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合同范本|捉知了的日记(锦集十五篇)

发布时间:2017-07-30

捉知了的日记(锦集十五篇)。

捉知了的日记 <一>

“知了、知了…”四周的知了声此起彼伏。我与邻家小伙伴亚君,扛着捕捉知了的工具,一蹦一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仔细地找寻知了的踪迹。

片刻,我们发现路边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上叫声格外嘹亮,想必知了的数量也多一些吧。于是我们便把目标放在这棵大树上。

我仔细地听着、观察着。这只知了真是鬼机灵,藏得甚是隐蔽,我俩以“千里眼”、“顺风耳”的架势,才得以发现。我手持捕蝉网,为了让知了那敏锐的目光不会发现,便猫着腰,从知了的背后“偷袭”。接着,慢慢地、悄悄地举起网,瞄准目标——三、二、一——猛然将网向下一扣,“知——”声音突然断了,我探出头来一瞧,哪有知了的影子?撩起网儿,只见一个拇指大小的身影腾空而起,知了逃走了!

唉,这只小机灵,一定是躲在网的角落,我却没有发现!这一次宣告失败。

“让我来!让我来!”亚君嚷嚷着,我垂头丧气地将网递给她。她环顾四周,目光锁定在一棵碗口粗的桃树上,那树呈“S”形,枝杈统统向上,叶子被一些小虫子啃出了不少小洞洞,不过整体看上去好似一团生机勃勃的绿云。亚君侧过脸来,耳朵朝着树,过了一会儿,她好像发现了什么,轻盈地爬上树的分杈,然后四下观察了一番,接着慢慢地举起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知了,猛得一罩。“噢,抓住喽,抓住喽!丫丫,你看,我抓住喽!”亚君一边向我招手,一边兴冲冲地喊着。

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树下。这时的知了已不再引吭高歌,它在袋中四处乱蹦,但它已是插翅难飞也。这只知了约摸有我拇指大小,两只芝麻粒似的眼珠子突在小脑袋上,仿佛在眨巴眨巴地打量我们哩;那两根短短的触须,直挺挺地向前立着,好像在不屈地向我们示威;它背上的翅膀由于一直在扑棱,因此豁了一个小口,但上面那有序的花纹,依然是那么的美丽,纹路犹如叶子上的茎脉。

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小往兜里,它不再闹腾了,安静地伏在兜儿底。

我们呵护着这个小小战利品,大摇大摆地走在羊肠小道上。但这一次,我们的眉宇间不禁流露出一丝得意。

捉知了的日记 <二>

夏天到了,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人们都躲进了屋子里,开着空调,躺在床上。那么,知了在干什么呢?对了,知了没有屋子,也没有空调,又没有床,它只能躲在树荫下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吵得人们不得安宁。

我决定捉几只知了回家,让它们也凉快凉快。于是说干就干,但是捉知了要有工具啊,怎么办?那只能自已动手做了,我找来一根长长的木棍,又找来一根铁丝,把铁丝扎成圆形的环,再把圆环固定在木棍上,架子做好会再找来一块纱布缝在架子上,一张简易的网兜就做好了。

我顾不得炎热,三步并做二步

跑下楼,扛着网兜来到一棵知了叫得特别欢的大树下,睁大了双眼使劲的找,黑色的知了停在黑色的树枝上很不容易让我发觉。终于,眼前一亮,我发现了几只又肥又壮的大知了,我小心翼翼的把网移过去,飞快地罩住了知了,“哇,抓到了”,接着,我再向另一只知了“进攻”,那只知了却很警觉,网被发现了,它唰的一声向另一棵树上飞去了,害我扑了一个空。

废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抓住了几只,我把它们带回家,让它们也吹着空调,结果,实验证实它们果真不叫了。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是因为太热,他们才不停地叫呢!

捉知了的日记 <三>

今天,我们全家全副武装向黄埔枣林枣树林出发。

前天,爸爸就把家里所有的手电筒充满电,下午妹妹一睡醒,我们便准备出发了。手电筒、长竹竿、防蚊液、小桶,所有装备一应俱全。每个人都是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早就听说黄埔的小树林里知了特别多,不知道这次带的小桶能不能装满呢?

驱车半个小时,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这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月亮却已经上岗了。从远处望去,树林里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亮光,公路两旁停了很多车,看来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还不少呢!

显然,这里的知了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多。虽然树很多,但人也不少。走在林子里,感觉像踩在席梦思床的床垫上,因为铺满了厚厚的树叶。林子里的空气倒是很新鲜,果然是负离子制造机。手电筒一照,随处可见惊慌失措的大蜘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得无影无踪,还有很多蜘蛛网。坦白说,这些蜘蛛网真的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灯光下发出晶莹耀眼的光芒,纹路清晰紧密。我突然想起了《夏洛的网》这本书,这些夏洛们真的很不简单,一定是有技术、有智慧、有毅力才能织出如此漂亮的网。

由于带着妹妹这个小不点儿,所以我们捉知了的行程并没有持续太久,战利品一共七个。虽然没有满载而归,但是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时光也很温暖、很幸福,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很多捉知了以外的乐趣,生活从不缺少美,只需要用心体会。

捉知了的日记 <四>

今天天气炎热,站在姥姥家的院子里,我听见知了在树上没完没了地叫个不停。我对爸爸说:“我们去捉知了吧!”爸爸愉快地答应了。

捉知了首先要准备工具,很重要的就是准备面筋。先把生面揉成面团,然后用水把淀粉冲洗掉,再揉来揉去地晾干。晾干后面筋就会变得像胶一样粘。妈妈说她小时候就是用这个来捉知了的,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成功呢?

我们把面筋粘在竹竿顶端,爸爸拿着竹竿,我提着小桶。我们来到大树下,仰起头仔细搜寻。知了的颜色和树干很相近,加上茂密的树叶做掩护,非常难找。不过知了再狡猾也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终于我发现了一只知了趴在树干上。只见它微微煽动翅膀,屁股一翘一翘地,在“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浑然不知危险已经来临。妈妈说:“一定要粘知了的翅膀,不然它会飞走的。”爸爸瞄准了,把竹竿慢慢靠近猛地一捅,一下就粘到了知了的翅膀。被粘住的知了不停地煽动翅膀,企图逃脱,无奈它的翅膀已经被牢牢地粘在面筋上了,很快就成了我的战利品。我把它的翅膀摘掉放在小桶里,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有了第一次的胜利做鼓舞,我们越捉越多。有一次,爸爸还来了个一箭三雕。虽然有一只是死的,不过我还是很佩服他。

这是我第一次捉知了,真是太有趣了!明年我还要到姥姥家捉知了!

捉知了的日记 <五>

今年夏天,我刚起床就听见“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真想把它们都捉回来。

心有灵犀一点通

吃完早饭,哥哥兴致勃勃地说,“我们去捉知了吧!捉几只回来好好观察一下。”我一听,这正合我意,我们一拍即合。我马上找来几根线,好把捉来的知了拴起来。我心里幻想着捉来知了的各种情景。它们正在拼命地挣扎着,有的在喊“救命呀!”有的正愁眉苦脸地想着怎样逃跑;还有的可能被吓晕过去了,一动不动,十分恐慌。这是不是太残忍了呢?但善良改变不了好玩的心。我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意外失败

我们来到一棵大树下听见了知了的叫声,抬头一看,果然有一只知了在树上。我看见知了高声鸣叫时它的身体一鼓一鼓的。像小孩吹气球似的。我和哥哥轻手轻脚地靠近那棵树。我紧紧地握着网,放在旁边,然后慢慢地靠近正在得意鸣叫的知了,等它不动的时候,猛地往树上网去知了飞了起来,结果飞走了。我失望地叹了一口气,这知了也太精了吧!要想抓住它还真不容易呢!我抓耳挠腮,想想怎么会失败呢?

抓获成功

我和哥哥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开始第二轮抓捕。在不远处又听见了知了地叫声,我们慢慢靠近,就像是怕惊动了正在睡觉的小宝宝似的。哥哥看准了位置,我瞪大了眼睛,说时迟,那时快,哥哥像闪电似的,只听“啪”的一声,知了一咕噜滚落在网里。这下它跑不了啦!“哈哈!成功啦!”我高兴地大叫起来。好像打了胜仗一样,心里无比地快乐。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抓获了一只又一只的知了。线绳上拴满了知了,密密麻麻的。我们收获满满,一蹦一跳开心地回家了。

我们就这样捉住了许许多多知了。

捉知了的日记 <六>

捉知了是男孩们暑假的头等乐事,可今年我也过了把捕蝉瘾。别看捕蝉简单,可也有不少学问呢!

今年暑假,知了似乎成了走红的明星,成了各路小贩的抢手货,每天都有小贩上门收购。听说每斤知了可以卖10元钱,我也动心了,心想这可是条“生财之道”啊,于是我决定跟邻居家的哥哥们去捉知了——赚钱。

小溪边的柳树是知了的老窝,吃过午饭,我们就带着工具向小溪边进军。溪边的知了果然多,还没走到就已经听到一片“知了,知了……”的叫声了,它们好像在强烈地控诉这炎热的天气。来到树下仔细一看,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每棵树上,从树干的中上部开始便停满了黑压压的知了,一个接着一个,大概都有上百只吧。看着这么多知了,我心中窃喜,心想真是不虚此行,肯定能满载而归了!

还等什么,开工啦。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便捷武器“粘知球”。听说这东西只要往知了身上一粘,知了就无处可逃了。我试着将小球伸向知了,可一粘,知了却跑了。怎么粘不住呢?我仔细琢磨起来。对了,粘它的翅膀,这样它就飞不走了。于是,我将小球粘在知了翅膀的位置。这一招果真很灵,只见知了拼命地挣扎,震动双翅,可就是挣脱不了这个小小的魔球。我又向一只大点的知了进攻,不得了,它歇斯底里地叫了起来,好像在向同伴们求救,可同伴们似乎也感觉到危险在逼近,一哄而散逃命去了。哎,知了都飞走了,再怎么办呢?这时,一个哥哥走过了对我说:“你要先粘不会叫的知了,其它知了才不会逃呀。”我说:“知了不都会叫吗,难道还有不会叫的知了吗?”哥哥说:“公知了会叫,母知了是不会叫的。”我又好奇地问:“为什么公知了会叫,母知了不会叫呢?”哥哥说:“因为公知了胸部有个发音器。”说着拿了一个公知了和一个母知了进行对比,我一看公知了的胸部果然有两片硬壳而母知了没有。我禁不住又问:“那怎么才能一眼看出是公知了还是母知了呢?”哥哥说:“公知了要大一些,母知了要小一些。”这下我明白了,原来捉知了也有学问呀,得先捉小的,再捉大的。于是,我采取了先小后大的攻略,果然把树上的知了一网打尽了。

傍晚,我拎着捉到的知了拿去卖,还赚了17元5角钱呢。一路上我蹦蹦跳跳的跑回家,心想:捉知了真有意思,不但可以赚钱,还学到了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

捉知了的日记 <七>

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我打算出去散步放松一下自己。走到公园的时候,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追逐玩耍,它的毛色金黄,眼睛明亮,看起来活泼可爱。


我跟着小狗走了一会儿,突然发现了一本掉在地上的日记。我走过去捡起来,看了一眼封面上写着“捉知了的日记”。


我打开日记,里面写满了关于一个少年的生活点滴。他叫知了,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喜欢户外活动,喜欢和小伙伴玩耍。他的日记里记录了他和小伙伴们的趣事,也记录了他成长的点点滴滴。


知了是个热爱生活的孩子,他喜欢在树林里捡到小石子,喜欢爬到树上捉知了,还喜欢在河边玩水。他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们常常在树下搭起小帐篷睡觉,听着知了的叽叽喳喳声入睡。


他的日记写到了他的成长过程,写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对友情的珍惜。他在日记里记录了自己的点滴成长,记录了自己的心情变化,记录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我读着知了的日记,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在阳光下奔跑嬉笑的样子,看到了他和小伙伴们在树林里探险的场景,看到了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快乐时光的画面。


知了的日记里充满了童年的纯真和快乐,他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用心感悟着成长的过程。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仿佛跃然纸上,让人感动不已。


看完知了的日记,我感慨良多。生活就像一本日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愿我们都能像知了一样,热爱生活,珍惜友情,用心感悟成长的过程,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

捉知了的日记 <八>

桌凳的争吵一天,桌子和板凳在书房吵吵闹闹的,弄得书房里所有的学习用具都烦燥不安.原来,它们在为谁更有用而争吵。

桌子说:没有我,小主人在哪里写作业呢?所以,我是最重要的,我的功劳最大!板凳说:才不是呢,我才是最重要的,要是没有我,小主人不能坐着书写,而且也挺累的,还不把小主人累死呀.是我的功劳大!我才是最有贡献的!它们就这样一直吵,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小主人放学回家来写作业了,板凳在一旁不管,小主人把作业本放在桌子上,开始写作业了.因为站着写字,速度很慢,小主人过了好久才把作业做完小主人摇摇头,耸耸肩,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休息,看来小主人真的是累了.板凳得意洋洋地说:我说你不行,你还不相信.别说了,难道你可以让小主人轻松不累吗?桌子不服气地说.板凳点点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当然可以啦!第二天,小主人回家写作业的时候,桌子在一旁不理睬,小主人坐在板凳上.没有桌子,小主人只好把本子放到腿上写,所以字写得不好,受到了老师的批评.通过这件事,它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一个人做是做不好的,大家要团结,要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从此,他们俩努力合作,再也没有发生吵架的事情了.

捉知了的日记 <九>

在我细细长长的记忆小河里,有趣的事情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完,对于我来说,它比蓝宝石还要珍贵。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和爸爸到野外游玩,周围风景如画,从树林里传来了“吱吱吱”的声音,不绝于耳。走近一看,是知了的声音,它们围在一起就像一群乱哄哄的孩子,吵吵闹闹,忙的不可开交。爸爸说,我们来捉知了吧!我拿着网兜,小心翼翼地慢慢地挪动身体,我微微地弯下腰,轻手轻脚地提起网兜,朝着树枝上的一只大知了,“下了手”。说时迟那时快,那只大知了灵活地飞走了,把我气的直跺脚。爸爸看我有点恼火,走过来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说:“没关系,爸爸的大网兜借你用,你一定能抓住知了的。”我再次拿起爸爸递给我的大网兜,悄悄地靠近那只大知了。爸爸轻声轻语地说:“近一点,再近一点,下手!”“啪”我猛地一拍,知了就掉入我的大网兜,它在网里拼命地挣扎想办法逃走。我笑着说:“总算被我抓住了,跟我回家吧!”知了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它一动不动了。

在我和爸爸的互相配合下,我们抓了满满一大筐知了,玩的满头大汗。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回想抓知了的情景,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不急不躁,就没有什么事是完成不了的。

这件有趣的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次回想起来,可以让我美上一整天呢!

捉知了的日记 <十>

炎炎夏日,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直吐舌头,到处都是知了的叫声,此起彼落,热闹极了。

我做完作业,觉得很无聊。于是爸爸提议说:我们去捉知了吧。说干就干,爸爸先找来一个网袋,一根长木棍,用铁丝把网袋绑在木棍的顶端。就这样捉知了的神器完成了。我们拿着捉知了神器向树林出发了。

我们来到了最大的一棵柳树下,这棵柳树是知了的大本营,有很多知了在上面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首先爸爸给我们示范,先找到了知了停的位置,然后爸爸看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松地套住了一只知了。我心想:捉知了还是很简单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上去试一试了。我照着爸爸的样子,先找打了知了停留的位置,然后举起神器看准时机,屏住呼吸,快速往上一套,可是被狡猾的知了逃走了。它飞到了另一棵树上,继续知了,知了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我:你捉不到我,你捉不到我。我气得双手叉着腰直跺脚说:你别小看我,早晚会把你捉住。

过了一会,我又瞄准之前那只。我悄悄地靠近柳树,一步两步,眼看离知了越来越近了,可是知了好像知道有危险想准备离开,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神器套了过去,刚好逮着。哈哈!哈哈!我捉住了,我捉住了。有了这次经验,我们越来越顺,不一会就逮到了十只,大丰收啊!

时间过得真快,这就天黑了,我们只好带着胜利品回家了,明天再来捉!

捉知了的日记 <十一>

暑假里的一个星期天,听着蝉儿的欢唱,爸爸带着我们一家去六户的小树林里去捉知了猴。

到了六户,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奔向小树林,各自寻找自己的目标。我飞快地向前跑去,总想第一个找到知了猴。这时,我看见地上有一只知了猴,就飞奔过去,一看,是一只知了猴的皮!唉!真是空欢喜一场。我正想继续往前跑,这个“皮”又往前爬动了一下,不得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把它拿下来一看,“啊!一只知了猴!”我兴奋地大喊。这时我妹妹又喊道:“我也找到了一只!”可是,由于我们来得太早,许多知了猴还没出来,出来了的只是极少数,怎么办?爸爸说我们可以去挖知了猴,我赶紧行动起来,拿了一根粗树枝四处寻找。

因为我不知道知了猴的洞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见什么洞都挖,连蚂蚁洞也不放过。结果,忙活了好长时间,一只也没有抓住。最后,我看见一个细小的洞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我拿一根树枝碰了它一下,它黑漆漆的眼望着我。我赶紧叫爸爸过来,爸爸拿了一根又细又小的树枝,放进洞里,知了猴竟然抓住树枝了!爸爸看准时机,轻轻一提,知了猴就被“钓”出来了。

夜幕终于降临了,我拿出手电筒,和爸爸一起到南边的小树林里去捉。虽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但还能看见一些树的轮廓。突然,在我左前方的树上有一个小树瘤动了一下,我用瓶子碰它一下,它又动。我以为是一只知了猴,就喊:“爸爸,这里有只知了猴!”爸爸用手电筒一照,看到的情景让我大为失望——原来只是一只天牛!我正垂头丧气地走着,爸爸的一句话打破了沉默:“快点,这里有只知了猴!”我向爸爸跑去,一边看,一边问:“在哪?在哪?”爸爸说:“在你头顶上!”我抬头一看,一只知了猴正用它强壮有力的前爪钩住树皮,缓慢地向上爬去。我赶紧把他收入瓶中,这时,也听到妹妹喊:我们也找到知了猴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妹妹还显得意犹未尽,真想让时间过慢点,再多捉上几只。

捉知了的日记 <十二>

七八月的夏天是抓知了的最好时候。我猜!你们一定想知道知了为什么又叫唐僧呢?你们一定看过《西游记》吧!孙悟空的师傅唐僧,传说只要吃一口唐僧肉就可以长生不老。知了肉含蛋白质之高可以和唐僧肉比美。

知了长着黑色的皮肤,像穿了一身又黑又坚硬的盔甲。两个圆鼓鼓的大眼睛像一对闪闪发光的钻石。晚上七八点,知了就从洞里钻出来了。你要知道这个点儿正是我们捉知了的好时机,真是“过了这个村儿,就没有这个店儿了。”我喊上小伙伴儿,高高兴兴地带着一些小工具:手电筒、一个装的盐水的瓶子,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我们先来到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下,打开了手电筒往树上一看,发现没动静。我想:“今天知了是怎么了,难道提前收到信息,都没出来?”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甘心的搜索起来。突然我眼睛一亮看在地上有一个小洞,哈哈!这个洞里一定还有一个“小可爱”吧,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呀!哇,这是天助我也,我赶紧蹲下身子,伸出手指。我天真的想把知了给挖出来,猛地我觉得手指一阵剧痛。我赶忙把手指抽了出来,“哼,一定是……看我拿来小铲子,把你挖出来油炸着吃了!”想到这儿,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拿起我的武器——铲子。又匆匆忙忙地跑回来“战场”,我在那个洞里掘地三尺,可是挖了好长时间都一无所获,连知了的影子都没看见,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知了蒸发了!难道知了知道我要来捉它,逃跑啦!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也会抓到你的,我愤愤不平的想着。”不一会,我就累的气喘吁吁,突然我看见知了正伸出它的小脑袋看着我,好像再说:“你个大傻子,想抓到我没门儿!来呀,来找我呀!真是得意之极呀!我气不打一处来,这是欺人太甚,我的火往脑门儿上撞,压都压不住,我刚拿起铲子就铲知了。知了哧溜一声又钻到洞里,又是“空空如也”的一铲子,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可以用带着盐水呀!我真傻,刚才的努力都是徒劳呀!我抓起盐水瓶往洞里灌,我看你出来不出来,不一会儿我就看见知了垂头丧气的从洞里爬了出来。

捉知了是不是很有意思呀!最让人难忘的童年乐事一定是非它莫属了。

捉知了的日记 <十三>

夏天到了,在这个烈日当空的季节,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我们可以在水上乐园里畅玩,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冰激凌,还有一种夏天特有的项目捉知了猴。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里越来越难见到知了的身影,我们只有在郊区或者土壤多的公园才能捉到它。

夏天的一个晚上,八点钟了,知了该出来了,我和爸爸妈妈出发去滨河公园。捉知了当然必须有合适的工具,我们带来了小桶、手电筒和小铁铲。来到滨河公园的草地,我们开始在地上寻找着小洞,爸爸突然叫一声:啊,我找到了一个小洞,但不知道是不是?于是,我们拿小铁铲把洞挖开,可是没有任何东西。我又拿着手电筒在树上寻找着,不一会儿,我就看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爬在树上,我高兴极了,立马把它从树上抓下来,放放进我的小桶哈哈,我抓了一只知了猴。不知道爸爸妈妈那里怎么样了?我看了看爸爸妈妈的桶里,哇!爸爸妈妈的桶里已经有十几只知了猴了。里面的知了猴爬来爬去,看到这一幕,我高兴极了!我们拿着战利品兴奋的回了家。回到家,妈妈给我讲:知了猴是蝉的幼虫,他们蜕掉外面的壳才能变成蝉,蜕下的壳是一味良药,可以治咳嗽,治感冒。知了猴还可以吃呢!妈妈把清洗后的知了猴拿到厨房,倒了一点油,油热后,妈妈把知了猴倒进油锅,油锅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炸了一会儿,香气扑鼻,出锅以后放一点孜然粉,拿一只放在嘴里,酥酥的,香香的,真好吃!

捉知了是我暑假里最有趣的事,不仅吃到了美味的食物,还增长了知识,我还要去捉知了!

捉知了的日记 <十四>

“知了,知了……”是谁在不停地叫嚣,扰了我的好梦!我从床上猛地跳下来,原来是外面的知了在叫,可恶的知了,你热,也不要搅了我的美梦啊!

我不由分说,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捕蝉器,怒气冲冲地跑出门外,寻找着罪魁祸首。太阳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热情,原来叫声的来源在院子后的柳树上。我抬头乍一看,柳树上啥也没有,不过我没有灰心丧气,继续仔细看,啊!原来这些知了使用了隐身术,它的身体跟树皮颜色一样,怪不得难以觅其踪影,诗中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那我也做一回小牧童吧!

我终于找到了一只知了,哦,这不是知了,而是一个使了“金蝉脱壳”的知了壳,唉!只有再找下去了,找了良久,终于又找到一只,这只蝉小,我肯定能捉着,谁知那只蝉虽然小但机灵,哧溜!便飞掉了,还在空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好像

在笑话我。受到极大耻辱的我,气冲冲的对蝉吼道:“你不要得意,我肯定会把你的同伴一个个捉回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又找到一只,我把捕蝉网慢慢的接近了它,接着,又轻轻迅速一把套住了它,但是它仍然无动于衷,仿佛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捕住了,我把捕蝉器往下挪了挪,它终于听到了动静,想逃走,往后飞时正好进了我的捕蝉网,一个劲儿在里面“噗次噗次”地胡乱飞着。哈哈,你再挣扎也没用,终于成了我的囊中之物了,于是,我再接再厉,又捉了几只,后来我俨然一副“捕捉能手”的样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连着又捕获了十几只蝉。看着它们在口袋里很可怜,我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我打开口袋又把它们放了。

又到了午睡时间,外面依然蝉声一片,但我却已慢慢学着习惯,因为奶奶说没有知了的叫声那便不是夏天了,我就把它当成一场免费的音乐会吧!

捉知了的日记 <十五>

每年的夏天我都会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捉“爬爬”,也叫知了猴,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蝉的前一个形态,它的皮又叫做“蝉蜕”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治病。但是我去捉的是知了猴,也就是没有蜕皮以前的,目的就是—吃,哈哈哈。

夏天的时候,吃过晚饭以后,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一家人出去既锻炼又散步,还能捉知了猴,真的是一行三得啊!捉知了猴也是有技巧的,不然的话一晚上可能捉不到几只,只要掌握了技术,一晚上可以捉到好多只。

知了猴一般在吃过晚饭后就会出来,大概7点左右,它就会从地下爬出来顺着树干往上爬,而且它也会挑树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比较光滑的银白杨上特别多,你只要挑着是银白杨树干上找就一定能找到。拿着手电筒从树根处往上照,看到发亮的就是了,上去把它逮住,这时候,你一定要用一个装有一个盐的瓶子,把知了猴放进盐水里,不然的话,过一会就会蜕变了,失去价值了。运气好的话,这样一晚上可以抓100只左右。除了在银白杨树上有以外,那就是果树地里边最多,大多数人们都会在白天用塑料胶带把树干缠住,这样的话,知了猴就只能爬到塑料胶带的位置就爬不上去了,到时候,你只需要到树干那里,一个一个的拿走就好了,特别省事。

捉回去以后泡一晚上,第二天用热油一炸,就像大虾一样,会变得比较长,炸好以后撒上一点椒盐,或者辣椒粉,一口一个,真叫一个香啊,而且它还有很大的营养,再说也是害虫,这样既满足了人的胃口,还给农田解决了害虫问题,真是好处多多。

就这样,捉知了猴成了,每个夏天的必备工作。

    一起合同网小编为您推荐捉知了的日记专题,欢迎访问:捉知了的日记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9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