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精华11篇)_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发布时间:2022-09-29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精华11篇)。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估计有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和媒体中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网络资源、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预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上网浏览各类文本、图片、视频资料,丰富学生对西湖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二、(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预总结)今天,让我们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览一下,好,我们出发(VCD,空中鸟瞰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要求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教师启发:我们初读了课文,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初步体会了文中的美景。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提问。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说明你们真的会读书了,那么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是人间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让我们步入西湖。

(四)精读课文,深入西湖(结合演示文稿教学)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朗读第一自然段)结合图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请大家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读)

(1)第一句:山峦(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体会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副山水画)

(2)第二句:湖面(结合图片欣赏)

(3)第三句:白鴎(结合图片欣赏)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课件提示背诵)

3、出示第三自然段

过渡:西湖真是名不虚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美景。不信,我们接着看。

(1)学生自读

(2)分句指名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西湖那些景点。

(3)分句朗读分析:(课件相应演示各景点)

第一句:鸟瞰西湖周边,理解“绿色镶边”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苏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岛全景

B、小瀛洲鸟瞰、近景及三谭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体会朗读

4、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傍晚已经临近,夕阳西下,你们想不想看看此时的西湖?(夕阳斜射图片)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乐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赏。

(1)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2)夜西湖美景(课件相应图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学小结:古人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课件)就是说,西湖的景色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美丽迷人,同学们,你觉得呢?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

1、提供相关网址,让小学生自由发挥,浏览网上的西湖文化、传说故事、逸闻趣事,丰富学生知识,增加阅读量。

2、继续提供相关图片网址的链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西湖的兴趣。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它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方式,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首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可以随时在课件中插入生动、形象的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并为之配以音效、动画等特效,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上手,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知识。



其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课件中的内容和顺序,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作出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该课件还支持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听、看、问、讨论、答,让学生们在互动中主动、自觉地学习语文知识。



第三,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具有精选内容的特点。该课件紧跟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将科学的教育思想贯穿到课件的设计中,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高。课件中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深入研究的,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得到了知识的丰富和提高。



最后,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的教学效果特别突出。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合作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们在语文学习方面,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不仅具有生动、形象、交互和效果的特点,而且适用对象广泛,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轻松上手,轻轻松松地实现人教版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它不仅方便教师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为学生们开拓了学习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使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重要的内容。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一、教学计划:

1.做试题检测学生底子;

归纳知识点;

3.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对个别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此处省略,单独课件)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主要知识点的归纳

拼音:

韵母、声调一般说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起头的音节叫声母,声母后面的音节叫韵母。

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普通话语音里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用ˉˊˇˋ表示。

下面的口诀可以帮助掌握标调规

则: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练说一句话,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联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培养了我们,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一、揭示课题

2、请小朋友想想自己的家,说说你觉得家怎么样?请读好它。

二、指导看图

说说你看懂了什么?(指导学生由远及近,由上而下说说图上有什么)

三、初读课文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四、细读课文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

要求学生用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句式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相应语句。

(一)蓝天

1、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

2、朗读。

3、师讲述:一朵朵白云飘浮在蓝天上,蓝天衬着白云,白云离不开蓝天,所以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二)树林

1、出示:树林是小鸟的家。

2、朗读。

(小鸟在树林里搭窝,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小鸟离不开树林,所以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三)小河

1、出示:小河是鱼儿的家。

2、朗读。

3、你能用上离不开说说为什么小河是鱼儿的家。

(鱼儿离不开河水,如果没有河水,鱼儿就无法生存,所以说小河是鱼儿的家)

(四)泥土

1、出示:泥土是种子的家。

2、朗读。

3、为什么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种子生根、发芽、长叶、开花都离不开泥土,泥土中有许多营养可以让种子吸收,所以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五)祖国

1、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2、朗读。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奶奶、爸爸、妈妈,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我们的国家象个大花园,我们就是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培养,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5、歌唱《娃哈哈》。

五、齐读全文

六、说话练习

是(谁)的家吗?

是(谁)的家。

大海里有什么?

是(谁)、(谁)、(谁)的家。

5、根据此句式说话。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重点难点:

1、字词:“纯、晶、圣、忍、帘”的读音;“线、忍、窗、帘”的写法;“湛蓝、明洁”的意思。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2)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2、了解拉萨的大致情况。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介绍课外积累的相关资料。

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分朗读,让学生自己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读错的及时进行指导。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先读读课文,然后说说它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5)是的,拉萨的天空是这样的`,看一段录像。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点的样子,摆好点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斜钩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这种字的结构。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同学们,我们知道,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那么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一起去看看吧!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品读比喻句。

出示: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句话?

(4)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仰望、去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

(1)小组交流,并读一读。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全班交流品味,学生读句,谈体会。

A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

B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C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D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3、学生交流对拉萨的天空的新感受。

准确、形象的比喻,点明了拉萨天空的美,表达了对拉萨的热爱。

理解“圣地的窗帘”。窗帘里面会有什么?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主题:我的假期计划

暑假即将到来,我开始为我的假期制定计划。我的假期计划包括学习、运动、旅行和阅读四个方面。

首先,我想在假期中学习一些有趣的知识。我会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例如数学、科学、历史、文学等,然后在图书馆或家中认真阅读。我还会报名参加一些夏令营或课程,例如英语、美术、音乐等,为自己的学习增加一些更丰富的内容。

其次,我计划在假期中进行一些运动。每天早上我会起床后去做一些简单的瑜伽、跑步或其他运动,这有助于提高我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另外,我还会去游泳、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或网球等,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和放松自己。

第三,我想在暑假中出去旅行。我计划去一些美丽的风景区,例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欣赏自然风光和体验当地的文化。我要在旅行中认真观察、用心感受、多拍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

最后,我还会利用假期中的时间阅读一些有启发性的书籍。例如《红楼梦》、《西游记》、《资治通鉴》、《论语》等,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我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我的假期计划包括学习、运动、旅行和阅读四个方面,这些都帮助我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和享受生活。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一定会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学习字词句。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

⑵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⑵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习。

⑴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

⑵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

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习描红,教师范写。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综合性学习。

1.审题。

⑴教师讲解本题要求:

⑵指名读题目,让学生说说本题先练习什么,再练习什么。

2.指导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

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辅导。

3.练习。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

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像带。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四、练习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通过使用这些课件,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课堂学习。本文将从课件的使用目的、设计原则、内容丰富性、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使用课件,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课件还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课文内容,提供丰富的示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的设计原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课件的内容需要简洁明了,结构清晰,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同时,课件中应该融入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和音频,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此外,课件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再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具有内容丰富性。课件中的内容包括课文的整体大意、重点句子的解析、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等。此外,课件还应该配备各种形式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些练习题可以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最后,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通过使用课件,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中。同时,课件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使用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课件的设计原则和内容丰富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的使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帮助。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给下面的词语注上拼音,注意隔音符号。

()() () ()() ()

皮袄 飘 提案 添

将下列音节的错误改正过来。

武:ǔ(wǔ) 有:yiǒu(yǒu) 言:yián( ) 雨:yǚ( )

约:y( ) 窝:uō( ) 女:nǔ( ) 预:ǜ( )

屈:qǖ( ) 优: yiōu( )

巧记汉语拼音口诀大全

拼音复习:

复韵母:ai ao ou iu ie e er

ai ao ou yuo ye yue er

爱 嗷 欧 优 耶 约 耳

鼻韵母:an in n ang ing

an yin yun ang ying

安 音 晕 昂 英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只 吃 诗 日 姿 次 思 衣 屋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鱼 耶 约 因 云 渊 应

in: jin lin bin pin min nin qin xin yin

今 林 彬 品 民 您 亲 心 银

ing: jing ling bing ping ming ning qing xing ying 晶 灵 兵 萍 明 宁 情 行 英 en: ben pen men fen nen gen ken hen wen 本 盆 门 奋 嫩 根 肯 很 文

eng: beng peng meng feng neng geng keng

崩 彭 萌 风 能 更 吭

heng weng

哼 瓮

多音字

1、课文中:发相 似 当 扇闷几 看 磨 倒 作 爪 乘 参 舍 溜 量 处尽 调 给 落似 应

2、语文园地: P15 晃 朝假好

易错的字音

1、鼻音与边音:弄 内 纳难 恼 怒

2、前鼻音与后鼻音:劲 峰诚 震 逢 精 紧 醒 境 形 欣 瓶

3、平舍音与翘舌音:粗 者促 阻 楚 初

4、方言音:梦 括 浸 药鞋 吞 绳 俩 阶 咱 遍 些

汉字

会认200个字(P158-160),会写300个字(P161164)

易混淆的字:

1、耍要 些此 钓钩 峰逢 纪记 倍培 访坊 娇骄 内纳 境镜 坚竖 爪瓜 蓝篮 捡拣 状壮 鱼渔 退腿 抢创 俩两 予矛

形近字和音近字 P82加偏旁识字。

3、带

查字典

部首查字法

词语

  一、每课词语P165170,会认会写并能理解运用,其中2字词语307个,3字词语13个,四字词语38个。

二、 特色词语

1、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P114 P71

AABB ABAC P99 ABB P131

四字成语 P132 八字成语P114 带反义词的成语P81

4、表颜色的词 P49

5、P50 匆匆地( )( )的 ( )得 ABB式 P131

AABB 又A又B 不A不B P99

三、组词:减一减 P16 P32 加一加 P82 同音形近音近字 P64

句子

一、日积月累

1、名人名言(学习类) P32 P69

2、谚语(祖国风光) P90

3、古诗名句(写景) P98

二、特殊句

被字句 把字句反问句设问句比喻句(P45)拟人句(P54)

标点

1、逗号句号冒号 引号感叹号 顿号

2、引用人物语言的三种形式P31

在句子中理解词的意思

1、一词多义 P98

2、理解古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P35 P84

联系上下文......) P38 P105 P107 P121

阅读

一、主要内容

二、受到的启发、懂得的道理、体会 P54 P67 P68 P118 P125 P41B P106

三、过渡句 P75 中心句 P85

四、1、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P7 P10 P19 P21 P26 P55 P75 P109 P117(文中小泡泡)

2、每课课后问题

3、提有价值的问题

背诵

1、P15古诗《小儿垂钓》

2、农谚歌谣(瓜果蔬菜)P64

对子(描写秋天)P49

4、三字经 P131

5、全背:9课《古诗两首》21课《古诗两首》P37

趣味语文

1、 绕口令P50

2、编字谜P132

3、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基础知识]

字音:本册“我会写300字,我会认200字”,要求学生读音必须正确,会选择正确读音。

例如:沾水(zhān zhàn) 凑成(còu zòu)

吹拂(fú fó) 骤降(zhòu jù)

字形:其中“我会写形近字”,能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组词。

字义: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就各不相同。因此,学生要学会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线 ②只,单 ③一点儿不剩 ④荣誉 ⑤身体露着 ⑥景物 ⑦平滑

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麦抽穗了。

(2)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3)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4)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5)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

听写:书后词语表中的生词、以及生字所组的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功夫下在平时,每天听写,使听写形成习惯。)

另外,配合一些单项练习进行巩固积累。

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告诉学生考查的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组一词,一字多组又可以进行改错字练习。)

俏()尖()掠()拂()聚()泳()赶()妆()滨()诵()紫() 悄()尘()凉()佛()骤()咏()敢()装()宾()颂()紧()

例如:

静(安静)(平静)(寂静)

净(干净)(洁净)(洗净)

境(环境)(边境)(处境)

例如:明明的小手洗得真干静。(干净)

上课了,操场立刻安净下来。(安静)

我们从小就要懂得保护周围环静。(环境)

多音字组词:(一字多组)

圆圈羊圈 熟悉熟透 将军将领 劳累积累

油炸爆炸 出差差生 撒手播撒 挣断挣扎

例如:

将jiāng(将军)(将要)(将来)

jiàng(将领)(大将)(将士)

近义词:

注视——凝视 鲜艳——艳丽 呼吁——号召

立即——立刻 锐利——尖锐 展开——张开

反义词:

动静 得失 吞吐 详略 攻守 进退 始终 呼吸

清——浊 廉——贪 功——罪 正——偏 是非

照样子写词语

ABB: 红彤彤 金灿灿 绿油油 兴冲冲 笑嘻嘻

AABB:结结实实 零零星星 郁郁葱葱 密密麻麻

ABCC:风尘仆仆 白发苍苍 风度翩翩 白雪皑皑

AABC:栩栩如生 面面俱到 恋恋不舍 跃跃欲试

ABAC:自由自在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添数字:一心一意 七嘴八舌 三头六臂 四面八方

词语解释:(根据词义写词语)

光彩夺目:形容颜色和光泽非常耀眼。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挨挨挤挤:(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课文指荷叶长得很茂密,互相挤在一起。

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制。

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

欢歌笑语:欢乐地歌唱谈论。形容非常快乐、热闹。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饥寒交迫:饥饿和寒冷同时逼迫。

皑皑白雪:洁白的雪。

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

填量词

一()燕子 一()细线 一()细雨 一()赞歌

填上恰当的词语

明确“的、地、得”的用法,通过举例知道什么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即可。告诉学生考查形式多样(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既可以补充完整也可以进行词语搭配或连线。

(肥沃)的土地 ()的大雪 ()的姿势

抄写句子:学会积累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可以采用听写的方式,做适当的检查,强化记忆。抄写时做到:不多字,不落字,标点也要抄正确,书写工整规范。

加标点:主要练习有提示语的句子。

关联词语:要求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填空。

(并列)又……又…… (并列)有的`……有的……

(因果)因为……所以……

(假设)一……就…… (假设)如果……就……

(转折)虽然……但是

(选择)不是……而是……

(条件)既然……就…… (条件)只有……才……

(条件)只要……就…… (条件)只要……也……

(条件)不光……都……

①()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我们决不能忽略它。

③()太阳离地球太远,()我们并不感觉到它有那么热。

④()我们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学到新知识。

⑤()她是阮恒的朋友,()阮恒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她的生命。 ⑥()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⑦()没有太阳,地球()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仿写句子(以比喻句为主,本体喻体比喻词,比喻要准确恰当)

……像…………仿佛……

反问句:就是通过反问的句式,来表达更加肯定的语气。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反问句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出一些通俗易懂的、表达意思明确 的小例句进行练习:

例1 今天数学口算,小红做得又快又准,她怎么能不高兴呢?

例2 已经上课了,你怎么还说话呀?

“过渡句”。

2.写一段话:能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习作

园地一:用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园地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园地三: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或爱好。

园地四:你有哪些本领?是怎样学会的?写一写。

园地五:写写你和父母之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园地六:选择一样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 园地七:把你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主题一:《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国语言的瑰宝,它是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语不仅有深刻的意义,而且蕴含了历史的文化背景和人民的智慧。在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各种成语及其故事。

如下是几个著名的成语故事:

1.画蛇添足

据说,在古代有个人在画一条蛇时,因为觉得画得不够完美,于是就在蛇的腹部画了几条腿。后来,这条蛇为了避免被人认为是假的,不停地摆动着自己的腿,结果却被人发现了。因此,"画蛇添足"就成为了一个表示不必要的增添的成语。

2.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是一种昆虫的自卫方式,当金蝉感到危险的时候,他会利用自己的唾液和粘质物结成一层壳把自己包起来,然后逃脱掉。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危急时刻,在不失去重要东西的情况下,巧妙地逃脱了困境。

3.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生活在一口井里,他只知道井里的一点点水和天上的一点点灯光。于是,他开始自信了解了一切,却不知现实的世界远比他所能想象的大得多。这个成语表示一个人因为眼界狭窄,只能看到自己所在环境中的一点点,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故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以便自己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成功。

主题二:《我的家乡》

家乡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我们的根和家,也是我们成长和记忆的载体。在学习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我们将了解和探究自己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我是江苏的一个小镇上长大的,这个小镇被称为"南通市通州区"。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水运河,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水源和交通工具,也是这个小镇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小镇还以其美食和手工艺品而著名,如特色的大肉包子、各种酱菜和小孩子们手工制作的纸鸢。

这个小镇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寺庙,如南通市博物馆、牌仙堂和南通孔庙等。这些建筑和寺庙代表了南通这个小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个小镇的魅力。

在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的人民,他们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为这个小镇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人民有勤劳、善良和诚实的特点,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也让这个小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有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和记忆,也有许多让人感到自豪和喜悦的发展和成就。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同时也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这个小镇的魅力和美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件 ⧈

教学要点:

一、通过对双喜、六一公公为代表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教育学生认识并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善良、诚挚友爱的思想品质。

二、 学习本文将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有机结合的特点。

三、 体会文中叙述与描写相结合表达中心的作用,以及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作用。

四、 体味结尾句的含义,明确本文的中心。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能基本复述故事情节。

2.介绍小说的整体内容,帮助理解小说主题。

3.能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能基本复述故事情节。

2.介绍小说的整体内容,帮助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

1.能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教学设想:

介绍小说前一部分的内容,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听录音机的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

一.导入 :

《社戏》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前一部分写辛亥革命后,我在北京两次看京戏;后一部分写我在家乡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录的正是小说的后一部分。

小说的前一部分写在北京,我看过两回中国戏。

第一回是迟到,戏场里拥挤不堪,风气又极坏,只得走出完事。

第二回在用不着争座位的第一舞台;谁知竟是连立足也难,向旁边的胖绅士打听一下演员的姓名,竟遭到白眼,忍耐到半夜十二点,主角却没有来,只得挤而又挤,出了大门;而戏院门外,却有一帮闲汉等着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

如此戏场,终于使我感到不适于生存了,从此便与中国戏告了别。

前一部分后有一段过渡,大意是:

我看到一本日文书,其中有一段讲到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由此联想到自己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

小说便自然地过渡到后一部分,即课文《社戏》所记叙的内容。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十一二岁在家乡看社戏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拥有过的那一片乐土和乐事的深切怀念,对农家小朋友美好情谊的由衷眷恋之情。

二.放录音,听范读。

1.学生看书,边听边标自然段,同时画出生字难词。

2.听完后请学生默看课文,之后找几位学生分别复述故事情节。

三.划分课文结构层次。(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提示:课文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在写社戏前后作者还写了其他的相关内容,请根据这个提示,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思考作答,共同完成结构的划分。

(板书)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却全都嘲笑起了),写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各自回去了),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是结尾部分,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画字词,留作家庭作业 。

抄词注音:惮、撺掇、凫水、篙、橹、吁、蹿、癞、楫子、偏僻、怠慢、蕴藻、屹立、懈、舀水、皎洁、撮、颇、行辈、归省、喝彩、弥散、絮叨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15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