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汇编二十篇)
发布时间:2018-11-19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汇编二十篇)。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摘要:MBF200是富士通公司推出的一款先进的固态指纹传感器芯片,它除可自动检测指纹外,还带有多种接口模式。文中介绍了MBF200指纹传感器芯片的主要特性和功能,给出了其在USB总线接口形式下的电路实现方法,同时给出了读取指纹数据的软件控制流程。指纹识别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指纹识别是利用人体指纹的唯一性与不变性生理特征,将指纹作为人的一种“活的身份证”或一个随身携带的特殊印章来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技术。MBF200是富士通公司推出的一款固态指纹传感器芯片,该芯片具有自动指纹检测功能,可支持多种接口模式,设计方便。本文详细介绍了MBF200的特性,给出了其在USB总线接口模式下的.电路实现方法,以及读取所采集数据的软件流程。该设计可用于便携式指纹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卡系统、数据库、网络和当地存储的安全进入系统,以及其它安全访问控制系统。
MBF200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点,属于电容性传感器。其电容性传感器阵列由二维金属电极组成,所有金属电极充当一个电容板,接触的手指充当第二个电容板,器件表面的钝化层作为两板的绝缘层。当手指触摸传感器表面时,指纹的高低不平就会在传感器阵列上产生变化的电容,从而引起二维阵列上电压的变化,并形成指纹传感图像。其主要特点有:
●是采用标准COMS技术的电容性固态器件;
●具有500dpi的分辨率;
●传感器面积为1.28cm×1.50cm;
●传感器阵列为256×300点;
●具有自动指纹检测能力;
●内含8位模数转换器;
●可提供三种总线接口形式;
●带有8位微处理器总线接口;
●带有全速USB接口和SPI接口;
●可提供3.3V~5V的工作电压;
●5V工作电压下的功耗小于70mW。
MBF200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256×300点传感阵列用于产生感应电压;功能寄存器用于对芯片进行操作控制;控制电路用于传感器与外部
[1] [2] [3] [4] [5]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1,填写空白(10分,每空白1分)
一。半导体应变计按压阻原理工作。
2、按被测量所改变的电容器的参数来分,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_变极距式_、_变面积式_、 _变介质型_三类。
三。压电传感器的输出接口电路有两种形式: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
四。超声波流量计采用时差法、相位差法和频差法三种测量方法。
5个。常见的力敏感弹性元件有实心、空心圆轴和悬臂梁。
2、 多项选择题(单选题,共10分,每题2分)
1、下列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b )
a、迟滞b、超调量
c、稳定性c、线性度
2、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出位移变化5mm是,输出电压变化500mv,则其灵敏度为( d )
a,0.01mm / mvb,0.01
c、 100d、100mv/mm
3、测量不能直接接触的高温物体温度,可采用( b )温度传感器。
a、 热电偶b,亮度c型,半导体三极管d,半导体二极管
4、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在测量某一构件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是由( a )引起。
a、 半导体电阻率的变化b.半导体几何结构的变化
c、 芯片位置的温度变化d.电桥电源的变化
5、成块的金属置于激励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中,金属体内就要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称为( d )
a、 压电效应b,压磁效应c,霍尔效应d,涡流效应
三、简答题(30分)
1、光电效应有哪几种?请列出相应的光电管。(5分)
内光电、外光电
三。简述了热电阻和热电偶的测温原理。(6分)
热敏电阻: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
热电偶: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变化
四、应用题(50分)
一。测量电压的实际值约为21.6伏.电压表有四种:1
5级电表,量程为0-30v;1.0 级、量程为0~50v 的b 表;阶级1.5条c量程为0-50v的仪表;0.
5级,量程为0-100v的d表。请问选用哪种规格的电压表进行测量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8分)
1.5条*30/100=0.45分用这个
1.0*50/100=0.5
1.5 * 50/100 = 0.75
0.5 * 100/100 = 0.5
2。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了炉温。当冷端温度t0=40℃时,测得热电势为e(t,t0)=39.17mv,若用冷端温度为常温20℃测该炉温,则应测得热电势为多少?
[附:已知该热电偶有e(40,0)=1.61mv, e(-40,0)= -1.
5 mv, e(20,0)=0.80mv, e(-20,0)= - 0.77mv ](8分)
e(t,40)=39.17
e(t,20)=e(t,40)+e(40,20)=e(t,40)+e(40,0)-e(20,0)=39.98
3、有一与伺服电动机同轴安装的光电编码器,码盘用不锈钢薄板制成,在圆周边缘切割出均匀分布的2048个透光槽。在0.2s内测量8k脉冲(1k = 1024),并计算转速n。(10分)
4/0.2=20 r/s
5个。已知的差动整流桥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由差动电感传感器z1、z2及平衡电阻r1、r2(r1=r2)组成。电桥的一个对角线与交流电源ui相连,另一个对角线是输出uo。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
(12分)
图2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压阻效应
2。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变介质型
3、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
4、时差法、相差法、频差法
5、悬臂梁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b; 2、d; 3、b; 4、a; 5、d
三、简答题(30分)
1、答:1) 外光电效应,光电管、光电倍增管;(2分)
2) 光导效应,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2分)
3) 光生伏特效应,光电池。(1分)
3、答: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有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热电阻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绕在绝缘材料做成的骨架上或通过激光溅射工艺在基片形成。当被测介质具有温度梯度时,被测温度为感温元件范围内介质层的平均温度。
(3分)
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热电偶由两根不同导线(热电极)组成,它们的一端是互相焊接的,形成热电偶的测量端(工作端)。将它插入待测温度的介质中;而热电偶的另一端(参比端或自由端)则与显示仪表相连。
如果热电偶的测量端和参考端之间存在温差,显示仪表将显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3分)
四、应用题(50分)
1、(8分) 解:据公式(2分) 计算,用四种表进行测量可能产生的示值相对误差分别为:
a 表:2. 08% b 表:2.31% c 表:3.47% d 表:2.31% ( 4分)
四者比较可见,选用a 表进行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2分)。
2、(8分) 解:e(40, 0)=1.61mv, e(20, 0)=0.80mv,e(t, 40)= 39.17mv ( 2分)
e(t, 20)=e(40, 20)+e(t, 40)=e(40, 0)-e(20, 0)+e(t, 40)=1.61-0.80+39.17=39.98mv (6分)
3、(10分) 解:m=2048,ts=0.2s,n=8k=8192, ( 4分)
光电编码器轴的转速为
6分)5、(12分) 解: 图中r1=r2=r为平衡电阻。在交流电源 ui 的正半周,ui >0即ua>ub,图2中二极管d1和d3导通,d2和d4截止,图2等效为下图(a),由图可见, (13分)
在ui的负半周,ui <0即ua当z1 = z2 时,由式 (1) 和 (2) 都可得, ucd = 01分)
当z1 > z2 时,式 (1) 中括号项为正,而 ui 也为正,故 ucd > 0;式 (2) 中括号项为负,而ui也为负,故ucd > 0。因此由式 (1) 和 (2) 都可得,ucd > 0。 ( 2分)
同理,当z1 < z2 时,由式 (1) 和 (2) 都可得, ucd < 01分)
单向脉动电压 ucd 经过阻容滤波后得到直流输出电压uo。uo的正负决定于衔铁位移的方向,uo的大小决定于衔铁位移的大小2分)
5、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 c )
a、 压电效应b,压磁效应c,霍尔效应d,涡流效应
三、简答题(30分)
一。热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有什么区别?(5分)
2。压电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分为哪两种形式,哪一种更常用,为什么?(6分)
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
三。介绍了霍尔元件产生电压不均的原因及补偿电压不均的方法。(5分)
电极不对称、半导体材料不均匀
4、增量编码器有几条码道?各有何作用?(6分)
3条:定位、计数、辨向
四、应用题(50分)
1、某台测温仪表的量程是600~1100℃,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试确定该仪表的允许误差与精度等级。(7分)
4/(1100-600)*100=0.8
2、使用k型热电偶,基准接点为0℃、测量接点为30℃和900℃时, 温差电动势分别为1.203mv和37.326mv。
当参考触点为30℃,温度测量触点为900℃时,温差电动势是多少? (8分)
e(900,0)=37.326
e(30,0)=1.203
e(900,30)=e(900,0)-e(30,0)=36.123
5个。图2为磁电式涡轮流量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图。传感器线圈电压经放大整形成频率为的计数脉冲,的晶体振荡器经10分频形成宽度为的门控信号,已知涡轮叶片数为6,流量传感器的灵敏度。如果流速为20 l/s,尝试计算涡轮转速(每分钟转数)和此时计数器的计数结果。
(8分)
图2f=2000*20=40000赫兹
门控:f=100hz
f’=40000/6
r=40000/6*60=400khz
n=40000/6*(1/100)=400/6
6。采用等强度梁电子称。如图3所示,在梁的上下两侧粘贴两个电阻应变计,制成称重传感器。已知l=50mm,b=11mm,h=3mm,e=2.1×104n/mm2,k=2,接入直流四臂差动电桥。
(10分)
(1) 请给出由这四个电阻组成的全桥电路的原理图;(2分)
(2)供桥电压12v,求其电压灵敏度(ku=uo/f);(5分)
uo=(3)当称重1kg时,电桥的输出电压uo为多大? ()(3分)
图36。减小随机误差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减小随机误差。
a、采取恒温;b、改换测量仪器;c、增加测量次数
7号。在幅度解调过程中,相敏检测器的功能是“a”。
a、 调制波的极性判断与幅度信息提取b.极性判断与载波幅度恢复
c、 放大调制波d。恢复调制信号的振幅
8个。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b”。
a、 幅频特性b.相频特性c.传递函数d.频率响应函数
9号。半导体应变计按此原理工作。
a、电阻应变效应;b、压阻效应;c、热阻效应
10个。电涡流传感器利用材料的涡流效应工作。
a、 金属导体b.半导体c.非金属材料
11号。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是基于“a”和“d”效应来实现信号的感知和转换。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总分:一百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A.迟滞B.过冲量
C.稳定性 D.线性度
2.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 表示传感器的()
A.线性度越好B.迟滞越小
C.重复性越好D.分辨力越高
3.我国省、部一级计量站使用的一等标准测力机所允许的测量误差为()
A.±0.1%B.±0.01%
C.±0.001% D.±0.0001%
4.感应同步器的作用是测量()
A.电压B.电流
C.位移D.相位差
5.下列测力传感器中,属于发电型测力传感器的是()
A.自感式传感器B.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C.电容式传感器D.应变式传感器
6.视觉传感器的扫描部的主作用是()
A.聚成光学图像信号
B.将光学图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C.将二维图像信号转换为时间序列一维信号
D.抽出有效信号
7.热敏电阻式湿敏元件能够直接检测()
A.温度B.温度差
C.相对湿度 D.绝对湿度
8.在采样保持环节中,采样开关被断开的时间称为()
A.采样时间B.保持时间
C.采样周期D.缓冲时间
9.封装在光电隔离耦合器内部的'是()
A.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发光三极管 B.一个光敏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三极管
C.两个发光二极管或两个光敏三极管D.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三极管
10.已知信号x(t)与信号y(t)完全不相关,则该二信号的互相关系数满足()
A.ρ(τ)>1B.ρ(τ)=1
C.0<ρ(τ)<1 D.ρ(τ)=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运算 100%是计算传感器________的公式。
2.当环境湿度改变时,必须对电容式传感器重新进行静态________。
3.要使直流电桥平衡,必须使电桥相对臂电阻值的________相等。
4.红外图像传感器通常由红外敏感元件和电子________电路组成。
5.在热电偶中,当引入第三个导体时,只要保持其两端的温度相同,则对总热电动势无影响。这一结论被称为热电偶的________定律。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压电式传感器往往采用多片压电晶片串联或并联方式,当采用多片压电晶片并联方式时,适合于测量何种信号?大学生试题-
2.就某一确定的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而言,当激励电压的幅值恒定时,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分别取决于被测位移的哪些信息?
3.简述半导体P-N结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4.热电型红外光导摄像管与可见光光导摄像管在电路中所采用的前置放大器有何差别?为什么?
5.有源滤波器与无源滤波器相比有哪些优点?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某位移传感器在校准时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若该传感器的线性表达式为x=a0+a1n,试用最小二乘法( )计算a0和a1。
2.图示串联式测温电路,其中Rt=R0[1+ (t-t0)]为感温热电阻,Rs为常值电阻,E为工作电压,U0为输出电压, =0.02/℃.当给定温度为0℃,Rt的电阻值为10kΩ,若测温范围为
0℃~400℃,输出电压U0的范围是1V~5V,试计算工作电压E和常值电阻Rs各取多少?( )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用微型计算机、模/数转换(A/D)板、滤波器、电荷放大器、压电式力传感器和打印机组成一个测力系统,试画出该测力系统的方框图。
1.图1所示矩形函数x(t)的频谱为X(ω)=Aτsinc( ),求图2所示信号y(t)的频谱,并画出其幅值谱图。(sincx=)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它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检测,将检测到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这些信号可以应用于数据采集、控制决策以及系统报警等方面。传感器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业、汽车、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中,对消费者、企业和政府部门来说,传感器的应用也将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效益。一、传感器的基础知识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转换周围环境信息的元件,它具有检测和测量物理量的能力,单个传感器可以测量一个或多个物理量,比如温度、湿度、光照、压力、重量等。传感器的应用形式有很多种,如网络传感器、移动传感器、自组织传感器、复合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构成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传感元、信号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和输出设备,其中传感元是传感器的核心,主要用于将周围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信号转换器转换成标准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最后通过输出设备将信号输出。
二、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是指采用高科技技术集成家庭设施设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控的一种居住方式。传感器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可以实现室内环境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参数的检测,智能化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可以及时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使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保持在最适宜的状态,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同时,智能家居还可以实现室内空气净化、智能照明、安全监控等功能,提高家庭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
三、传感器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
在现代工业制造中,传感器可以用于实时监测生产线上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测量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控制质量变化,提高工艺稳定性和制造精度。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物流和交通领域,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实时追踪、监测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四、传感器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医疗领域中的传感器应用较为广泛,比如在医疗诊断上,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参数,用于疾病诊断和预防疾病。另外,随着智能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应用于智能健康器械和医疗设备中,如智能手表、智能血压计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提醒用药、检查、预防流行病等工作。
综上所述,传感器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子元件,它的应用在智能家居、工业制造、医疗领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智能技术和物联网系统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应用也将被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经过比较,可见光灵敏度提高了一倍,非线性大大降低。
9号。尝试分析差动变压器相敏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相敏检测电路的原理是通过相位识别位移的方向。即差动变压器输出的调幅波经相敏检测器检测后,输出既反映位移又反映位移极性的测量信号。相敏检测电路后,正位移输出正电压,负位移输出负电压,电压值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正、负电压表示位移的方向。
10个。分析了电感式传感器非线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答:①原因是改变了空气隙长度
② 改进方法是使初始气隙距离尽可能小,同时灵敏度的非线性也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差动传感器,其灵敏度增加,非线性降低。
11号。推导了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与单极电容传感器进行了比较。
可见,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单极子传感器的两倍,非线性也大大降低。
12岁。总结了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缺点、主要应用场合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①优点:a温度稳定性好
b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c动响应好
② 缺点:a可以实现平均效果的非接触测量
b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c寄生电容影响大
③输出特性非线性:
电容传感器作为一种频率响应范围宽、应用范围广、非接触测量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位移、压力、厚度、液位、湿度、振动、速度、流量和成分分析等测量领域。
使用时注意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消除和减小寄生电容的影响;防止和减小外部干扰。
13岁。磁电传感器和感应传感器有什么区别?磁电式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那些物理参数?
答:磁电传感器是一种通过磁电效应测量并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进行测量的装置。
磁电传感器具有频率响应宽、动态范围大的特点。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交流零位信号,不适合高频动态信号检测,响应速度慢,不适合快速动态测量。
磁电传感器测量的物理参数有:磁场、电流、位移、压力、振动、速度。
14.霍尔元件能够测量哪些物理参数?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的概念是什么?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霍尔模块可测量磁场、电流、位移、压力、振动、速度等。
霍尔模块的不等电位是两输出电极在额定控制电流作用下,无外加磁场时的空载电位,可用输出电压表示。
温度补偿方法:
a分流电阻法:
适用于恒流源供给控制电流的情况。
b电桥补偿法
15.什么是压电效应?压电材料有哪些种类?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应用特点是什么?压电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静压吗?
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的方向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形时,由于内部电极化现象同时在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而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随着改变。晶体上的力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如果在晶体上施加一定的可变电场,晶体本身就会产生机械变形。当外加电场消除时,变形也会消失,这就是所谓的逆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包括:石英晶体、一系列单晶硅、多晶陶瓷、有机高分子材料结构及应用特点:
为了提高压电传感器的灵敏度,通常采用多片压电芯片构成压电元件。根据两片压电片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可以增加输出电荷,提高灵敏度。
使用时,两片压电芯片上必须有一定的预紧力,以保证压电组件在工作中始终受到压力作用,同时可消除两片压电芯片因接触不良而引起的非线性误差,保证输出信号与输入作用力间的线性关系。
因此需要测量电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压电式传感器不适合静态测量,只需在其上加交变力,电荷就可以不断补充,并给测量电路一定的电流。故压电传感器只能作动态测量。
16岁。为什么压电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动态或瞬态参数?
答:如果作用在压电元件上的力是静态的,电荷就会泄漏,无法测量。因此,压电传感器通常被用来测量动态或瞬态参数。
17.什么是光电效应?
a: 光照射物体时,物体受到一系列光子的能量轰击,物体材料中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产生相应的电效应(如电阻率的变化、电子的发射或电动势的产生等)。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18.光电效应分为哪几种类型?并列出相应的光电器件?
(1) 外部光电效应: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2) 内部光电效应:光刻胶、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
(3)光生伏特效应:光电池。
19.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定理。
a: 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偶测温原理是基于物理上的“热电效应”。所谓热电效应,是指当不同材料的导体形成闭合电路时,如果两个结点的温度不同,电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
两点间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电动势就越大。通过引入适当的测量电路来测量电动势,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热电偶三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参比电极定律
20岁。请列出三种以上可用于测量位移的传感器,并简要说明其原理。如果要测量平面工件的表面高度误差,哪种传感器合适?为什么?
答:(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把被测位移的变化转变为电容量的变比,再用转换电路把电容量的变比转换成电流或电压的变比。
(2)霍尔位移传感器:使霍尔元件在一个均匀的梯度磁场中沿x方向移动。此时霍尔电位与位移成正比,且电位极性指示元件的位移方向。
(3)激光干涉传感器:基于激光干涉测长技术,具有精度高,非接触,自动化以及高效率的显著特点,特别适用于精密测量。
采用第三种激光干涉传感器。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电涡流效应
2、霍尔效应
3、光电效应
4、光纤的色散
5、应变计的温度效应
二、填空(每空1分)
1、热电阻传感器可分为__金属热电阻式__和___半导体热电阻式__两大类,前者简称__热电阻__,后者简称_热敏电阻_。
2。基于场定律的传感器称为“结构型”,基于物质定律的传感器称为“物理性质型”。
三。传感器动态校准中使用的标准激励信号分为正弦和阶跃两种。
四。半导体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主要基于压阻效应。
5个。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霍尔元件在额定控制电流下,两个霍尔电极之间的开路电位称为不等电位。
6。逆压电效应也称为电致伸缩效应。基于此,超声波发生器和声表面波发生器是超声波检测和声表面波检测技术的关键器件。
7号。压电陶瓷不仅具有压电性能,而且具有热释电效应,可用于红外探测器。
8个。光纤的初步研究应用于通信领域。
9、将一灵敏度为0.08mv/℃的热电偶与电压表相连接,电压表接线端为25℃,若电压表读数为30mv,热电偶的热端温度为_______。
10、脉冲回波法测厚,已知超声波在工件中的声速5000m/s,测得时间间隔为18μs,工件厚度为___5000*9*10^-6=0.045m____。
11号。根据结构的不同,编码器有两种类型:线性编码器和旋转编码器。
12岁。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基础是热电偶传感器产生的热电势由电势和电势两部分组成。热电偶的___连接导体___定律是工业上运用补偿导线法进行温度补偿的理论基础;中温定律为建立指数表奠定了理论基础;__参比电极定律简化了热电偶的选择。
当电涡流传感器线圈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时,互感系数m将减小。
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测量转速时,被测轴的轮盘材料必须是磁铁。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测量的位移、压力、流量等非电量转化为线圈或互感的变化。这种装置叫做感应式传感器。
1.(a)传感器是无源的。
a、 压电b.霍尔c.电感d.电容
在粉尘、油污、温度变化、振动等干扰严重的环境中,传感器的选择必须首先考虑(c)因素。
a、 响应特性b.灵敏度c.稳定性d.精度
三。电桥测量电路的功能是将传感器的参数转换成(c)的输出。
a、 电阻b.电容c.电压d.电荷
四。半导体应变计具有(a)的优点。
a、 高灵敏度b.良好的温度稳定性c.高参数一致性d.简单的接口电路
5个。当半导体材料受到轴向外力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称为(b)
a、 光电效应b.压阻效应c.压电效应d.霍尔效应
当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也随之变化
a、 应变效应b.光电效应c.压电效应d.霍尔效应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可测量小位移。如果要区分位移的方向,应在回路中添加(c)回路。
a、 调频电路b放大电路c相敏检测电路d交流电桥
电感式和电容式传感器之间差分连接的目的是(d)。
a、 提高返回误差b.提高固有频率c.提高精度d.提高灵敏度
2: 采用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后,得到其灵敏度(1)和非线性误差(2)。 (b )
a.1提高,2增大 b.1提高,2减小 c.1降低,2增大 d.1降低,2减小
3: 可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初始极距(1),传感器灵敏度(2)。( d )
a、 1增加,2不变b.1减少,2不变c.1减少,2减少d.1减少,2增加
1: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是一个()传感器。
a、 b型结构,适用于测量直流信号
c.适于测量缓变信号的 d.适于测量动态信号的
2: 该力沿石英晶体的光轴z施加,(a)。。
a、 晶体中没有压电效应b.在晶体电轴的x方向上产生电荷
c、 在晶体的机械轴y方向产生电荷d.在晶体的光轴z方向产生电荷
3: 当电场作用于介质极化方向施,介质变形现象称为(a)。
a、 正压电效应b.逆压电效应c.横向压电效应d.纵向压电效应
4: 天然石英晶体与压电陶瓷比,石英晶体压电常数( 1 ),压电陶瓷的稳定性( 2 )。( c )
a、 1高,2差b.1高,2好c.1低,2差d.1低,2好
导致霍尔元件产生不等位电势的原因有多种,以下论述中,( d)不是产生不等位电势的原因。
a、 霍尔电极安装位置不对称或不在同一等电位面上b.半导体材料不均匀
c、 环境温度变化d.激励电极接触不良
已知磁电式传感器的线圈运动时产生的磁场方向和原工作磁场方向相反,则随着线圈运动速度的增大,( 1 )了工作磁场的作用,传感器的灵敏度因此而(2)( a )
a、 1增强,2增加,b.1增强,2减少,c.1减弱,2增加,d.1减弱,2减少
1、光敏电阻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时, 阻值(亮电阻)急剧( 1 ),电路中电流迅速( 2 )。( )。
a.1增大,2减小 b.1增大,2增大 c.1减小,2增大 d.1减小,2减小
2。在下列光电器件中,属于外部光电效应的器件为(a)。
a、 光电池b.光刻胶c.光电二极管d.光电池
在下列光电器件中,属于光电导效应的器件为(d)
一个。 光电倍增管b.光电管c.光电管d.光电晶体管
在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和测温范围较少时,普遍使用(b )金属热电阻
a、 镍电阻b.铜电阻c.铂电阻d.锰电阻
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b接触时产生接触电势eab(t),当导体电子浓度na>nb时,有( d)。
a.接触电势eab(t)不存在 b.接触电势eab(t)=0
c.接触电势eab(t)<0 d.接触电势eab(t)>0
4、形成热电势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d)。
a、 两个导体的材料相同,两个触点的温度相同
b、 两个导体的材料相同,两个接头处的温度不同
c、 两个导体的材料不同,两个触点的温度相同
d、 两个导体的材料不同,两个触点的温度也不同
当光在半导体中传播时,短波光子衰减(1)并穿透更深(2)。( b )
a、 1快2深b快2浅c慢2深d慢1浅2浅
三、简答(每题5分)
1、请写出“传感器”的国标定义、狭义定义和广义定义。
2、请列表对比cmos和ccd摄像器件。
三。请简述电容式传感器的驱动电缆方法。
四。请简述超声波流量测量的原理,并比较三种方法的精度。
5个。简述了灵敏度与分辨率的区别。
四、计算(每题6分)
1、某温度传感器特性方程为20dy/dt+5y=0.15x,其中y为输出电压(mv),x为输入温度(℃),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和静态灵敏度k。
a1/a0=4;b0/a0=0.03
2、今有两加速度传感器均可作为二阶系统来处理,其中一只固有频率为25khz,另一只为35khz,阻尼比ξ均为0.3。如果要测量频率为10khz的正弦振动加速度,应选择哪一种?
请计算测量将带来的幅度误差和相位误差。
看作业题
三。有阶跃光纤,n1=1.46,n2=1.46,外部介质为空气,n0=1。请计算光纤的数值孔径和最大入射角。
?题目错了
4、已知惯性式磁电速度传感器的相对阻尼系数,传感器-3db的下限频率为16hz,请计算传感器的自振频率值。
用公式?
5个。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由两个直径分别为40 mm和8 mm的同心圆柱体组成。储灌也是圆柱形的,直径50cm,高度1.2m。
真空介电常数已知,储液相对介电常数εr=2.1。计算传感器的最小电容和最大电容以及当用在储存灌内传感器的灵敏度(pf/l)。
***上有公式,已经抄下来了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感性交流:探索一种全新的传感器课程教学模式随着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作为传感器测量的核心,传感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在高校的教学中,传感器课程渐渐成为了高等工科院校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因为它涵盖了物理、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多项技术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工程实践和研究的机会。
然而,传统的传感器课程教学模式往往是简单的讲授理论知识,实践环节却大部分依靠学生个人完成,学生成果往往不够理想,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如何教授一门传感器课程,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了教师们所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于是,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感器课程教学模式:感性交流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感性交流模式的基本概念
感性交流的本质是通过直觉、感应和理解,使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开放心胸、互相取长补短、获得成长和共同进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感器课程中,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参与到实践操作过程中,并进行互相合作、交流和讨论,感受传感器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最终实现对传感器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感性交流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实践操作需求;传统的传感器课程教学重点在理论知识的讲授,然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感性交流模式要求学生要主动参与到实践操作当中,不仅仅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更是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传感器的原理和功能。
2. 团队交流合作;在操作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进行交流合作,通过小组成员互相配合、交流,并互相借鉴他人的实践反馈经验,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应用场景模拟;在完成传感器实践操作过程中,模拟应用场景,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4. 反馈共享;在完成实验过程后,通过分享数据、交流方案、发现问题,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实验问题及应用场景,并通过反馈优化自己的方案和实践心得。
二、感性交流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在对感性交流模式的提出,结合具体的传感器课程,本文的实施步骤为:
1.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充分引导学生关注传感器工作原理、传感器种类和技术风险及优缺点等相关概念。
2.让学生自由组队,根据知识和实践经验,以自主开发实验为主要目标,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主题,例如:智能光感应灯、智能温度控制、简易用电量监测器等。
3.针对主题选定,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建立相应的模拟环境,如:暗光环境、极寒环境、工业环境等。
4.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分享经验和方案,同时记录整个过程,并根据整个过程进行修改调整,使每一个人员所掌握的技术方案更加完美;各小组在完成实验过程后,交流复盘、发现问题、发现开发应用解决方案。
5.教师发放互评表及对团队进行互评,对团队表现优秀的进行表扬,同时指出其它团队亟待提高之处;对未达标团队进行指导,并通过反馈数据、优化方案及实践经验分享,让每一个团队懂得走向优胜劣汰与自我完善。
这种感性交流教育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操作过程,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赋予学生探索未知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感性交流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根据实践操作和应用场景模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应用及局限性,为学生的未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三、结论
传感器课程教育作为高等院校工科院校的基础和主要课程之一,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工程人才。感性交流教育在传感器课程中的应用,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传感器的应用和价值,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一。与无源滤波器相比,有源滤波器具有这些优点。
一。有源电力滤波器不使用电感线圈。它具有体积、重量、线性等优点,易于集成。2。由于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运算放大器可以提供良好的隔离性能和增益。三。
2。在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时,为什么要使用测量放大器?
a: 由于测量放大器不仅具有高放大倍数,而且具有非常稳定的输出特性,满足了传感器微弱信号放大的要求。
三。检测设备中常见的干扰有几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预防?
a: 检测装置中常见的干扰有两种:外部噪声和内部噪声。外部噪声有自然界噪声源(如电离层的电磁现象产生的噪声)和人为噪声源(如电气设备、电台干扰等);内部噪声又名固有噪声,它是由检测装置的各种元件内部产生的,如热噪声、散粒噪声等。
抑制技术主要包括屏蔽技术、接地技术、浮动技术、平衡电路、滤波技术和光电隔离技术。
4.屏蔽有几种型式?各起什么作用?
答:屏蔽有四种:静电屏蔽、电磁屏蔽、低频磁屏蔽和驱动屏蔽。静电屏蔽可以防止静电场的影响,电磁屏蔽可以削弱高频电磁场的影响,低频磁场屏蔽主要是抵抗低频磁场的干扰,驱动屏蔽可以有效地抑制寄生电容对耦合的干扰。
5.接地有几种型式?各起什么作用?
答:接地有信号地、电源地和保护地三种。信号主机将信号零电位接地,电源接地为电源零电位,保护接地为系统零电平。
6.静电屏蔽的技术关键是什么?
答:屏蔽盒是良导体。屏蔽盒应接地良好。从屏蔽盒伸出的电线应尽量缩短。
7.什么叫一点接地原则?
答:各种信号地线、噪声地线、金属件地线,在电路中适当的位置接地,不要串接。
8、什么是调制,什么是解调?
把直流信号变成交流信号是调制
把交流信号变成直流信号是解调。
9、什么是模拟信号,离散信号
模拟信号:在自变量连续变化的时间间隔内,信号值是连续的。
离散信号:只有当自变量不连续时,输出信号才有一定的值。
10、周期信号的频谱有什么特点:
离散性:谱线是离散性。
收敛性 :谐波幅值总的趋势随谐波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谐波:谱线只出现在基频的频率积分倍处。
11、数/模转换的技术指标有那些?
输出电压的分辨率、精度、线性度、建立时间
12岁。传感器检测系统中微机接口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开关量接口方式、数字量接口方式、模拟量接口方式
13、滤波器的作用:
它能使信号在进入测量电路或接口电路前消除和减弱干饶。
另外也可以获得某一频段信号。
14、串扰:
相临信号在导线上所产生的噪声耦合到另一导线上所产生的干扰为串扰。
注意以下几点:
信号线,数据线,控制线尽可能分开。
走线尽可能短。
电源线和地线要设计的尽量粗而短。
在附近的电源和地线之间连接一个电容器,用于去耦。易受干扰的器件要远离**器。
15岁。cpu控制a/d转换器转换和传输的方式有那些?
延时等待式
中断式查询式
16、振动的激励的有哪些?
稳态正玄激振
随机激振
瞬态激振
17、检测系统组成:
传感器、中间转换电路、微机接口电路、分析处理控制及显示电路,分别完成信息采集、转换、传输、分析处理、显示记录等功能。
18、振动测试的目的:
检查机器运转时的振动特性,检查产品质量
检查机器承受振动和冲击的能力
查找振源
对机器进行故障监测。
内容:振动参数的测试
物体结构参数的测试
19、抑制干扰的办法:
单点接地、屏蔽、隔离、滤波
20、采用逐次逼近法的模/数转换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它由电压比较器、数模转换器、时序脉冲发生器、数字寄存器和逐次逼近寄存器组成。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传感器是现代制造业、物流产业、交通运输、环保、医疗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传感器可以感知并反馈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光线等物理量,甚至可以感知身体运动的数据,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中,传感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感器课程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感器课程的主题很多,可以围绕着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应用及制作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下是一些传感器课程的主题范文供参考。
一、传感器的种类与原理
传感器的种类非常多,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各种类型。每种传感器都有各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学习传感器的种类和原理是深入了解传感器的基础。本主题可以重点介绍几种传感器,并针对每种传感器进行详细的原理分析和应用领域说明。例如,介绍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实际应用经验,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掌握常用传感器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二、传感器的应用案例
现代生活中,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医疗保健等领域。本主题可以以智能家居为例,介绍智能家居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种类和原理,并进一步阐述其实际应用场景和效果。通过实际案例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传感器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三、传感器的制作过程
传感器的制作需要掌握相关的电子电气知识和机械工程知识,并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本主题可以以温度传感器为例,介绍传感器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材料、器件、元器件的选型和购买,电路图的设计和验证,电致热效应的分析和测试等。通过手工制作传感器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和构造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传感器的应用开发
现在,各种传感器的应用开发平台已经非常成熟,例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平台,这些平台为传感器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主题可以借助Arduino平台,教授传感器的应用开发,如使用温度传感器设计温度控制器、使用光电传感器设计智能灯控系统等。通过编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感器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场景,并培养他们的编程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传感器课程覆盖的主题非常广泛,学习传感器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的传感器技术,掌握传感器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摘要:介绍湿敏元件的特性,重点阐述集成湿度传感器、单片智能化湿度/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及产品分类,最后给出集成湿度传感器典型产品的技术指标。关键词:集成湿度传感器 单片智能湿度/温度传感器 校准 补偿
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湿度进行测量及控制。但在常规的环境参数中,湿度是最难准确测量的一个参数。用干湿球湿度计或毛发湿度计来测量湿度的方法,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测量湿度要比测量温度复杂的多,温度是个独立的被测量,而湿度却受其他因素(大气压强、温度)的影响。此外,湿度的标准也是一个难题。国外生产的湿度标定设备价格十分昂贵。
近年来,国内外在湿度传感器研发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湿敏传感器正从简单的湿敏元件向集成化、智能化、多参数检测的方向迅速发展,为开发新一代湿度/温度测控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将湿度测量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1 湿敏元件的特性
湿敏元件是最简单的湿度传感器。湿敏元件主要电阻式、电容式两大类。
1.1 湿敏电阻
湿敏电阻的特点是在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即可测量湿度。湿敏电阻的种类很多,例如金属氧化特湿敏电阻、硅湿敏电阻、陶瓷湿敏电阻等。湿敏电阻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主要缺点是线性度和产品的互换性差。
1.2 湿敏电容
湿敏电容一般是用高分子薄膜电容制成的,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苯乙烯、聚酰亚胺、酷酸醋酸纤维等。当环境湿度发生改变时,湿敏电容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其电容量也发生变化,其电容变化量与相对湿度成正比。湿敏电容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产品互换性好、响应速度快、湿度的滞后量小、便于制造、容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其精度一般比湿敏电阻要低一些。国外生产湿敏电容的主厂家有Humirel公司、Philips公司、Siemens公司等。以Humirel公司生产的SH1100型湿敏电容为例,其测量范围是(1%~99%)RH,在55%RH时的电容量为180pF(典型值)。当相对湿度从0变化到100%时,电容量的变化范围是163pF~202pF。温度系数为0.04pF/℃,湿度滞后量为±1.5%,响应时间为5s。
除电阻式、电容式湿敏元件之外,还有电解质离子型湿敏元件、重量型湿敏元件(利用感湿膜重量的变化来改变振荡频率)、光强型湿敏元件、声表面波湿敏元件等。湿敏元件的线性度及抗污染性差,在检测环境湿度时,湿敏元件要长期暴露在待测环境中,很容易被污染而影响其测量精度及长期稳定性。
表1 集成湿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输出形式 工作温度范围/℃
主要特点
-
hc179.coM大神私藏:
- 设备技术员工作计划 | 电仪技术员工作计划 | 样品技术员工作计划 | 煤矿技术员工作计划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HIH-3610的性能最好,
抗污染能力最强 HIH-3605 0~100 ±2 4~5.8 200 0.8V~3.9V -40~+85 HIH-3610 0~100 ±2 4~5.8 200 0.8V~3.9V -40~+85 HM1500 0~100 ±3 5 400 1V~4V -30~+60 线性电压输出式,
互换性好,不怕水浸。
HM1520特别适合测量低温度 HM1520 0~20 ±2 5 400 1V~1.6V -30~+60 线性频率输出式 HF3223 10~95 ±5 5 100
9650Hz~8030Hz
-40~+85 频率/温度输出线,带NTC热敏电阻测✧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温度检测电路(智能化超声波测距专用集成电路sb5527)
本电路图所用到的元器件:
sb5527 tl061 lm331
当环境温度变化时,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也随之变化,从而引起测距误差。利用温度检测电路可获取与环境温度成正比的频率信号,再送至sb5227中进行温度补偿,即可消除该项误差。温度检测电路如图所示。
bt为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可用硅二极管(或npn晶体管的发射结)来代替。为了降低bt的热输出,采用恒压小电流供电。bt的工作电流一般可设计为200μa。vdz为稳压管,r1和r2均为限流电阻。
利用bt将环境温度转换成毫伏级的模拟电压信号,送至ic1(tl061)放大成0~3v的电压信号,再经过ic2(lm331)进行电压,频率(u/f)转换,获得0~14khz的频率信号送至sb5227的第13脚。温度补偿范围为-40至+100oc。rp1是增益调整电位计,rp2是频率校准电位计。
它采用三点式校准法,只需将-40℃、0oc和+100oc下的输出频率值依次校准为0hz、4khz和14khz即可。标定后灵敏度为100hz/℃。lm331是一种精密的电压/频率转换器,在1hz~100khz的频率范围内,其非线性度可达±0.03%。
r7和c2分别为定时电阻和定时电容。输出频率由下式确定:
式中,rrp2代表电位器rp2的电阻值,r7和r8应采用温度系数低于50×10-6/℃的精密金属膜电阻。经过高频滤波器(r6、c4)接lm331的输入电压端(第7脚)。r9为输出端的上拉电阻。
由ne555组成的超声波液位指示电路
本电路图所用到的元器件:
ne555 9014 ucm40t ucm40r
如图所示为超声波液位指示电路。该电路由超声波发射电路和超声波接收电路组成。
超声波发射电路由555、r1、w1、c1和ucm40t组成。超声波接收电路由与发射头相匹配的接收头ucm40r、级联放大器bg1和bg2、检测电路组成。当液位接近接收器时,电压表的偏角增大,液位越近,对应的偏角越大。
由于超声波具有不受被测液体的浓度和导电性能影响的特性,因此本电路要比一般的接触式液位显示电路要优越,精度会更高。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第三章应变式传感器
1什么叫应变效应?用应变效应解释了金属电阻应变计的工作原理。
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引起材料电阻值相应变化,称为应变效应。式中k为材料的应变敏感系数,k为金属或合金应变材料的弹性极限内的常数。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量与金属材料的轴向应变成正比,因此,利用电阻应变片,可以将被测物体的应变转换成与之成正比关系的电阻相对变化量,这就是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2。讨论了应变片温度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补偿方法。
答:由测量现场环境温度与应变计校准温度的偏差引起的附加误差称为应变计温度误差。
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是:(1)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2)试样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影响。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有两种:线补偿法和应变片自补偿法。桥梁补偿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线路补偿方法。应变片自补偿法采用温度自补偿应变片或双金属栅应变片代替一般应变片,使其考虑了温度补偿效应。
3什么是直流电桥?若按桥臂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各自的输出电压如何计算?
答:如题图3-3所示电路为电桥电路。如果电桥电路的工作电源e是直流电源,则该电桥称为直流电桥。
根据应变所处桥梁的不同工作臂,桥梁可分为:
(1) 单臂电桥,r是电阻应变计,r,r是电桥的固定电阻。其输出压为
(2) 对于差分半桥电路,r和r是应变方向相反的两个应变计,r和r是电桥的固定电阻。其输出电压为:
(3) 差动全桥电路中,r1、r2、r3、r4均为电阻应变片,相邻两桥臂应变片应变方向相反。其输出电压为:
四。建议在同一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四个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形成差动全桥电路
(1) 四个应变片应怎样粘贴在悬臂梁上?
(2) 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
答:①如图3-4(a)所示,悬臂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梁上表面受拉应变,梁下表面受压应变。当选择四个相同的电阻应变计组成差动全桥电路时,如图3-4(b)所示粘贴应变计。
图3-4(a)等截面悬臂梁(b)应变片粘贴法(c)测量电路
② 由电阻应变计组成的差动全桥电路接线如图3-4(c)所示,应变方向相同,应变方向相同,但应变方向相反。
5. 图示为一直流应变电桥。图中e=4v,====,试求:
第四章:4-5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零残压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小和消除它的影响?
答:差动电压装置在零位移时的输出电压称为零残压。对零点残余电压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其频谱主要由基波和三次谐波组成,基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传感器两个次级绕组的电气参数与几何尺寸不对称,三次谐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磁性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磁饱和,磁滞)所造成的。
消除或降低零点残余电压的主要方法有:①尽量保证传感器的几何尺寸、线圈和磁路点残数的相互对称。② 必要时传感器应设置良好的磁屏蔽和静电屏蔽。
4-6简述相敏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保证其可靠工作的条件是什么?
4-10
10.电涡流的形成范围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涡流的形成范围包括涡流的径向形成范围、涡流强度与距离的关系、涡流的轴向穿透深度。
电涡流的径向形成范围的特点为:①金属导体上的电涡流分布在以线圈轴线为同心,以(1.8~2.
5) 在半径(线圈半径)内且分布不均匀。② **环轴(即短路环中心)的涡流密度为零。③ 最大涡流密度位于附近的狭窄区域。
电涡流强度与距离呈非线性关系。且随着的增加,电涡流强度迅速减小。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时,只有在0.05~0.15范围内,线性度好,灵敏度高。
涡流的轴向穿透深度按指数规律分布,即涡流密度在被测物体表面最大,随深度的增加按指数规律衰减。
第52章。如何改善单极变极距传感器的非线性?
a: 微分结构能使非线性误差减小一个数量级。
5-5问题5-5图为电容式传感器双t桥测量电路。众所周知,,,,,,。求的表达式及对于上述已知参数的值。
解:第六章压电式传感器
1.什么叫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什么叫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应?
答:有些电介质在一定方向受外力变形时,内部会发生极化,同时在其表面产生电荷。当外力被消除后,它们将回到不带电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压电效应。这种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现象,称为“顺压电效应”。
反之,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交变电场或电压,它会产生机械变形,当去掉外加电场时,电介质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在石英晶体中,通常把沿电轴x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 而把沿机械轴y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
2.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原理是压电晶体的电荷输出与力成正比,当敏感质量一定时,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在一定条件下,压电晶体产生的电荷量与加速度成正比。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传感器课件的主题范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的智能化已成为发展的潮流,而传感器作为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机器智能化的关键。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以及应用,本课件将对传感器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
第一章:传感器基本概念
传感器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光学技术、机械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体。本章将主要介绍传感器定义、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的特点、传感器的组成等方面,使大家对传感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章: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并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决定着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速度等性能。本章将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速度等方面知识,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传感器分类
传感器有多种分类方式,如按量测的物理量分、按传感器的性质分、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按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分、按输出信号形式分等。本章将全面介绍传感器的分类方式、不同分类方式下的传感器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应用。
第四章:传感器应用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消防安防等领域。本章将详细介绍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气体传感器的应用、水位传感器的应用等。同时还将介绍一些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如MEMS传感器、微型摄像头传感器等。
第五章: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本章将介绍一些传感器发展的新趋势和前景,如MEMS传感器的发展、光纤传感器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等,以便大家了解到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之,传感器课件将给大家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分类、应用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传感器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摘 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计算机网络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又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
现有的网络管理技术并不能满足WSN的运行,亟待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本文在介绍WSN管理技术的基础上,集合WSN自身特性,介绍了现有的WSN管理技术需要具备的技术性能。
希望能够为WSN管理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称传感器网络WSN)由大量的微传感器构成,在传感器安装区域完成信息收集、处理与流通功能,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交通、医疗、工业自动化等智能领域,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成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技术研究也突飞猛进;和普通计算机网络不同,传感器网络被用于特定的应用中、要求部署巨大数量的微传感器等特征,这就需要传感器网络的管理技术具有高效、灵活、安全的特性,传统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技术不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管理,因此近年来传感器网络管理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不断的取得突破性进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特点使得传感器网络管理技术也具有自身特点,具体表现在轻量级、开放性、自治性、高容忍、可伸缩等方面。
由于无线传感器有很多位传感器构成,其内部电量较少、存储量和通信距离有限。
每个传感器的体积都比较小、电池更换困难、成本和功耗较低、计算和存储能力较弱,这就使得传感器网络管理技术也要具备符合上述特点的轻量级特征。
传感器网络有着和计算机网络不同的软、硬件系统和通信协议,同时不同的应用环境、任务需求和任务目标也会使传感器网络有巨大差异;为了保证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相互连通,就要保证传感器网络管理技术具有开放性,能够与其他软硬件系统无缝联通。
传感器网络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单独的某个传感器是随机布置在某个位置的,如果人工对其进行运维,会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就需要传感器网络技术满足其自身智能决策的需求,保证传感器形成自适应的分布式网络,无需人工参与即可可靠运行。
无线传感器的应用环境多种多样,其低成本特性导致节点有易损坏、抗干扰弱、稳定性差等问题,这就要求传感器网络管理技术能够识别和容忍这种故障,并且保证网络信息感知和传输的可靠性。
未来的传感器网络将会覆盖非常的区域,数量差异巨大的传感器节点将会上传巨量的信息,这就要求传感器网络管理技术在应对不同数量的节点和信息时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能。
通过配置管理功能获取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来控制每个传感器的配置信息和传感器网络内的节点状态及其连接关系等网络状态。
通过配置管理功能可以让网络管理员对传感器网络的控制变得更强;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电量、通信、存储等方面能力有限,配置管理就要在网络拓扑控制和重编程技术中实现。
节点通信和感知的基础就是拓扑控制,拓扑控制在WSN管理中有三个方面:拓扑发现、成簇管理和睡眠周期管理。
WSN重编程技术,WSN首次配置完成后对网络进行远程的软件升级、任务下达和功能再配置的过程。
由于WSN的工作环境多样,其性能和功能需求需要动态变化,不能可能事先生成其所有可能需要的运行条件和对应的系统配置,这就要求WSN管理系统具有自我重新编程配置功能。
WSN大多需要在无人管理的环境中长时间顺利运行,而传感器的自身质量和性能缺陷导致WSN中随时有可能会有节点出现故障。
如果传感器节点出现故障,将会把采集到的错误信息不断地上传至网络,最终导致网络管理出现问题;还有些故障会导致节点通信受阻,数据传输终端等问题。
目前,WSN故障管理可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基于移动装置和层次式集中结构。
集中式结构中的管理者要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才能进行精准的故障管理,这种管理技术消耗了节点的很多能量;分布式管理则有更低的能量消耗,但是会消耗较多的存储空降;层次式则是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混合结构,兼顾了二者特点;由于基于移动装置的结构使用环境较为特殊,可以预测分布式和层次式的管理结构是未来WSN故障管理的发展方向。
安全管理指的是通过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保障WSN资源的保密、完整、可用性等,不会由于设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或者环境因素受到破坏。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通过合适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确保网络资源的基本安全,从而满足传感器网络开展的安全需求。
传感器网络不同于传统网络,但又需要参考普通网络的安全管理经验,这就导致WSN网络完全在密码算法、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秘钥管理技术、网络认证等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技术难题需要突破。
性能管理功能即通过考察WSN运行情况和通信速度等参数来对传感器网络性能进行评估。
性能管理要分析和监视网络及网络提供的功能是否顺利运行,其分析结果会触发网络的自身诊断机制或引导网络开启自我重配置等。
WSN包括数据收集、分析、上传等应用功能的专门网络,其性能管理还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周期管理,即网络部署到网络能力耗尽的时间;
(2)数据传输性能,包括数据传输可靠性、数据传输速度等;
(3)上述性能,才能更好的完成性能管理,促进WSN网络的高效运行。
目前,WSN的应用还只是应用于专门领域的闭合网络,对计费系统的需求没有很急迫,但是随着WSN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商业化深入,计费问题将会变得极为关键,并且伴随而来的数据安全、真实、可靠等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WSN管理技术和理论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随着社会需求和相关领域的发展,WSN技术及其相关研究必将成为热点。
在WSN设计的通用性和有效性问题方面、分布式和层次式结构设计、主动网络技术、网络状态和性能的监测与优化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对新技术进行推广,促进WSN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刘丹,钱志鸿,刘影.ZigBee网络树路由改进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0(5):1392-1396.
[2]皇甫伟,周新运,陈灿峰.基于多层抽样反馈的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J].通信学报,2009,30(3):59-65.
【摘要】 传感器被越来越多地布置到实际的网络环境中,用于实现某些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领域最前沿的课题之一,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通过总结相关方面的工作,综述在不同领域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并对具体应用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值得继续研究的方面。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传感器是现代化科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及家庭等领域。传感器通过对物理量的度量,将这些物理量转化为信号输出,可以用于监测、测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本文将针对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一、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传感器是指将被测量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感受器和变化器两部分组成,感受器负责感应被测量物理量,并将其转化为机械信号,变换器则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可测量的物理量种类繁多,涵盖了温度、湿度、压力、流量、速度、力量、位移、振动、光照等领域。
二、传感器的分类
按照物理量的不同,传感器可分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多种类型。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传感器可分为磁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三、传感器的应用
1、工业自动化
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最为广泛。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传感器能够监测到机器人、物料、零件等的位置、移动状态、速度,从而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例如,在汽车制造工艺中,使用传感器能够检测车轮的位置和大小,将车轮装配到适当的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医疗
传感器在医疗领域也有较广泛的应用。例如,医疗传感器可以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等生理指标,从而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精准治疗。
3、环境监测
传感器在环境监测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能够对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噪声等进行监测。例如,通过对污染水体进行传感监测,能够快速地发现水质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也不断地提升。未来,预计将会出现更小、更智能、更灵敏的传感器。传感器的智能化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满足智慧城市、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需求。此外,传感器技术还将和其他相关技术结合,共同推动未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推动了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相信在未来,传感器技术将会不断发展壮大,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价值。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为了解决疲劳传感器在结构疲劳监测时,模拟信号传输噪声大、热输出大等引起的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数字疲劳传感器,此传感器采用片上系统ADuC845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传感器自带稳压,高精度、低温漂供桥与参考电路.传感器能实现温度补偿、非线性校正及数字信号传输.试验证明:传感器实际分辨力达0.001Ω,时间漂移小于0.002Ω/h,抗干扰能力强,测试精度与可靠性高,完全能满足工程疲劳检测的要求.
作 者:张明 胡明敏 ZHANG Ming HU Ming-min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中心,江苏,南京,210016 刊 名:传感器与微系统 PKU英文刊名:TRA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年,卷(期): 27(8) 分类号:O346.2 关键词:疲劳传感器 疲劳监测 结构健康监测✧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传感器技术》课程涉及机械、物理、化学,光学、材料、电子、生物、半导体、信息处理等众多学科领域,属于交叉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它在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繁多的被测量和测量仪器中归纳出检测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特性,以便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目前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传统的按测量原理分类介绍传感器知识并基于理论假设项目教学,这种分类方法侧重于传感器的原理性知识掌握和传感器改革,这跟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需求不一致,且跟当前传感器的集成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相矛盾;二为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但是传感器本身种类繁多,单纯的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涉及到的传感器太少,不足以涵盖传感器的整体状况,缺乏知识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传感器技术知识。因此,结合职业院校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及工学结合等特点,本课程改革结合以上两种方式的优点和当前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来调整课程体系架构和教学方式。
以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为基准,根据我院自动化系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来改革课程,突出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传感器选型与应用的职业能力培养。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传感器选型能力、典型测量转换电路设计制作能力、常见传感器安装、检测和维护能力;根据传感器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调整课程知识体系架构;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改革课程内容和能力达成项目;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项目来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我院自动化系《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面向西部电气电子电器产业,本课程改革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改变:
(一)课程目标的改变。从传统的着重讲解传感器结构、原理与应用向培养选型、改革和制作具体传感检测电路的能力上转变。
(二)课程体系的改变。从传统的通过按测量原理分类介绍传感器以及前些年的纯粹以项目为导向学习传感器转变为按被测量(即功能)来实施传感器的教学,以使学生在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特性的基础上,容易根据测量对象来选择传感器;引入典型的实际工程应用项目,指导学生应用选择的传感器进行信号处理电路改革和应用。
采用系统性知识教学与模块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真实产品作引导、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为基础,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传感器技术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
在典型传感器工程应用学习项目中,每个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都会经历“资讯(信息收集)→决策(拟定方案)→计划(制定实施细则)→实施→检查→评估总结分析提高)”六个阶段,老师带着学生完成六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手把手教学生怎样做,让学生体会每一阶段具体工作任务,为走向工作岗位、参加工作积累经验。在具体的理论、实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讨论法、演讲法和反思法等微观教学法的交替使用,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并且充分运用引导文等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进取心大大增强。
本课程改革秉承“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实际工作所需确定教学内容”的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开发。整个课程以传感器的典型技术、典型应用为主线,建立了按被测量(即功能)介绍传感器技术知识和以具体工程应用项目为单元、以典型控制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相结合的结构。理论教学方法与实训锻炼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了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理论同时,学习锻炼了根据要求实施传感器选型、典型测量转换电路设计制作、常见传感器安装、检测和维护等能力。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从力学的观点,将被测对象混凝土构件和埋入其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看成是一种复合材料或复合体,首次将剪滞法理论(shear lag theory)应用于分析光栅传感器埋入混凝土构件时的应力传递规律,得到了光栅传感器的应力传递公式和应力传递系数.利用得到的`光栅传感器的应力传递公式,计算了混凝土实验构件的应力变化情况,实验证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作 者:鲍吉龙 陈莹 赵洪霞 BAO Ji-long CHEN Ying ZHAO Hong-xia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0 刊 名:传感技术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 年,卷(期): 18(4) 分类号:V211.7 关键词:光纤光栅传感器 应力传递规律 传递系数 包覆材料✧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传感器课件简介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物理量并将它们转化为可处理的信号的设备。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例如工业过程控制、天气预报、机器人技术、医学监测等。因此,对于传感器的教育和培训显得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和应用技术。
主题一:传感器的原理和类型
传感器基于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光线、声音等原理来工作,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本主题将介绍传感器的原理和类型,以及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它们的不同功能和用途。
先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感器类型,例如: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包括热电偶、热敏电阻、红外线传感器等。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压力,包括压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石英传感器等。
光线传感器:用于测量光线强度,包括光电二极管、光阻传感器、光电开关等。
声音传感器:用于测量声音强度,包括电容式麦克风、陶瓷式麦克风、压电式麦克风等。
本主题将介绍传感器的原理、工作方式和特点。此外,还将探讨常见传感器的优缺点,并讨论各种传感器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使用。
主题二:传感器的应用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已经成为各种设备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主题将介绍传感器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使用,例如:
工业过程控制:传感器用于测量工艺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以控制工艺过程。
天气预报:传感器用于测量气压、温度、湿度、风速等,以预测天气。
机器人技术: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位置、运动、碰撞等,以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医学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等,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
本主题将介绍不同应用领域中传感器的使用场景、工作方式和优点,以及讨论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传感器选择。
主题三: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
传感器收集数据的能力是它们的一个重要特点。本主题将介绍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
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传感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号调理: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或缩小,以便于处理或存储数据。
数据存储和处理:介绍常见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方法,并解释它们在不同应用中的作用。
本主题将介绍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解释传感器数据来推断物理世界中的情况。
结论
传感器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和工程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传感器的理解和应用,对于今后需要使用传感器的学生和职业人士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本课件将介绍传感器的原理、类型和应用,以及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
✧ 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 ✧
第1章概述
1.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定义为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
传感器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物质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将输入的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转化为输出的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
1.3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它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另外,还有信号调理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
1.4传感器如何进行分类?
(1) 根据传感器的输入,可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2) 根据传感器的输出,可以分为模拟传感器和数字传感器。(3) 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电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磁传感器、热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4) 根据传感器的基本作用,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5) 根据传感器的能量关系,可分为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6) 根据传感器的技术特点,可分为普通型和新型。
1.5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2)传感器集成(3)传感器智能化(4)传感器网络化(5)传感器小型化
1.6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1)差动技术(2)平均技术(3)补偿与修正技术(4)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 (5)稳定性处理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测量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主要性能指标为线性、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精度、分辨率、零点漂移和温度漂移。
2.2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线性化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其线性化?
a: 传感器的线性化有助于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制造校准和测试。 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
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近似,多数情况下采用最小二乘法求拟合线。
2.3压力传感器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并计算了非线性误差、滞后误差和重复性误差。当压力为0兆帕时,输出为0毫伏;当压力为0.12兆帕时,输出为16.50毫伏
非线性误差略
正负行程最大偏差hmax=0.1mv,故γh=?hmax0.1100%=?0.6%yfs16.50
重复性的最大偏差为rmax=0.08,所以γr=?rmax 0.08=?0.48%yfs16.5
2.4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如何分析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输出对输入的响应特性随时间变化。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以分别用瞬态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进行分析。阶跃信号常被用作瞬态响应的输入,正弦函数常被用作频率响应的输入。
2.5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零阶系统常用灵敏度k,一阶系统常用时间常数τ和灵敏度k,二阶系统常用固有频率ω0、阻尼比ζ和灵敏度k。
2.6试图说明线性定常系统的叠加和保频特性的意义和意义。
当检测系统的输入信号是由多个信号组成的复杂信号是,可以将复杂信号的函数按叠加关系看作是几个简单信号的和,从而简化了问题。
如果已知线性系统的输入频率,根据频率保持特性,可确定该系统输出信号中只有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成分才可能是该输入信号引起的输出,其他频率成分都是噪声干扰,可以采用相应的滤波技术。
2.7用某一阶传感器测量100hz的正弦信号,如要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时间常数应取多少?如果使用传感器测量50赫兹正弦信号,振幅和相位误差是多少?
解:一阶传感器频率响应特性:h(jω)=11,幅频特性:a(ω)=τ(jω)+1+(ωτ)2
1≤5%+(ωτ)
,取τ=0.523ms由题意有a(jω)≤5%,即又ω=2π=2πf=200πt,所以0τ0.523ms
(1/+(ωτ)2)1幅值误差:a(ω)=×100%=1.32%1
相位误差:φ(ω)=arctan(ωτ)=9.30
2.8温度传感器是一个时间常数τ=3s的一阶系统,当传感器受到突然温度变化的影响时,试着找出传感器温差三分之一点半所需的时间。
温差为二分之一时,t=2.08s
温差为三分之一时,t=1.22s
2.9玻璃水银温度计通过玻璃温度袋将热量传递给水银,用一阶微分方程表示。众所周知,玻璃水银温度计的特性微分方程为2dy,x表示输入+2y=2×103x,y表示水银柱的高(m)dt温度(℃)。
求该温度计的时间常数及灵敏度。
τ=1s;k=1×103
2.10传感器是一级系统。当受阶跃函数影响时,t=0时输出为10mv,t=5s时输出为50mv,t→∞时输出为10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τ=8.5s
2.11在阶跃输入激励下,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的超调量约为最终稳态值的40%。如果从阶跃输入开始至超调量出现所需的时间为0.8s,试估算阻尼比和固有角频率的大小。
2.12在某二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测试中发现,谐振发生在频率216hz处,并得到最大的幅值比为1.4,试估算该传感器的阻尼比和固有角频率的大小。
1ω2ω解:二阶系统a(ω)=2
ωnωn
当ω=ωn时共振,则a(ω)max=1=1.4,ξ=0.362ξ
所以:ω=ωn=2πf=2π×216=1357rad/s
2.13设一力传感器可简化为典型的质量-弹簧-阻尼二阶系统,已知该传感器的固有频率f0=1000hz,若其阻尼比为0.7,试问用它测量频率为600hz、400hz的正弦交变力时,其输出与输入幅值比a(ω)和相位差φ(ω)各为多少?
第三章电阻式传感器
3.1应变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的。
当被测物理量作用在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力矩或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形变,变换成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应变片,将引起应变敏感元件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量输出。输出的电量大小反映了被测物理量的大小。
3.2电阻应变片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按组成材料有金属和半导体之分,金属应变片受力时,主要是基于应变效应,是引起应变片的外形变化进而引起电阻值变化,而半导体应变片时基于压阻效应工作的,当受力时,引起应变片的电阻率变化进而引起电阻值变化。
按结构形式有丝式和箔式之分。丝式是应变金属丝弯曲成栅式结构,工艺简单,价钱便宜。箔式是采用光刻和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工艺复杂,精度高,价钱较贵。
3.3引起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的原因是什么?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是什么?
一是电阻温度系数,二是线膨胀系数不同。
单丝自补偿应变片,双丝组合式自补偿应变片,补偿电路
3.4试分析差动测量电路在应变式传感器中的好处。
灵敏度提高一倍,非线性得到改善。
3.5如果将100应变片粘贴在弹性元件上,试件截面积s=0.5×104m2,弹性模量e=2×1011n/m2,若5×104n的拉力引起应变计电阻变化为1,求该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解:k=rr1/ε,已知r=1,所以=rr100
f50×103
292σ==n/m=1×10n/m,4a0.5×10
σ1×109
3由σ=eε得ε===5×10,e2×1011
所以k=r/r1/100==2ε5×103
3.6一个量程为10kn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其弹性元件为薄壁圆筒轴向受力,外径20mm,内径18mm,在其表面粘贴八个应变片,四个沿轴向粘贴,四个沿周向粘贴,应变片的电阻值均为120,灵敏度为2.0,泊松比为0.
3,材料弹性模量为2.1×1011pa,要求:
(1)绘出弹性元件贴片位置及全桥电路。(2)计算传感器在满量程时,各应变片电阻变化。(3)当桥路的供电电压为10v时,计算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解:(2)a=π(r2r2)=59.7×106m2
r1=r2=r3=r4=kfr=0.191ae
r5=r6=r7=r8=r1=0.0573
(3)u0=1mv
3.7图3.5中,设负载电阻为无穷大(开路),图中,e=4v,
解:(1)u0=e[r1+r1r31011]=4×()v≈0.01v(r1+r1)+r2r3+r42012
(2)u0=e[r1+r1r31011]=4×()v=0v(r1+r1)+(r2+r2)r3+r42012
(3)当r1受拉应变,r2受压应变时,
u0=e[r1+r1r31011=4×()v=0.02v(r1+r1)+(r2r2)r3+r42002
当r1受压应变,r2受拉应变时,
u0=e[r1r1r3991=4×()v=0.02v(r1r1)+(r2+r2)r3+r42002
3.8图3-11中,设电阻应变片r1的灵敏度系数k=2.05,未受应变时,r1=120。
当试件受力为f时,应变片承受平均应变ε=800m/m,试求:(1)应变片的电阻变化量r1和电阻相对变化量r1/r1。2)将电阻应变片r1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电压为直流3v,求电桥输出电压及其非线性误差。
(3)如果要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何种措施?分析其电桥输出电压及非线性误差的大小。
解:(1)r1/r1=kε=2.05×800×106=1.64×103
r1=kε×r1=1.64×103×120=0.197
(2)u0=er13×=×1.64×103=1.23mv4r14
r1/r11.64×103γl===0.08%32+r1/r12+1.64×10
(3)若要减小非线性误差,一是要提高桥臂比,二是要采用差动电桥。
-
推荐阅读:
煤矿技术员工作计划(分享13篇)
制药技术员工作计划(热门十七篇)
样品技术员工作计划(汇总十六篇)
电仪技术员工作计划(必备16篇)
锦鲤养殖技术员工作计划(经典20篇)
连续化技术员工作计划(集合13篇)
-
欲了解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传感器技术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