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台词(集锦十五篇)_兰陵王台词
发布时间:2018-04-15兰陵王台词(集锦十五篇)。
■ 兰陵王台词 ■
墨积天,微雨点点窗边。碧瓦缘,苔痕蔓延,薰风拂柳舞残烟。触景倦诗书。谁闻令狐女叹?多事年,浅吟低唱,莫要冷落韶华颜。
闲寻总角年,在夕阳晏晏,戏言流浪,与君遥望绛河边。忽夜阑梦醒,似水流年,长亭折柳相留恋,望千里婵娟。
呢喃,低呜咽。却又落霞里,怀愿瘞泪,顾盼归春冉冉。南桥闻清商,也拟拨弦。深思过往,渐行远,难成眠。
■ 兰陵王台词 ■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
人物评价:
• 苏轼: “有屈、宋之才。”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 王安石:“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
• 李清照:"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词论》
• 金元好问评秦观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论诗绝句》
• 陈延焯:”大抵北宋之词,周、秦两家,皆极顿挫沈郁之妙。而少游托兴尤深,美成规模较大,此周、秦之异同也。”——《白雨斋词话》
• 王灼:张子野、秦少游,俊逸精妙。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碧鸡漫志》卷二[3]
• 张炎: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3]
• 董士锡: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介存斋论词杂著》引[3]
• 刘熙载: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东坡词雄姿逸气,高轶古人,且称少游为词手。山谷倾倒于少游《千秋岁》词“落红万点愁如海”之句,至不敢和。要其他词之妙,似此者岂少哉?——《艺概》卷四[3]
• 冯煦:”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予于少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俊,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 况周颐:有宋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斗山。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于长公为近。惟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盖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骋妍于寻常擩染之外,而其所以契合长公者独深。张文潜赠李德载诗,有云:“秦文倩丽舒桃李。”彼所谓文,固指一切文字而言。若以其词论,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倩丽之桃李,容犹当之有愧色焉。王晦叔《碧鸡漫志》云:“黄、晁二家词,皆学坡公,得其七八。”而于少游独称其“俊逸精妙”,与张子野并论,不言其学坡公,可谓知少游者矣。——《蕙风词话》卷二[3]
• 夏敬观:少游词清丽婉约,辞情相称,诵之回肠荡气,自是词中上品。比之山谷,诗不及远甚,词则过之。盖山谷是东坡一派,少游则纯乎词人之词也。东坡尝讥少游:“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少游学柳,岂用讳言?稍加以坡,便成为少游词。学者细玩,当不易吾言也。——吷庵手校《淮海词跋》[3]
• 周济: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逊清真者辣耳。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宋四家词选》序论[4]
• 清代王国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皆不与焉。”——《人间词话》
文学特点:
词作
秦观在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其次,在掌法结构方面,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再次,在字法运用方面,秦观词作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取象设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绘景物,多为飞燕、寒鸦、垂杨、芳草、斜阳、残月、远村、烟渚等;摹建筑器物,则是驿亭、孤馆、画屏、银烛之类。他以柔婉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诗作
秦观诗文亦为北宋一大家。明胡应麟于《诗薮杂编》卷五言:“秦少游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做渠帅,世遂寡称。”从宋刻本看,《淮海集》前后集共四十九卷,其中只有三卷是词,其余赋一卷、诗十四卷、挽词一卷《以上为韵文》,而以文为最多,共三十卷。秦观诗感情深厚,意境悠远,风格独特,在两宋诗坛自成一家。散文以政论、哲理散文、游记、小品文最为出色。其策论文笔犀利,说理透彻,引古征今,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8]秦观在某些特定环境情势,即“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如忆旧、迁谪时制作的这第三种类型的诗,已使原来侑饮娱兴、按拍协歌的传统价值归属摒退于很次等,甚或无相关连的幕后位置。而另外却命其担荷起诗歌在古典诗教理论里的代言情志功用,遂成为自我主体心态意绪的特定物化形式,以之满足他叹喟命运悲剧、宣泄人生愁烦的现实精神需要。[9]元好问评秦观诗作为”女郎诗“,后世也多存误解,然秦观现存诗歌共400余首,其中真正有“女郎诗”味的,也不过占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
策论
秦少游的策论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 兰陵王,兰陵王曹冠,兰陵王的意思,兰陵王赏析 -诗词大全 兰陵王.咏柳 清末近现代初-夏孙桐 为谁碧。千缕春愁似织。 年时见、拖雨弄晴,此树依稀玉河侧。 长条覆路直,金勒犹嘶过迹。 东风紧、飘尽暗尘,怊怅携柑倦游客。春痕试寻觅。 对蔓草瀛亭,斜照铜陌。迟莺早、燕沈消息。 空青眼抛汝,白头催我,灵和前事付过翼。 叹人已非昔。羌笛。听吹入。又郭黯烽晨,旗闪烟夕。 漫天飞絮浮云隔。念千里芳堠,五湖幽宅。 声声桥上,唤杜宇,去未得。 陈韡《兰陵王》原文 角声切。何处梅梢弄雪。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蕖插空碧。邻翁问消息。为说红尘倦客。应怜笑、弓剑旌旗,底事留人未归得。 淮山旧相识。记急处笙歌,静里锋镝。隋堤杨柳犹春色。嗟十载人事,几番棋局,青油年少已鬓白。漫惆怅京国。 朱墨。困无力。似病鹤樊笼,老骥羁勒。夕阳不系栖林翼。待添竹东圃,种松西陌。功名休问,吾老矣,付俊杰。 我上次回东北婆家,看电视时,不小心看到了一部“兰陵王”的电视剧,刚开始看到冯绍峰演的,就翻过去了,后来实在找不到好的电视就凑活看了看,可是越看越感觉好。回到北京用几天的时间看完了“兰陵王”。 看完后我发现我感觉四爷这个人我很敬佩,有担当、正直有情有义,当然最主要的是一心一意爱雪舞。于是我就在微博关注了冯绍峰,当我看到他的一些说话语气的时候,我发现,这不是就是一个大男孩的表现吗?我的那种敬佩一下就下去了一半。看来我这个人始终欣赏内在美。不过我感觉这部电视剧的每个角色都是那么的真实。还有“郑儿”,她在爱与恨之间表现的淋淋尽致,虽然是反派,但我感觉这个演“郑儿’的演员的演技很好。让我感觉到了她内心深处的爱和纠结的恨,其实她是很可怜的`。 以前我只是在小说上能体会到这种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我总想好的言情小说要是可以拍成电影就更好了,虽然步步惊心也是由小说演变而来,但是根本就没有我在看小说的时候过瘾。可”兰陵王”却让我感觉到了只有在读小说时的才有的震撼心灵的感觉,让我久久回味的感觉!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一说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性格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次年,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后主高纬赐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死后北齐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高观国《兰陵王(春雨)》原文 洒虚阁。幂幂天垂似幕。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清愁晚来觉。佳景愔愔过却。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 行云楚台约。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啼红湿翠春情薄。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正孤绪寂寞。 斑驳。止还作。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只愁入夜东风恶。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 施岳《兰陵王》原文 柳花白。飞入青烟巷陌。凭高处,愁锁断桥,十里东风正无力。西湖路咫尺。犹阻仙源信息。伤心事,还似去年,中酒恹恹度寒食。 闲窗掩春寂。但粉指留红,茸唾凝碧。歌尘不散蒙香泽。念鸾孤金镜,雁空瑶瑟。芳时凉夜尽怨忆。梦魂省难觅。鳞鸿,渺踪迹。纵罗帕亲题,锦字谁织。缄情欲寄重城隔。又流水斜照,倦箫残笛。楼台相望,对暮色,恨无极。 兰陵王.渔父 宋-杨泽民 翠竿直。一叶扁舟漾碧。 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 都属沧浪傲客。 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飘然去无迹。 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盈钩香饵鱼争食。 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 占江南江北。堪恻。利名积。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 须知此乐天无极。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 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 兰陵王.柳 清末近现代初-奭良 小园廓。新绿墙头濯濯。 光风转、何处暗吹,直展轻阴到楼角。春寒气已薄。 翩若双鹂影掠。 凭栏望、朝霭暮烟,谁倚吟筇去行乐。柔荑正跗萼。 待雨过千丝,风飏重络。桃溪棠坞交相错。 看浅草铺翠,煖波皴碧,韶光葱茜应素约。 染衣又如昨。东郭。试寻索。 指隐约楼台,三两鸠鹊,晴丝渐欲沾篱落。 趁一抹斜阳,半空零泊。红英偕坠,似燕舞,费扑捉。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张元幹 兰陵王》,愿对您有所启发。 《兰陵王》 张元幹 卷珠箔, 寻思旧京洛, 寂寞念行乐。 赏析: 此词为触景伤春,怅望京都之作。上片写病酒伤春。卷珠箔四句由远及近,从上到下,层层展开地写词人病酒楼阁所见春景:轻雾蒸腾,柳条随风轻拂,仿佛在欢喜新晴;俯首又见芳草与红芍药相映成趣。东风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写暮春的东风挟着妒忌和嫌恶的情绪摧花落蕊。中片怀思京都。词人经历了靖康国难,又遭秦桧打击而弃置江南,对旧京洛,即北宋故都的怀念情绪更加强烈。正年少六句追忆早年汴京的浪漫生活:纵情欢乐狂放尽兴,曾迷恋于歌舞名妓:催促美人快些打扮,携手在上林苑里并肩而行;元宵刚过,又早早约定再次重逢。又争信一句顿折,以飘泊二字暗寓了词人羁旅漂泊的悲惨遭际。下片写别后的寂寞与相思。以寂寞二字总上挽下,逐层展开。相思二句点明眷恋故国的相思之深,别恨之重,除非醉里才能忘却,而从中酒添愁,怯于杯勺,更知词人思深恨重,求醉不得的隐痛。这首抒发爱国意念的词作,写得情韵兼胜,寓别恨之情于清旷的境界之中,使蕴藉的词境显得既沉郁又婉丽。 更多绝句古诗小编推荐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译文及注释】 汉中是汉朝开创帝业的地方,问:这个地方是否就是当时的汉中?想当年攻占三秦土地,高祖刘邦乘胜东进,去争夺天下与项羽一决雌雄。追回逃跑的韩信拜他为大将这样尊重人才的事,现在难以见到,只有那满眼破碎的山河令人泪下沾衣。落日中,任凭西方金人侵扰不止,秋天朝廷边塞的战马白白地体壮膘肥。 1、汉中开汉业:指刘邦以汉中为基础,开创了汉王朝的帝业。 【赏析】 张仲固名坚,镇江人,于公元1180年(宋孝宗淳熙七年)秋受命知兴元府(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兼利州东路安抚使,当时作者任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兼荆湖南路安抚使,虽已接受改任知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兼江南西路安抚使之命,但尚未赴任。此词是在张仲固卸江西转运判官任后,取道湖南赴任时,作者设宴相送席间作的。 作者一生致力于光复故土,洗血民族耻辱。因他饯送的人要去汉中,而从汉中到关中的地区,正是李纲等人主张建立行都,出击金军之地,作者很自然地联想到汉朝基业的建立,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就以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为此词的起笔。接着追忆了刘邦当年从汉中率军出发,直指关中,把踞守关中的秦的三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相继击溃的往事。那是多么高明的战略决策,多么令人羡慕的战果,而那又全都是多谋善战的汉初三杰的贡献。无奈追亡事,今不见即便有韩信那样的战将,也不可能为时所用,以致出现了文恬武嬉、萎靡不振的局面。绿水青山,枉自如故;壮志难酬,宏才不展。南宋政府养那么多兵马,却经常使敌骑犹如入无人之境,恣意驰骋,那怎能不长使英雄泪满襟呢! 因被饯送者为张姓,故下阕用张良受书为帝王师的故事,赞颂张仲固这次出帅兴元,只是小试其才。此下全部转入抒发离别之情。其中需要稍加解释的是:当作者饯别张仲固时,他本人也已奉调江西并即将赴任。当张仲固抵达任所,回首思念饯送者时,他已到了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南昌故郡了,所以有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之句。车轮四角是化用了陆龟蒙《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的句意,表明作者也幻想车轮在一夜之间能生出四角,使张仲固无法即刻乘车离去,而再住几时,但这又怎么可能呢!满怀离愁,无法消解,离别之后又因为想念而致使身体消瘦,带减腰围了。 《兰陵王丙子送春》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谁最苦? 春去尚来否? 赏析: 本词题为送春,实写亡国之痛。德佑二年正月,元兵已兵迫临安,太皇太后谢道清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奉表请降。三月,元挟宋帝、太后等北行。至此,南宋实已亡国。全词分为三片,每片均以送春发端,但三处各有不同。上片写临安城陷后的残败景象。送春去是主题,无路预示王朝面临山穷水尽,宋亡已成现实,不可逆挽。风沙暗指敌军凶猛。飞絮,形容幼帝君臣命运飘摇。乱鸦、斗转、城荒,伤臣民离散,王朝陨落,京邑繁华,顿化云烟。中片写破国离家的凄苦。最谁苦?痛心一问,从六宫被掳北上,亡国臣民无依,宫禁一派凄凉三方面回答。想字以下,写去国离家、依依难舍苦况。下片宣发亡国哀思。尚来否,预想前景,仅以恨别、愁赋为答,且以苏堤风雨,渲染凄迷气氛,绾合风沙南浦,暗示回春无望、国势难为。末折回自身,故国只能神游,人生归于流落,一派天涯沦丧、前路茫茫之感。以送春象征亡国,借自然景象写人世苍桑,意象凄迷,寄托遥深。正如《白雨斋词话》所云: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作者: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赏析: 张仲固名坚,镇江人,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秋受命知兴元府(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兼利州东路安抚使,当时作者任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兼荆湖南路安抚使,虽已接受改任知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兼江南西路安抚使之命,但尚未赴任。此词是在张仲固卸江西转运判官任后,取道湖南赴任时,作者设宴相送席间作者作的。 作者一生致力于光复故土,洗血民族耻辱。因他饯送的人要去汉中,而从汉中到关中的地区,正是李纲等人主张建立行都,出击金军之地,作者很自然地联想到汉朝基业的建立,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就以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为此词的起笔。 接着追忆了刘邦当年从汉中率军出发,直指关中,把踞守关中的秦的三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相继击溃的往事。那是多么高明的战略决策,多么令人羡慕的战果,而那又全都是多谋善战的汉初三杰的贡献。无奈追亡事,今不见即便有韩信那样的战将,也不可能为时所用,以致出现了文恬武嬉、萎靡不振的局面。 绿水青山,枉自如故;壮志难酬,宏才不展。南宋政府养那么多兵马,却经常使敌骑犹如入无人之境,恣意驰骋,那怎能不长使英雄泪满襟呢! 因被饯送者为张姓,故下阕用张良受书为帝王师的故事,赞颂张仲固这次出帅兴元,只是小试其才。 此下全部转入抒发离别之情。其中需要稍加解释的是:当作者饯别张仲固时,他本人也已奉调江西并即将赴任。当张仲固抵达任所,回首思念饯送者时,他已到了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南昌故郡了,所以有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之句。车轮四角是化用了陆龟蒙《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的句意,表明作者也幻想车轮在一夜之间能生出四角,使张仲固无法即刻乘车离去,而再住几时,但这又怎么可能呢!满怀离愁,无法消解,离别之后又因为想念而致使身体消瘦,带减腰围了。 这首词中的山川满目泪沾衣(李峤《汾阴行》),江涵秋影雁初飞(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均借用了古人的原诗句却显得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作者精湛的艺术手法在这首词中表现的极为典型。 想信您读完张元幹 兰陵王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 兰陵王台词 ■
作者:曹冠 朝代:宋 体裁:词
晚云碧。松巘飞泉翠滴。双鱼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觞旧风物。波光映山色。时见轻鸥出没。壶天邃,修竹翠阴,虚籁吟风更幽寂。登临兴何极。上烟际危亭,彩笔题石。山中猿鹤应相识。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刘郎何在玩石刻。感往事陈迹。还忆。少年日。帅旗鼓文场,轩冕京国。如今老大机心息。有陶令秫酒,谢公山屐。闲来潭洞,醉皓月,弄横笛。■ 兰陵王台词 ■
■ 兰陵王台词 ■
■ 兰陵王台词 ■
■ 兰陵王台词 ■
■ 兰陵王台词 ■
■ 兰陵王台词 ■
■ 兰陵王台词 ■
■ 兰陵王台词 ■
■ 兰陵王台词 ■
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
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
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沉水倦熏,
中酒心情怯杯勺。
正年少疏狂,
歌笑迷着。
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
上林携手,
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言飘泊?
甚粉淡衣襟,
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
怅别后华表,
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
向醉里、暂忘却。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h2>
您就像那得了书的张良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如今去西方兴元不过是小试身手。我备下这简单的饯行酒,你就要匆忙上路,仪仗队里的旌旗飘满了离愁。你想念我的时候,回头看,秋江上天光水影征雁啁啾次第飞。怎么能够让车轮长出四只角把行人强留,禁不起相思别恨衣带渐宽人渐瘦。
2、剑指三秦: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I即雍、塞、翟三国地。《汉书高帝纪》:(韩信)因陈羽可图、三秦易并之计,汉王大悦,遂听信策,部署诸将。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汉王遂定雍地。秋八月,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汉。
3、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4、今不见:讽刺南宋统治者不重用抗金爱国人才。
5、山川满目泪沾衣:初唐诗人李峤《汾阴行》诗: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祗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6、胡尘:金人的军马扬起的尘土。
7、西风:秋风。塞马:边马。
8、一编书:《史记留候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9、小试:略试才能。征西:指西去帅兴元。
10、草草离筵(yn):杯盘草草,表示酒席不丰盛。
11、旌(jīng)旗:指张仲固的随行仪仗。
12、江涵秋影雁初飞:语出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涵:沉浸。
13、车轮四角:陆龟蒙《古意》: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盼望车子开不动把行人留下来的意思。
14、带减腰围:因为思念友人,身体逐渐消瘦,腰围渐细,衣带日宽。《古诗》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之意。刘辰翁 兰陵王·丙子送春<\/h2>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但箭雁沉边,
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
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
斜日未能度。
正江令恨别,
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
顾孺子,
共夜语。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h2>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