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初中作文
发布时间:2025-06-01历史初中作文(精华十二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12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的话题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初中作文 篇1
在我开始学习“鲁”字的时侯,我所知道的姓鲁的名人只有2个,一个是“班门弄斧”中说的那个古代有名的巧匠鲁班,还有个就是鲁迅,写了些我不懂的文字,是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说不清楚,但这3个“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叠起一个高大的'形象,我想他一定比鲁班还聪明,是个大大的英雄。
起初,我还以为他真叫鲁迅,在我学过他的文章后,才知道他姓周,叫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社会落低层。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
他顽强的在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在为我们的民族努力着,他的这种精神难道不让我们羞愧吗?他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在“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时代的先锋精神。他所走过的路——从封建阶级的逆子发展为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共产主义者;他所坚持的方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方向,在现代中国都具有典范意义。
由于鲁迅个人才能的多样性,气质的丰富性,知识的渊博,思想的彻底与解放,他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几乎现代文学的各种流派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最处的渊源。
鲁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深邃的思想,精湛的文学技巧,高尚的人格,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这种影响必将长久地持续下去!
在我的心灵深处,默默地树立起一座丰碑,洁白的小花围绕其间,上面点着鲜红的血。是的鲁迅先生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血!
历史初中作文 篇2
今天,十二月十五日,一个周末。
七十年前,十二月十五日,四十二天悲惨的开始。
一九三七年的今天,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三千多人,被日军解往南京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然后,受伤未死者与死者一起被焚化。
请记住这一天,为那三十多万的冤魂,祈祷。
一九三七年的今天,中国难民五千多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机枪扫射后弃尸江中。
请记住这一天,为那三十多万的冤魂,祈祷。
一九三七年的今天,日军将囚于南京幕府山的男女老幼五万七千多人,全部用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在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均被用刺刀杀戮。最后,日军将全部尸体焚化。
请记住这一天,为那三十多万的冤魂,祈祷。
七十年后的今天,再提起这些令人悲痛的事,不是为了要复仇,而是要提醒人们,要冥记这屈辱的天,勿忘国耻!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也有这样的一天,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许多像那一天之上的.。这一天,既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时刻,也是中华民族开始复兴的时刻!记住这一天,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历史初中作文 篇3
6月6日上午,我如期到达南珠宫,心情有点小激动!我的任务是了解珍珠的历史。
我来到二楼展览馆,老师告诉我们,珍珠分为浅水珠和深水珠,黑色的珍珠是大溪地的珍珠。这时我们看到一个很大的贝壳,老师说:贝壳可以长到2米,它的名字叫砗磲,它的`珍珠有64克那么重,要生长6年。贝类有一万多种,有30种可以生长珍珠,珍珠是有生命的。
走到下个展览点,我看见一块大珊瑚,老师说:珊瑚也是动物,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们顺着往里走,我看见有好几个小罐罐,第一个里面是章鱼,第二个是藤壶,章鱼和藤壶都是贝壳的天敌,章鱼会把贝壳吃掉,藤壶会吸收贝壳的营养。第三个是贝壳,里面有好几颗珍珠,剩下的都是马氏珠母贝。
老师还告诉我们,贝壳分有皮和无皮。贝壳生活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海一个是河,淡水珍珠是有点尖的,海水珍珠是圆的。我们还见到了珍珠做的王冠和放在贝壳上的珍珠。
老师问:你们知道怎么样分辨珍珠真假吗?我们齐声说:不知道!老师说:只要用两颗珍珠摩擦,有粉出来的就是真的。这太有趣了,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历史初中作文 篇4
每一年都是历史,历史可以是一件很小的事,也可以是一件很大的事。
历史可以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种。
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历史,但有些历史是我们不感去面对的,比如1945年的南京大屠杀,是我国的历史事件之一,造成我国南京在南京大屠杀死了30万人民。
历史就像一部电影,记录着我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决定和重要转折点。当晚辈看到这部电影时,就可以感受到前辈为自己国家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让自己觉得自己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时代。
虽然,我骄傲,狂妄自大,经常忽略别人的感受。但我不会用我的性格,去看待历史。
国家今年发展的很好,国家去年也非常的好,去年的去年便是历史,我不应该把历史翻开看,除非那一年发生了很重要的事。
也许你会说历史,它就是历史,一场很精彩的电影,一是国家的历史,那就是那就是国家抹不去的历史。
如果一个国家有历史,就应该好好地去阅读,去看看那一年自己的国家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犹如长跑,犹似脑海中的'比赛,什么时候才能跑完?无人知晓,无人解答。
虽然历史每年都会有流泪的事,但历史往往就会在这个时候展开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然后让你了解一下过去国家是怎么度过的?是通过认真的学习才能知道的,而不是通过粗略的阅读来了解。
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发生重要的事情。不是你看不见,你摸不着就不存在,它存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脑海里,永远存在!
历史初中作文 篇5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苏武》,他在诗中写道: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日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成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诗中的苏武是我国西汉的一位官员。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出使快完时,匈奴内部人员谋反,苏武因而受到牵连。于是,匈奴人把苏武扣留下来,多次让苏武投降,苏武很坚定地表示:“我身为汉朝的使节,不能辱没了国家的`使命,丧失了气节,否则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到祖国。“
匈奴人见诱降不行,很生气。就把他流放到内加尔湖放牧,并对他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下小羊,你就可以回到中原了》“面对这种情况,苏武并没有绝望,他坚信只要坚持自己就有回归中原的那一天。匈奴人不给他粮食吃,他就挖野鼠储存的草籽吃,就这样,他一边放羊,一边遥望自己国家的方向。19后,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苏武身上崇高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历史初中作文 篇6
我的睡前故事是和爸爸一起读中国历史。爸爸告诉我,学习历史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过去,了解自己,面对未来。正如书里说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我们一起读历史故事,做朝代顺序表,查阅历史地图,了解民族特色。原来,勤劳智慧的先人们为我们准备了一个知识宝库。
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从隋唐到五代十国,再从宋元到明清。历史仿佛是个大舞台,各路豪杰,各个民族轮番上台表演。无一不是争先恐后的,唯恐被历史遗忘曾经存在着似的。这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历史上,太多的民族,匈奴、东胡、鲜卑、乌桓、肃慎、柔然、契丹、党项等这些看起遥远的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慢慢消逝了,然而其实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深深的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里。曾经的.我们是如此的辉煌,又怎能不热血澎湃呢。
历史长河里,出现了千千万万的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这样的文人骚客,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民族如璀璨的明珠,在历史长河中显得如此耀眼。
更有蔡伦、毕昇、张衡、孙思邈、祖冲之、郦道元等大家,为我们的科学进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
每当我读到这些故事,深感自豪。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深深感到骄傲。
如今,我们应该珍惜美好的时光,抓紧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方不枉费古代先人带给我们的美好世界。
历史初中作文 篇7
今年的秋季考察,我们要去古猗园啦。古猗园建立至今已经有快500年了,我想它有可能是上海最古老的建筑了。
一进入古猗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大片绿色,有各种乔木和灌木。再走进去一点,我们看到了一家茶馆,它的建筑风格是明代的,屋顶上面是用瓦片垒成的,屋顶的两旁有翘起的象龙头一样的东西,据说是表示这家人的地位的,房子是两层的,里面的`家具都是用非常精致的红木制作成的,光照耀在上面象涂了一层蜡一样。这种建筑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可不同了。
穿过了九曲桥,我们看到了缺角亭,在古猗园里,我觉得缺角亭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开始,我没有觉得这个亭子和别的亭子有什么不同,后来仔细一看原来在东北角上缺了一个角,导游阿姨告诉我们,日本对我们发动战争时,南翔人民在这里造了这个亭子,缺了一个角表示那时中国的领土缺了一大块,南翔人民心中充满了仇恨;还有三个角上有几个大拳头,表示中国人民要团结起来。我们都认为,缺角亭比一般的亭子要伟大得多,因为一定是它鼓励了那时的南翔人民去对日本人发起反攻的。
班级的同学们觉得古猗园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地方。很值得我们再去一次。
历史初中作文 篇8
听到万里长城的名字,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可是还有人没有见过万里长城。不管看过的,没有看过的都来听我慢慢地把万里长城介绍给大家吧!
万里长城是因为不让外国侵略而建造的。可是有好多悠久的历史呢,它是一个著名的古代建筑,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万里长城就像一条龙卧在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山上面。永远保持着它的尊严和地位。
说完万里长城的`形象,历史。下面就说万里长城的四季吧!
万里长城的春天是嫩绿色的。植物开始苏醒;动物开始活动,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小精灵”。花儿长出了花骨朵儿,草儿探出头脑。
万里长城的夏天是碧绿色的。树叶从嫩叶变出了绿色,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绿树成荫;花儿就像小姐们,在树底下乘凉,小草就像服务员一样伺候着绿树少爷,花儿小姐。
万里长城的秋天是火红色,金黄色,绿色的。火红色的是枫叶,树叶仿佛就是手掌一样,摇啊摇,摆啊摆。在说:“欢迎来到万里长城。”金黄色时落叶,落叶就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在说:“快来万里长城吧!快来万里长城吧!”绿树就属于松树了。它的树叶就像针一样,在保卫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的冬天是白色,红色的。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落下来,给大地穿上白棉袄。唯有腊梅独自开放,点缀着那“白棉袄”。能让人想起王安石写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这样的万里长城是多么美啊!我爱我万里长城!
历史初中作文 篇9
感悟历史——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中华的历史惊天动地,中华的故事气壮山河,中华的英雄万古长存,中华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便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神州大地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就改、武艺高强的廉颇;有勇有谋、精忠报国的岳飞……这一位位英雄人物的精神气贯长虹、流芳百世。随之同时也冒出了那令人恨之入骨的'乱臣贼子,他们逆国通敌、陷害忠良,他们必将遗臭万年。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祖国大地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溃败,自刎于乌江;商鞅变法,弃贵族,保民权,推动中华前进的脚步……
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炎黄子孙又涌现出多少济世明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秦穆公任人唯贤;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些明君将在中华这本史册中永远闪光。然而又有多少暴君昏王:商纣王肆虐暴政,周幽王千金一笑;南唐后主苟且偷生……也将在这本史册中永被世人唾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鉴往知来,中华民族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历史初中作文 篇10
历史,犹如一盏灯,照亮了后人摸索的路途;历史,也如一位老师,指引者我们寻找心灵的方向。
那天,班里开期末表彰总结会,我因为成绩退步,被取消了校级评优资格,这让我觉得很没面子,头像鸵鸟一样埋了下去,不愿与任何人对视。表彰会结束后,我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却被班主任叫住。
看着我略显忐忑的样子,老师微笑着我:“别紧张,我不是要批评你,而是想问你一个典故,《卧薪尝胆》,你知道吗?”我点点头回答说知道。老师又笑笑,拍拍我的肩膀叮嘱说,回家若是有空,可以再读读这个典故。
回家之后,想起老师的.话,我坐在书桌前翻开了《上下五千年》,再度品读《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末期,弱小的越国被强大的邻国吴国所侵略,越王勾践拼死抵抗,奈何实力悬殊,成了吴王夫差的阶下囚。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囚的三年中,受尽了各种屈辱,但是他都咬牙坚持了下去。当骄傲的夫差再也不把越国和勾践放在眼里之后,勾践被放回越国。明里勾践完全臣服于吴王,毫无复国之念。而暗地里,越王为了不忘记亡国耻辱,他睡在柴薪之上,每日品尝苦胆,开始发奋图强。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越国慢慢地强大起立,最终勾践抓住良机,消灭了吴国,完成复国大业。
重读这个故事,我不禁为之震撼,也豁然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失败意味着什么?对于弱者来说,可能意味着死亡、结束、屈服,但对于强者来说,失败后那永不言败,积蓄力量重来的意念,才是最为珍贵的我。
青春年少的我,仅仅经历了学习上的暂时失败,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斗志。我应当向古人先贤学习,继承发扬他们的优秀品格。悠悠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可谓英雄豪杰辈出,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谊;有文天祥“壮士欲填海,苦胆犹为天”的信念;有于谦“分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情……
历史中蕴藏着文化,也蕴藏前人的探索与实践,它们教会我认知与思考,也提醒着我,以史为鉴,可散迷茫;以史为师,可砺身心。
历史初中作文 篇11
什么是历史呢?或许你会说,历史是朝代的演变,是时间的推移,是一个又一个激烈的战事……然而,历史并非复杂。在故宫里,我就看到了令人感慨唏嘘的历史。
望着那又宽又广的故宫广场,那精致华美的小石桥,那一望无际湛蓝的天空,我不仅感叹了:这就是美丽的皇宫么?真是大气!可为何那时的中国政府缺少了这几分豪迈与阔气?怎会如此?我的脑海里掠过让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英法联烧圆明园,甲午海战,战争……想到这里,我深深地叹了口气。
走进故宫深处,鳞次栉比的宫殿立刻呈现在眼前:木制的窗子,华丽的内设,那现代人看来已过高的门槛,一切都透出了清谧。我的思绪又一下子被拉回了唐代。唐代是粗犷的,却一点也不杂乱无章,洋洋洒洒、舒舒展展地纳入了细密,交织成一曲壮丽的乐章。似乎总有千年不枯的吟笑,妩媚迷人的娇嗔,激情迸发出来,好象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此情此景,人间能得几回睹?唐代这分豪壮,就这样隐隐地显露出来。
再往里走,就到了皇帝上朝的大殿前了。我不由得为之一震:难道,这就是皇帝的座椅?怎么和想象中的相差如此甚远?单单一张龙椅,孤伶伶地立在大殿中央,莫非太过于凄凉了。这古色古香的龙椅,这痕迹斑斑的青铜鼎,就是组成中国的零件吗?我眼前似乎浮现出皇帝正襟危坐的.样子,当宫中歌舞升平的时候,当朝中官员只顾饮酒作乐的时候,当厚厚的奏折堆了一叠又一叠的时候,有谁想过,百姓们受到了怎样的欺凌啊!当时宫中的人竟然这样愚昧!!时光仿佛穿梭着,“吾皇万岁”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像飘在浩淼深邃的天空,显得渐渐空虚了。望着眼前的一切,我似乎恍然大悟:历史不就在这里吗?
没错,历史就隐藏在龙椅上,青铜鼎上,油漆已脱落的门柱上。我看到了历史,我感觉到了历史!
我明白了,仅仅一个朝代,一段时间,是不能代表什么的。这只不过是历史的一个缩影罢了。历史是无尽的,是让后人创造的。而今,千万日子已无声地消融在岁月的长流中,滚滚逝去。历史,将时时刻刻鞭策着我们创造历史,奋发向上。
历史初中作文 篇12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历史书又太大,装下了中华上下5000年。
在历史书上,你的随手一翻可能是他们的一辈子,我们以为他们都是被历史夸大的人物,根本没有那么伟大,但如果真的可以回到过去,你一定会惊叹他们的'伟大,伟大的人也会被小人迫害,有多少圣人生来有才,但招小人暗算,社会变革,环境不利,即使这样,还有很多忠诚爱国之士,如文天祥、王安石、辛弃疾等,奉命于危难之间,难道他们想英年早逝吗?不,不是,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不奉献,国家就没落了。
这是一种多高大的责任感、社会感。你也许认为那些文人没什么用,如果没有屈原的天问,楚国百姓会救国吗?
如果没有陆游、杜甫等引领时代的人,还会出现辛弃疾、文天祥这样的人物吗?
如果没有顾炎武、鲁迅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们麻木的思想能被唤醒吗?
正是有了这样的文人墨客,才唤醒了人们的思想。
人民群众的力量也必须重视,假若变法时无人实践,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假若没人愿意参军,国家的将军空有谋略,无法施展一腔热血。假如没有人种植劳作,国家的财力物力又从何而谈?文人官员百姓,国家永远是一个共同体,当你真正进入历史,你会发现历史渺小,却又伟大,平凡却又辉煌,历史是浪漫的,装得下李太白的酒中仙,容得下苏东坡的老夫,更包得下千万人民结合的伟大光辉。
-
欲了解历史初中作文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历史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