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本|考研日记读后感(范本12篇)_考研日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8-09考研日记读后感(范本12篇)。
『一』考研日记读后感
鲜艳的黄色,明亮的黄色,柔韧的枝条,快乐的小花朵,没有叶子的呵护,横空出世的娇憨,大智若愚;夺人心魄的美丽,牛犊初生。
黄色是阳光的颜色,是灯火的颜色,是金子的颜色。
迎春花似阳光的温暖,让冬天的萧杀有了欣喜的神情;
迎春花是灯火的执著,让黑夜的冷漠有了圆晕的心脏;
迎春花像金子的明亮,让泥土的沉寂有了跳跃的光芒。
银铃样的花朵,一长串,一长串,是迎春花的笑声,互相碰撞着,张扬着,蹦跳着,抖落了世间的冰霜。
喇叭样的花朵,一排排,一排排,是迎春花的号角,引领百花激荡,雀跃着,欢腾着,装扮着春天的盛装。
是严寒无数次地侵袭,锤炼了迎春花的体格,给了她勇争第一的胆魄;
是冰雪无数次地启迪,凝练了迎春花的思想,给了她驱除冷漠的责任;
是第一场春雨的浸润,灵动了迎春花的步履,给了她奋力向前的理想;
是第一缕春风的鼓动,轻盈了迎春花的身姿,给了她舞动世界的力量。
与生俱来的乐观,无视斥责,无视嘲讽,无视冷酷,缘自时刻的蕴籍和对春天深深地向往。
一刹那间,田间,沟壑,园林,路边,闪现着迎春花的眉眼,没有矜持的铺垫,没有华贵的渲染,一束婀娜,端坐读书人的案头;一朵娇羞,跃上大姑娘的发间;一片烂漫,定格在摄影师的像册;还有一缕,钻进春牛的鼻息,哞哞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好似听到迎春花的号令,万物齐声高唱,响彻云霄的赞歌,无比欢腾的赞歌,春天的赞歌!!
『二』考研日记读后感
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三』考研日记读后感
雷锋想入党,后来他入了党。雷锋去团山湖学开拖拉机,是老陈交他的,雷锋第一次开拖拉机有点紧张,学开时间长了就不紧张了。吃饭的时候,也像开拖拉机那种感觉,不停的摇晃着,拿起筷子,像握住拖拉机的操纵杆一样。随手拽动。两只脚像踏在刹车和油门上,自然的踏动着,我在想,今天这样幸福不是党的培养又是哪里来的呢?雷锋想:一定努力钻研,勤学苦练,克服一切困难,忘我的工作,争取做望城县的第一个优秀的拖拉机驾驶员,当雷锋在焦化厂工地听了李书记的征兵报告后,雷锋的心情激动,一时无法平静下来。
夜深了,我翻天覆地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跑到车间办公室,叫醒了李书记,问他,我能不能报名参军。李书记说,怎么不能,像你这样年青力壮的小伙子,参加解放军是顶呱呱的哩。他仔细看我一眼说,哎呀,你怎么没穿棉衣就来了,外面正下着雪,不冷吗?李书记顺手把一件棉衣披在我的身上。告诉我天亮就报名,让我先回去休息。我回到宿舍就坐在桌子旁写起了入伍申请书和决心书。我想雷锋忠于党和人民。而李书记对雷锋也很好。
『四』考研日记读后感
人们总是认为女孩子应该聪明可爱,美丽善良,但我认为对女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善良。原先,我也不是这样观点,可是看了《女生日记》之后,我大大的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女生日记》,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六年级女生冉冬阳从小女孩成长为少女的生理,心理微妙的变化。作者把女孩子渴望长大又害怕长大的矛盾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充分展示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和烦恼。在书中,作者用文字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温柔善良的冉冬阳,聪明可爱的莫欣儿,美丽漂亮的沙丽,活泼热情的南柯梦,伶俐单纯的刘杨惠子,个性开朗的吴缅还有善解人意的罗老师。在众多的人物中,冉冬阳使我的最爱,因为我看到了她最真诚的品质:善良;因为她让我明白了善良的价值。
冉冬阳的善举很多,不计其数。但有两件事让我对冉冬阳感觉很好。这两件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明白了善良的真谛。冉冬阳的朋友梅小雅在家有困难。冉冬阳的知后,给了她压岁钱和借来的钱,帮她和母亲开了一家小店,还经常去购物打理生意。那天早上,天下着雨,冉冬阳却走出家门,因为她答应梅小雅今天帮她备货。
如果你仔细想想,冉冬阳可以找个借口,在下雨的时候不去,但她很善良,她真的帮助了别人。另一件事更加令我感动。马加的父母出了车祸,她的地弟没有被带走。冉冬阳要去她向往的海南岛。
得知马加的情况后,冉冬阳每天都去马加照顾马加弟弟大达的衣食。忙完后,他没有抱怨,放弃了去海南岛旅游的机会。看吧,这就是善良。冉冬阳虽然不美,但他的心很美。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个冉冬阳。
我有一个朋友。那天,我和她在路上散步。一个乞丐伸手向我们要钱。我没想过。我绕过他。但我的朋友从口袋里拿出两个硬币,放进了乞丐的碗里。我惊讶地看着她,朋友却微笑着说:
“虽然我做出的微不足道,但我应该向需要我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善良,是一种美德。与聪明美丽相比,它是一种内在的美,一种比聪明美丽更高贵的美。
冉冬阳在善良中变得美丽,变得可爱。如果你不漂亮,就要善良,因为善良会让你更漂亮。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善良吧!
『五』考研日记读后感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教师,为使自己变得博大精深起来,唯有读书。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获得这一桶水的方法,也只有读书,为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各方面的知识都应该涉猎。
很久以前就听闻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但是多数是由于他的漫画作品,而被他吸引,很少涉及到他的文章。这次,阅读了他的《教师日记》,对于丰子恺先生,又有了一次重新的了解。
翻开书本,发现,这的的确确是一本“日记”。刚开始读,觉得,这就是一本“流水账”,丰子恺先生记录下他每天做的事,有何意义呢?但是读到后面就发现丰子恺先生的文字虽然琐碎,但是每一个小点滴都会有所给你启发。
这本书从丰子恺先生告别教师生涯10年后,参加一次开学纪念周开始。丰子恺先生又再一次的进入了课堂。面对学生仰望的脸孔,丰子恺感到10年前的角色正在“复活”,他与学生进行了心灵的沟通。他慷慨激昂,以“乐莫乐于新相知”开头,谈到了要与学生们共数晨夕,要与来自东西南北的教师共度朝晚,要在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间学习知识……新相知,新快乐,他勉励全体学生能够“努力用功,不辜负这难得的好机会”。
《教师日记》再现了丰子恺当年对学生的教育热爱和执着。从“原来与我有缘的就是你们这几位!”这句平实而充满真情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可见丰子恺对学生的亲近与爱护是发自内心的。他如谈心般地告诉学生美术学习的套路和方法,让学生明白艺术就在生活之中的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身为教师的丰子恺是快乐的,因为他热爱教育业,更热爱他的学生;他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带给了学生,因为他把快乐带给了学生。
《教师日记》从1938年秋季开始,记录下了丰子恺先生1年多的日子。这1年多里,丰先生没有遗漏任何一天,多多少少,总是记录下一些事情。这段时间恰好是战乱时期,可是丰子恺先生依旧在为了教育继续奋斗。在慌乱的环境下,把流离当作游历,以“家不异船,船不异家”的阳光心态看待漂泊,用“人是到处寻苦的动物”来勉励自己。颠沛流离中先生的生活是清贫的,但先生对于生活的乐趣却是溢于言表。读着这些文字,我更能理解先生在逃难周年纪念日前写的一段话:“这一年的崎岖之路,增加我不少的经验,给我不少的锻炼。但走崎岖之路也有它的辛勤的报酬,并非全然不幸,尤不必视为畏途而叫苦连天。”先生用最阳光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这种心态影响了他的子女和学生,也将影响作为后来者的我们。
翻看着丰先生的篇篇日记,不管是教育,还是交友;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还是对教育前程的忧患情怀……但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渐行渐思的丰子恺!
『六』考研日记读后感
雷锋日记读后感
“雷锋”这位解放军的普通战士,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为全国人民的好榜样,他身上的魅力不仅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当我读起雷锋日记的时候,我是满怀欣喜,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里到底写了些什么?但我读完以后,我那时的心情却是异常的沉重。那里面记载着雷锋每天助人为乐的故事,虽然事小,但这每一件事都滋润着我的心田。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呢?
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考研日记读后感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人的心灵自传,也是一本向所有大学生传授考研经验的教科书。这一年,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丝毫踏入社会的兴奋而是极度失落到无方向感。面对将来,究竟该何去何从?在不断的彷徨与挣扎中,最终还是选择了考研。尽管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在此狭路相逢,并且大多数都会跌入谷底,但这种浴火重生般的重逢,彷佛是对美好未来的一次绝地反击。跨专业,考北大,一切从零开始。从此,宿舍,食堂,自习室,图书馆,线条化的生活让人与世隔绝,人生失去颜色却又充满另一种芬芳。就这样,经过18个月的坚持与努力,终于考取了北京大学。小楼这本日记,真是地记录了奋斗与成功的心路历程。一千次彷徨与痛苦,一百次挫折与欣喜,一次绝处逢生与峰回路转,赤裸裸地呈现出普通考研人的挣扎与命运。从小楼身上,你不仅能看到普通人通过 努力获得成功的传奇经历,还能学到关于考研的各种技巧与经验。
考研日记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考研是一项体力活,如果有人认为脑力活不算数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但是不管你报考的学校是什么,时间是相同的。如果你是个负责任的人,不管你报什么学校,你的压力也基本是一样的。也就一年时间,往事如斯乎!回想起这个过程,除了对自己现在已经是准研究生的状态有些麻木,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走过来的。熬夜自不在话下,时不时发牢骚更是家常便饭。那时的脑子,已经失去了理由与理智。凡事都是考研惹的祸,想想,似乎考研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相信,大部分人也不可能找到快乐。更何况,考研已经不再是一种梦想的追求了(对大部分人来说),它往往只是我们通向彼岸的一条绳子,是的,它已经不是一座桥。
考研日记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多地方总能触动心底的弦,从下定决心到考上研究生,小楼的这条路很艰苦,也很难过。但他都一一克服走下去,每一篇日记都在向我们诉说其中的辛酸和甜蜜。喜欢文字的小楼,在这条路上和文学浪漫起舞也是他勇往直前的动力,也给了我这个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无限的期待和希望。我知道,我没有选择花香满径、虹跨天边的芳草地,而是走上了这条可能遍身是伤的独木桥,无论将来会怎样,结局是好是坏,我的人生还没有结束,那又是一条未知的路。明年就要离开这所学校,我希望在这些日子里,且行且珍惜。如果正在考研的你,有机会读这本书,但却没时间,我个人推荐,读一读P167的考研中的非智力因素,小楼详解考研中成败关键的非智力因素,或许从中,你可以读出些什么,读懂些什么。考研之路的确很难,希望和我一样走在之上的每位朋友都能加油,有个好结果。我不害怕考研失败,因为在凄冷的自习教室里,在只有路灯和点点行人的回家路上,在空旷的球场,在暖得发昏的图书馆里,我曾经努力过,我没有后悔,似烟花,有过最灿烂的时刻,足以铭记一生。
『八』考研日记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看了《笑猫日记》系列中的一本书叫《幸福的鸭子》。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叫“麻花儿”的鸭子,它是一只幸福的鸭子,它的幸福主要来自于它的内心世界。它不漂亮,但善良,它因为可爱而美丽;它的嗓子并不好,却喜欢也敢于歌唱,它的歌声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它的歌声富有感染力;它从不对生活有太高的要求,不管生活多么艰辛,也总能从中找到乐趣,并把幸福感传染给每一个人……
看了这本书,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也要像“麻花儿”一样,要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真诚待人。遇到不顺心时不要只会怨天尤人,怪别人对自己不公平,而应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并用心去感受、体会,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九』考研日记读后感
加尼诺是个顽皮的男孩,但他本质并不坏,加尼诺善良,聪明,热情,富有正义感和好奇心,喜欢动物,讨厌虚伪,热爱艺术,只是缺少用脑子思考。加尼诺常常好心办坏事,常受到大人的厌恶,他没有错,只是没有好好思考。
有个木工在森林里砍了一棵大树,做房子的栋梁。他把树拖回家,举起锯子就锯。锯完后,木工发现木头太短,只好改做门框。他提起斧子右砍,砍好后,发现木头太薄,只能做扁担。于是他拿起刨子来刨。刨完后,木头刨得太小,只能做刀柄。他操起削刀,一个劲地削。削完后,又发现木头削得太细,只能做牙签。这时他满头大汗,把牙签含在嘴里,坐在椅子上喘气。突然,牙签断成两半。
如果做什么事情都不用脑,什么事都不能成功。有时,成功就差那么一步之遥,只是需要动一下脑筋。
『十』考研日记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这本《雷锋日记》,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雷锋叔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这句简短却折射出他朴实而伟大的品质:“今后要少说多做。”
雷锋叔叔说到做到了:大年初一主动去车站帮忙,为老太太找座位,为旅客倒水。放弃节日的休息时间,为人民做了好事,虽然很累,但他感到十分幸福。
我不由得想起了放假前的一件事情:那天老师有事,吩咐作为班长的我管理班级的纪律卫生情况。快放学了,我叫同学们去捡地面,正常是组长倒垃圾,我看组长提着垃圾桶很吃力,却没有去帮助他。如今,看了《雷锋的日记》,我的脸在灼热般的出火,想一想真是脸红那!我应该像雷锋叔叔那样,永远记住那两句话: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今后,我要多做些日常的、平凡的、细小的事,少说漂亮话。
『十一』考研日记读后感
一点点翻开日记,最近一个星期里仿佛每天都在可爱活泼和智慧的安妮的陪伴下度过。我仿佛成为了凯蒂,仔细聆听安妮内心的诉说。
每天都能看见最深刻最真实的安妮,见证她的成长,仿佛我真的有了一位愿意向我吐诉真心的朋友。我实在是为扮演了世界上唯一能够看到安妮纯洁美好的另一面的人而感到十分开心和幸福。到今天日记戛然而止的时候我的心仿佛被巨大的天外陨石撞上了一样,炽热而疼痛不止仿佛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那种痛楚真实的有些不可思议。我想,我的一生中大概也不会经历几次这样的失去所爱的感受吧,这么说也许是有些夸张,但却是最能表达我真实感受的话了。我想,一个人如果袒露真心地对待一个陌生人的话一定非常容易和快速成为朋友吧!就像安妮和凯蒂一样,穿越时空与安妮日夜为伴,可以说是我应该珍惜的一段经历了。
作为比安妮大七八岁的成年人,我却时时刻刻被安妮的话语警醒我时刻为这个上世纪的13岁小女孩而惊叹连连和自叹不如,我实在惊讶于这个小小的年龄的孩子十分清醒和辨证的自我认知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还有超乎同龄人甚至大部分成年人的睿智和宽容,以及理性和充满哲思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有的合集,让我看到的绝对不是13岁小毛孩。而是文明世界的宝藏!
『十二』考研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是全球最多人阅读的一本书之一,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看。一开始这本日记是安妮弗兰克13岁的生日礼物之,安妮非常喜欢这个生日礼物。从收到礼物的第一天起,安妮就开始写日记,除了开头的一部分记录安妮正常的生活,后面的都是在写安妮躲在屋里渡过孤单的每一天。
二战爆发后,安宁一家和和四个犹太人躲进了安妮爸爸公司的一间后屋密室。这间密室里非常的阴森,住在里面的人不能打开窗户,也不能说话,如果被人发现就会有生命危险,就这样安妮在这样的环境里躲藏了两年零一个月。
《安妮的日记》中,安妮记录着她躲在屋里的日常生活。在食物上,她每天只能吃一点点的面包喝一点点的牛奶,在行动上她不能做任何事情,不能玩游戏,不能大声的说笑,说话的声音都要非常的小声,因为他们害怕招来敌人,会给自己和其他人带来危险,所以写日记成了安妮的全部,但是安妮还是没有活到最后。
二战结束后,唯一的幸存者安妮的爸爸把女儿13岁那年写的日记,整理出来编程一本《安妮日记》出版。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考研日记读后感网内容,请访问考研日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