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日记(通用十二篇)_德孝日记
发布时间:2022-04-15德孝日记(通用十二篇)。
德孝日记 (一)
孝德伴我成长
《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读着这句话,我不由想起了子游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子游问孔子,以很丰厚的生活奉养父母,这个算不算是尽孝呢?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原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在教育我们做子女的要恭恭敬敬地对待父母,这就是一种孝!
我生活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这个家里,我就是那个众星围绕的月亮,就是那个骄傲、任性的小公主。扪心自问,对于父母,我有那份恭敬吗?
记得有一次,我做完作业,照例给妈妈检查。妈妈认真地端详,渐渐地皱起了眉头。不用说,肯定是我又做错了许多题目。这时妈妈指着作业本,先点点头,紧接着又摇摇头说:“你怎么回事?前面算式写对了,结果竟算错了。”我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思路对了就可以了嘛!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我计算认真点不就行了吗?”听了我的话,妈妈没有生气,而是摸着我的`头说:“你平时做作业也一定要认真,否则倒霉的总是你自己,上次就因为算错扣了两分,与一百分擦肩而过。”
妈妈这不是在揭我伤疤吗?哪壶不开提哪壶!我顿时起了“公主病”,冲进厕所,二话不说锁好了门,任凭妈妈怎么敲门,都不出声,更别提开门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有点累了,倚靠着墙壁,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已经躺在床上了。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妈妈说上几句,是为你的学习好,怎么动不动就发脾气呢?”仔细想想,妈妈的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发脾气的确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更是对父母的不敬不孝!
还有一次,爸爸在加班,一边看着电脑,一边说:“思思,给爸爸倒杯水。”我听了,不耐烦地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你不是经常对我说的吗?”爸爸生气地叫了一声:“你到底倒不倒啊?”我不情愿地去倒了一杯,嘴里还嘟囔着:倒就倒嘛……事后,爸爸和妈妈批评了我,我忽然感到很惭愧,父母可以为我们倾其所有,可我们却连一杯水也不肯为他们倒。这件事令我羞愧难当。
如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不仅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更重要的是它时刻提醒我,要恭恭敬敬地对待父母。
所以,每当我出门时,父母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我却没有显出不耐烦;每当周末,我总会按时去上父母给我报的补习班,即使内心有些不情愿,因为我理解父母望女成凤的心理;每当父母需要我成为他们的助手时,我总是愉快地说“我来啦!”因为,我知道,对于生养我们的父母,即使他们白发苍苍,我们唯有感恩与恭敬!
德孝日记 (二)
孝德模范事迹材料
河南女孩祁晓岩是孝女,今年21岁,河南科技学院会计专业大二学生。祁晓岩的母亲李赞英,患有罕见的视神经脊髓炎,几近失明,下肢瘫痪。祁晓岩从上高中起一直到现在上大学,都是带着母亲上学。
2015年9月29日,祁晓岩的母亲李赞英因并发症住进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花了大笔钱,祁晓岩再也扛不过去了,请求爱心人士帮忙。
祁晓岩说她不想活在大家的同情里
现在,祈晓岩的妈妈已经出院,祁晓岩给记者打这个求助电话,祁晓岩鼓了很大的勇气。她说,如果不是自己实在扛不过去了,她不想让大家知道她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或者说,她不想活在大家的同情里。
妈妈在医院住院,欠下了1.2万元的外债,让她难以承担。为了赚钱养活家人,祁晓岩的父亲祁金锋一直在天津开车,这次也不得不请假回来照顾妻子。他这一请假,家里彻底断了收入来源。为了应付各种开支,还不得不刷了信用卡。
祁晓岩总是买最便宜的菜,大白菜一买就是一编织袋。为了省下买油的钱,她很少炒菜,用清水煮是她最常用的“烹调”方式。她这样的生活,对于很多同龄女孩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对祁晓岩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常年营养不良是祁晓岩的母亲这次入院的原因,因为身体极度虚弱而引起了休克。祈晓岩说:“在医院主要就是输葡萄糖,打营养针太贵了,我们拿不起。医生让回家加强营养,可我家的鸡蛋,有的还是同学送来的”。
孝女4岁时她就开始照顾生病的母亲
祁晓岩的老家在河南省濮阳县渠村乡南湖村。她两岁时,妈妈的眼睛开始由模糊变得几近失明,父亲到处借钱,去很多医院看过病,但最终没有奏效。端饭。
在祁晓岩6岁时,为了生活,祁晓岩的父亲祁金锋不得不外出打工,照顾妈妈的重担落在了年仅6岁祁晓岩身上。从那时起,她每天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学着做饭,每天都要安排好妈妈的饮食才奔向学校。
初中毕业后,祁晓岩考上了濮阳县一中。由于学校离家较远,祁晓岩就把妈妈带到了县城,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屋子照顾妈妈。2014年,她考上了河南科技学院,于是又把妈妈带到了大学。
祁晓岩的孝举感动了无数人,她先后获得了“濮阳县十大好人”、河南省第五届“美德少年”、第四届“河南省敬老之星”等称号。荣誉之下,祁晓岩还要继续和窘迫的生活斗争。
虽然生活不容易但她成绩很好
祁晓岩的辅导员李鑫良说,晓岩是个坚强的女孩,自强自立,除老师外,同学们几乎不知道她的家庭情况。虽然生活得很不容易,但祁晓岩的成绩非常好,今年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在生活中,祁晓岩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照顾母亲上,所以,要取得好成绩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课堂上集中全部精力。这样做,一可以提高效率,二可以减少精神负担。
为了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她只能起得越来越早,忙完妈妈的饮食,又得抓紧去读书学习。
孝女祁晓岩的事一定会感动很多爱心人士,希望她能得到更多好心人的帮助渡过难关。
孝德模范事迹材料
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我叫彭雷,今年40岁,是调兵山市第三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
我的妻子叫张红,今年39岁,在调兵山铁能集团水暖厂工作。
我的儿子今年13岁,在调兵山市第九小学读六年级。
十几年来,我们一家三口过着平静、和谐而幸福的生活。
如果说这个家庭还有一些困扰的话,那就是我重病的岳母。
我的岳母今年63岁,是铁能集团的退休职工。
她的年纪并不大,但病史却已不短,病情也很严重。
1995年,她被检查出身患糖尿病。从那时起,她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吃药无数,却仍不能控制她的病情。
渐渐的,由糖尿病又引发了多种并发症,高血压、心衰、肾衰……
如今,已发展到尿毒症,全靠透析维持生命……
一个又一个并发症的出现,给了我们家一次次的打击,也给岳母的身体一点一点的增加病痛的折磨。
2009年以后,住院已成了家常便饭。仅2012年一年,岳母就住了11次院,几乎每个月都要在医院住一半时间。
那一年,医院已经成了我们的另一个家。
面对这样艰难的情况,岳父和妻子责无旁贷,他们都在尽心尽力照料病重的岳母。但是,他们也都曾对我流露出了歉意,原本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因岳母的病重蒙上了阴影。
我却从来没有过半点怨言:“百善孝为先,”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乌鸦尚能反哺,羊羔也知跪乳,更何况是人呢?
父母曾把孝敬老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现在需要儿女去孝敬他们了,儿女怎么能袖手旁观?
再说,谁都有老的时候,将心比心,我们也要在孩子的面前做个好榜样,可不能成为孩子眼中的坏典型。
所以,我常开导妻子,告诉她岳母有病我们就治,有需要我们就去照顾她,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不就是没有时间休闲娱乐嘛,不就是受一点累嘛,都不过是一点可有可无的小问题。现在趁着年轻,正是孝敬父母的好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待,”别等到将来没有老人了才追悔莫及。
这样,岳母每一次病重住院,我们都是“全家总动员”。
岳父只能周一到周五在家照料岳母,因为每到周末,岳父还都要赶到沈阳,去照料自己年迈的母亲,周一再赶回来。
在岳父的榜样带动下,我和妻子承担起了绝大部分的照料责任。
每日三餐都是精心准备,准时送到,一切以岳母爱吃的和易消化为标准。
夜间陪护最是辛苦,我和妻子就轮流排班,保证有一个人陪在岳母身边。
大小便、擦身、洗涮等等的卫生工作,我们也从不放松,保证岳母的身体、衣服总是干净整洁。
为了专心的照料岳母,妻子把工作调到了相对上班时间更方便的水暖厂;我们还关掉了自己苦心经营的箱包小店。我们挣的钱少了,但与亲情相比,其他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两年前,我们把岳母从红房接到了自己在四区的家中,一家五口住在了一起。
原本并不宽敞的房子,因岳父岳母的.到来更显拥挤,但我们并不嫌弃,能给岳母最好的照料,就是我们追求的全部目的。
自从搬到我家后,岳母的身体也日渐好转,住院的次数明显减少。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久病成医,有着多年的照顾病人的经历,我和妻子现在都能做一些简单的医务护理工作,打点滴、量血压都已不在话下。
我们在护理岳母的同时,努力的摸索着,学习着,希望能够带给岳母最及时最细致的照料。
当然,在照顾岳母的同时,我也有一些遗憾,比如我的儿子,我对他的关心太少了。
从他六岁起,为了送岳母去医院,我们经常在晚上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饿了,他就自己吃点面包;渴了,就喝一点凉牛奶或凉水。
我们常常在半夜回到家时,发现电视还开着,儿子却蜷伏在沙发上睡着了。
去年夏天,岳母在医院里整整住了一个月,儿子也就自己过了一个暑假。
每天的早饭和午饭都是在小吃部完成,晚上我们做好了饭,匆匆吃一口就赶到医院,还是留他独自一人在家。
岳母出院后,我才意识到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关注过儿子了。
让我欣慰的是,儿子非常懂事,从不抱怨。
我们给他的关爱太少了,很多事都无法补偿,我只能希望他能从这样的生活中学会坚强,同时也把父母的孝心孝行记在心里,融入血液之中。
孝敬父母,不一定要挂在嘴边,更要体现在行动之中。
几年的时间,我的脸上已经生出了皱纹,妻子的白发也日渐增多,但是,再多的痛苦劳累,我们都咬着牙挺了过来。
生活可能原本就是这样,平淡无奇,又回味无穷。
其实,我也要感谢病重的岳母,是她的病连起了一家人的心。
有一种情不必言说,只用行动演绎。
让我们一家人携手同行,相濡以沫,于患难中细细品味着人生的辛苦甘甜的生活……
德孝日记 (三)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孝无国界,满世界都充满了“孝”。孝,首先要从孝顺父母开始,因为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为我们操劳奉献了一辈子,我们理所当然要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是中国古代佳话,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弘扬孝的传统美德。孝,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美的表现出来,但我们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诠释它。
孝,可以有很多方式去表现,去诠释。孝,是父母工作一天后给他们倒上一杯水;孝,是父母劳累一天后回到家我们对他说的爸妈辛苦了;孝,是在父母感到疲惫的时候给他们的一个吻,一个拥抱;孝,是我们在学校的成绩进步;孝,是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父母来说,我们的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健康也是一种孝。
在父母的眼中,无论我们多大,都是孩子,父母并不奢求我们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也不奢望我们长大后会多有成就或多有钱。而有时我们在外地时的一句平安,期末考试试卷递上的成绩单上的前几名,父母都会很高兴,很知足,一切的一切,父母都是为了我们。
父母在外努力挣钱,努力奋斗,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健康成长,给我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已不是像幼儿园,小学那样的不懂事,也不想初中那样青涩,我们应该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去孝顺父母,周末时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和他们聊聊这一星期发生的事,学习的成果,对父母来说,这微不足道的事,已经算是孝了。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佳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孝顺父母,让父母知道我们是孝顺的孩子,让父母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我们不能把孝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我们一定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诠释它,不能让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里中断,我们要继续弘扬孝德,并把它发扬光大。
孝,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传统美德,弘扬孝德,是我们无时无刻都要去做的事。
德孝日记 (四)
今天,我能亲眼见到两位孝德模范,觉得十分荣幸,当我听到他们的事迹时不觉热泪盈眶。
邱红丽阿姨不仅自己去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还带领自己的爱心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她关爱老人,回报社会的故事让我心潮澎湃。曲朝阳哥哥从小父母双亡,他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他自强自立,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又是不平凡的,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知恩、感恩、报恩的孝德文化。
在此,我想向全体同学发出号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邱红丽阿姨、曲朝阳哥哥为榜样,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努力做个孝德好少年.同学们,你们愿意这样做吗?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孝德之花一定会开遍校园!
德孝日记 (五)
德孝日记是一本记录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日记,专注于记录自己对父母的孝敬和感恩之情的故事。这本日记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让人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的思考。
对于德孝日记的作者来说,孝敬父母是他一生的核心价值观。从小,他便深刻认识到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在他的记忆中,有一次他生病了,父母守在他的床前,不分白昼黑夜地照料他。他记得那段时间里,父母用温暖的手摸着他发烧的额头,不停地给他喂药,用柔和的声音安慰他。这段经历让他明白,在父母的保护下,他才能茁壮成长。
在长大的过程中,他通过行动来回报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他会主动帮助家里的家务,为父母做饭,擦洗家具,整理房间。经常有人问他:“你这么小就会做这些事情吗?”他总是微笑着说:“这是我为了回报父母的爱所做的,他们辛苦了那么多年,我想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的孝心。”
在德孝日记中,有一次他写到了一个关于他父亲的故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他父亲出差回家的同时,患上了重感冒。他记得那天晚上,他发现父亲正在躲在厨房里咳嗽着。于是他立刻跑到父亲身边,问道:“爸爸,你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父亲微笑着说:“是的,但是我没关系的。”然而他看出了父亲眼中隐藏的痛苦。他立刻为父亲煮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然后悄悄地端到了父亲面前。父亲感动地看着他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德孝日记以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作者与父母之间的点滴互动。每一次的相处,每一个小瞬间,都充满着温情和感激。这本日记让人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和无私。
除了父母之外,德孝日记中还记录了作者对其他长辈的孝敬。作者的外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每周末,他都会去外婆家,帮助她洗衣服、清理房间。每次离开的时候,他都会轻轻地亲吻外婆的额头,说:“外婆,我爱您。”他深明,无论在家人还是在社会中,孝敬长辈都是一种美德,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所在。
德孝日记呼吁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孝敬父母和长辈。他们给予我们的关怀和爱是无私的,值得我们永远怀有感激之心。同时,德孝日记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家人还是长辈,他们的付出和爱都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回报。只有通过亲情的传递与分享,我们的家庭才会更加温馨和睦。
德孝日记以其温暖、感人的故事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通过记录自己的亲情经历,作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孝敬与感恩是一种力量,它不仅是我们家庭和社会的纽带,也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和滋养。德孝日记不仅仅是一本日记,更是一本见证着爱与亲情的珍贵之书。让我们读完这本日记后,深刻思考家庭的重要性,珍惜身边的亲人,用行动去传递和继承亲情的力量。
德孝日记 (六)
当我读到张洪彬因为阿婆的鸡而被火星溅到自己的脸上,并不是一味地怪罪阿婆,而是笑呵呵地对阿婆说没事,对这件事一笑置之时,我心中像触电一样。我也遇到过类的事:又一次,我和同学们站在操场上聊天,有一个人跑了过来,不小心踩到了我的脚,他已经说对不起了,可我还是不依不饶地骂着……现在想起来,真是面红耳赤的,觉得很羞愧呢。
相信同学们也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事,被老师、同学、朋友、父母无意中伤害或误解了,可你是不是像张洪彬那样一笑置之呢?
当我读到张洪彬送阿婆去医院,不顾自己衣衫单薄,坐在迎风处,紧紧搂住阿婆,为阿婆挡寒风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小时候我经常生病,有一天夜里,我突然发烧了,爸爸妈妈来不及穿衣服,只穿着单薄的睡衣,给我拿上衣服,不管三七二十一,骑上车子就走了。我家离医院不远,但我想它很长。
后来,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我病好了,可爸爸妈妈却因太过操劳成了“大熊猫”。是的,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张洪彬对奶奶的爱也是伟大的。可我们真心回报他们了吗?
生活地中,我们常常会要求父母亲帮我们买这买那,不买就对他们怄气;父母批评一句就会发脾气……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我们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信的父母亲开心。
读完这篇文章,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平静下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张洪彬可以照顾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我们怎么就不可以帮助身边的人?
看见同学忘带笔了,可以把笔借给他;看见同学闹矛盾了,可以去调解,看见一位小朋友摔倒了,可以过去扶他;看见村里的某位老人行动不方便,可以帮他做些家务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给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小小的帮助,世界将会多么美好!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让我们从我做起,孝敬长辈,关爱他人,做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公民,做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做个让老师值得骄傲的好学生。
读《游子吟》一诗有感
从小班到现在,我们都学过许多古诗文,如《咏鹅》、《村居》等。这些古诗词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诗歌的美,也让我了解了人生的真谛。可是我还是喜欢富有感恩之情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让我感受到是妈妈的汗水滋养了我们数年,是呀,花草感谢雨水,因为雨水让花草生长;鸟儿感谢天空让它飞翔。我感恩你,是因为——
妈妈,你的爱像雨,像一首歌,默默滋润着万物,绵长。母亲,我已经长大了,不用您来提醒了,您说:“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可老是说今天学了什么?
你会吗?作业多不多?上课有没有好好听?
可我已经学会独立了。虽然你的文化不高,但是你告诉我每一个故事让我面对生活大胆向前,诚实。”您说的每一句话我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因为那是我成长的足迹。
-
hc179.COM近期必刷:
- 大学孝德感恩事迹材料 | 德孝文化的演讲稿 | 十篇优秀日记200字 | 当兵十二载心得 | 德孝日记 | 德孝日记
您是太阳,我是小草。太阳照耀着小草,温暖着小草。您是白云,我是大地。
白云看着带地,呵护着大地。妈妈,没有你,我就没有现在这样幸福的家;没有你,我将来不会成为参天大树。如果没有您,我也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母爱有多伟大,我该如何报答?我也后一定好好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情。
古诗词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诗的美,更让我了解了人生的真谛。可是我还是喜欢富有感恩之情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德孝日记 (七)
随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我们县委有幸请来了沈阳和河北的专家们为我们上了两天的封闭式的报告会。我们认真听取了他们宝贵的经验,找到了我们在教育孩子德育方面的方向,打开了一扇扇紧锁的大门,为以后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参会的有专家、校长及五中全体老师,在各位领导和社会各位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会议不时引来阵阵掌声,我们在孩子老师们深深的鞠躬礼中慢慢体会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着八德教育给大家带来的好处,但又深刻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应该落实到实处,落实在力行上!
在会上,因为老师们需要分享的经验很多,他们都紧张地计划着时间,几个小时不停止给我们介绍经验,一个上午都没顾上喝一口水,我们应该为他们的付出而感恩,应该把宝贵的经验及时记录下来。但有些老师却不能坚持下来,老师们在上面讲经验,他们在下面聊天、玩手机,肃静请关闭手机的木板不断提醒他们并向他们鞠躬,但他们却视而不见。无奈之下,休息时从进修学校来的老师到了主席台狠狠批评了老师们,却引来了大家的一致指责,那语气不是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的问候与感谢,却是一种质问和辱骂。也许,那两位老师有些急了,说话不很中听,但确实有一些老师做的不到位,他们不顾孩子们的疲劳,不顾专家们的辛苦,在下面潇洒地玩,也许正如张老师说的就是一种应付,应付领导,应付报告会,在各地方都在风风烈烈学习传统文化时,他们却抱着这种态度,就如外国人正欺压着我们的同胞我们还当看客,怎不令人伤心与愤怒呢?张老师这种不计报酬的奔波为了什么呢?他们不就是为普天下的中国人不丢掉传统文化吗?他们不仅这样说,还力行着,一个多星期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们都是在指导义工们,教育义工们爱惜粮食,他们吃饭绝不剩下,喝水从不浪费。当他看到有很多老师喝不完水倒掉时心疼呀,看到饭吃不完剩下时难过,他和义工们一起吃剩下的饭喝剩下的水,这个力行的举动应该唤起一些人的节约意识的,但偏偏有些人当笑料,还把剩下的水送给义工们喝,其行为真令人可鄙!
德孝日记 (八)
感恩孝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站在这个讲台上,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热情的祝福。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感恩孝德”。
时光荏苒,我们走过了许多的日子,体验了许多的人生百味。在这个多姿多彩的旅程中,有一种情感始终伴随着我们,那就是感恩。感恩是我们对他人付出的回报,更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而孝德,则是感恩之中最崇高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学们,我们身处在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有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我们的一切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他们无私的关怀和支持。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珍惜来之不易的爱和关怀。
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父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用他们的努力和汗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温暖而宽广的家。每一次家长会,每一次考试成绩的提高,都是父母们默默付出的结果。我们应该尽快长大,承担起一部分家庭责任,让他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我们还要感恩兄弟姐妹。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最亲密的伙伴,也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他们总能给予我们鼓励、帮助和支持。我们应该珍惜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我们还要感恩朋友。朋友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精神寄托,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温暖和勇气。一个真正的朋友,不仅在我们开心的时候分享快乐,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也会伸出援手。我们应该对朋友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充满感激之情,不断精进自己,以回报他们的友谊。
感恩孝德,并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关心、去照顾身边的人。比如,我们可以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主动关心兄弟姐妹的学业生活,主动关心朋友的情绪和困难等等。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们可以让爱之火在我们的周围蔓延开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温暖、美好。
同学们,孝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精神追求。它不仅仅是对自己亲人的一种尊敬与感恩,更是对社会他人的一种关怀与支持。承载着孝德思想的我们,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最后,我想在此呼吁大家,让我们一起努力,将“感恩孝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用感恩的心态,去关爱身边的人、珍惜每一个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幸福的瞬间。相信当我们用真挚的心去感恩孝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充实,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德孝日记 (九)
以前,由于我是我们家里最小的孩子,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倍受长辈的宠爱,渐渐的就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都没给妈妈过过生日。可是自从开展“孝德”活动后,我就下定决心,要给妈妈过一次生日。
我打算利用这几个星期的零用钱给妈妈买一份生日礼物,一个暖手宝,最好是一个带小猴图案而不太花哨的样式;再买一个礼品盒,把暖手宝包装一下,写上对妈妈的辛苦劳动的感激,扎一个蝴蝶结,然后放在妈妈卧室,等待妈妈的归来。平时,我也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让妈妈一回到家就可以吃上可口的饭菜。
除了做一个孝顺的人外,我们还要做一个讲道德懂礼貌的人,这是做人的基本标准,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即使他在聪明,那也只能说他是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人。
生活告诉我门:要做一个孝顺有道德的人,要把孝德二字铭记在心中。
德孝日记 (十)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道。
寒假的时候,我们幸福花园中队的同学去了聚水月山村,看望了那里的几位老爷爷老奶奶。
基本上爷爷奶奶膝下都是儿孙,享受着天伦之乐,也有爷爷奶奶孤独留守的。我看起来很不愉快,很庆幸自己给爷爷奶奶带来了一点温暖。我知道“我老了,人老了”,这可以算是我对爷爷奶奶的孝心。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的孝道提倡晚辈对长辈的孝道,就像“乌鸦反哺,小羊跪下”。我们必须记住是谁教我们学英语的。
谁用甜牛奶硬喂我们?
还有夏天一盘凉凉的西瓜,冬天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的时候一句贴心的问候,玩耍的时候一句细心的提醒。父母永远是我们在黑暗中默默成长的基石,却从来没有说过一次。怎么能不回馈这么大的善心呢?
相信大家都看过一个公益广告。忙碌了一天,一个孝顺的媳妇也给婆婆准备了洗脚水。小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也准备了洗脚水,簸给妈妈说:“妈妈,我也给你洗脚。”。这一幕很触动我,让我深思。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我们能记住父母的生日吗?你知道父母最喜欢什么吗?父母的鞋子多大?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说明了我们是否孝顺父母。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孝道;好好学习,尊重老师,孝顺父母。放学回家给累了一天的父母泡一杯浓茶,是一种孝心;父母累的时候,捶背揉肩也是一种孝顺。
恪守孝道,我们可能不会像杨祥那样寻求鲤鱼王力可祥,或者拯救父亲,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恪守孝道,没有惊天动地,一点一滴的意义都是孝道!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德孝日记 (十一)
田xx,男,20xx年1月出生,安康市第一小学学生
他是爷爷婆婆的开心果和“遥控器”。一进家门,一声亲热的“婆婆、爷爷”叫的二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脸上乐开了花,给婆婆爷爷带来了欢声笑语。“电视遥控器在哪了?”“爷爷,别着急,我来给您找,您要哪个台?我来帮你换”。“我的眼镜放到哪里了?”“婆婆,请稍等,我去给你拿”。爷爷高兴地说:“这个遥控器还真方便!”;他是妈妈的“按摩器”。妈妈忙了一天,疲惫的.靠在沙发上。他关切的坐到妈妈身旁,帮妈妈揉肩捶背;他是小朋友们的“调节器”。院子里,他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哥哥,总是关心着年龄比他小的弟弟妹妹,不让他们碰着、摔着。每当有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争执,在伸张一番正义后,他就哄哄这个,劝劝那个,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一会儿就化解了;他是自己的“计时器”。寒暑假,他制定了假期时间安排表,合理的安排了学习、阅读、练书法、拉二胡、玩耍等内容,并一板一眼的严格执行。
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在20xx年,获得“美丽安康—-我的家”安康市青少年书画作品三等奖、硬笔书法比赛优秀奖、邮票设计粉笔画大赛二等奖、学校第32届“小制作.小发明”比赛三等奖。20xx年被评为安康市优秀少队干部。
他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主动认真的完成老师交办的日常事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晨检统计、课前准备电脑、帮老师取送东西……都成了他乐此不疲的常规工作。
他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每次在街上喝完的饮料瓶、用完的包装纸,他都会扔到垃圾桶内。在公共场所,他经常表现出“绅士风度”。主动排队,不高声喧哗,不在人多的地方嬉戏打闹。
这就是他,一个在家讲孝道,在校尊师道,在社会讲公德的少年。一个真诚待人,团结同学,乐观向上的阳光少年。
德孝日记 (十二)
孝德做人,礼仪待人
从古至今,孝、德、礼、仪作为我国的名俗传统被中华儿女所传承下来,践行孝德礼仪已经成为了现代高运转社会的一个风向标,接下来我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孝德礼仪的认知。
孝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后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后母叫他做的事,他都尽力做好。一个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捉鱼。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王祥来到河北二话不说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两条鲤鱼跳了上来。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这就是孝子为后母《卧冰求鲤》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孝不止应该停留在表面上,还应该付实际行动,应怀揣一颗向善的心对待周围的人。
德
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东汉时期,杨震在荆州当刺史,由于杨震博览明经,为官清廉,深得百姓信赖。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神情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来人听了,便非常羞愧地谢罪走了。杨震做官一向清正廉明,并一再告诫家人,生活要俭朴,不能仰慕虚荣。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礼
有句老话说的好“有礼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礼有尊重他人便是敬意的意思,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汉末时期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干并且知识渊博,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三访孔明。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了,很生气,想放火,但没有。孔明醒来,谈论起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正因刘备的坚持和谦逊有礼换来了诸葛亮的一生追随,这让我们知晓以礼待人最终能换回以礼相待的和睦景象。
仪
仪是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在语言行为方面礼的变现形式。仪表指的是人的.容颜服饰、姿态风度,仪表展现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情趣得体的服装和行为举止会有助于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交流交往。汉朝时期的孔融让梨便是一个很好的礼仪故事,他以礼待人善良可爱的美好品质,为后人做出了一个好榜样。
孝德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好的习惯能养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能影响我们的一生。让我们将孝德礼仪从自身做起,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弱小的行为习惯,让我们一起将孝德礼仪这个恒久的话题变成处处可见的现实生活。
-
想了解更多【德孝日记】网的资讯,请访问:德孝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