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
9、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管子《管子·形势篇》
10、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国学的经典名句集锦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2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2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8、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
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34、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3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36、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3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0、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4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4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4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4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5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5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5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5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6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6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6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64、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6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6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6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6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7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1、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7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7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7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76、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77、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7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8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8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8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8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8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8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8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9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92、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9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9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9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9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9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10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0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0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10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6、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10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108、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0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11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1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1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13、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
11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1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11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1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9.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1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1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6、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1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1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2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下)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5、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1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2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6、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2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2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2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2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27、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2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论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0、《庄子》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1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2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国学名言名句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说依然具有教育意义,很多家长都忽视对孩子进行国学方面的教育。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国学经典名句的意义吧。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这些国学名言名句对于幼儿的人格、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进行记忆。在平时,尽管国学跟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大,但是依然要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 1.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9.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1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1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1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4.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1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7.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8.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9.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2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 谁恐惧,谁就要受折磨,并且已经受着他的恐惧的折磨。——蒙田
2) 恐惧与勇敢近在咫尺,而且互相共存——向敌阵突进的人,最晓得个中实情。——棱罗
3) 虽然危险并未临近,而迎头邀击比长久注视其前来的好,因为如果一个人注视过久,他是很有睡觉的可能的。——培根
4) 软弱甚至比恶行更有害于德性。——拉罗什富科
5) 人的勇气能承担一切重负;人的耐心能忍受绝大部分痛苦。——塞缪尔·约翰逊
6) 在不幸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通常总是使卑怯的心灵恼怒,而使高尚的心灵喜悦的。——卢梭
7) 你要像一棵桷树,大风将树吹折,然而巨大的树干却永远挺直。——裴多菲
8) 勇敢坚毅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 ——拿破仑
9)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福楼拜
10)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戴尔·卡耐基
11) 我们处于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向什么方向移动。 ——霍姆兹
12) 真正的坚忍是当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灾祸或危险的'时候,他都能够镇静自处,尽责不辍。 ——洛克
13) 儿童恐怖的重要基础既然是痛苦,锻炼儿童使他们不恐怖不怕危险的方法就是使他们受惯痛苦。 ——洛克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
14)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5)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4.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6.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7.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9.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0.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1.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5.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4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4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4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4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4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47.67.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4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5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2.61.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5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5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5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6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 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
2) 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3) 年轻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是拍给自己看的。
4) 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
5) 生命是属于你的,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6)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7)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8)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9)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10)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1)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12)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3)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14) 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15)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16)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7)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18)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19)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20) 生活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只要学会接受那些不可接受的,放弃那些不愿放弃的,容忍那些不可容忍的。▣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 八上国学经典名句 ▣
更多精彩八上国学经典名句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八上国学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