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作文|寻找年味作文(系列11篇)
发布时间:2023-12-18寻找年味作文(系列11篇)。
● 寻找年味作文 ●
舌尖上的初一
不知不觉,小学已从笔尖上和里悄然离去,带走了生命的一抹亮色和一缕缕天真无知。在六年级过后的那个夏天,我们暂时放下了那对曾载着我们掠过三个年头的羽翼,好好的休息一阵。站在八月的尾巴,我走进了我的初中生活,初中特有的味道,强烈的刺激着我的味觉,忽地伸出舌头,触到了酸酸甜甜的滋味……
草莓味的初一
告别了同窗六载的同学们,告别了有些散漫的初中生活,新鲜亲切的环境,各具风采的老师,充满个性的同学,一波波的冲撞着我的眼帘,于是常常会有种酸酸的感觉,使得我禁不住的流泪,有些失落,有些胆怯,有时也会对自己胡来的多愁善感而哑然失笑。草莓,带着淡淡的酸味,如同我的初一生活.
榴莲味的初一
耳边响彻着老师的淳淳教导眼前闪过老师对我们苦口婆心相劝的画面,无形中,挥别一月的硝烟味,有从这个新的集体中弥漫开来,教学进程的一步步加快,老师的批评也愈加简单,于是在每天晚上,我又多了项新的功课——预习。眼看着窗外一道道明亮的灯光逐渐熄灭,低头望见几科尚未复习的书本,只有无奈的叹几口气,强打起精神来,继而又一次开始奋笔疾书。唉,榴莲,入口的苦涩让我难以下咽,正如我的初一生活。
● 寻找年味作文 ●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随着恰如其分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浸满了欢声笑语;而如今,我似乎感觉到年味儿淡了,不同于小时候那般满怀欢乐了。我想要找到记忆里的年味。
小时候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童年时过年的年味就是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一年到头来各种大鱼大肉摆满了饭桌。而我最为怀念的便是腊月二十八清晨的那一碗腊八粥,奶奶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开始忙活,取出昨夜已经浸泡好的小米、赤豆、红枣和栗子,跟杏仁、花生一同放入锅中,用汤匙来回上下翻动着这一粒粒颗颗分明光泽的谷物,加入没过滴的清水,再改上锅盖,等到香味飘出来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我拿出一个小汤勺,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腊八粥,赤豆和红枣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全身上下都暖洋洋的。相处腊八粥的由来也有一个小故事。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吃腊八粥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怪不得每次吃腊八粥的时候,便开始全身发热呢。
转眼就到了除夕夜里,窗外已经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我赶紧丢下了碗筷,兴致勃勃地冲出家门奔向烂漫的红色天地。各式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缤纷夺目,一束束礼炮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花儿,幽暗的夜空顿时变得色彩斑斓,那礼花在空中盘旋呼啸了几周便愈来愈暗消失殆尽了。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整个子里灯火通明,照亮了院子里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我们每一张的笑脸。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接着新的一年。这噼里啪啦热闹的声音,给新年添上了一抹浓浓的年味儿。
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窗外天地,也在餐桌上家人深切的关怀。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年味其实无处不在。
● 寻找年味作文 ●
每逢年底,都是人们最忙碌的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迎接新年,当然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这不,早早就忙碌了起来,腊月二十三要祭祀灶王爷,腊月二十四要大扫除,除去不好的,迎来新鲜的美好的事物,腊月二十五要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二十七赶集办年货,二十八打糕,〔打糕,就是打年糕,〕蒸馍,炸油饼,二十九祭祖烧纸,三十就不用我说了吧,想必大家都是八九不离十了吧!,但在腊月二十五,我们家不磨豆腐,腊月二十八也不打年糕,因为是北方人嘛!所以感觉乐趣仿佛瞬间少了许多。
自打我记事起,我们家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八都要蒸馍炸油饼,这都是坚持了多少年的习惯了。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不讲究时间了,只需在年前把油饼、馒头或花卷炸好蒸好就可以了。但乐趣从未被减少。
每到这时,都是我最兴奋,最激动的事了,小时候是,长大后也是因为我可以玩面了,虽说只是一丢丢,但我还是很开心很满足的!哈哈,玩够了,说正事吧。
炸油饼是一个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的活,它主要靠的就是手腕的力和对油锅火候的掌握。并且炸油饼是一个很会耗时间,耗人力的活,有时两大盆面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并至少需要五人,且五人分工必须明确,才不会乱套。
第一个人揉,第二个人边揪面边团面,第三个人擀,第四个人点圈,第五个人就掌控火候,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火太大,油温过高,油饼会被炸胡,火太小,油温过低,油饼的颜色不太好看。所以火候的大小真的很重要。
揉面时,手腕必须用力,要不然放在面里的碱不匀,导致炸出来的油饼是苦的,揪面团时必须大小匀称团面时只需把面团成表面光滑的面团就好了,擀面饼时只需把面团擀成面饼就好了,点圈更容易,仅需两步:1、在面饼中央点出个圆洞。2、把多余的面收集起来就可以了。到最后一步了,炸。这可是个苦差事,在油烟的熏陶下,不仅要操心火旺不旺,还要操心油饼熟了没。真可谓是一心两用啊!
好了,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工表出来了:姑父揉面,奶奶揪面团面,姑姑擀,我点圈,只剩炸了,那就是爷爷的活喽!
哦,还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在炸油饼前要先捏出一个面人来,放在油锅的边缘,寓意为看锅,具体我也不太明白,估计其中的奥秘只有老一辈的人知道吧,好了,现在全部准备就绪,开工!
只见我们有条不紊地负责着我们各自的工作,还不忘聊着天,分享着这一年的所有收获与心得,诉说着这一年以来的辛酸。
话语里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爱和教导,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无距离感的亲密。
嘿,看我一手拿着奶奶做针线活的顶针,一手拿着点出来的小圆圈,还时不时的擦擦手上的面粉,以免弄脏床单和衣裳。哈哈,效率挺高呀,不一会儿,我就完成了任务,可是低头一看手心,惨不忍睹啊!只见红红的手心里紧密地排列着大小一致的圆,这都是顶针留下的痕迹呀!
我还没有让我可怜的手休息好,又来了一批,为了不再让自己的手受伤,我使尽了浑身解数不是悬,就是按,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这不是长远之计,于是我环顾四周发现了一个宝贝――被姑姑遗忘的擀面杖,嘿嘿,鬼点子来了,拿着擀面杖一点一点地按,按到一半时,好奇心促使我看了一眼擀面杖,哇,只要按过的地方都有圆的身影,我露出一副可怜它的表情恰巧被奶奶发现了,顿时笑了起来,忍俊不禁的看着我。
终于,在我们默契的配合下,一盆又一盆的油饼出锅了,闻着扑鼻的香味,看着色泽诱人的油饼,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放在嘴里,咔嚓,外脆里嫩,好香呀!
炸油饼这门差事啊,不仅让人们找到了年味,还让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真好!
我的年味就包含在这一个个酥脆的油饼里了,你的呢?
● 寻找年味作文 ●
今天早晨九点,我和爸爸妈妈就骑电动车出发了,我们要去紫竹院公园参加“带你玩”组织的定向寻宝活动。我们从双桥地铁站出发乘八通线到四惠东站,然后换乘一号线到军事博物馆,再换乘九号线,最后好不容易到达了紫竹院公园。
到了公园,我们傻了眼。这么大的公园,怎么才能找到榄翠亭这个集合地点呢?还是爸爸聪明,(知道向晨练的叔叔阿姨打探消息)。经过晨练的叔叔阿姨和工作人员的指路,我们才登上了榄翠亭。“带你玩”节目组的老师首先给我讲了游戏规则,还教会了我怎么使用指北针和寻宝地图。老师写下来出发时间(后),我就拿着地图像小鸟一样兴奋(地)出发了。
寻宝开始了!我一边跑一边寻找地图上指向的路标,好不容易找到了1号点。(于是)我就按照老师讲的,将指北针上的蓝色箭头指向目的地,轻轻转动罗盘,使指北针上的.“N ”与寻宝图上的红色指北标记线,形成平行关系。再将指北针和寻宝图紧紧的捏在一起,轻轻(地)移动,让指北针上的红针指向“N ”,最后沿着蓝色箭头指定的地点,到达下一个地方。就这样,我们很顺利地通过了前6关。
可是,在7号点,我们却遇到了困难。我们大约在地图指示的7号位置附近转悠了6圈,(却仍然)怎么也找不着目的地。我又累又渴,就和妈妈停下来补充“能量”,而爸爸则按照来时的路回去找了。突然,一个4岁的小女孩告诉我们,7号点就在我和妈妈的身边!因
为我们没有地图,无法标记,就赶紧给爸爸打电话,让他回来。爸爸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因为有了这些经验,剩余的5个点(很快)就被我们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我带着我的“胜利果实”——藏宝图和指北针,兴奋地爬上榄翠亭,得意洋洋地到老师那里报告。老师给了我一把铁的工兵铲作为礼品,还说:“下次我们的礼品是头灯,欢迎你来参加。”我想,如果下次能拿到头灯作为奖品,这样就可以(在)晚上去拿着工兵铲挖野菜了!
在寻宝过程中,虽然我(身体很疲惫),但(还是)坚持做完了定向寻宝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勤于思考(和)努力坚持,才(可能)取得胜利。我非常非常期待着下一次的寻宝活动!
● 寻找年味作文 ●
在高三紧张的复习生活中,时间一天一天的往前滑过。看着日历上新增的划痕,羊年的钟声快要敲响,而我却在空荡荡的房间察觉不到新年的气息。
或许是因为作为高三的学子有太多的学习任务,让作业掩盖了过年的痕迹;或许是在偌大的城市却没有亲戚的走访,听不到过年的脚步;或许是因为科技的插足,玩耍不再是幼时的简单快乐……总之,在新春佳节前夕,我感受不到这个节日该有的红火。
犹记小时候,过年是我们小孩子的日思夜盼。过年,意味着可口的美食,意味着红包里的压岁钱,意味着一年之中难得的团聚。年前,父母总会带着还是小孩的我,布置一大堆年货,看着父母手上挂上一个个的袋子,在为如何带回家而苦恼。那时家中还没有车,要在春运前早早定好火车票,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从人群中挤过,找到位置。听着火车轰轰的响,我的心也扑通的跳,期待快点到那个熟悉的站口。十个小时,对于一个孩子太过漫长。满脑子都是新年的欢喜,脚尖触到实地的那一刻,便猛扑进亲人的怀抱。
没有烟火的新春佳节,当时的我,是无法想象的。叔叔家开的花炮厂,是儿时的过年的好去处。各式各样的花炮,在地上或天上舞动着,拖着七彩的尾巴。那淡淡的.硫磺味,是我心中最欢乐的年味,无可替代。
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不在是那个只知美食和鞭炮的孩子。年的味道,是鼻尖的那一丝红火,看见亲人时迸发的迷人的香味。
高三的学子也许不该奢求假期,即使是这最红火的新春佳节,也应当它是一段潜心修炼。今年的年味,大概就是作业册的墨香,一丝清冷和半点温暖。原想让这千年造出的汉字陪我聆听新年的钟声,到达新的一年。
冷清的房间却让我陷入沉思。
带着一丝负罪感,我终究是抵不过那浓浓的思念,坐上小车,走在通往家乡的路上。高速公路上,车很多,车里是和我们一样的兴奋雀跃。这漫长的旅途是否值得?我走下车,看着满天烟火,和烟火照耀下的身影,心中释然。
没有亲人,什么味道都不是年味。
● 寻找年味作文 ●
过了腊八,街上的车和人渐渐多了起来,真是应了那句俗话:“过了腊八就是年。”
我立于窗前,望着街上的车水马龙,望着街市上那张灯结彩的商铺,高挂灯笼的人家和那张铺桃符的门户,我陷进了回忆的漩涡……
随着回忆,我回到了儿时与外公一起居住的小巷——
外公牵着我,行走在人群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不得不紧贴着外公挪动。不一会儿,我便满身大汗。
“咚锵咚锵咚咚锵……”
“啊——外公,快看!”我兴奋的声音终是被冲破云霄的锣鼓声掩盖,到了嘴边的疑问也变成了惊叹。
瞧,那装扮精美,讨人喜欢的舞狮队正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给大家伙拜年呢。
继续往前走,在笙歌鼎沸的人群中,一个小贩高举着插满糖葫芦的稻草杆子缓慢前行,一边走一边吆喝着:“糖葫芦,酸甜可口的糖葫芦——”
这时,总会有小孩儿在锣鼓喧天的人群里准确地找到这个小贩,拉着大人让买一串解解馋。
有了糖葫芦,怎么能没有糖人呢?
在小巷那头宽阔些的广场,是孩子们的天堂,周边的绿荫替他们遮挡住了太阳的光芒,留下了一片阴凉。
那卖糖人的艺人便在一旁的大树下,挥“笔”作画,小小的摊子周边围满了人,乌泱泱的人群里除了小孩竟还有些许大人瞧得乐在其中。
而我终于从刚刚的热闹中回过神来,拉着外公问:“外公,人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带着我出来啊?”
“哈哈哈,”外公爽朗地笑了一声,“傻丫头,我带你出来找找年味儿。”
“找年味?可是我们找了吗?”我有些不解。
“不仅找了,还找到了。”外公神秘地说道。
“外公,我不明白。”我思索了一番,并未想到我们找到了什么,故而迷茫地望向外公。
“你瞧,”外公指着刚刚过来的巷子说,“那有锣响狮跃,有摩肩接踵;再看这,有商贩吆喝,有张灯结彩;还有这边,有传统手艺,有喜贴桃符……这些,都是年味。”
我恍然大悟:“年味藏在生活的每一处!”
“哈哈哈,丫头说得对!”外公高兴地抱起我。
意识拉回现实,我伸手抚摸窗上贴着的窗花,喃喃自语道:“有人说,如今禁放烟花爆竹,年味就淡了;有人说,低头用手机抢红包,年味就变了;有人说,春节举家外出旅游,年味就没了……
“外公,您说,他们说的对吗?”我顿了一下,“丫头不这么认为,丫头知道,外公您说的年味不止于这些,年味一直在我心中,没淡,没变。”
瞧吧,窗外的车水马龙,是年味;街市的人山人海,是年味;商铺的张灯结彩,是年味;拜年的舞狮队,崭新的桃符,都是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