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经典句子|传统美德格言读后感(实用89句):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发布时间:2023-06-03

传统美德格言读后感(实用89句)。

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2、自强

3、勇 气

4、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注释: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9、好 学

1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11、拿学位和学位段来说,经常是足够的。“历史是一面镜子”

12、仁 厚

13、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注释: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天子章》

15、自 强

16、敦亲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8、感谢欣赏本篇格言文章,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古代人生哲理的格言经典哲理格言师道立则善人多。注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19、天将落在大汉身上也,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身肤,空其身,行刷乱其行为。——《孟子曰》

20、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23、注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24、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注释: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25、.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26、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27、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29、爱 国

30、师者,人之模范也。注释: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3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igrave;)》

32、任理则公,任情则私。——唐伯虎

3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3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出自《论语·八佾(yì)》

35、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注释: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36、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注释: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注释: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辨:慧。

3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38、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注释: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庸:功劳。

39、好学

4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41、若要好,问三老。注释: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42、母亲手牵线,衣冠楚楚。临行前密缝,意恐晚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流浪的孩子》

43、求新

44、人而不仁,如礼?如果一个人不友善,快乐是什么?——《论语》

4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46、爱国

47、精神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力,竖起了它的旗帜,使我们的爱国热情和现实的正义感得以发挥它的力量和作用。

48、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49、奉公

50、一个好的学者,一个笨蛋的力量弥补了他的弱点。鲁氏的春秋使用

5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52、诚 信

53、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注释: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54、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注释: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5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

56、以下是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警句》,希望大家喜欢!

57、古之学者必有师。注释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58、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5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60、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61、审势

6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63、.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64、君子隆师而亲友。注释: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65、在哪里建立成就,就在哪里开始生产产品。凡是有学问的人,凡是有能力做大事的人,必须先立身于行。

66、不师者,废学之渐也。注释: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67、厚仁

6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6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7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7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72、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注释: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73、坏脾气是人性中比较卑劣的一种,如果人们失去了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74、注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7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释: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7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77、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78、不这样做的人不会有智慧。

79、诚信

80、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1、喜欢别人就是喜欢自己;别人担心的事,别人也会担心。白居易的《字林》

82、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83、疾学在于尊师。注释: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84、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85、这个新的叫做盛德。-在(易经)上。

86、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87、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注释: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88、水清则无鱼,人闲则无徒。“大戴利季子张文入政府”

89、勤 俭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jingdianjuzi/15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