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汇总十篇)_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发布时间:2021-11-27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汇总十篇)。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在873年前的今天,1140年8月21日 (农历七月初七),岳家军郾城大捷。

南宋岳飞所统率的“岳家军”势力最强时达10万人,是当时对金作战的主力。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得人民群众拥护。1140年(绍兴十年)金军4路大军南下,岳飞率轻骑驻郾城部署兵力迎敌。金兀术率精兵1.5万余人,到达郾城北面,以重铠严装的“铁塔兵”列正面,“拐子马”布列两侧,进攻岳家军。

1140年8月21日(七月初七日)岳飞令将上各持刀斧,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在郾城大败金军,接着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岳飞鼓励将上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但宋高宗与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一心求和,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最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观赏课,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影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些退伍老兵,那些革命先烈默默无闻用自己的鲜血,和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其中,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兵抚摸着石碑上成千上万的壮烈牺牲的英雄的名字时,想起他曾经共同浴血奋战的战友,他两颗浑浊的泪水从布满沧桑的眼中流出时,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那是活生生的生命,怎么会有人舍弃自己的生命,那是怎样坚定的信念,那是怎样的爱国情怀,为了祖国千千万万同胞的安危,为了我们饱经风雨的祖国……

看完影片,我不禁联想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浪气回肠的千古名句,荡漾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继承英雄们的勇气,好好学习,精忠报国!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今天一大早,冯校长别出心裁地为我们上了一节课,令我至今还心潮澎湃,特别是对“精忠报国”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年岳母在儿子背上刺下“精忠报国”这个刻骨铭心的誓言,就是教育岳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的道理。这句话也应用在了梁启超先生身上。当年,他不顾自身安危,提倡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也是为了报效祖国。梁先生育有9个子女,他告诉他们,在国外学习完后,一定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他真伟大啊!无论何时何地,都心系祖国,为祖国奋斗一生。真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自古以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英雄不计其数。例如:90多岁高龄的黄旭华爷爷,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爱得深沉,立下了赫赫战功。还有很多为了祖国繁荣昌盛,默默无闻、奉献生命的英雄们,是他们用一颗精忠报国的心,用血肉之躯铸就了祖国今日的辉煌。想到这些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的心中,崇敬之感油然而生。

少年强,则国强。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时刻提醒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好好学习,努力提升文化水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他,背负着"精忠报国"的分量,无所畏惧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他,擎起了"还我河山"的大旗,满腔热血地冲在抗金的第一阵线上.

他,带领着无法撼动的岳家军,立功汜水关,破贼南薰门,讨寇南北间.首次北伐便一举收复襄阳六郡.而后转战两湖平杨幺.二次北伐长驱伊,洛大门,后阻金兵南下,决战郾城,收复蔡、陈、郑州,以及西京等大片失地,进军朱仙镇,直指金军大本营.可惜被12道金牌强令班师,然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天日昭昭"犹可见,一代英雄忠骨存.

向岳飞敬礼!

岳飞精忠报国简介50字

他,"精忠报国"无所畏惧,擎起了"还我河山"的大旗,带领着无法撼动的岳家军,讨寇南北间.犹可见,一代英雄忠骨存.

岳飞精忠报国故事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想: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父母高兴地说:“好,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飞说。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正如他的诗中所讲: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军人与使命同在,军人因履行使命而展现价值。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是在献身使命中体现的;我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在献身使命中形成的;我军的地位和作用,是在献身使命中确立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担负的历史使命,承载了党的重托、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安全,也对当代军人的价值追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军人,尤其要把思想境界定位在献身使命的人生追求上,以使命为重,用生命来维系使命,用忠诚来支撑使命,用血肉之躯来践行使命。

以使命为重,就是要有使命意识。不讲使命,就是不讲政治。作为一名军人,一定要牢固树立使命重于泰山、使命高于生命的强烈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和松懈自满情绪,时时讲使命、想使命、谋使命,真正做到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

以使命为重,就是要履职尽责。履职尽责是军人的天职,是履行使命的基本标准。作为军人,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不能坐而论道,而要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岗位作为履行使命之本,把事业作为人生价值坐标,把使命任务的要求与立足本职实实在在的行动结合起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扎扎实实干工作,默默无闻作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履职尽责中书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以使命为重,就要作出牺牲奉献。献身使命是一种职责,献身使命是一种荣光,献身使命也意味着牺牲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坚定的信仰、崇高的追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和生命困难,把个人追求融入履行使命的伟大实践,把勇于担当使命、敢于献身使命、矢志不辱使命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意志,内化为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转化为应对危机、谋求打赢、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的实际行动,在各种考验中显本色,有效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军人神圣的名字,令世上人羡慕敬仰;训练场个个意志坚强,忠心报国杀贼寇保家乡;青春奉献在绿色国防,生命谱写人生辉煌。留下壮丽篇章。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听众们,大家好!


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演讲。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这是一个古老而崇高的理念。它代表着人们对祖国忠诚、献身的精神追求。历史上有太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讲述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人们如何奉献自己、报效祖国,继而成就了伟业、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让回溯到2000年前的东汉末年。一个普通的士兵,名叫黄忠,他以弓箭技艺高超、勇猛善战而著称。在战场上,他始终站在最前线,奋不顾身地保卫着祖国的疆土。“精忠报国”不仅流淌在他的血脉中,更成为了他的人生信仰。黄忠的忠诚和勇敢激励了无数后来者,他成为了报效祖国、奉献自己的楷模。


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以爱国情怀见长的。比如,明朝末年,有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将领——戚继光。他不仅善于指挥战争,还以精忠报国为己任。在辽东之战中,他率领不到5千人的辽东水师抵挡了10万雄师的进攻,坚守百天之久,最终赢得了胜利。戚继光将军的英勇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他们学习他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卫的国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爱国将士的奉献,的国家才能够在曲折而艰难的历史进程中,屹立不倒。


精忠报国的精神不仅存在于战争时期,也存在于和平年代。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之窗,离不开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黄大年。他是新中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人物之一。他倡导教育公平,关注贫困地区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无数孩子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他的事迹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影响。黄大年先生是人民教师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点亮了无数孩子追求知识的火花,让他们有机会改变命运、成就辉煌。


现在,身处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每一个人都能担当起精忠报国的责任。作为年轻一代,要立志做到精忠报国,用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些简单的行动开始。这或许是关心社会的一颗种子,也或许是扶持弱者的一条路径,还或许是创新技术的一颗种子。不论是哪一种,都可以成为报效国家的方式。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听众们,精忠报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沉淀。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一种热爱国家的情感,更是一种肩负使命的责任。让齐心协力,肩负起精忠报国的责任,用的智慧和行动,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和谐稳定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金秋十月,我们全家来到风景如画的西湖河畔旅游,令我最难忘的,是西湖边上的岳王庙。

在一座刻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牌坊下,爸爸向我讲述岳飞的故事:岳飞是宋朝赫赫有名的大英雄。他妈妈在他参军时,用针在他背上剌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后来,英勇善战的岳飞建立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岳家军,他们高喊着“还我河山”的口号奋勇杀敌,把敌人打得闻风丧胆。但不幸的是,39岁的岳飞最后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了。

正当我悲愤不已的时候,妈妈指着岳飞墓和墓对面秦桧等坏人下跪的雕像,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虽然每个人都难逃一死,但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死的人,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那些卖国求荣的人,历史会永远地唾弃他们”!我默默地望着岳飞墓心中暗暗地说:“我长大了,也要精忠报国”!

当我哼着《精忠报国》的歌曲准备离开岳王庙时,我回头又望了一眼岳飞的雕像,发现他也正炯炯有神地看着我,仿佛满怀期望地对我说:“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1 . 人生就像一场戏,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戏成功的关键。小智

2 .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只是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赫尔岑

3 .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

4 .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贝利

5 . 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6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7 . 爱祖国高于一切。——(波兰肖邦

8 . 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德谟可利特

9 . 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唐)王其望

10 . 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奥斯特洛夫斯基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在书中,岳飞19岁时,由于宋朝统治者的愚昧,国家遭到了金兵的侵略。岳飞为了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毅然选择参军杀敌。

临走时,母亲在他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成了岳飞终生尊奉的人生信条。由于岳飞英勇善战,他很快就成了金军常胜将军。但就在岳飞准备最后冲刺的时候,皇帝听信了奸臣的诽谤,剥夺了他的军权,杀死了年仅39岁的岳飞。岳飞以其忠孝、才华横溢和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历史上不朽的丰碑。

如今,我们生活在舒适、和平的新时代。当我们伟大祖国母亲的60华诞时,坐在电视机前,**着盛大的阅兵仪式,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无不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欣喜。战士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喊着震撼人心的口号,这是对祖国日益强大的一种由衷的荣誉和自豪!

但别忘了,学生们,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世界和平做出牺牲的人们。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现在更应该说:

“为中华之繁荣而读书!”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执著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用勤劳的双手,坚实的脚步,将中华民族的欢乐与艰辛拉出一条最美的风景线!

⬢ 形容精忠报国的诗经名句 ⬢

岳母刻字

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诞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少年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之书,常手不释卷。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不逾月尽悉其术,能左右射。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能挽弓三百宋斤,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初露峥嵘

靖康元年冬,康王赵构到相州,于腊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刘浩为元帅府前军统制,赵构命他南趋濬州(今河南浚县西北)、滑州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抗金形势图岳飞奉刘浩的命令,带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小队前往魏县李固渡进行侦察。忽与金兵遭遇。飞一马当先,冲杀过去,轻取敌将首级,宋骑随后掩杀,金兵逃窜。初次小战,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

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不料被金军骑兵截断,前军兵力单薄,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今河南濮阳),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收复建康

高宗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高宗在建康稍事逗留,就又返回杭州,并派使臣杜时亮向金营呈送《致元帅书》。

屈辱的书信,并未取得金人的怜悯。1129年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宋进犯。完颜挞懒(汉名昌)领军进攻淮南,而由完颜兀术(汉名宗弼)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只图一举灭亡南宋,占领整个宋朝领土。

十一月初,兀术占领长江北岸和县。金军沿长江北岸东进,与李成合攻乌江,离建康不到百里。杜充向朝廷上报“督师采石防守”,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飞入杜充寝阁,苦劝再三至于流涕,但也无济于事。

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王燮]的一万三千人策应。陈淬率军力战,飞率右军和金国汉军万夫长对阵,而不战而逃,陈淬战死,诸将皆溃,飞苦战无援,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杜充又弃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建康失陷。

时岳飞的部下有叛逃者,飞慷慨陈词道:“我辈……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哉!建康,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士卒皆被感动,愿随飞作战。

兀术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高宗从明州乘船经海上逃到温州避难。

抗金地图金军南侵后,岳飞军则在其后方,乘机给予痛击。金军占领溧阳后,飞遣刘经率兵千人,乘夜攻克了溧阳县城。飞亲自领军转战广德境中,六战皆捷。驻军广德军的钟村,军粮用尽,将士忍饥,却不敢扰民。1130年(建炎四年)初春,宜兴正被溃军骚扰,县令请岳飞来宜兴,说:“邑之粮糗,可给万军十岁!”二月,飞进驻宜兴,屯于张渚镇。在宜兴,飞收降了因政局混乱而在当地为匪的多支部队以及金军强征来的河北、河东等地签军。飞不歧视、苛待他们,伪军们都传话说:“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飞抗金英勇,爱民如亲,宜兴人民感恩戴德。他们说:“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难。”

二月,金军以舟师浮海,穷追高宗三百里未获。兀术借口“搜山检海已毕”,大肆烧杀抢掠之后,从大运河水陆并进,经秀州(浙江嘉兴)、平江(江苏苏州)等地向北撤退。经过常州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飞四战皆捷,擒女真万户主少孛堇等十一人。常州截击战之后,飞首次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恢复建康。

金军在水路与韩世忠相持达四十日,被困于黄天荡,因奸细献策才得以入江。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

五月初,飞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兀术准备放弃建康,先在城中大肆杀掠和破坏,然后从建康西北的靖安镇(亦称龙湾)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飞领骑三百、步兵二千冲下牛头山,大破金军,进据新城。又追至靖安,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建康得以收复。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岳家军仅斩女真兵就“无虑三千”,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这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

六月十五日,岳飞回到宜兴,在张大年家题词: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全文见下“个人作品”)

名扬洞庭

建炎末,湖南义军首领钟相被俘杀后,杨么等率领数十万人占领洞庭湖区,濒湖置寨,据湖为险;兵农相兼,陆耕积粮,打造车船,练兵水战,继续与官府抗衡。绍兴元年至四年,先后在鼎口(今湖南常德东,沅水入洞庭湖处)、下沚江口(今湖南汉寿东北)、阳武口(今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抗击官军围剿,屡战获捷。社木寨之战中,以车船水军反攻,尽歼守寨宋军,兵势日盛,使官府惧之为心腹大患。五年二月,高宗命宰相张浚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路制置使,刘延年为随军转运使,率领号称二十万大军前往镇压。军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张浚布阵:分兵封锁湘阴、桥口(今湖南湘阴西南湘江西岸)、益阳、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南阳渡等湖区诸要津;令岳飞率军趋鼎、澧(今湖南常德、澧县),自上游袭取杨么、夏诚等寨。五月,岳飞至鼎州,先遣降人杨华为间,入寨潜结杨么属下,诱降义军;同时,置寨列舰,实施军事威胁。六月初二,义军龙阳(今湖南汉寿)汛州村大寨首领杨钦领所部三千人及战船出降;寻其余大寨首领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亦举寨相继就招。义军大部被瓦解,惟杨么、夏诚仍据寨自固。岳飞知湖区地势艰险莫测,且舟师水战不及义军车船水军,遂先遣人开堰闸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诸港,散青草于湖面,以滞车船。继以杨钦为向导,率军进围杨么寨。杨么率众突围,力战失利,被俘,杀,余众被歼殆尽。夏诚死守其寨,亦被官军攻破。至此,杨么之乱被官军平定,就连都督张浚也不得不赞许道:“岳侯殆神算也!”。因岳飞巧智神算,从此名扬洞庭。“徒有王[王燮]数年之劳,未闻岳飞八日之捷。”(史称洞庭湖之战)。

两度北伐

1136年(绍兴六年)初,由宰相张浚兼任都督诸路军马事,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北伐中原。张浚命令岳飞进军襄阳,作好直捣中原的准备。

二月,岳飞于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发布讨伐伪齐的檄令,并积极做好进军襄阳的军事部署。不料在三月,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飞悲痛不已,目疾复发,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自行解职,扶母灵柩至庐山安葬。并接连上表,乞守三年终丧之制。

在朝廷再三催促下,岳飞忠孝难以两全,赶回军中,七月正式誓师北伐。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统领,直奔镇汝军,牛皋早年在汝州鲁山县宝丰村同金军作战,此时重返故地,精神抖擞,一战即攻克汝城,生擒伪齐守将薛亨,紧接着又乘胜攻克颍州,为这次北伐建立首功。另一路王贵、郝晸、董先等,向西北方向进军,在攻克卢氏县后,又西取商(陕西商县)、虢(河南灵宝),东下伊阳(河南嵩县),一路缴获粮食十五万石,降众数万。杨再兴大败伪齐张宣赞人马,收复长水县(今河南洛宁县西);王贵在收复虢州后,又率军向西,力拔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等县城,席卷了商州全境。

岳家军北伐大捷,宋廷为此下诏嘉奖说:"遂复商於之地,尽收虢洛之城","长驱将入于三川,震响傍惊于五路"。

收复商、虢等城后,飞向朝廷请示:如形势有利,将命王贵、牛皋两路合兵,自伊洛直渡黄河,与太行忠义民兵配合作战,收复河北失地。但他的进军计划没有取得朝廷支持。于收复卢氏、长水之后的第十七天,终因“孤军无援”和“以粮不济”,不得不退师鄂州。

岳飞夺回商、虢等地,伪齐刘豫大为震惊。是年九月,刘豫筹集三十万人马,号称七十万,向淮西发动进攻。高宗得报后,认为刘光世、张俊不足以守江淮防线,要调岳飞军沿江东下。诏书到达鄂州时,飞正苦于目疾。但他并未犹豫,立即向九江进发。赶到九江时,淮西战事已告结束。

完颜兀术看到岳飞移军东下,中线空虚,有可乘之机,便于十月底、十一月初与伪齐合兵,向襄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飞接到多地的告急军情后,当机立断,调集二万精锐第三次出师北伐。

岳飞出师到达各地之前,部将寇成、王贵、秦祐等已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岳飞大军开到前线,给守城将士以极大鼓舞,军威更振。商州转危为安。襄汉战线也因岳飞大军的到来,敌军不战而退。飞又准备收复蔡州,因见州城防守严密,“势不可攻”,乃作罢。

按照朝廷“规模素定,必不徒行”的意旨,飞此时已胜利完成任务,加之所带军粮有限,便决定还师鄂州。

飞撤军前,为避免遭敌追击,命王贵、董先向蔡州城发动一次进攻,以作掩蔽。但飞军撤退的消息传到敌营后,李成果然立即布置追击。董先、王贵等率军退到白塔地方,李成亲率刘复、孔彦舟等十员大将,合力追来。飞率军迎击,经过激战,擒获伪齐将领数十人,俘数千人,马三千六百匹,衣甲器仗无计其数。敌兵尸体填满溪谷,拥坠入水而死者无算。

岳飞对被俘伪齐士卒,均散钱遣返还乡。并对他们说:“汝皆中原百姓,国家赤子,不幸为刘豫驱而至此。今释汝,见中原之民,悉告以朝廷恩德,俟大军前进恢复,各率豪杰来应官军!”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14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