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合同范本|都江堰读后感(集锦十篇)

发布时间:2021-04-19

都江堰读后感(集锦十篇)。

▷ 都江堰读后感 ◁

都江堰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朝李冰父子修建的。

一大早,我们从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到达都江堰。到了之后,天空下起了毛毛雨,雨中的都江堰又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河上的水蒙蒙的,就像一个披着披肩的女孩。一进大门,我就沿着石头路走。道路两旁矗立着各个时期修建和维护都江堰的英雄雕像,包括李冰、李二郎、诸葛亮。走进陈列室,里面有2000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史料和文物,并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出了陈列室,远远就听到了水声的隆隆声,顺着台阶爬上亭子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尺”。它是由李冰带领广大群众,通过焚烧、浇水、滑雪等方式,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出一个大洞而建成的。它转移了从上游流出的多余的水,减少了洪水的发生。从上面往下看,像花瓶的嘴,所以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过了一座桥,就到了“飞沙堰”。古代“飞沙堰”是用笼子和鹅卵石筑成的,现在已经用混凝土筑成了。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从上游冲下来的沙子。它能排出的石头最多一吨左右,起到防洪、除沙、减灾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三大工程之首。它是三角形的,就像鱼的嘴。也是人工修建的引水大堤,将汹涌的河水一分为二,四,四分为八。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湍急的河水流了下来。“鱼嘴”分流后,水流变得稳定而缓慢。在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将被彻底参观。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求,又极大地预防和减轻了洪水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历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看着这么壮观庞大的工程,它是2000多年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亲手建造的,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才华。下午,我舍不得离开都江堰。途中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底蕴的伟大民族!

5点?7月20日上午,12级地震两个多月之后,我的家人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震后的都江堰。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地震对人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但这些都无法淹没我们四川人民。

我在车上看到很多到处都是裂缝的高层建筑,甚至有些房子倒塌变成了废墟。人们正忙着清理废墟。我也看到很多人还住在帐篷里,人们脸上失去了很多笑容。还听一个买面的老板说:“石油街地震太可怕了。当时房子摇晃倒塌,人们的呼救声、哭声和呻吟声混杂在一起。”我可以想象地震时的情况。心里很难受。我深深地感到,我生在成都是幸运的。

不过幸运的是,都江堰的古代水利遗址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游客可以领略到古代中国人的伟大。此外,那里的受害者已经开始生产,以拯救自己,重建他们美丽的家园。我相信都江堰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个美丽的、最好的旅游城市。

▷ 都江堰读后感 ◁

今年5月1日,我们一家坐车去云台山旅游。一路上,我看到欢快的麦苗在风中翩翩起舞,红玫瑰,黄月季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朵盛开,不时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田野里弥漫着初夏的芳香,我们仿佛在行进在一幅美丽的画卷里。

据父亲说,云台山属于太行山,豫北名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有高山,终年云雾缭绕的群山,风景秀丽,有“小九寨沟”的美称。

云台山尽头,山路崎岖。从远处,我看到群山起伏。在山脚下,我们下了车,走进了山里。山路两旁山峦起伏,郁郁葱葱的绿林中点缀着一簇簇散发着露珠和草木芬芳的小野花。随处可见的水池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清澈见底。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中,我情不自禁地跳入清凉的`水中。我父亲的衣服被溅水弄湿了。他拿起一个空水瓶,泼在我身上。哈哈,开始泼水了。我们互相追逐。身上真的湿了,脸上还带着笑容。文中没有一句话:“清水是吉祥的象征。谁在身上多浇点水,就意味着他得到了更多的快乐。”怎么能不开心!

下山的时候,我们回头看了很多次,舍不得离开。云台山,我喜欢你的山,你的水,还有我们快乐的“泼水节”。

▷ 都江堰读后感 ◁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有一篇《都江堰》,文章不长,但余先生追古思今、旁征博引,把一个死死的水利工程写的有血有肉,生灵活现的,十分精彩。文章读罢,掩卷长思,不觉已为先生灵活的思维和独到的理解所深深折服。读了才知道,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仅仅是长城,而是四川的都江堰。

都江堰可以说是人类对大自然力驯服的表现。文章开篇便以长城与都江堰作对比,“如果长城是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那么都江堰便是一种集人类意志力、智慧与自信于一身的象征。诚然,万里长城的确也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奇迹,这是用无数血肉之躯与泪水铸就的辉煌,是无与伦比的。然而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非都江堰莫属。万里长城,因为它的万里而著称,而都江堰,“却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是它,造就了蜀国行销三国的织锦;是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文章中描写了都江堰的水,写出了水的灵动,水的规整。先是说“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再说“都江堰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前后海水与都江堰的水作对比,突出了都江堰的水不多不少正好适当,有活力,有竞争力,有生命力,有动力,有规范力。文中又写到“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服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服”,这说明都江堰的构造是坚实的,是不垮的,是雄伟的,是壮观的,为下文阐述李冰的精魂作了铺垫。因此,作者受此感染,不由地感悟到“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圣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于是,余秋雨教授对于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不由而生,那么,本文的主旨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 都江堰读后感 ◁

当代著名作家余虞丘老师说:“拜都江堰,问青城山。”暑假里,我终于来到了都江堰,参观了它美丽的风景。

透过龙符寺望去,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群山中隐藏着几个亭子。绿色的闽江水像一块翡翠。微风吹来,江面上的涟漪如鱼鳞一般。阳光下,河面波光粼粼,像一层碎金。附近波涛起伏,河水缓缓流过瓶口的“瓶颈”。

来到分水亭,岷江出了眼前的山口,才看到远处的群山。可想而知,岷江水经过多次波折流出山口。分水亭左侧还有一条河。干涸的河床上满是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巨响,像是闷雷滚滚而来。突然,左边的河开了一个闸门,岷江的水涌了进来,就像一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在路上,声音像滑坡,仿佛大地被震动了。一瞬间,鹅卵石被河水吞没了。

踏上200多米长的安澜索桥,向下望去,岷江水滚滚奔流。就像川剧里突然变脸,好像被人染了,从绿色变成卡其色。岷江像野孩子一样咆哮着。

去岷江右岸,爬秦岩楼,远眺都江堰。都江堰的岷江水流是一个撒谎的英文字母“Y”。把闽江分为外江和内江的中间一段叫余醉分水堤。从宝口流出的一边是内江,另一边是外江。你还别说,鱼嘴水堤不仅仅像一条大鱼遥望远方,更像一艘巨大的船在岷江上乘风破浪。向另一边望去,另一边的山峰像龙一样翻滚着。天空湛蓝而深远,仿佛被水洗过一样,一尘不染,像一块蓝色的玻璃。天上飘着雪白的云彩,时而变成可爱的小鸡,时而变成温顺的小狗,时而变成凶猛的老虎,时而变成威武的狮子。再看外江,已经不再干了,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

啊,都江堰,你真美!

▷ 都江堰读后感 ◁

周三徐老师宣布我们本周五要去都江堰研学,研学的主题是“观拜水大典,探古堰文明”。

今天我们全班来到了都江堰,先去观看了“拜水大典”,听导游说这次拜水大典只是表演节目,真正的是在每年的清明节。都江堰拜水大典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是为了纪念和祭祀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祈求成都平原五谷丰收、国泰民安,它也代表了春耕的开始。正是有了都江堰的水,成都平原才物产丰富,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看完拜水大典,我们来到离堆公园参观。古时候岷江水非常湍急,一到汛期,岷江水就会淹没成都平原的田地和房屋。于是秦王嬴政就派李冰来治水,李冰观察了这一带的地形,将玉垒山挖开了一个长80米,宽20米的豁口,它就被称为宝瓶口;李冰又用挖玉垒山的山石沿着离堆修建了飞沙堰和鱼嘴,将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内江的水引入到成都平原灌溉,外江水流入长江。宝瓶口将内江的沙石排到飞沙堰,在每年岷江枯水期的时候,人们就把飞沙堰的沙石挖走。自从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再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患了。

都江堰水利工程到今天仍然在发挥防洪灌溉的作用,造福成都平原,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和利用它。

▷ 都江堰读后感 ◁

我爱漓江水的清,我爱江南水的绿,我爱日月潭水的秀。但我更爱那两千多年来一直默默地造福着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建造的一项伟大的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因为有了他,才使得成都两千多年来既没有过大旱灾,也没有过洪涝。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旁的劳动人民几乎年年都是大丰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没有建造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旱灾、洪灾经常骚扰着两岸勤劳的劳动人民,将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果洗劫一空,比强盗、“地头蛇”要可怕不知多少倍。自从修筑了都江堰,成都的商业、手工业、农业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前进。成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若没有都江堰,成都还能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吗?

都江堰十分神奇!在水流量大的时候呢,它就把多余的江水流到江去,在水流量小的时候,它就把江水全部输送到内江去,而不会流到外江去。这是因为呀,都江堰在“鱼口”的地方有一个坡度,当水流量大的时候,水位就会上涨,多余的水就会漫到外江去,而剩下的水就会通过内江输送到成都内部;当水流量小的时候,水位在下面,自然就不会有水漫到外江去了!都江堰是不是很神奇呢?

春天,都江堰的两岸桃花柳绿,鸟语花香,老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夏天,都江堰岸边的大柳用浓浓绿荫把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往树下钻。秋天的都江堰是最美的,早晨,朦朦胧胧的雾在江上弥漫,江面的水速也渐渐地变得缓慢起来,偶有几片黄叶慢慢地飘到水面上,打着转,渐渐地荡漾起一圈儿一圈儿的涟漪。秋风拂面,给人们带来一丝丝的凉意,到了晚上,皓月当空,月光洒在江面上,江面十分平静,仿佛给它披上了一层银纱,正想用手去触摸一下那薄薄的纱,摸到的只是清凉的江水?如果能站在江边欣赏月色,倒也是一种美的体验,美的享受。冬天,都江堰很少结冰,因为在成都那边,冬天最冷最冷也不过零下三四度。冬天的都江堰是平静的,在表面,你根本不知道江水在流动。

我爱都江堰,不是因为它有多美丽,有多雄伟,有多壮观,而是因为它就是成都人民生活的保障,它就是成都平原的保护神!我爱成都!我更爱都江堰!

▷ 都江堰读后感 ◁

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们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当我们到达时,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雾蒙蒙,就像一位披着纱巾的少女。一进大门,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路的两边立着各个时期修建、维护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诸葛亮。。。。。。走进陈列室,这里陈列着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并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走出陈列室,远远的就听见轰隆隆的水流声,顺着台阶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它是李冰带领广大民众用了8年时间,用火烧、水浇、人橇的办法,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开一个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从上游流下多余的水从这里分流,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从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个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经过一座桥,我们就到了“飞沙堰”,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现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头最大能达到一吨左右,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鱼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一样,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就变得平稳和缓慢了。到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览完了。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看着这么壮观巨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全靠人们的双手建造,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下午,我恋恋不舍离开了都江堰,路上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为一个有着灿烂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

在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7月20日的早晨,我们一家满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震后的都江堰,那里让我感受到了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有多么大,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有多么大,但这些都压不垮我们四川人民的。

我在车上看见好多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裂缝,甚至有些房子都倒塌了,变成了废墟,人们在忙着清理废墟,我还看见不少人还住在帐篷里,人们脸上少了很多笑容。我还听一位买面的老板说:“石油街那里震得惨不忍睹,当时房子得摇晃声、倒塌声,人们的呼救声、哭喊声、呻吟声……混成一片。”我可以想象地震当时的情形,我心里好难受,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生在成都的幸运。

不过还好的是都江堰古代水利遗址受到的影响还不是很大,还可以让游客领略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还有那里的灾民已经开始了生产自救,重建美好家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江堰又将变成一座美丽的最佳旅游城市。

▷ 都江堰读后感 ◁

我一直都想目睹一下都江堰的宏伟。今年夏天格外炎热,和爸爸商量后,决定去都江堰避暑。

我们从绵阳出发,两个小时后,来到向往已久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战国时李冰父子修的水利工程,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建于岷江之中,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组成。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它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的水很有特点,流动时像威震四方的将军,平静时像正在甜睡的小孩,舀一口尝尝,有一丝甜,用鼻子闻一闻,有些淡淡的清香,闭上眼睛听,它那气势磅礴的声音犹如千军万马,势如破竹!都江堰景点很多,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最让我难忘的是安澜索桥。桥很晃,好像下一秒就要塌了似的,我忐忑地来到桥头,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但后面的几十步都很轻松,摇摇晃晃的,挺好玩。桥上人潮涌动,让我流连忘返。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青城山。早上九点从五龙口进山,一抬头就看见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空气那么清新,那么凉爽!酷热一扫而光,心情是特别的轻快。但一看这遥不可及的羊肠般的山路,我又有一丝胆怯,能爬到山顶吗?路边有很多亭子,还有很多水果和小吃可以购买。还经过了很多美丽的景点,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瀑布。我带着好奇心玩了玩水,瞬间全身清凉,刺骨的感觉紧跟其后。有几处瀑布,让我深深震撼到了,我要昂首仰望才能看见瀑布的顶端,气势磅礴的水流,飞流直下,似千军万马,争先恐后,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给了我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瀑布下端的水雾,飘散在四周,洒落在身上,特清爽,犹如身处仙境,妙不可言。

突然间大雨倾盆,幸好我们准备了雨伞,在破烂不堪的台阶上,走起来异常艰难,鞋子也被雨水和积水打湿,脚很不舒服。在我们疲惫不堪时,终于到了又一村,来到一个农家乐休息,并且点了。土鸡、野菜,真可口啊!丰盛的午餐,让我们的疲惫得到了缓解,我们又像满血复活的战士,充满了能量和斗志。

午餐后,我们继续下山,前往坐缆车的地方。到了那里,我已经气喘吁吁了,爸爸去买票,不一会儿,他又回来了,无可奈何地对我说:停电了。哇,真是晴天霹雳,这下只能走下山了。我们休息片刻,又出发了,雨停了,穿着买来的雨衣,真热啊,简直像被关在烤炉里似的。又下起雨来,路都有些模糊,小脚都有些微微发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到山脚下了,看看时间,已经快五点了。

这两天的一幕幕,让我新奇,让我兴奋。我感叹都江堰的宏伟,更佩服古人杰出的智慧和贡献!我还感叹青城山的幽静和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同时也应该为我们自己点赞,虽然整个上下山过程,曲折多多困难不少,但我们都用毅力克服了它,无论以后的道路怎样曲折,无论出现什么困难,都不能胆怯和退缩,要以百倍的毅力和勇气克服它!战胜它!

▷ 都江堰读后感 ◁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成都的都江堰,那里非常美丽、壮观。

早上,我们早早的起来,坐着大巴车,去向了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们拿着导游发的票,走进了都江堰。我们一边走,导游一边给我们介绍。都江堰是古代唯一一座建设并使用的一项水利工程,是由李冰和他的儿子一起建设的,建设时间大约在公元256年。

听完导游的介绍,我不由得对李冰和他的儿子产生了敬佩之情。真是不敢想象,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居然能建造出那么伟大的水利工程!并且因为都江堰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因此它被誉为“天然氧吧、长寿之乡”。并且关于都江堰还有一句名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据说,周围居民的用水都是从这里来的呢!

不久以后,我们到了一个吊索桥,横跨在很宽很宽的江面上。索桥非常摇晃,我小心翼翼地扶着绳索慢慢的通过。我有点害怕,但是妈妈鼓励我说:“来吧!走一次没有关系的。看你的好朋友都勇敢地走过去了呢!”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有了前进的动力!我牵着妈妈的手勇敢地向前走去!越来越近了,终于到了桥对面,一摸我的胸口,那颗紧张的心还在扑通扑通地跳着。

很快,我们就走到了景区出口。这次旅行真是难忘呀,希望下次还能来到这美丽的“天府之国”!

▷ 都江堰读后感 ◁

大巴车刚一驶进都江堰市,导游便让人们观看车窗外一道奔腾不息的清流。那湍急的流水,似蕴含着千军万马之势,一路顺着十几米宽的河道撒野狂奔,大有想挣脱河道的羁绊束缚之势,翻腾咆哮,声声如鼓,震颤大地,激荡人心,把人们长途颠簸之后的疲惫、困倦顿时驱赶得无影无踪。导游说这就是从宝瓶口流出来的岷江水,两千多年来这些岷江水通过密如蛛网的灌溉渠,不舍昼夜地滋润、灌溉着成都平原的每一寸土地,使原本饱受岷江水患的巴蜀之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了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这盖世的奇功,当归属于秦昭王时期的蜀郡太守李冰,归属于修建水利工程的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

导游的讲解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她把一系列攫取人心的谜团抛给大家,让人们饶有兴趣地带着无限的联想与思索去心悦诚服地拜访都江堰,去脚踏实地感受都江堰。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的功用早已废弛,而直到今天都江堰还在为民输送着汩汩清流。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当我站在都江堰的分水鱼嘴处,细细回顾着前边所见到的一幕幕壮观景象时,我真的体会到了先生说这句话的含义,也真的被古人伟大的智慧和这项惠及子孙万代的水利工程所折服、震撼,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满满的敬佩之情和深深的敬仰之意。望着眼前滚滚而来的岷江水被分水鱼嘴像裁剪丝绸一样一分为二,水位高者转一弧形的弯后浩浩荡荡地流入外江,水位低者翻卷着大大小小的浪花顺势咆哮而下流入内江,水中的泥沙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外江里。这是都江堰的第一次分流,也是第一次泄沙。水被四六、沙被二八分成后,六成的江水裹挟了两成的泥沙流经内江时,被飞沙堰再次分流和泄沙,剩下的水则一路跌宕着流向宝瓶口。顺着内江而来的江水在宝瓶口处再一次地被分流分沙,流过宝瓶口的内江水便顺着四通八达的沟渠流向广阔的成都平原,灌溉着数以千万亩的沃野良田。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岷江,一条岷山雪水汇聚而成的澎湃江流,一路从陡峭的群山怀抱中夺关闯隘奔涌而来,它那桀骜不驯的天性竟被一道堰堤所改变,所驯服,像一个听话而又温顺的孩子乖乖地流入宝瓶口。宝瓶口,一处由母体玉垒山和与之分离的子体离堆所构成,一个人工开凿了八年才得以完成的巨大工程,一个用火烧水冷和锤头、凿子一下一下敲击而成的口径,它像咽喉一样严格控制着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并把水中的泥沙再次甩到宝瓶口之外的岷江里。

望着滔滔不绝流经宝瓶口的江水,我欣赏的何止是此处绝妙的风景,我为古代先人们那股坚韧无比的毅力所惊叹,更为他们两千多年前所拥有的道法自然的高超智慧所叹服。蓦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背斗笠,手握长锸的长者。此刻,他正站在江边,望着滚滚而来的江水含笑点头……

据说当年日寇侵略我国时,为了破坏我们的后方供给,竟企图炸掉都江堰。然当数架敌机飞临都江堰上空时,却根本找不到都江堰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茫茫江水里,一条纵向堤坝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那哪是堤坝,而是一道露出水面的狭长的天然山脊。倭寇或许认为堰是横在江心的大坝,却全然不会想到我们都江堰的设计者却是在江心中间纵向修建的堰坝。

顺着导游的指引,我迈步走上了被誉为中国五大古桥之一的“安澜索桥“,脑海里蓦地浮现出了一句古谚语:“走过天下路,难过岷江渡”,由此可见岷江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凶险异常的河流。“安澜”,安度狂澜。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古桥原是竹索和木板搭建而成的桥,现早已变成了钢索桥,其牢固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使这样,行走其上,桥身仍是摇晃得厉害,且越是小心翼翼,越是进进退退,桥身就摆动得越厉害。胆战心惊之间,我举目遥望北方,但见一脉宽阔的江水正汹涌澎湃地奔涌而来,那腾起的水雾、泡沫和着雪水裹挟的寒意竟顿时让我清醒了不少。手抓粗壮的钢索,立于江心的位置,转身回望南边那一道道闪亮的灌溉渠,整个都江堰的全景尽收眼底。此刻,我豁然明白了整个都江堰工程的流程,深刻体会到了都江堰的伟大之所在。难怪导游说岷江是四川的母亲河,都江堰是四川的生命之源、之根。没有李冰和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哪有天府之国的繁荣;没有都江堰这样的神来之笔,哪有四川平原的昌盛?此刻,我也想到了与都江堰修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灌溉系统,想到了几千里之外的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但这些水利设施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败,或阻塞,慢慢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而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任沧海横流,朝代更迭,至今仍亘古不变地发挥着其原来应有的功效,在向世界默默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随即,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出的是一种激情豪迈的感觉,体内的血液顿时似岷江的雪水一样澎湃激荡起来,大有一种纵情高呼的冲动感,但我还是极力克制住了这种冲动,我怕我的一声大喊,惊醒了或许正在树荫下小憩一会的李冰父子,惊醒了那些烈日下正在休息片刻的芸芸河工……

立于二王庙前,我思潮起伏。

我在想,人们为什么在高高的玉垒山顶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像供奉神明一样地供奉着李冰父子,对其虔诚尤加,顶礼膜拜?又为什么让一个蜀郡太守享受到帝王一样的人间香火,还凭空为其设想出一个儿子让其永远薪火相传?其实,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蜀郡太守,论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的省长。像这样官阶的人,两千多年来,泱泱中华,数不胜数。然真正像李冰这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人,却又屈指可数。李冰任蜀郡太守四十年,竟有三十年的时间在整修水利。仅凭这一点,试问哪一朝哪一代的哪一个官员能够做到?一个视人民的利益高于天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人,人民自会把他像神一样供奉,像帝王一样看待。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人们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一点人的人。把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了。”

离别都江堰的那一刻,我禁不住再次回首遥望这一举世无双的人间奇迹。突然,臧克家老先生《有的人》中的诗句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13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