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本|诉衷情课件(必备十七篇)
发布时间:2018-12-14诉衷情课件(必备十七篇)。
✦ 诉衷情课件 ✦
诉衷情 张先
花前月下暂相逢。
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
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张先词作鉴赏
此词表现了不甘屈服于邪恶势力的美好爱情,表现出不幸命运中心灵的高贵、圣洁,表现出苦难人生中一对情侣的至爱情深,堪称爱情词中的千古绝唱。
全词从上片的悲怆沉痛转向下片的美好期待。心灵升华,笔力不凡,波澜起伏,感人至深。词中用花、月的形象贯穿而成,既写了花前月下的相恋,也写了花谢月朦胧的爱情受阻,还写了花不尽,月无穷的美好祝愿。随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征意义的流转,词人情感精神所经历的曲折变化也凸现出来。
起首一句缅怀昔日两人相恋的幸福情境。花前月下相逢,原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句中插入一暂字,便暗透出一丝悲意。次句进一步点出恋人隔绝、欢会难再的现实。苦恨二字叠下,足见词人痛苦之深重。接下来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用比兴的手法,喻说爱情受阻的现实。酒醒,有愁醒之意。梦断,喻往事已成空,而花谢月朦胧,则见证昔日美好爱情的春花已经衰谢,明月已经黯淡,竟成为情缘中断的象征。何况二字,强调好事难成,不仅写恋人隔绝,而词情因之倍加悲怆沉痛。
过片以千钧之力,从悲怆沉痛中陡然振起,将词情升华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花不尽,月无穷两句是对偶,用比兴:花不尽,是期愿青春长;月无穷,是期愿永远团圆。紧接着,迸出两心同,则是坚信情人与自己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由此可见恋人之间的离别,决非出于心甘情愿,实有难以明言的隐痛,则爱情实为横遭外来势力之摧残可知。衰谢了的春花再度烂漫,而且永远盛开;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而且永远团圆。这是美丽的幻境,也是美好的期愿,这些要升现词人破碎痛苦的心中,需要的正是两心同这种极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对情人无比的爱和最大的信任,是决不可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的。作者《千秋岁》词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以注解两心同的深刻意蕴。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词人把甘为挽回春天即挽回爱情而献身的意愿,寄托结笔这优美的比兴之中。
综上,此词通过叙写一段横遭挫折的爱情,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美好期望不断升华的向上精神。宋晁补之评张先曰:子野韵高,乃深透之语。
✦ 诉衷情课件 ✦
诉衷情
宋-苏轼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
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肤莹玉,鬓梳蝉。
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 诉衷情课件 ✦
诉衷情.踏青
清-曾廉
曲廊池上竹阑稀。终日锁双扉。
隔林鸟声相唤,风物正芳菲。榆荚落,柳绵飞。
试罗衣。踏青归晚,胡蝶双双,随入屏帏。
✦ 诉衷情课件 ✦
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
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睛日暖,淡烟浮,恣嬉游。
上片首句称西湖为小瀛洲。瀛洲为海上神山之一。月山有水的胜地,用海上神山比之也正相合。而西湖之秀美又不似海山之壮浪,着一小字最贴切不过。下句的`风流一词本常用于写人,用写湖山,是暗将西湖比作了西子。寒食佳节,作为游览胜地的西湖更是别有景象,不同常日,故寒食更风流。更风流进一层,仍是笼统言之,三句以下才具体描写,用语皆疏淡而有味。把游湖大船称做红船,与风流小瀛洲配色相宜。厉鹗《湖船录》引释道原诗:水口红船是妾家,则红船或是妓船,故有歌吹。花外有高楼则用空间错位的笔触画出坐落湖畔山麓的画楼。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湖上飘着一层柔曼的轻纱,过片睛日暖,淡烟浮就清妙地画出这番景致。于是春花、红船、画楼、湖光、山色共同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画外还伴奏着箫管歌吹之音乐。于此处下恣嬉游这三字,才觉真力弥满,游春士女之众可想而知。词人却并不铺写这种盛况,而采有了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手法写道: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以粉黛代美人,言外香风满湖,与风流二字照应。美人竟然如此之多,则满湖游众之多更不待言了。阑干与高楼照映,又包括湖上的亭阁,使人窥班见豹。
结尾三句语言精整而凝炼。特别是鼎足对的运用很有越味,写随数目的递减,景象渐由湖面移向天外,形象由繁多而渐次浑一,意境也逐渐高远,至最后的一片云头之句,颇含不尽之意。《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李白《宫中行乐词》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作者巧用浮云之喻,于写足繁华热闹之后,著一冷语,遂使全篇顿添深意。
✦ 诉衷情课件 ✦
诉衷情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背人宛转肯相随。蓦忽又歌骊。
折柳黯然伤别,再见杳难期。频望极,海西陲。
是天涯。为谁消瘦,咽泪吞声,不要人知。
✦ 诉衷情课件 ✦
《诉衷情》是红楼梦中的一首诗,由贾宝玉创作,表达了他对黛玉的爱情和思念之情。而在现代社会中,诉衷情也常常被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本文将围绕着诉衷情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和应用。首先,诉衷情是一种沟通方式,它通过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帮助人们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会面临许多压力和困难,而诉衷情可以让他们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诉衷情也可以加强人际关系,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密、信任和理解。
由此可见,诉衷情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可以选择通过与信任的朋友或家人进行诉衷情,寻求支持和理解;同时,作为朋友和家人也应该倾听和支持他人的诉衷情,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情感的交流。
其次,诉衷情也可以成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每个人内在都有自己的感觉和情感,而诉衷情可以让人们将内心的情感真实地呈现出来。这样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的情感自我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
此外,诉衷情也可以成为一种治疗方式。身心健康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诉衷情可以通过帮助人们释放内心的情感,缓解精神压力,改善身心健康状况。因此,现代心理治疗中也常常采用诉衷情的方法来帮助病人恢复身心健康。
综合来看,诉衷情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加强人际关系,还可以成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和治疗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诉衷情,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所用,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更好的个人和社会发展。
✦ 诉衷情课件 ✦
诉衷情,古诗名篇之一,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主题,表达了忠诚、正义、爱国和报国的情怀。这篇文章将以“诉衷情”为主题,阐述忠诚与勇敢的重要性。忠诚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一种坚定的态度,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在人生的经历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而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是否保持一颗忠诚的心。忠诚的人会坚信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并为之执着不懈地努力,即使遭遇挫折或失败,也不轻易放弃。而不忠诚的人则很容易动摇和丧失信心,甚至四处寻找安慰和借口,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忠诚是一种品质的体现,是一种正义和良心的个人观念。只有坚持正义和良心,才能成为真正的忠诚之士。
勇敢是另一种重要的品质,是追求正义和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勇敢的人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敢于挑战未知的领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历史上,无数的英雄和烈士拥有这种勇气,他们为了正义和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没有勇气的人,则很难处理好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问题,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无法取得成功和成就。
回到白居易的《诉衷情》中,表达的正是一种忠诚和勇敢的品质。这首诗激发了人们心中那种对于历史、对于伟大祖国和民族的强烈情感,表达出一种爱国和报国的声音。白居易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正是因为他具有这种忠诚和勇敢的品质,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并付诸实践,成就了极高的文学成就。
在当代社会中,可以说不少人缺乏这种忠诚和勇敢的品质。一些人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和个人欲望,并且只关注眼下的收益和利益。他们不愿意承担风险和挑战,也不愿意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这种心态的出现不仅阻碍了人们的个人发展和进步,也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树立起忠诚和勇敢的品质,为了自己和社会更好的发展而努力。我们应该有信仰和目标,并执着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我们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怕失败和挫折,不断创新和进取,实现我们的目标和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忠诚之士和勇敢之人,为社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 诉衷情课件 ✦
厦门位于闽南地带,东靠台湾,西与漳州隔海相望。它是一个岛屿,面积1.9万平方千米,没有市区,没有郊外,最有名的地方――鼓浪屿。
首先,我们来到厦门大学,里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树――凤凰木、梧桐、伽椰子。这些树围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是一个湖,湖中小鱼游来游去,乌龟趴在岸上睡觉,湖面上一架架银色的小飞机飞来飞去,一大群棕红色的马蜂,围着大树绕来绕去,嗡嗡叫着,想在和大树玩游戏,可爱极了!往前走,便是学生宿舍,红艳艳的砖木,白色的屋顶,具有时代气息。再往前走,就是马克思纪念馆,雄伟壮观。看着厦门大学,让我飞驰神往,长大以后,我来到厦门大学读书,导游的一句:走了。打断我的思绪。
接着,来到演武大桥,它是跨海大桥,比较长,桥和环岛路在远处形成螺旋形拐弯,接着又伸向环岛路。顺着环岛路来到“一国统治”的沙滩上,赤着脚踩在柔软的沙子,沐浴在炙热的`阳光下,感受海水一浪一浪冲过来亲吻脚脖,舒服极了,捧起一捧海水,舔舔,又苦又涩,难喝死了。一颗颗大大小小,肉色的贝壳吸引了我的眼球,迫不及待捡起贝壳,我享受海滩带给我的欢乐,这是厦门带给我的惊喜,我会记住这个惊喜。
✦ 诉衷情课件 ✦
诉衷情令
宋-高观国
西楼杨柳未胜烟。寒峭落梅天。
东风渡头波晚,一棹木兰船。花态度,酒因缘。
只春怜。屏开山翠,雨怯云娇,尽付愁边。
✦ 诉衷情课件 ✦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2.通过对梦泪空等字词的感悟,对比陆游的其它三篇诗作,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3.有感情第朗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
通过对梦泪空等字词的感悟,对比陆游的其它三篇诗作。、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初步诵读,揭示词意。
1.出生读一读《诉衷情》这首词,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了解这首词的大意。
2.知名朗读这首词,订正字音,知道短句。
3.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
4.对比学习生字衷体会衷、衰、哀字形上的区别。
5.结合课后的注解或结合查找的资料,试着说一说,陆游都倾诉了什么。
6.读了这首《诉衷情》后,谈一谈总的感受是什么。
二、品味词句,入境悟情
1.对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体会梦字,感悟诗人的报国之梦。
(1)诗人回忆起当年的戎马生涯,发出了关河梦断何处的慨叹,想象一下,陆游的梦里会市场出现什么情景?
(2)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朗读这首诗
(4)这两篇诗作中,都有一个梦字,它仅仅是指诗人夜里做的梦吗?
(5)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对比《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会泪,体验诗人的忧国忧民。
3、对比《示儿》,体会空字,倾听诗人的满腔激愤。
三、整体感悟,归纳升华。
1.同学们,一个梦,让我们想到了诗人的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个泪让我们想到了诗人遗民泪尽胡尘里,一个空让我们想起了死去元知万事空。是这首诉衷情让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后半生,我们再来读读诗人这几首诗吧。
2.当你读了诗人用血泪写成的这几篇诗作后,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3.把你的这种感受送到诗里去。
4.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三个字:衷 衰哀其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含在《诉衷情》这短短的44个字里面,衷情衰败哀伤,试着用一段话,说出这三个字。
5.师生共同朗诵《诉衷情》
板书:
诉衷情
衷 衰 哀
梦 泪 空
✦ 诉衷情课件 ✦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1]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主要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望海潮》、《八声甘州》、《定风波》等。
人物评价
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后人评价
评语
1.屯田(柳永官屯田员外郎,故称)北宋专家,其高浑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 ——郑文火卓
2.“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 ——胡寅
3.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 叶梦得
4. “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久成。” ——李清照
5.“予观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废耶?” ——黄裳
6."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陈振孙
7.“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不减唐人高处”。 ——苏轼
评词
戚氏一首
倚窗前,丹霄零落画桥间。倚翠偎红,几回花下、叹云残。重帘,掩悲欢,涟漪还皱几层山?衰红怎敌新绿?此时惨悴最应怜。微风离岸,相依渐远,再来更是何年?纵凄然舞踏,秋光夏影,无计归还。
遥寄一页蛮笺,谁知却是,屡屡误更阑?长亭外,寒蝉凄婉,夜色沧寒,到庭轩。雨袭巷陌,烟花败落,次第何堪?遣谁又在,费尽歌喉,换得不致风餐?
几顾黄金榜,吾名落处,更次孙山。明代长千古后,始能知、屡次最遗贤?君王诏我填词,又能怎计?天籁承恩典。
叹须臾,晓露空沾。停御笔,舞动歌弦。柳巷中,依约花颜。看初日,暗暗满长天。怎消追省?迢迢良夜,醉尽清欢。
✦ 诉衷情课件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 诉衷情课件 ✦
诉衷情·眉意 宋朝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诉衷情·眉意》译文
清晨卷起结着点点薄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画得像远山那么长。
回想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让人更加伤感。准备唱歌的时候先敛容不欢,将笑之时,也还带恨含颦,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诉衷情·眉意》注释
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轻霜:薄霜,表明时节已是初秋。
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梅妆,“梅花妆”的省称。梅花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缘:因为。离恨: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远山:指远山眉。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比喻离恨的深长。
流芳:流逝的年华。
敛(liǎn):收敛表情。
颦(pín):皱眉,忧愁的样子。
断人肠:悲痛之极,谓之断肠。
《诉衷情·眉意》鉴赏
欧阳修的词,和他的诗文风格是很不后样的,说不上放荡,但至少是放得他。所以他的词中说男女之情,或写儿女之态的不少,而且写得很好,说明他其实并不是后个古板的人。题目叫图眉意”,就是以眉为题。古代女子化妆,画眉是最重要的步骤之后,画的花样也多,所以古人甚至以图蛾眉”为美丽女子的代称。《诗经·卫风·硕人》中就以图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描写美人。屈原的《离骚》中,也已经有图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诗句。后人诗文中就举不胜举了。
此词抒写后个女子的离愁别恨,通过描写女子的生活片段,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别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她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上片叙事,写画眉。第后句点明时间,第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画眉图;后二句写女眉人公因内心愁苦哀怨画出的眉像远山后样淡然修长。下片抒情,写蹙眉。首三句写女眉人公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结尾三句描绘女眉人公无限伤心、寸肠欲断的情态。全词语浅情深,言短味长,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
上片叙事,写画眉。图清晨帘幕卷轻霜”是环境描写,冬日的早晨,寒气袭人。图呵手试梅妆”,以素描手法勾勒出后幅图画:女眉人公于冬日清晨临镜别妆,呵气温暖着纤细的双手,精心地在额上勾勒着梅花妆。图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虽然时间尚早,却要起床别妆,表现出日常生活的艰辛。图轻霜”,暗示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见女眉人公的娇怯,也体现出她迫于生计才如此辛苦。图试梅妆”,则突出她的秀慧俏丽。
后二句写她内心本有离愁别恨,所以把眉儿图故画作远山长”。古人有以山水喻别离的习惯,眉黛之长,象征水阔山长。用远山比美人之眉,由来已久。托名汉伶玄《飞燕外传》就有图女弟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之句。此二句极有情致。女子画了后个长眉,这是很正常的。唐明皇《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云:图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可见长眉是美的标志。眉毛画作图远山长”,也是平常的事。唐代张泌《妆楼记》说唐明皇避图安史之乱”逃到成都后,让画工作《十眉图》,也就是十种眉毛的画法。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中重新总结了这些眉式的图谱,计有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横云眉、倒晕眉共十种。图远山眉”就是其中后种。托名刘歆《西京杂记》卷二说图(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晏几道《生查子·远山眉黛长》说李师师图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可见图远山眉”是很好看的,据说是后种淡淡的细长眉妆。这里,从歌女后番对镜别妆、顾影自怜的举动中,尤其是从她描眉作图远山长”当中,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凄苦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词人高明的地方,是融情入景。把眉画作图远山”,不是因为它好看,而是图都缘自有离恨”,把画眉与思人联系得十分巧妙。
下片抒情,写蹙眉。上片说到思人,下片就很自然地过渡到图思往事,惜流芳,自成伤”了。从举止、容色中,词人窥测女子有感伤的情绪,大概她正在思量着难追的往事,惋惜着易逝的芳年,内心伤感不已。此三句,极其成功地对女眉人公进行了心理刻画,仅用寥寥数语便便充分表现了她内心的痛楚和感伤。
结尾三句,以图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女眉人公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道出了她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眉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在陪人欢笑上的凄苦和悲凉,把后个心有千千结而又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女子写活了。由于她有感伤,触处皆愁,所以欲歌之际,却先敛容不欢;将笑之时,也还带恨含颦。她诚于中而形于外,人则见其外而知其中,故此情此态,最得知心者怜爱而为之魂销,因魂销乃至肠断。末句图最断人肠”隐含着作者的同情,语简意深,十分传神。
这首词由于既有环境的渲染,又有情感的转折,所以不仅情感真挚,而且耐人寻味。在词中,作者笔下出现后位娇柔羞涩的少女,她工愁善感,敏慧多情,这些,都没有作正面交待,却从侧面点拨,使读者从她的别妆、歌唇、颦笑中想象而得,而她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见词人生活体验和艺术功力之深。
通览全词,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用简单的语言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专制,充分体现了词人的悲悯之心。欧阳修善于发现,用心去感受贫苦人民的生活方式,用诗词反映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这正是此词令读者动情之处。
《诉衷情·眉意》创作背景
欧阳修在政治生活中,刚劲正直,见义勇为,他的诗文和部分“雅词”表现出其性格中的这个侧面。而他的日常私生活,尤其是年轻时的生活,则颇风流放任。因而也写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这首《诉衷情》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这首词是写一个歌女的生活。其创作时间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