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宏村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5-04-15游宏村观后感(推荐7篇)。
游宏村观后感 篇1
今天我们住在宏村的村民家里,慢慢享受这里的生活。结果发生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乡村农家乐小旅馆,店里的老板是一个英俊的伯伯,他煮的菜真是美味无比,个个都是美味佳肴。
伯伯有一座两层的小楼房,也是白墙青瓦,门窗都是徽州木雕,图案非常精美,院子里有假山、小池塘,摆满了漂亮的植物,绿油油的,还有五颜六色的花点缀着院子,这可真是个美丽的花园!
伯伯养了一只母猫,母猫有一只猫宝宝。他们在院子的树下乘凉。我和哥哥、姐姐非常好奇,因为我是过敏体质,爸爸妈妈不让我多看猫。于是,趁大人们中午休息的.时候,我跟着哥哥、姐姐偷偷去看猫。
这两只猫可真漂亮,它们身上的毛黑白相间,泛真亮光,一看就知道营养不错。猫宝宝还在吃妈妈的奶,我们很好奇,想看个究竟,猫妈妈烦死我们了,就老换地方。最后,他们躲到了花坛后面的树下,再没地方躲了。姐姐趴过去,给它们照了不少合影。
我挤不过去,就一屁股坐在花坛边的石头桌子上,结果一不小心把石头桌子给坐翻了,我迅速一闪,石头桌子落了地,“咚”的一声,爸爸妈妈被惊醒了,出来一看,我呆呆地看着石头桌子,椅子全倒了。爸爸妈妈十分生气,批评了我,于是我赶快向伯伯道歉,伯伯说:“没关系,只要没打到你就好了”。接着,他和他妻子准备去搬那个石桌面,结果根本搬不动,伯伯的脸沉了一下,爸爸妈妈又批评我了,也跟伯伯道歉了,但伯伯还是说:“没事,没事!”
我很感激这位伯伯,这里的村民真善良,我再也不敢添乱了。
游宏村观后感 篇2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浙江嘉善。清早下了火车,我们来到嘉善西塘古镇的入口处。进入古镇,苍白的墙,灰色的门,棕色的长廊,静静流淌的小河,让人感到一切都回到了过去。
走上石桥远远地望去,到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房屋倒映在水中非常清晰。一串串的红灯笼旁有青石板铺成的路。有的地方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变得凹凸不平。我们来到了有名的'石皮弄。它很窄,只能容一人通行。我站在路中间两只手可以毫不费力地摸到两边的墙壁。抬头望望,两边的墙壁非常高,天空变成狭长的了。石皮弄的下面是一条下水道。听妈妈讲这条小弄堂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西塘吸引人之处还在于有许多古老的石桥。如来凤桥,卧龙桥……来凤桥位于小桐街东侧。于1997年重建。走来凤桥还有点讲究。桥南面一边是阶梯,北面一边是斜坡。男人走台阶,步步高升。女人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所有的桥都古色古香。
一路上我发现西塘几乎家家开旅馆,户户卖搞点。像芡实糕,熏青豆,粉蒸肉,到处都有。我还看见卖武大郎烧饼的。卖主化装成潘金莲,可她太胖了。我忍不住笑着对妈妈说:“这个潘金莲太胖了。”
夜晚,我们再次踏入西塘古镇。登上桥远眺,小镇里到处都是火红的灯笼,迷离的灯光映照在漆黑的水面上,有人摇着橹静静地划过。这一切使人仿佛走入了梦境一般。小河边有卖祝福灯的。我也买了一盏。灯是花瓣形的,中间有一块小蜡烛。我点燃蜡烛,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水面,推向远方。不一会儿,河面上便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祝福灯了,显得非常漂亮。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座小桥。我看见桥上有一个人手里提着一个大灯笼,旁边有一个人在点灯笼下面的燃料,原来他们在点孔明灯。很快灯升起来了,慢慢飞上夜空。我们目送着它越飞越远。
夜晚的西塘比白天更有一番迷人的景象。
游宏村观后感 篇3
三月走到尽头,四月伊始。墙角的桃花红色又艳丽了几分。池塘中的小鱼一摆尾,荡漾了一池的春色,搅乱了这人间的桃源。青石沿上生着野花和青草,淡淡的欢喜。微风掠过衣角,带来远处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桃花在风中摇摆不定,清清浅浅,于无声处搅碎一地风雅。
桃花轻轻地落下,正如我轻轻地来到徽州。那年春天,真好。巷口撒开的一片浓密的绿意,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跃动在嫩绿的枝梢,撒下一地的光斑。树下是卖歙砚的`老店,店主穿着米白的长衫,蓄着胡子,在竹椅上晃呀晃,竹椅吱呀作响,细细碎碎的杂音被风从巷口卷到巷尾。对面是家车载音乐的小店,禅乐从门槛上溢了出来,和着竹椅的声响,在小巷一线碧蓝的天上辗转。一杯清酒一杯茶,偷得浮生半日闲。
出了小巷,漫步在池塘边。惠风摇着碧柳,春意漫至人家,徽州古村标配的墨瓦白墙。斑驳的裂痕从墙角蔓延进爬山虎的领地。被时光带走了青春容颜的老太太,坐在墙边的板凳上,眯着眼睛享受这春日和煦的阳光,数着几十载的沧桑岁月。
阳光渐渐漫向远方。不知何时,风裹着雨款款而来。细细密密的雨帘,切割着整片视野,仿佛大大小小的破碎的棱镜。一切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好一幅水墨江南烟雨图。绿意在雨水中变得模糊,浓浓浅浅连成一片,绵绵延延直到天边。
是春雨惯有的温柔,大家闺秀般,不骄不躁。毕竟是天边的春意凝成的雨滴坠落,怎能没有春的欢喜和温婉。躲进伞下,窥探着这雨中的仙境桃源。树叶平白又绿了几分,黛瓦无故又浓了些许,青石板不经意间带出古村的古朴气息。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人行路上,恰似画中,步步随心,翩翩少年。燕雀归巢,划过天空,声声啼叫,句句入耳。
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也在眨眼间落下帷幕。只有这一地的水光和鼻尖残留的雨味,提醒着这场春雨的莅临。天空碧蓝如洗,云朵层层叠叠。阳光又夺回了自己的领地,从墙头的这边踱到另一边。不久,夕阳款款而来。
落日熔金,暮色渐沉,余晖染红窗棂。斜斜的高压线上错错落落的鸟鹊唱着夕阳的挽歌,墙边掉下的绿叶和花瓣被风笼到一旁。窗外有青石,小桥,桃花和晚风。
孩童归家的脚步在石板上哒哒地响,缕缕炊烟袅袅婷婷,钻入云层间消失不见。夕阳的暖黄色,渲染了整片天地。回到暂住的民宿,放空大脑,眼前仍是绿水人家和徽州春色。天空变得烟蓝,星河浮现。
清风朗月,天空通透疏朗,零散的星子结实而明亮。月光下,民宿女主人的女儿在玩耍,孩童澄澈的双眸映照着同样澄澈的夜色,月光如水,荡漾了一庭的寂静。恍然间,感动于这如此真实而美丽的烟火人间。
孩子的欢声笑语溢满了整个院子,清脆的童音,百灵鸟似的纯粹。民宿女主人那双盛满爱意的眼不曾挪移过视线,那是母亲的双眼。再推开窗,耳边是声声笑意,夜风拂面,池中泛着粼粼水光,心绪好像飘到了很远的地方,那里温暖而又明亮。
游宏村观后感 篇4
安徽古称徽州,山多水美。尤其是课本上写过黄山的课文,我一直想去。
“百闻不如一见”,我来到了黄山。我和爸爸先买了上黄山的车票。当我们来到索道站,我看见人群一望无边,等了半个小时,终于等到了。到了山顶,我说:“这里好冷啊!”我赶紧穿上外套。来到“猴子观海”,看见了远处的一座山上有一块石头,我想,那就是“猴子”了,可是今天没有“云海”,猴子没有办法观海了。往前走了十几步,我又看见了“海豚石”。为什么那块石头被称为“海豚石”呢?因为这块石头中有一个小小的孔,就像海豚的眼睛,石头顶上还立了一小块尖尖的.石头,就像海豚的嘴巴。黄山奇石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厉害!
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爬上了齐云山。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誉为“黄山白岳”中的“白岳”,号称风景与黄山媲美。
我们坐索道上山。坐在索道轿厢中,我感觉自己飞起来了。轿厢进入云雾中,什么都看不见。上山后,我从山顶的亭子望出去,白茫茫的一片。我继续前行,到了“一天门”。我想,这应该是一个牌坊吧,却原来是一个天然的洞。我又看见了“撑腰石”的地方,据说把香顶在石头缝里,腰就不会痛了。不过,我没有放。
我想坐索道下山,可是爸爸妈妈想走下山步道。没办法,我只好听他们的。下山途中,我们路过了十三个亭子,居然有一个亭子旁边全部都是——-鸡!有一只小公鸡居然从我面前,大摇大摆的走过。下山后,雾差不多全散了,可以看清楚齐云山的风貌。
虽然在黄山上没有看到“云海”,可是在齐云山上看到了“雾海”,也算是很不错的。
游宏村观后感 篇5
离开杭州西湖,我们正向上海返回,爸爸在半途中提出要去西塘古镇看一看,我们便改变目的地,向西塘驶去。
到了地方已是黄昏时分,我们迫不及待的下了车,我站在一座小桥上,桥面是用小石头铺成的,站在桥上眺望远方,一小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在左右两条长廊之间川流不息,这里没有路灯,只是每家店前都会有个小灯笼来照明,河上还飘着许许多多的许愿小河灯,像小星星一般,我们走下桥到了河对岸,我闻到了一股香味,顺着香味走去,原来是一家卖梅菜饼的,我很奇怪梅菜并有什么好吃的?我买了一个尝尝,嚼起来很香,要说也是晚上了,该找个吃饭的地方,我们往前走,看到一家古色古香的小饭馆,我们便找了个靠窗的地方坐下来,为了欣赏风景。我坐在窗边看着小河和小桥,河中渔夫一边划船一边唱歌,给这优雅小镇自然而然的增加了一些风趣。我们吃完饭继续逛这古典的商业街,我走进一家头饰店,里面有花花绿绿的`头饰,琳琅满目,它的特点是用棉布做的头花,而平时我们的头花都是用塑料和纱做的呢!
天空中也出现了不少小星星,我们准备打道回府,这个有上千年文化历史的小镇,真让你留恋往返,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
游宏村观后感 篇6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美丽的皖南古村落———宏村。
早就听闻,安徽宏村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走进宏村,果然名不虚传,真不愧是“中国画里乡村”。我们首先来到南湖,它像一面硕大的镜子倒映着青青的山,绿绿的树,蓝蓝的天,悠悠的云,以及四周那古老的建筑。偶有微风拂过,只见水波漾漾,真是美不胜收。我看得入了神,眼前仿佛出现了几百年前宏村人民辛勤劳动的身影,他们盖房屋、开南湖、凿渠道,为现在的我们留下这样一处令人陶醉的世外桃源。
绕过南湖,一条幽深狭长的巷子像一位导游引领我们一直往里走。这时家家户户门前潺潺流淌的小渠吸引了我的注意。据说它修于几百年前,是为了方便村民用水。小渠里的水最终流向南湖,经过过滤,又重新流入村内,如此循环往复,经久不断。这样一条完美的水系让我对古人的聪明智慧赞叹不已。
再往里走,我们更是感受到了古村落浓浓的文化气息,村落里有书院,有商铺。书院,顾名思义就是古人读书的`地方,厅堂中央端端正正地摆放着几张桌子。坐在桌旁,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私塾老先生手里拿着戒尺严厉地督促学生学习的情景。商铺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尤其一家卖竹简的商铺让我们忍不住停下脚步走进去细细观赏。竹简是由一块块竹片串联在一起,再将一些名家书法拓印下来贴在竹片上,一笔一画雕刻出来的,字体的优美和竹简的精致让我们爱不释手。
在宏村村口,一眼望去,可见到两棵500年树龄的古树,树高约二十米,树围有五六米,需要四五个人合抱才能围上一圈。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慈祥地望着村子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古老的房屋,清澈的南湖,参天的古树,宏村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印在我的心中。
游宏村观后感 篇7
暑假里,我第一次走出了铜陵的地界,第一次走上了高速公路,来到了我省有名的黟县宏村旅游。
清晨我们就高高兴兴的上路了。车子驶上了高速公路,我看见了平时从未见到的景象,公路穿山越岭,车子也在山林中穿梭,未到宏村就让我包揽了一路美景。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第一站——木坑林海。那里满山的翠竹在风中摇曳,发出动听的声响,像是谁吹响了一支巨大的竹箫,演奏着一支深沉的乐曲。那里还掩藏着一个小山村,共有一百多人口,生活的`主要用品就是竹子。不仅是桌子。椅子,就连跷跷板。秋千都是竹子编的。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站——木雕楼。木雕楼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至今已穿了十代人了。它是安徽有名的徽派古名居。楼里门窗。家具全都是木头雕刻而成的,上面一些动物。人物。花草虫鱼雕的活灵活现。让人们叹为观止,领阅好一番徽派建筑的风范。
在这次旅游中,最惊险刺激的要数漂流了!我们上船后没多久就用水枪互相往别人身上泼水,弄得每个人都湿漉漉的,像一只只落汤鸡似得。每到激流湍动的地方时,船就“呼”的一下就冲了下去,既让人胆战心惊,又觉得惊险刺激。据说此处得名“桃花源长廊”,是因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此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期待着下次再重游这美丽的宏村。
-
欲了解游宏村观后感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游宏村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