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的经典句子(通用89句)
发布时间:2023-11-22国学经典的经典句子(通用89句)。
1、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4、大无畏,小多忧,自信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6、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7、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9、成功源于细节,细致入微才能造就无限可能。
10、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1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1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9、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2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23、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24、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孟子》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5、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26、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29、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30、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3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3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3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36、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37、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弟子规》【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3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译文】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39、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4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41、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4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45、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4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7、善恶随人而行,但祸不单行。增强良性散文。
4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4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5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5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5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5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57、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5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5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6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6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62、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
63、认识我,那我的心是悲伤的,不认识我,那我问什么。《诗经·王风疏理》
6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65、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66、虽被万戮,岂有悔哉!
6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8、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7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7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7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7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译: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7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7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7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79、仁慈是当你看到它,知识是当你看到它。
80、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弟子规》【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8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82、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8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4、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韩信 。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85、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则为大。
86、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8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8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8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