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国学典籍经典句子

发布时间:2025-07-31

国学典籍经典句子(合集35句)。

1、《左传》中有句名言:礼者,人之纲纪也,不可不慎也。

2、《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经典之一,其中有着许多关于个人修身、家庭和社会治理的智慧之言。

3、《易经》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和睦,有句谚语说:“一家和顺,万事兴旺。”意味着家庭的和睦是一切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5、《诗经》有句诗句:无辅靡以簠簋,永言配命以垂卬。

6、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的是道德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睦。

7、而从冠帽形制来看,与明代典籍中所载的明代官员燕居时所戴的翼善、忠静冠基本符合。

8、孟子曾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良善的本性,我们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来发扬光大。

9、最早记录在汉代典籍里的“烂柯山”型故事,至今仍然活在民众生活中。

10、《周易》是古代中国预测和卜筮的重要经典之一,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化来解读自然和人事的变化。

11、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结合语源学和考古学的成果来考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阿波罗是一个多种文化元素融合后塑造成的希腊本族神。

12、《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向人们传达了思考道德伦理问题时需要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层意义。

13、他从童蒙时代就开始学习中国古代的典籍了。

14、《论语》中的经典语录,深刻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精华,为后世国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库。

15、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16、“求仁得仁,有何妨?”这是《孟子》中的名句,让人深思友善之道。

17、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句话警示我们要保持仁爱之心,以免陷入混乱和痛苦。

18、细研古代有关任脉的典籍,从任脉的循行、经脉交会、任脉腧穴、功能角度分析,任脉确为“阴脉之海”。

19、所以孔子不愿出任鲁国的官职,退闲在家,专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这些典籍,学生越来越多,不论多远,都有人来向他求学的。

20、在各地现存的大量彝文典籍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种追寻万物根源的“探根”与先民足迹的“指路”现象。

21、古代汉文典籍对契刻记事有记录,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22、古代中国注重修身养性,如《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句子,强调了学习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

23、《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24、《诗经》中的诗歌深刻地揭示了古代民众的生活、爱情、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5、《诗经》里的诗歌虽然古老却饱含着深深的情感,比如“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深思念之情。

26、其曾耗尽心血收藏、董理、刊印文史典籍,贡献超卓。

27、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强调“仁爱”,即关爱他人、懂得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喜怒哀乐。

28、《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创作的兵书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与经营管理领域。

29、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

30、《孟子》中的“生而知之者,艰于探索;学而知之者,昏于学;得一而知万者,艰于形”。这句话反映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层次。

31、荒帷,也就是棺罩,在先秦典籍中已经多次出现,这是对死者生前居室帷幄一类的模仿。

32、《史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收录着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记载。

33、“万事皆虚,唯敬修行。”这是《中庸》中的名句,指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首要之处。

34、《论衡》中有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意味着事物的两面性,提醒我们在利用事物时要小心谨慎。

35、韩规古籍是普米族祭司韩规使用的宗教典籍。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jingdianjuzi/17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