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火的国学经典句子(精品71句)
发布时间:2024-03-04属火的国学经典句子(精品71句)。
1、学无止境,知识是一座永远不会跨越的山。
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5、认识我,那我的心是悲伤的,不认识我,那我问什么。《诗经·王风疏理》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锦上添花,自己更加美丽;雪中送炭,他人更加温暖。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0、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1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4、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1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6、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
17、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韩信 。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18、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2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28、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3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ᴗ•͈ૢૢ)❊🍪🌿💘
3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3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3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5、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吕氏春秋》译: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3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37、善恶随人而行,但祸不单行。增强良性散文。
38、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40、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4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4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45、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4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4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4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4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5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53、权当自娱,亦可取乐,适度娱乐有助于放松心情。
5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5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6、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5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ʕ ᵔᴥᵔ ʔ
58、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
5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60、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61、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6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6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6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6、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孟子》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6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69、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译文】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7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7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
推荐阅读:
亲情的国学经典句子(精品15句)
国学里经典句子(精品96句)
国学经典的经典句子(通用89句)
经典国学关于善恶的句子(精品八十五句)
最近最火的结婚句子(经典53句)
阅读国学经典的句子(汇编64句)
-
更多精彩的属火的国学经典句子,欢迎继续浏览:属火的国学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