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收藏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的折纸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1
教师的指导策略:
1、幼儿进行浆糊贴花朵时候,画面可能会显得比较脏,全是浆糊的印子。
2、教师提前告诉幼儿每人折三朵花,先固定三朵花在花园里的位置。然后用浆糊进行花朵的粘贴,记得只能贴一次。贴好就不能撕下来了。
3、幼儿进行添画时,可能会随意进行添画,自己想到什么就添什么。
4、教师在出示讲解添画内容时,帮助幼儿概括。地上的小草、天上的云朵、飞翔的小鸟、红红的太阳、细细的雨点等可以让幼儿进行选择。
5、抓笔时候,幼儿会抓最上面,收拾蜡笔时候会漏下一两支蜡笔。
6、教师给与要求,提醒幼儿抓蜡笔的最底下,用完了,可以把包着的纸撕掉。收拾的时候要将蜡笔全部收拾干净才能离开。
重点指导:
1、教师可以通过折纸的步骤图,帮助幼儿理解折纸的过程,并且逐步感知步骤图上的常用标记,在折纸的过程中还能帮助幼儿回忆教师讲解的细节之处。
2、教师可以出示多幅范画,丰富幼儿添画的种类,避免图案的单一。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正方形的彩色纸角对角地折成三角形的技能。
2、尝试在郁金香花上添画花茎、叶子,同时能添画小草、太阳、小鸟等物。
3、正确使用浆糊、油画棒,并能保持作品整洁。
活动准备:
正方形的彩色纸、油画棒、浆糊、范画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范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图上的花和我们以前画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花是用什么方法做的?茎和叶子是用什么方法呢?
二、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用步骤图的方式。
1、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细节。
提问:你在这些图纸上看到一些什么?
它们可能是什么意思呢?
2、教师对照步骤图进行示范:
(1)拿一张正方形的纸,边对边地折成三角形,把线压平
(2)把两个角朝上折,一朵花就折好了
3、教师再次强调“箭头”和“折痕”的提示作用。
改动:幼儿之前已有“折小狗的”经验,因此,这一次不需要出示步骤图。
“小狗”比“郁金香”的步骤还稍微多一些。只要帮助幼儿进行删减即可。
4、粘贴花朵在画纸上。
花折好后,在反面抹一点浆糊,贴在作业纸上。
5、进行添画。
用油画棒添画花茎和叶子。
三、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指导。
1、师生共同按照步骤图的提示进行折纸(花朵)。
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图谱给折纸活动带来的帮助。
2、引导幼儿将两朵花都折好后再抹浆糊贴,然后添画花茎、叶子,还可以画小鸟、太阳等。
3、提醒幼儿注意正确的抓笔姿势,油画棒用完后要放在笔盒里。
四、布置场景,作品展示。
教师:把我们的郁金香带到花园里,看看你喜欢哪一朵郁金香,为什么?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叠不同的鱼。
2.让幼儿在折纸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各色正方形手工纸若干(每个幼儿两张)
2.蓝色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课题
在海底世界,本来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儿,由于很多人不讲卫生,海洋里的水变脏了,很多鱼儿没有了家,(出示背景图)。后来,人们给海洋治好了‘病’,现在有些鱼儿已经回来了,可有些鱼儿还不知道呢。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怎样制作鱼,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家好吗?
二、基本部分:学习鱼的不同折法
1.出示范例,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
(1)将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
(2)将长边上的两个角向上折(或折一个角)
(3)添画上眼睛
2.幼儿练习折大鱼小鱼,教师巡回指导。
(1)对于有疑问和有困难的幼儿及时指导。
(2)添画鱼儿头部眼睛时,注意在适当位置。
3.教师协助幼儿将折好的鱼儿粘贴到背景图上
送“大鱼小鱼“回到自己的家——海底世界。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鱼儿游来游去。
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通常采取教师示范、幼儿跟着学的教学模式,在折纸活动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我们中班的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可尝试让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折纸。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狐狸的外形与习性。
2.学习狐狸折纸。
【活动准备】
狐狸图片 白纸 笔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幼儿看图片——感知狐狸的外形。
二、 基本部分
1. 幼儿说狐狸的外形,老师总结。
尖嘴大耳,长身短腿,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2. 老师介绍狐狸的吃食。
狐狸主要吃昆虫、野兔和鼠,这些动物都是危害庄稼的坏家伙 ,狐狸吃了它们,等于是帮了农民伯伯的.忙。
狐狸的奇怪行为:一只狐狸跳进鸡舍里,把12只小鸡全部咬死,最后仅叼走一只。
3. 幼儿说说狐狸皮毛的用途。
4. 幼儿折纸:狐狸
老师示范折纸方法。
幼儿随老师一起折纸,有困难,老师帮忙。
幼儿把玩自己的折纸作品。
三、结束部分
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送至展览区。
活动反思:活动过程组织松散,幼儿纪律混乱。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折纸的技能(边、角对齐、压平)。
2、学习单张纸的简单折叠技能和简单的变化方法。
3、培养幼儿对这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折叠用纸若干、变形金刚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变形金刚,作几次变化。
2、出示正方形的纸一张,教幼儿将这张纸变成一件有趣的玩具。
(1)将正方形的纸对折成长方形
(2)将对折后的长方形想旁边对折成小正方形(方法同上)
(3)将对折后的正方形拉开,在其两边向中间各对折一次,形成两扇门
(4)将小门的上端啦出两个三角形(难点,重点演示)
(5)将三角形的下端往上折一下,即成一架钢琴(在讲解、演示的同时出示折纸的图示,要求幼儿边听老师讲解、边看图示)
(6)将上述过程编成一个顺口溜:一个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在变成一个正方形。关上两扇小门。拉出两只三角形,鼻子往上翘一翘,变成一架小钢琴。
3、将钢琴变一变
师:我是变形金刚,我会把钢琴变成另外一件玩具(教师将钢琴变成畚箕。 教幼儿将钢琴变成畚箕(教幼儿将钢琴的上部用手一捏,即成畚箕)
4、将畚箕变一变
教师说:我在来变一变。变成一顶济公帽 教幼儿将畚箕变成济公帽。教师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放下一个鼻子,把它翻个身子,关上两扇窗子,叠好两床被子,拉开来就是一顶帽子。
5、结束:幼儿带上济公帽,听听音乐、唱唱、走走、玩玩。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气球娃娃,并注意配色协调。
2、通过气球娃娃的设计和装饰,增进幼儿对废旧包装材料的认识。
3、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气球娃娃、吹好的气球(带小棒)、毛根、报纸、包花纸、广告纸、即时贴、蛋糕盆、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出示小气球)“有个小气球,它有个愿望,它想让自己穿上漂亮的`裙子跳起舞、戴上花帽子唱起歌,有一天,它的愿望终于实现啦!看,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气球娃娃了。
二、幼儿欣赏、造型刺激。
1、出示气球娃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气球娃娃的五官以及装饰所用的一些废旧材料。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示范创作气球娃娃,重点引导幼儿注意气球的颜色与裙子、帽子所选的包装纸的配色协调。
3、造型刺激,欣赏更多的气球娃娃造型。
三、大胆想象、动手创作。
1、提出要求,幼儿创作。
2、教师适当指导,给予有困难的幼儿一定的帮助。
四、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1、评选最有创意的气球娃娃、最具人气的气球娃娃。
2、把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或走廊内,布置环境。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增强欣赏自然美的意识,激发儿童热爱创造活动;
2、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感受和表现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3、制作一只能飞动的纸蝴蝶,折纸蝴蝶教案。
教学重点:
了解对称、设计蝴蝶外形并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添画花纹。
教学难点:
设计一只新颖、色彩绚丽、能飞动的蝴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在美丽的花丛中,有许多可爱的蝴蝶,它们快乐的飞舞、你追我赶着做游戏,瞧,它们都飞到这里来做客了!”拿出蝴蝶贴在黑板上;让蝴蝶从室内飞过;手拿蝴蝶晃动。
2、师出示作品(纸蝴蝶):谁想和它们玩一玩?我们来比比看,哪只蝴蝶飞的最高!舞姿最优美!
3、部分学生参与活动(配乐)
4、教师小结:这些同学表现真好,老师把这些蝴蝶奖给你们!谁还想来?可是老师做的'蝴蝶不够呀,怎么办呢?
5、教师出示课题:蝶儿飞飞。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找特点。那么一只美丽的蝴蝶有什么特点呢?
2、讲解外形:蝴蝶的外形要新颖,它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3、学生观看蝴蝶的外形,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4、讲解花纹:蝴蝶的花纹要美丽,颜色要漂亮,你们看!
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6、讲解对称: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叫做“对称。”两边是一模一样的!
7、比如蜻蜓就也是对称的小动物!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对称的现象呢?
8、引导学生说出多种对称现象。师:现在我来考考你们,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9、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
三、加工蝴蝶:
师:好吧!我们来动手试一试!每一小组都有很多材料。我用我的方法,你们也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注意外形的设计与颜色花纹的搭配!师生用不同方法开始制作比赛。(配乐)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的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2、养成耐心、细致的折纸习惯。
活动准备:
1、纸飞机,纸飞机步骤图。
2、正方形彩纸。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说个谜语,看看那个宝宝能猜出来是什么?
有人说我象老鹰,我说我象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来,立刻带你到北京。
2、出示纸飞机。引导幼儿谈谈飞机的特征。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折纸飞机。
飞机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飞机的样子就像飞翔的小鸟,有一对大大的翅膀,是用来保持平衡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一学飞机是怎么折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翅膀的折法。
(1)首先要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打开。
(2)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对折。
(3)然后,反过来对折,边对边角对角。
(4)再向反方向外翻折出飞机的.翅膀,飞机就折好了。
师:你们看看老师折的纸飞机和你们看到在天上飞的飞机是一样的吗?你们想学吗?
4、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指导。
5、让折好的幼儿先自由试飞,体验玩和成功乐趣。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沿正方形的宽边对称对折。
2、练习反复折叠,折出可爱的小青蛙。
3、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5、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小青蛙折纸成品若干。
2、白色长方形图画纸、油画棒、胶棒等每人1份。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在小青蛙折纸上进行装饰。
1、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四、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小青蛙折纸成品,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看,这些小青蛙多可爱呀!你最喜欢哪一个小青蛙?为什么喜欢它?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青蛙?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你想折一个小青蛙吗?
2、鼓励幼儿探索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师:我们怎样把一张白纸变成一把可爱的小青蛙呢?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制作的小青蛙范例,分析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并提示步骤要点,在幼儿折纸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说明了手和大脑的密切关系,"心灵手巧"、"十指连心"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午饭之后我经常让他们折纸,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每次孩子们在活动开展之初兴趣都很高,摆弄几下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们会折的东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儿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案设计:
一、目标:
1.学习用双三角的折法,制作小鱼。
2.使用的记号笔、蜡笔、水彩笔等美术工具和材料,对小鱼进行装饰。
二、准备:
小鱼范例若干、大小不同正方形纸若干、背景图鱼池一张、胶棒三、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纸兴趣昨天晚上老师折了许多小鱼,我们来看看吧。
我们给这几条小鱼找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幼儿学折小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折双三角。
折好后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之后把小鱼送到鱼池去玩。
3.幼儿折纸,教师个别指导。
4.活动结束今天小鱼们玩的很开心,我们去给他们找个家好么。
反思:
我通过看老师折纸-跟老师折纸-自己折纸三步走。活动中,几个中班年龄的幼儿在跟着老师折纸之后基本能折出双三角形来,部分能力强的小班幼儿在老师的反复指导能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幼儿都出现了折错、乱折的情况,但是我想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应该允许幼儿犯错,同时我也发现,我们班孩子对折纸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对他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是要反复练习的。
通过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在折纸活动中我们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通过交流可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
4、享受折纸的乐趣;
5、加深对狗的认识。[66职场网 wwW.Dm566.CoM]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给幼儿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幼儿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样子?(重点耳朵耷着)与"比比"进行对比(引出是用纸折的贴上的)。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引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3、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不明白的进行简单讲解(要提到"倒三角形")。(见图2)
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狗头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狗头。
5、折完狗头,再提议让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
6、用浆糊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
总结分享
知道狗的外形特征,拿着折好的狗头,说出狗外形。
活动评价
幼儿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狗头。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11
【活动名称】
狐狸
【课程设计人】
林乐娜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狐狸的外形与习性。
2、学习狐狸折纸。
【活动准备】
狐狸图片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看图片——感知狐狸的外形。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说狐狸的外形,老师总结。
尖嘴大耳,长身短腿,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2、老师介绍狐狸的吃食。
狐狸主要吃昆虫、野兔和鼠,这些动物都是危害庄稼的坏家伙,狐狸吃了它们,等于是帮了农民伯伯的忙。
狐狸的'奇怪行为:一只狐狸跳进鸡舍里,把12只小鸡全部咬死,最后仅叼走一只。
3、幼儿说说狐狸皮毛的用途。
4、幼儿折纸:狐狸
老师示范折纸方法。
幼儿随老师一起折纸,有困难,老师帮忙。
幼儿把玩自己的折纸作品。
三、结束部分
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送至展览区。
活动反思:活动过程组织松散,幼儿纪律混乱。
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活动工具: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咪咪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猫》。教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 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折纸过程:
1、请幼儿园小朋友们欣赏折好的"小猫",提问:"这是什么?小猫是怎么叫的?知道小猫是怎么折出来的吗?"
2、老师按"小猫折纸"中的步骤图边讲解边进行示范。
3、引导幼儿自己折,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对于经验和技能不足的儿童老师可以把着她的手帮助。
4、小猫折好后,引导幼儿画出嘴巴、胡须、眼睛。
5、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鼓励小朋友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的小猫在干什么,分享成功的快乐。
-
需要更多的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网内容,请访问至:幼儿园美术折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