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范文11篇)_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8-20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范文11篇)。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1]

哪吒,本应是斩妖除魔的大英雄,却因太乙真人一时贪酒,而使灵珠调成魔丸,让哪吒成为了混世魔王。于是在哪吒出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认定,哪吒是个十恶不赦的妖怪。

其实哪吒并不坏,他被关在家里,比谁都孤独,比谁都渴望朋友,所以他才会偷偷跑出来,才会因一个女娃想和他玩而喜出望外,才会特邀唯一的朋友敖丙参加他的生辰宴。

为了证明自己,哪吒努力修炼,急切地去除妖,却又因人们的主观臆断而再遭误解。

生辰宴上,从得知惨痛真相的绝望暴走,到重新振作起来;从满腹怨恨到冰释前嫌;从暴走到坦然,不过短短几个小时而已。他为了保住百姓性命,不惜与敖丙为敌,当看到百姓一齐向哪吒跪下时,我不紧潸然泪下了。

我喜欢哪吒,喜欢他顽皮中带点儿幼稚,喜欢他落泪时别过脸去嫌丢人的男儿气概,喜欢他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固执,喜欢他顾及大局的王者风范。他用行动,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只有我自己说了算。”

再看看哪吒的朋友敖丙,英俊潇洒,温文尔雅,知恩图报,却因整个龙族和师傅对他的期望而做出想要活埋城镇的举动。

敖丙的师傅,申公豹,在剧中算是一个反派。但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申公豹一生勤勤恳恳的为元尊做事,却因是豹子精而从未得到重用。

镇上的人,就好比社会上的人,总拿有色眼镜去看每一件事,结果却是自讨苦吃。敖丙前一秒才因制服暴走的哪吒而被大加赞赏,后一秒却因身份暴露而被遭唾弃,所以他才会想要埋了整个城镇。比起哪吒,人们才是真正的混世魔王吧。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讲的是三位神仙,他们是师徒关系,太乙真人、申公豹和他们的师傅天尊,太乙是申公豹的师兄。师傅让他们把灵珠和魔王炼成丹珠,灵珠和魔王由太乙保管,申公豹非常不服气。灵珠要给陈塘关总兵李靖,他们家有三年没出生的孩子,把灵珠放在他身上,让他造福百姓。

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被申公豹调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但是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有一颗想做英雄的心。

哪吒被关在屋里,很无聊,没有朋友,人们都认为他是妖怪,不和他玩。只有太乙教他法术,哪吒学得很快,拥有一身本领。有一次他跑了出去,交了一个朋友,可谁知这就是申公豹的徒弟敖丙,当年就是申公豹偷走了灵珠,给了龙族敖丙。

但是转眼三年到了,因为三年又有天雷劫,李夫人给哪吒办了一个生辰,请来了很多百姓。哪吒的朋友敖丙来了,但是他是来干坏事的。哪吒用尽全身的力量摆脱魔丸的控制打败了敖丙,抵抗了天雷,最后留下了灵魂。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自己的命自己做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3]

这是第三篇观后感(或者叫影片解读),我们来谈谈影片中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乾坤圈。

在哪吒由魔童转化成“觉醒青年”的过程中,其父母李靖夫妇和师傅太乙真人居功至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其实,乾坤圈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片中有这么几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哪吒刚出生的时候,魔性难训,到处放火。为了让其不再胡作非为,惹出滔天大祸,也为了方便日后的教育,太乙真人给他套上了乾坤圈。之后,哪吒虽然谈不上驯良温顺,但也没有惹出什么无法收拾的大错。也就是说,乾坤圈遏制了哪吒体内的魔性,使其在可控的范围内慢慢成长。后来,受到申公豹的教唆,哪吒魔性大发,乾坤圈落地之后,即使是师傅太乙真人也无法将其制服。

事后,哪吒也深知乾坤圈对自己的重要,所以即使是在需要释放自己的能量尽力阻止敖丙的时候,他也没有选择完全打开乾坤圈的禁锢。在保有乾坤圈控制的底线前提下,哪吒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击败了敖丙,拯救了陈塘关的百姓。

总结一下,戴上乾坤圈,哪吒是人,是神;没有乾坤圈,哪吒是魔,是妖。乾坤圈对于哪吒而言何等重要!只有它在,教育转化哪吒才成了可能!

乾坤圈在现实中也有很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教育中的保底教育,是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那么,这个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乾坤圈”的名称入手去研究研究。乾和坤是中华传统哲学八卦中最重要的两卦,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圈是有天地之气的法宝。我们要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乾坤圈,就是要让他们都能有乾坤二卦的精气神,具体地说就是乾坤二卦的卦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大家都听过吧。它阐述的就是乾坤两卦的卦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一个人能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他就拥有了基本的“厚德”;他如果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以积极热忱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他就是个“自强”的人。能同时兼具“自强”和“厚德”两大核心素养的人,就具备了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无限可能。否则,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魔性难训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乾坤圈,作为老师和父母,也应该努力帮助学生使他们拥有自己的乾坤圈,这样我们的教育质量才有起码的保证。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会给我们造成压力,有时我们可以灵活一点,变通一点,可不管什么时候,即使压力再大,也永远不能抛弃自己的乾坤圈!

和哪吒一样,乾坤圈在,我们是人;乾坤圈去,我们就极有可能成魔了!

个人浅见,欢迎指教。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4]

这一周我的表弟来了,我妈妈准备带我们去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表弟开开心心的跑出去玩了。

我爸说先把票购了,我妈二话不说就把四个最好的座位给买了,到了电影院之后我们把购票码填到了购票器里,购票器慢吞吞的把四张票吐出来,我们还要了一份家庭套餐,是一个中份爆米花和三杯可乐,我们买的是四点五十五分的票,现在是四点四十四分正好开始前十分钟入场,我们拿着爆米花进入了场地,刚好是广告插播的时候,播完后才开始,买票时上面说前后中都有一个彩蛋,第一个彩蛋,应该是一个人骑在木马上,开始了起先是申公豹和太乙真人在捉拿一个妖怪他吸收了仙气和妖气,一边好一边坏,被他们的师父给收服了,妖怪被他的功力封在两个珠珠里一个是万恶的魔丸,一个是善良的灵珠,他们的师傅就把这两颗交给了太乙真人,并在魔丸上下了天劫咒,三年后的这一天将被天雷劈死,太乙真人一下去就找到了用灵珠的地方,一个三年还没出生的孩子,太乙真人就把两颗灵珠拿了出来,准备施法时一个人把壶酒拿了过来,他就不淡定了一口喝完了这壶酒,可是他不知这壶酒有毒,立马睡着了,醒来后只见魔丸在上面魔丸一下进入了妇人肚子里只见一个球从妇人肚子里出来了。

还有下章。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5]

于国权七月中旬,正是夏日炎炎之时,但仍敌不过一股又一股的电影热浪。其中,有一部国产电影映入我的眼帘——《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上一度好评,老师也推荐去看。但当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预告片时,我认为只是幼儿观看的动画片,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竟会被这个自带烟熏妆、满嘴鳄鱼牙的“熊孩子”深深吸引。

剧中,哪吒本应是灵珠转世的奇才。而事与愿违,因申公豹等人的阻碍,灵珠错成魔丸。但在父母的努力下,在对命运的反抗中,哪吒终究成了英雄,抵御了天劫。

魔丸,难道必将成魔吗?若不,那为何哪吒刚出世就被贴上“妖怪”的标签呢?正如申公豹所述: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听到申公豹说出此话时,我心中竟对他生出了一丝怜悯。对啊,申公豹虽心腹黑暗,但他也可以正大光明地活着。他只是想博取人们的注意而已。他比太乙真人努力,也比太乙真人负责,但总是受不到师父的青眯,也得不到任何人的敬重。相比之下,太乙真人武功不敌申公豹,还贪酒误了魔丸之事,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师父委以重任,身边的法宝也是应有尽有。太真实了,我现在才悟到,申公豹其实就是无数人的影子,渴望得到重视,却被命运掌控。但命运并不能摧毁一个人,最恐怖的,是人对偏见的屈服。

哪吒却在偏见中绽放出了新的火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两句激昂的呐喊,让人热泪盈眶。这就是哪吒与申公豹的不同。这不仅让我想起身边一些老师口中的“坏学生”。他们虽然成绩并不优秀,但每一次点点滴滴的进步都会成为下一次努力的鼓励。他们很少得到称赞,却依旧为自己而奋斗。他们的本质不是与哪吒相同吗?他们不也是英雄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哪吒的缩影,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偏见,让哪吒与我们同行!

子曰:“有教无类。”让偏见化作浮云吧!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6]

这是一部让我百看不厌的电话,这还是一部看完之后回味无穷的电影,这的名字叫《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很久以后,有一块有魔力的水晶石,由于安吸收的仙气有好有坏,善恶不明,原始天尊就把水晶石放进炼丹炉里炼成了一红、一蓝两颗混元珠,红色珠子是好的,蓝色的珠子是坏的。原始天尊把这两颗混元珠交给自己的徒弟保管,而这外徒弟却是托塔李天王请的天师。一天,托搭李天王的妻子要生孩子了,家里来了很多祝贺的人,不幸的是那颗蓝色的珠子被偷走了,而红的却进入婴儿的体内,这个婴儿就是家喻户晓的哪吒。

哪吒一出生就有法力,他会喷火还力大无穷,人们觉的他是个怪物所以都害怕他。哪吒的爸爸妈妈害怕他惹出什么祸来,就把小哪吒关在院子里,不许他出门。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哪吒也一天天的长大。长大了的哪吒对整个世界都很好奇,于是就利用自己的法力偷偷的跑了出去,可每次出去都会有惹出很多麻烦,在人们的心中他的形象越来越差,人们也越来越害作文怕他。

后来,又在一次逃跑时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幅山水图,结果被神奇的吸进图中。吸进图中的哪吒就像到了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景色真美啊!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哪吒遇到了他的师傅,于是跟着师傅学习仙术和做人的道理。

转眼间哪吒三岁了,因为人们还是觉的他是个怪物所以一直心情不好。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开心就准备给他过个快乐的生日。但谁都不知道就在他生日的那天天雷要来收他的命,而且龙王的儿子也要来攻击他住的镇子。哪吒不顾自身的危险,勇敢的站出来保护镇子里的居民,最后战胜了龙王的儿子,镇子里的居民安全了,但小哪吒却天雷夺走了性命。从此哪吒再也不是人民心中的小怪物,而是一个小英雄。

我很佩服哪吒的勇气和他的正义感,更佩服他的自强不息,尽管他在人们的心中是一个怪物,但他也能不沮丧,一直做好自己。最后还为为了保护镇子里的居民牺牲了自己。我以后也会学习小哪吒做一个勇敢、正直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里都能保持本心,做最好的自己!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7]

说起这部《哪吒》,人们除了惊叹动画特效给力外,对剧情和人物的评价似乎也不低。较之旧日影视作品中哪吒正义凛然的形象,这次魔童的角色塑造可不是来虚的。哪吒脱离了一些传统神性后,其实更多像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青少年时代,被赋予了更多真实人性的色彩。影片的开始,展现了上古时代,天地灵气吸收万物的精华孕育出力量颇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用自己的道行提炼出气质迥异的两颗灵珠和魔丸。灵珠是正义、勇敢与聪慧的化身。魔丸自然是恶的代表,如若诞出魔王,也许将是人间的祸患。可就在它们投胎前,掉包事件发生了。元始天尊的徒弟申公豹把灵珠取走献给海底龙王,灵珠由此投胎到龙王太子敖丙身上。申公豹的师兄太乙真人本来受天尊师父之命,让灵珠降临到陈塘关李靖家中,但万万没料到阴差阳错,等来了魔丸降世,李靖之子魔童哪吒的命运由此展开。哪吒降生的当天,太乙真人才知道灵珠已被替换为魔丸。为了陈塘关长久的太平,他当即告知众人真相,即使现在不处理掉哪吒的性命,元始天尊在炼丹时也早下了天劫咒,三年后引天雷必将摧毁魔丸,哪吒的命数迟早会尽。不管怎样,陈塘关的百姓是被魔童的出生惊吓到了。他们希望李靖夫妇对哪吒严加管教,尽管他并没做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来。除了父母和自己,哪吒从小就被其他人当做不可接近的怪物,源于乡民对他身世的认知,他们坚信魔丸投胎的孩子必定带了与生俱来的恶,是不可改变的。那,该相信所谓的宿命吗?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期待效应,它认为:对一个人有某种倾向的态度,久而久之,大概就会朝着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这种期待有可能是好的暗示,也可能是坏的。其实,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权威人士的影响或暗示。世人相信太乙真人的断言,相信哪吒天性是顽劣野蛮,也就更加把哪吒引向了恶童的一面。可哪吒毕竟是个孩子,从小受到的非议对他来说,负担重了些,在个性上他是张扬、不服输的,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得更加逆反。连当初在他出生时力排众议保他性命的母亲,也会批责他性情太过于暴戾跋扈,就把他长期限制在府中,以免祸害乡邻。可是,有什么能真正阻挡一颗自由勇敢的心呢?父母的管制,对好奇心重的哪吒而言,反而有一种更要冲破阻力去证明自己的愿望。影片里出现的反差处处可见:哪吒每次逃出家门后,都是开开心心、自由自在的,可每到一处,但凡释放一丁点儿自己走路的风声,都会引来他人的躲藏。哪吒倒是乐在其中,顺势把这种排斥紧张,变为对他们的愚弄恐吓。他用消极对抗的方式欲消除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误解,可误解却加深了。这简直吊诡地验证了期待效应的妖魔怪力。想想我们的学生时代,很多成绩不好的差等生,是怎样一步步被学校放弃,最终也被自己放弃的,就大概明白哪吒能度过那根植基因里的自我认同危机会有多不易。不信命的人,是真的勇士。最近,哥哥带我去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中的主人公哪吒本来就是魔丸,别人都害怕他,他却跟命运斗到底。哪吒表面玩世不恭,只是为了伪装内心的伤感,人间的真善美时时地冲击着他的魔性。一直到他第一个朋友敖丙的出现,让哪吒想要蜕变。在生辰宴上,他倾尽全力拯救了陈塘关,在最后天尊要取性命之时,他和敖丙用身上的灵珠和魔丸合二为一,打败了天尊。这部电影有一句精典的台词:去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8]

暑假的一个周末,爸爸带着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哪吒之魔丸转世》。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哪吒从小就被别人误会,小朋友都把他当成妖怪,他觉得特别孤单。终于有一天,哪吒在海边交上了一个名叫敖丙的朋友,他开心极了!可是有一天,敖丙知道了哪吒是魔丸转世,他为了保住自己灵珠的身份,不得不消灭掉哪吒。就在他们大打出手的时候,哪吒的天劫来临了,引起了天雷。哪吒为了拯救全城的百姓,转而拼命抵抗天雷。这时,敖丙也来帮忙了,他和哪吒合二为一变成了灵珠。终于,天雷被吸收了,可是哪吒和敖丙却也一起消失了,两人只保住了各自的灵魂……

看过这部电影以后,我明白了真正的朋友就该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绝不能袖手旁观。因为友情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9]

看过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颠覆传统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浓厚的“黑眼圈”,不齐整的牙。还有那插在裤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哑的声音。与片中“魔丸转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别有一番趣味。那浓重的“黑眼圈”还让我想起了《刺客伍六七》里的伍六七。

除了哪吒之外,母亲的坚毅的性格也让我十分的佩服,片中的母亲怀胎三年还跳过门槛入府。丈夫去往仙界求助,孩子顽劣捣乱,世上妖魔横行。而她披甲上阵杀妖,回来后却仍有为母的柔软。刚柔并济,确实得我喜欢。

父亲也是我觉得蛮有意思的设定。在我记忆中李靖是一个国比家大的人,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却表现出了浓浓的父爱,不得不说那一句“他是我儿”让人十分的感动。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也有十分经典的台词,虽然有很多煽情的话,不过也有十分实在却又感人的话,比如:在哪吒将受天雷的时候,他没有说“爹娘孩儿舍不得你们……”或是“孩儿这一世幸成爹娘的孩子……”“爹娘莫想孩儿,孩儿会在天上看着你们的……”诸如此类的常见煽情台词。而是选择了一句孩子气的话“今天是我的'生日宴,都不准哭哦。”

《哪吒传奇》对80后、90后观众的影响太深了,对于哪吒的形象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敢颠覆传统,就一定有其魅力所在。

《哪吒》确实足够好看,而且并没有脱离《封神演义》中哪吒故事的框架,只是在几个重要的情节点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意义和人情味的改编,很有创新颠覆精神,同时,也没有偏离哪吒这个人物本身具有的叛逆与敢作敢当的性格,属于合理的改编范围内。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10]

8月6曰,我去看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不仅特技效果非常棒,而且场面宏大,关键是故事情节非常感人。

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它提炼成魔丸和灵珠。太乙真人受命让哪吒成为灵珠降世。可申公豹偷走灵珠让哪吒成为了魔童。面对村民的排斥和误会,哪吒认命地成了一名混世小魔王。可是他的父母和师傅太乙真人始终相信他,在他们的感化下,哪吒有了自己的英雄梦,最终和他唯一的朋友——灵珠降世的龙族太子敖丙和太乙真人一起抵住了天雷,保住了自己和敖丙的魂魄,并拯救陈塘关的全体村民。

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是影片的主题。它让我懂得了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的命运自己说了算;不要认命,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别人排斥你,就要努力地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让别人不再对你有偏见。哪吒说:“生来为魔,那又如何”,让我知道了命不是天生的。就像孔夫子,他也是穷人出生,但他不认命,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很多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相反,申公豹因为自己是豹子成精,一直活在自己的身份当中,一直找不到自信,最终成为一个失败的人。这让我懂得:不论出生好与不好,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书写!

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11]

前段时间,我和妈妈一起去力旺广场里的万达影城观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我很喜欢这部影片,也从中感悟到了一些道理。

这部电影讲述了很久以前,有一颗名字叫“混元珠”的球终于修炼成了一个妖怪,天尊用仙丹炉把它转化成魔丸和灵珠,并让太乙把灵珠传给李靖即将出生的第三个儿子,取名为哪吒。申公豹从中作乱,让魔丸进入到了哪吒的体内。当哪吒出生时当着大家的面烧毁了他们的房子。就这样大家都觉得哪吒不吉利,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哪吒感到很难过。但是,不管别人怎么对待哪吒,也不管哪吒惹了多少祸,他的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依然不变。后来又一天,哪吒终于结识了一位叫敖丙的朋友,他特别珍惜和敖丙之间的友谊,每天也都过得很开心。很快哪吒三岁的生日到了,当他得知自己只能活到三岁时他很痛苦。就在这时,哪吒解开金灵环,暴露圆形,大开杀戒。六亲不认,就连自己的父母和好朋友敖丙都不放过。天劫最终还是来了,恢复意识的哪吒和敖丙共同抵抗雷霆,最后,申公豹的师兄用法宝护住了而人的灵魂。

看完这部电影,我从中明白了不管我们怎么样,爸爸妈妈永远都会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我们好,虽然我经常不满意妈妈给我留作业,也会很不情愿地去完成妈妈留的作业,嘴里还会叨咕着:“真是母命难为”啊!其实在我的心里还是特别感谢对我这么负责任的妈妈的。

电影里面还有一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那就是哪吒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为自己命运不懈地努力着,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自己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做自己该做的事儿。命运不在别人嘴里,而在自己手里。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里,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好好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12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