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通用十四篇)

发布时间:2018-07-13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通用十四篇)。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质量员学习计划

一、 学习目标

以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出发点,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法规。

2. 熟悉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质量管理操作技能。

3. 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二、 学习内容

1. 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法规的学习:

(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16)。

(2)《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法》等法律法规。

(3)了解ISO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与审核管理。

2.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习:

(1)质量管理理论和质量控制方法。

(2)质量检验技术和质量改进方法。

(3)SPC(统计过程控制)、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模型。

(4)供应商管理和质量体系内审等。

3. 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

(1)参加职业培训或行业交流会议,增加专业知识和经验。

(2)学习沟通技巧、情商管理等软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3)阅读有关质量管理的专业书籍和杂志,增加知识储备。

三、 学习方法

1. 独立自学:加强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根据工作需要自行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提高知识储备。

2. 培训和交流:参加公司或行业内举办的职业培训,与行业内的同行交流,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实践经验。

3. 实践探索:通过工作实践,掌握质量管理技能和经验,不断探索和总结风险管理实践。

四、 学习计划

1. 第一年:

(1)学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实施方法。

(2)学习SPC(统计过程控制)和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模型。

(3)参加公司内部审核的计划和实施,并完成审核报告。

2. 第二年:

(1)学习和掌握质量控制理论,如SPC、FMEA等,了解过程改进中常用的七种工具。

(2)参加公司对外受计划质量管理标准的审核,接受审核培训,完成评分表和报告。

(3)参与制定年度质量目标,并探索达成目标的措施和方案。

3. 第三年:

(1)学习保证质量所需的体系文件,评估商业机会,控制质量成本等。

(2)学习ISO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与审核管理,为公司的ISO认证作准备。

(3)参加行业交流会议,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增加行业资源。

四、 结语

质量员的学习计划不仅要贯彻具体行动,更要明确使命,始终牢牢把握公司和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不断增强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质量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关于本科院校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根据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按照《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从教学大纲的订制开始,首先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然后确定各环节的教学课时数,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提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求生动形象、结合实际,对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探讨。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方普通本科;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研究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既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兼顾理论和应用[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是研究常用金属材料及金属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机类、近机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运用规范的工程语言和技术信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多为书本上的知识点总结,缺少体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为适应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金属工艺学》课程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应当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

一教学大纲的订制

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各种主要加工方法及其实质、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2)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3)理解和掌握毛坯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概况。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适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在学时分配上要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教学时间。在整体教学学时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的安排,对于典型的金属工艺如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可以重点讲授,其他材料学的内容可以减少或不讲。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除了强调金属工艺的基本概念外,还要注重与实际相关的内容,如“铸造”这一章节中,除了把铸造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外,还应该把典型的铸造加工工艺分析作为重点。更多的介绍一些新型的铸造方法,如消失模铸造、壳型铸造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要做好兼顾应用性的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针对性、合理性、创新性[2]。在课程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能力和素质培养架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合理,做到理论适度,突出基础理论,强调实践应用,并适当介绍新技术。《金属工艺学》课程包含了大部分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在不断的发展中又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了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必须对传统工艺未涉及到的新工艺进行适当安排讲解。对于传统教学内容中金属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工艺方法,要保留。这些内容是《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实际工程中最常用的内容,如铸造中的砂型铸造,目前大型的结构件和小批量的铸件都是用到这些原理和方法;如焊接中的电焊条的组成,是各种焊接加工的基础,这些内容需要详细阐述。对于一些陈旧的加工工艺和方法需要删除,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扩展和深化教学内容。如金属切削加工,对于普通的加工机床已经很少在工厂中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以及柔性制造系统和高水平集成制造系统,因此在金属切削加工教学中应简化普通加工机床的知识,增加数控加工机床及加工中心等工艺的介绍。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基础理论的讲解外,应多选择与生产实际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拉拔工艺时,例举常见的钢丝和铜棒的制备工艺,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材料是如何制作完成的。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多媒体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最常用的手段。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多以文本和图片的形式出现,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在《金属工艺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不能沿用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的结构安排,应当适当增加视频内容[3],控制好视频、动画、文字、图片的比例。如果动画和视频过多,学生听讲易应接不暇,分散注意力,如果文字和图片过多,教学会特别枯燥,并且金属加工过程也很难清晰的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因此要控制好课件内容比例,加工过程要以图片、视频等重点表达,而基础概念要以文字和图片来讲解。比如在讲解铸造工艺时,可以在砂型铸造的讲解过程中加入铜铃和发动机的生产制备工艺视频,让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到砂型铸造的实用性,对砂型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要引导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了解加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认真讲解书本上的主要内容外,在课堂中可适当提出工厂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克服学生只听和记的被动式教学模式[4],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中沉闷的学习气氛。在开始讲解导论的时候可以从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为例进行讲解,让同学知道导致航天飞机解体的直接原因并不是舱体等主要部件的失效,而是火箭助推器的密封圈失效引起。从这一大事件的介绍中让同学对材料效用加深印象,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看似很小的缺陷可能会带来致命的破坏,从而对材料的加工过程产生敬畏之心,提高学生探索金属加工工艺特点的兴趣。对于识记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采取只讲重点和难点,其它内容由学生课后自学,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自行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除了向学生讲授教材上的知识点外,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资料或者较好的专业网站,让学生课后进行学习。通过自学来锻炼学生查找、搜集、归纳资料的能力,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学生的主意力被无形中吸引了过来,从单纯的被动式的学习,变成主动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铸造工艺中影响流动性因素,其中合金的成分和结晶特征对流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首先提到共晶成分的合金,是逐层凝固,已凝固层的内表面光滑,对液态合金的流动阻力小,流动性最好;接下来就不急于讲解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对流动性的影响,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非共晶的合金与共晶合金的区别在哪。引导学生从材料相变图中考虑,让学生明白非共晶合金在其已凝固层和纯液态区之间存在一个液固两相共存的区域,使得已凝固层的内表面粗糙;由此让学生总结出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变差,且随合金成分偏离共晶点愈远,其结晶温度范围愈宽,流动性愈差。虽然在教学时间上可能这样做花的时间较长,但是学生对这部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后续讲解压力铸造的影响因素时学生能够更快的理解接受,教学的时间可以缩短,这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条件。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是有限的,但是对于特定的一门课程,而且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需要多方培养。在学习《金属工艺学》课程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工业生产,对金属加工工艺的了解甚少,有些学生几乎没听说过金属加工工艺。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要从实例开始,最好是从杂志、新闻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讲解,结合课程与生产实际,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要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比方说,大部分同学都骑过自行车,就从自行车的加工过程谈起,逐步讲解每个部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能够产生共鸣,学习的兴趣被逐渐提高。

四考核方式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的从试卷上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习的好坏已经不能适应新型教学方式的革新,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改变只由纸质试卷决定成绩的做法。可以将课程成绩分为三个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20%。期末考试内容要更多考核学生对加工过程的了解,需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不宜过多,要提出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总结本门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主要是根据课程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并完成,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以及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对于实践成绩的评定不能确定唯一答案,只要学生能够态度认真、操作规范地根据设计的实验计划完成并符合工程实际,都可以得分。五结束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做好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兼顾理论与实践是课程教学的中心,《金属工艺学》课程作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只有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达到培养合格大学生的要求。

作者:富伟 陈清宇 王芳 宋杰光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3-13.

[2]倪兆荣.《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4-45.

[3]陈锦.金属工艺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0-32.

[4]闵世英.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谈“金属工艺学”启发式教学[J].科技资讯,2007(17):246-247.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科学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概论、地质学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含晶体光学)、物理化学、宝石鉴定原理和方法、宝石加工学、宝石包裹体,有色宝石学、钻石学、材料工艺学、宝石改善、晶体生长与合成宝石、中国玉器概论、宝石商贸等。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质量员学习计划



作为一名质量员,我明白持续的学习和进步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公司和自己带来更大的成功和成就。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首先,我将参加一些关于质量管理的专业培训或研讨会。这些培训和研讨会可以帮助我了解业界最新的标准和方法,以及优秀的实践案例。我将会关注ISO标准的升级和变化,并了解如何将其应用到我的工作中,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我还将关注六西格玛、SPC等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我会参加一些领导力培训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作为质量员,我必须与各部门的同事合作,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交流。因此,我需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传达信息的能力,以便使我们的团队更加紧密地协作。同时,在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引领团队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第三,我将研究竞争对手和市场的情况,了解最新的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通过市场研究和竞争对比,我将不断发掘我们的潜在优势,提出创新思路和改进措施,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最后,我将阅读相关的技术书籍和文献,以保证自己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例如,我将持续学习质量检验、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以及一些相关的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我也会关注质量管理领域的新发展和趋势,学习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总之,以上是我的质量员学习计划,我将严格执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公司和客户,为实现公司的发展和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1、什么是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设计就是根据铸造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制工艺卡等技术文件的过程。

2、为什么在进行铸造工艺设计之前要弄清楚设计的依据,设计依据包括哪些内容?

在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前设计者应该掌握生产任务和要求,熟悉工厂和车间的生产条件这些是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依据,还需要求设计者有一定的生产经验,设计经验并应对铸造先进技术有所了解具有经济观点发展观点,才能很好的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依据的内容

一、生产任务1)铸件零件图样 提供的图样必须清晰无误有完整的尺寸,各种标记 2)零件的技术要求 金属材质牌号金相组织力学性能要求铸件尺寸及重量公差及其它特殊性能要求 3)产品数量及生产期限 产品数量是指批量大小。生产期限是指交货日期的长短。

二、生产条件 1)设备能力包括起重运输机的吨位,最大起重高度、熔炉的形式、吨位生产率、造型和制芯机种类、机械化程度、烘干炉和热处理炉的能力、地坑尺寸、厂房高度大门尺寸等。 2)车间原料的应用情况和供应情况 3)工人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 4)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车间的加工能力和生产经验

三、考虑经济性 对各种原料、炉料等的价格、每吨金属液的成本、各级工种工时费用、设备每小时费用等、都应有所了解,以便考核该工艺的经济性。

3.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铸造工艺图,铸件(毛坯)图,铸型装配图(合箱图),工艺卡及操作工艺规程。

4.选择造型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1、 优先采用湿型。当湿型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使用 表干砂型、干砂型或其它砂型。

选用湿型应注意的几种情况1)铸件过高的技术静压力超过湿型的抗压强度时应考

虑使用干砂型,自硬砂型等。 2)浇注位置上铸件有较大水平壁时,用湿型易引起

夹砂缺陷,应考虑使用其它砂型 3)造型过程长或需长时间等待浇注的砂型不宜

选用湿型 4)型内放置冷铁较多时,应避免使用湿型

2、 造型造芯方法应和生产批量相适应

3、 造型方法应适用工厂条件

4、 要兼顾铸件的精度要求和生产成本

5-浇注位置的选择或确定为何受到铸造工艺人员的重视?应遵循哪些原则?

确定浇注位置是铸造工艺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关系到铸件的内在质量、铸件的尺寸精度铸造工艺过程中的难易,因此往往须制定出几种方案加以分析,对此择优选用。

应遵循的原则为:1、铸件的重要部分应尽量置于下部 2、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直立状态

3、使铸件的大平面朝下,避免夹砂伤疤类缺陷 4、应保证铸件能充满 5、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 6、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便于下芯,合箱及检验 7、应使合箱位置,浇注位置和铸件冷却位置相一致

5为什么要设计分型面?怎样选择分型面?

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 选择分型面的原则:1、应使铸件的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半型内 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数目,分型面少,铸件精度容易保证 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 4、便于下芯,合箱,检查型腔尺寸。 5、不使砂箱过高 6、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 7、注意减轻铸件的清理和机械加工量。

6、什么叫浇铸位置

浇铸位置是指:浇铸时铸件在型腔内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7、芯头长些好,还是短些好? 间隙留大些好?还是不留好? 举例说明

只需满足芯头的基本要求,希望芯头不要太长,过长的芯头会增加砂箱的尺寸增加填砂量,芯头过高,不利于扣箱。 芯头间隙,为了下芯方便通常在芯头和芯座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大小取决于铸型的种类,砂芯的大小,精度及芯座本身的精度。但应指出1)当一个砂芯上有多个(不止两个)芯头时,应给出较大的间隙,以免下芯困难2)对于普通的湿型小砂芯,可不留间隙。对于垂直小芯头,为了下芯稳固。甚至可以使用过盈的芯头

8、什么叫压环 防压环 积砂槽各起什么作用?什么条件下应用?不用它们行否?

压环:在上模样芯头上车削一道半圆凹沟(r=2~5)造型后在上芯座上凸起一环形砂 作用:合箱后它能把砂芯压紧,避免液体金属沿间隙钻入芯头,堵塞通气道。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机器造型的湿型。 防压环:在水平芯头靠近模样的根部,设置凸起圆环,高度为0.5~2mm,宽为5~12mm.作用:造型后相应部分形成不凹的环状缝隙。下芯合箱时它可以防止此处砂型被压塌。因而可以防止掉砂缺陷 集砂槽:下芯座模样的边缘上设有一道凸环,造型后砂型内形成一环凹槽。作用:用于存放个别的散落沙粒。这样可大大加快下芯的速度。集砂槽一般深2~5mm宽3~6mm

9、解释名词机械加工余量,尺寸公差 重复公差各分几个级别 铸造的收缩率。最小铸出孔起模斜度?

机械加工余量:在铸件工艺设计时预先增加的,而后在机械加工时又被切去的金属厚度。机械加工余量等级由精到粗为ABCDEFGHJ九个等级。 铸件尺寸公差是指铸件各部分允许的极限偏差。它取决于铸造工艺方法等的各种因素。铸件尺寸公差由精到粗分为16级命名为CT1到CT16 铸件质量公差以占铸件公称质量的百分率为单位的铸件质量的变动允许值由精到粗分为16级命名为MT1到MT16 铸件的收缩率:铸造收缩率K的定义K=(LM-LJ/LJ)X100% LM 为模样(芯盒)工作面的尺寸LJ铸件尺寸 最小铸出孔:有些特殊要求的孔,如弯曲孔,无法实行机械加工,则一定要铸出 起模斜度:为方便起模,在模样,芯盒的出模方向留有一定的斜度以免损坏砂型砂芯这个斜度为起模斜度。

10、优良的浇铸系统能起到什么作用?

1)把液体金属引入型腔,保证金属液有一定的流速。平稳的注满整个型腔 2)具有良好的阻渣能力,金属液进入型腔不会产生飞溅冲刷型壁或砂芯 3)能够避免形成夹砂,皱皮,冷隔等缺陷。 4)金属消耗小并容易清理,可防止吸入气体和金属过度氧化等 5)补充液体金属凝固时的体积收缩,并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补缩金属液避免缩孔和缩松。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第一章

1、以磷矿为原料湿法制磷酸的原理。主反应式:

Ca5F(PO4)3+5H2SO4+5nH2O3H3PO4+5CaSO4 ·nH2O+HF

【H3PO4+3NH3(NH4)3PO4】

2、硫铁矿接触法制硫酸的工艺过程

3、焙烧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

3FeS2+8O22Fe3O4+6SO2

氧化反应:SO2+1/2O2SO3

吸收反应:SO3+H2H2SO4

【采用98.3%的硫酸吸收SO3的原因:三氧化硫与98.3%的硫酸不形成酸雾,而且蒸汽压较低,吸收率高】

3、原油加工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原油中有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盐具有腐蚀性,容易堆积堵塞管道,水分会增加能量的消耗,所以需要脱水、脱盐的预处理。

4、石油的一次加工为什么还要进行减压蒸馏?P195、石油的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方法。

一次加工即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为催化重整。

6、何为催化重整?催化重整的催化剂和两个基本目的是什么?

催化重整(铂重整):以原油常压蒸馏所得的石脑油馏分为原料,将其转变为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

目的: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生产芳烃。

催化剂:铂,铂—铱,铂—铼等。

7、催化重整的原料油在进入重整装置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除去原料中的杂质气体,预防铂催化剂中毒。

【工艺流程分为三部分:预处理、催化重整、萃取和精馏。】

8、催化重整工艺流程中为什么要采用几个反应器串联?重整反应为什么要在临氢条件下进行?

使反应进行完全,防止烃类的深度裂解。

9、何为催化裂化?催化裂化装置中为什么设置催化剂再生塔?

将不能用作轻质燃料的常减压馏分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工成高辛烷值汽油、并副产柴油、锅炉燃油、液化气等产品的加工过程。

叠合、脱氢缩合结焦速率较快,产生焦炭,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活性下降,故设置催化剂再生塔使催化剂能够反复利用。

10、何谓转化率和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转化率(conversion):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

率或百分率,用符号X表示。

选择性系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P3811、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什么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P49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1.催化剂参与反应,但反应终了时其性质和数量不变;

2.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只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3.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催化剂的作用:

(1)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2)改进操作条件。采用或改进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操作压力,提高化学加工过程的效率;

(3)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过程;

(4)催化剂在能源开发和消除污染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12、温度和压力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何影响?何为最佳温度?P43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质量员学习计划



为了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让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达到更高的水准,质量员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质量员是企业中具有较高质量方面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担负着制定和执行质量计划、检验、测试、评估产品和服务,为产品和服务提供质量保证的重要职责。如何让质量员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成为企业中的高水平人才?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质量员学习计划,帮助质量员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



1. 学习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9001是国际上认可的最具代表性的质量管理标准之一,质量员需要深入了解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掌握其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法,熟悉标准体系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实施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2. 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质量员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需要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并排除产品和服务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员可以通过学习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业务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



3. 学习质量管理软件



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软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企业需要通过专业的质量管理软件实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控制和管理。质量员需要具备熟练使用常见的质量管理软件的能力,可以通过在培训机构或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相关的质量管理软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4. 学习质量标准和体系



除了ISO9001标准以外,质量员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其他相关的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例如,质量员需要了解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以及以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为主要目的的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系统标准等。这些标准和管理体系也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多参加专业会议和培训



质量员需要定期参加行业内的专业会议以及培训活动,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交流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技能。



以上就是一份质量员学习计划,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质量员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1、引领性原则

为使培训有实效,要充分发挥中心小学教研员及完小教导主任的专业引领作用,同时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带头作用。

2、全员参与性原则

教师业务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每位教师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要求,顺应教育改革需要,都必须经常学习,才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夯实教学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全员参与培训并积极投入训练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自主性原则

学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载体,为了夯实教师业务培训,学校必须加强自主培训的力度,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师业务培训。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针对教师实际、课堂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在培训中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培训活动充满活力,是培训工作持久开展的关键。

5、实效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教师业务培训的基本要素,结合教师教学需要,结合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开展校本培训、“国培”,使培训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实效性。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化学工艺学学习总结

摘要 本文主要是关于芳烃转化过程的综述还有学习心得。主要从芳烃的来源与生产方法,芳烃的转化,C8芳烃的分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了解这个课程的研究目的,研究范畴还有研究作用。了解到关于化工生产原料资源的加工开发,生产工艺流程,反应条件的影响等化学工艺基础。

关键词 芳烃转化 芳烃生产 芳烃分离

芳烃的主要来源于焦煤和石油。由于各国的资源不同,裂解汽油生产的芳烃在石油芳烃中比重也不同。芳烃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十二烷基苯和萘。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增塑剂、染料、医药、农药、炸药、香料、专用化学品工业。化工行业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生产不同的产物,来适应市场需求。

芳烃的生产可分为焦化芳烃生产和石脑油芳烃生产。前者是在高温作用下,煤在焦炉碳化室内进行干流是,煤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大量焦炭外,还副产粗煤气,粗苯,煤焦油。粗煤气经初冷、脱氨、脱萘、终冷后,进行初苯回收,再对初苯进行分馏,从而获得有用的芳烃。

石脑油芳烃生产可分为三种方法,催化重整生产芳烃、裂解汽油生产芳烃、轻烃芳构化和重芳烃轻质化。催化重整芳烃包括环烷脱氢、五元环异构脱氢、烷烃异构加氢裂解等反应需要用热稳性好的贵金属元素做成的催化剂,在425℃~525℃进行。裂解汽油生产芳烃需要对裂解油进行预处理除去C5馏分,再对其进行加氢。一段加氢将使易生胶的二烯烃加氢转化为单烯烃以及烯基芳烃转化为芳烃。二段加氢在较高温条件使单烯烃饱和,并脱除硫氧氮等有机化合物。轻烃芳构化是利用世界过剩的低价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为原料,经催化脱氢、齐聚、环化和芳构化生产芳烃。重芳烃轻质化主要利用重整生成油、裂解汽油和焦化器由中的C9重芳烃来生成增塑剂、树脂等产品。

由催化重整和加氢精制的裂解汽油得到的都是芳烃与非芳烃的混合物,由于他们的碳数相近,容易形成共沸物,一般的蒸馏方法难以将其分离。在工业上主要运用溶剂萃取法从宽馏分中分离苯、甲苯、二甲苯;用萃取蒸馏法从芳烃含量高的窄馏分中分离纯度高的单一芳烃。

芳烃转化是为了解决生产中原料供需不平衡的状况,通过异构化、歧化与烷基转移、烷基化合脱烷基化等反应,获得生产需要的原材料。使用的催化剂主要为酸性卤化物和固体酸。

芳烃的脱烷基化反应将烷基芳烃分子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烷基在一定条件下脱去。在热力学上分析可以知道,当温度不太高,氢分压较高时可以进行得比较完全。但是时间足够长,会深度加氢裂解成甲烷,所以无法在热力学上抑制副反应。从动力学上,温度不宜太低不宜太高,氢分压和氢气对甲苯的摩尔比较大,能防止结焦、对加氢脱烷基反应都比较有利,但对抑制加氢副反应的发生是不利的。脱烷基化在工业上生产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催化脱烷基制苯和甲苯热脱烷基制苯。工业上采用较多的是hydeal法催化脱氢制苯。新鲜原料、循环物料、新鲜氢气和循环氢气经加热炉加热到所需温度后进入反应器反应,气体产物经冷却器冷却后对液气混合物进行闪蒸分离,部分氢气直接返回反应器。一部分作原料,其余送到纯化装置除去轻质烃。液体芳烃经稳定塔除轻质烃和白土塔除去烯烃后送至苯精馏塔,塔顶分的产品苯,重馏分送再循环塔循环使用。

另外pyrotol法催化脱氢制苯的特点是能将裂解汽油中的芳烃全部转化为苯。甲苯热脱烷基制苯主要有HAD法,这种方法与催化加氢脱甲基流程相似,但是他在柱塞流式反应期的六个不同位置加入分馏塔闪蒸出来的氢,从而控制反应温度,因此副产物较少,重芳烃产率较低。不过反应温度较高,需要合理利用热量。

芳烃歧化是指两个相同芳烃分子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一个芳烃分子上的侧链烷基转移到另一个芳烃分子上去的反应。烷基转移反应是指两个不同芳烃分子之间发生烷基转移的过程。副反应主要是二甲苯二次歧化,产物与原料或副产物的烷基转移,甲苯的脱烷基和生成稠环芳烃。生产中必须借助催化剂,原料的杂质含量、C9芳烃的含量,氢烃比、液体空速对反应也有较大影响。工业上主要有二甲苯增产法(Xylene-Plus法)、Tatoray法,既可用于歧化,又可用于烷基转移;低温歧化法(LTD法)专门用于歧化。

C8芳烃的异构化是以不含或少含对二甲苯的C8芳烃为原料,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转化成浓度接近平衡浓度的C8芳烃,从而达到增产对二甲苯的目的。C8芳烃异构化反应的热效应很小,因此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不大。动力学上,曾在SiO2-Al2O3催化剂上对异构化过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与连串式异构反应历程相符,即邻二甲苯可逆生成间二甲苯可逆生成对二甲苯。乙苯异构化反应中以Pt/Al2O3为催化剂,研究乙苯的气相临氢异构化,得知其异构化速度比二甲苯慢,而且温度影响显著。整个异构化过程包括加氢、异构和脱氢等反应。低温有利于加氢,高温有利于异构和脱氢,故只有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使乙苯异构化取得较好的效果。二甲苯异构化的工业方法分为临氢和非临氢两种。临氢异构广泛采用贵金属作催化剂,因为能使乙苯转化成二甲苯,对原料适应性强,原料不需进行乙苯分离。非临氢异构采用的催化剂一般为无定性的SiO2-Al2O3,但选择性较差,高温反应下积碳快,不能使乙苯转化为二甲苯。C8芳烃异构化的新技术(MHAI工艺)据称是当今最经济的二甲苯异构工艺。特点是产物中对二甲苯浓度超过热力学平衡值,减少了二甲苯回路的循环量。

芳烃的烷基化是芳烃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或几个氢被烷基所取代而生成烷基芳烃的反应。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乙苯、异丙苯和十二烷基苯等。较宽的温度范围中苯烷基化反应在热力学上都是有利的。当温度过高才有明显的逆反应。工业上,最佳操作点是乙苯收率尽量大,苯的循环量和多乙苯的生成量尽可能少,而且要用酸性催化剂进行催化。乙苯的生产可用液相烷基化法和气相烷基化法不论工艺流程上有何差异,反应机理基本是一致的。苯和乙烯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乙苯。异丙苯生产工艺有固体磷酸法、非均相三氯化铝法、均相三氯化铝法。

C8芳烃(主要为三种二甲苯和乙苯的混合物)的分离技术难点在于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分离。邻二甲苯沸点最高,可用精馏法分离。乙苯沸点最低,但与关键组分对二甲苯的沸点仅差2.2℃,精馏分离较困难,但也可选用络合萃取法或者吸附法。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沸点只差0.75℃,难于用精馏方法分离。工业上可用深冷结晶分离法、络合分离法和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法。深冷结晶法需要深冷至-60~-75℃,熔点最高的对二甲苯首先被结晶出来,但是不可避免包含一部分C8芳烃混合物所以工业上多采用二段结晶。络合萃取法利用一些化合物与二甲苯异构体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特性达到分离效果。其中最成功的是日本的MGCC法,用BF3作为配位剂,溶液上层为烃层,下层为HF层,是分离过程大为简化,是有效分离间二甲苯的唯一工业化方法。但缺点是HF有毒,且有强腐蚀性。吸附分离法利用固体吸附剂吸附二甲苯异构体的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吸附剂要求价格低廉易得,性质稳定,与C8芳烃沸点有较大差别。模拟移动床法的工作原理是模拟移动床中固体吸附剂不动,液体对其做相对运动,并反复进行吸附和脱附的传质过程,要求被分离物质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要有一定差异。主要有Parex法,Aromax法和MX-Sorbex工艺。

芳烃在化工原料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技术发展受到广泛重视。芳烃生产技术主要发展趋势为扩大芳烃原料来源,工艺革新提高技术水平,就适用性和新用途对产品进行结构调整,对新技术发挥更大作用,开发新技术和改进老技术。

关于工艺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在于课堂上老师所教授的,还有与组员共同合作制作学习内容的PPT,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印象与理解,将上课所忽略掉的细微知识也在制作PPT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相关书本了解到了。这次这个关于学习内容的总结,又重新再回忆查找书本,补全了在做PPT时没有认真细看的而忽略的课本知识。此时,我能深刻体会到,知识不是看一遍就可以牢记的东西,需要反复看,反复记忆,还要归纳总结,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参考文献

[1]米镇涛,化学工艺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孙宗海,瞿国华,张溱芳.石油芳烃生产工艺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3]高荣增,顾兴章.化工百科全书.第四卷,135~149,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4]周立芝,王 杰.化工百科全书.第三卷,881~899,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5]柴国梁.中国化工信息.1998.45:6 [6]库咸熙等.炼焦化工产品回收与加工.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 [7]王兆熊等.炼焦产品的精制和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8]华东化工学院等.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修订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实习目的

1、通过现场参观,了解某一产品的机械制造生产过程。

2、熟悉主要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了解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般原则及进行工艺分析的方法。

3、了解典型零部件的装配工艺。

4、了解一般刀具、夹具、量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5、参观工厂计量室与车间检验,了解公差与测量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6、参观工厂的现金设备及特种加工,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以及对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

二、实习意义

通过实习,扩大和巩固已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实践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自己学会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企业的总体布局、生产组织与管理情况,使自己对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制造技术的领域的科技发展新动态,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机械制造生产的实际应用。同时使我们熟练操作了数控机床,熟悉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及常见的故障的判断和处理,进一步掌握数控程序的变成的方法,以便能够系统、完整的掌握数控技术,更快更好的适应机械专业的发展和需要。通过实习了解了制造领域的技术工人的工作特点,增强热爱劳动,热爱所学专业的情趣。

三、实习内容

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2、了解切削刀具方面的知识,熟悉常用刀具的结构、选择、用途等。

3、了解机床和数控系统的知识。

4、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四、实习要求

1、遵守常规厂纪,保守厂里的机密。

2、讲文明,懂礼貌,体现大学生的风范。

3、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尊敬师长,努力工作。

4、认真学习技术,虚心向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学习。

5、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五、实习地点

xx省xx市xx县xx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六、实习报告

从xx年x月到xx年x月,我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我看到了很多在学校里不曾看到的,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不曾学到的。下面我将就我这一个月的实习做如下实习报告。

1、公司简介

xx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企业,主要从事半挂车、厢式运输车、低平板运输半挂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油罐车、粉粒物料运输车、普通货物运输车、全挂车、自卸车等特种车研发制造,并承接专用汽车的改装设计服务。xx挂车、xx专用车是梁山专用车、梁山挂车的知名品牌。

公司创建于,始建之初即以高起点,大手笔运作,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运转资金1800万元,高级管理人员1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人,员工285人,技术设备国内一流,工艺考究,检测设备齐全,生产的所有车辆性能均能达到国家执行标准的各项指标。

2、公司厂区参观

初进公司,在工作之前,由公司领导带领我们对公司各个部门尤其对厂区车间进行参观学习。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公司深厚的底蕴与实力。

3、安全操作规程讲解

参观完厂区,由公司生产部主管给我们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如下:

(1)、进厂前,必须穿工作服,女生必须戴工作帽才可以进厂实习。

(2)、讲文明,不准饮酒,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准打闹、逗笑。

(3)、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更不要用手触摸空气开关上方三根进线。

(4)、铣削,不能用手摸工件表面,以免打滑受伤,更不能用嘴吹铁屑,以免飞入眼睛受伤。

(5)、不要擅自使用砂轮机,如果使用,可在老师指导下操作,人要站在侧边,工件必须夹牢,用力不能过猛。

(6)、钻孔时,严禁戴手套,工件必须夹牢。

4、主要机械设备

在生产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入车间开始了正式的学习与工作。首先是对车间主要的机械设备的学习:

(1)、数控加工中心

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功能较全的数控加工机床。它把铣削、镗削、钻削、攻螺纹和切削螺纹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使其具有多种工艺手段。加工中心设置有刀库,刀库中存放着不同数量的各种刀具或检具,在加工过程中由程序自动选用和更换。这是它与数控铣床、数控镗床的主要区别。加工中心是一种综合加工能力较强的设备,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步骤,加工精度较高,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加工中心对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 总之,数控加工中心具有精度高,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

(2)、德国数控龙门铣

数控龙门镗铣床是新系列组合铣床,工作台采用1XG系列,铣削头采用1TX系列。其主传动为斜齿轮传动,传动平稳,进给传动采用滚珠丝杠传动。 数控龙门镗铣床的主要特点是刚性好、精度高、效率高,配以适当的铣刀盘每分钟走刀量可达800mm。最大切削深度8-10mm,实现高效切削加工,可用于对铸件、钢件及有色金属件的大平面铣削,一般用于柴油机、拖拉机等行业箱体类零件的生产线,可适应年产量10-20万台的生产能力要求。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1 第二章 离子液体脱硫机理...............................................3 2.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性质..........................................3 2.2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4 2.3离子液体的反应机理.............................................4 2.4离子液体的操作条件.............................................4 第三章 离子液体脱硫工艺流程...........................................7 3.1工艺操作流程...................................................7 第四章 能量回收与三废处理.............................................8 4.1 离子液体的再生.................................................8 4.2离子液体脱硫三废处理...........................................9 4.3离子液体脱硫的前景.............................................9 参考文献.............................................................10

第一章 概 述

随着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尾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汽油和柴油中的硫化物燃烧生成的S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此外,硫含量较高的汽柴油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对发动机内壁及相关零部件会造成腐蚀,硫化物的存在甚至会使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的催化剂失活,从而间接导致尾气中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超标。

近几年世界各国对燃油中的硫含量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2-3]。因此,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低硫燃油和燃油脱硫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炼油工艺的核心,是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1.1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类型

石油中硫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通常将能与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的硫化物称为“活性硫”,包括元素硫、硫化氢和硫醇。微量元素硫在油品中有良好的溶解作用,当温度高于150℃时,元素硫能与某些烃类反应,生成新的硫化物和硫化氢等。硫化氢属于弱酸性气体,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易溶于油品,易被空气氧化成元素硫。硫醇恶臭有毒,具有弱酸性,反应活性较强,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不与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的硫化物称为“非活性硫”,包括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硫醚属于中性液态物质,热稳定性较高,不与金属发生反应,但其分子中的硫原子有形成高价的倾向。二硫或多硫化物随分子中硫原子数目的增加,稳定性急剧下降,化学活性增强。噻吩和苯并噻吩类属于芳香性的杂环系,热稳定性较高。在这些硫化物中,噻吩占到柴油总硫的80%以上,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又占噻吩类的70%以上。活性硫(硫元素、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和多硫化物也归于此)相对容易脱除,非活性硫(硫醚、噻吩、苯并噻吩)则较难脱除;其中柴油的4,6-二烷基苯并噻吩脱硫非常困难;生产催化裂化(FCC)汽油的原料主要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炼油装置的350-540℃馏分的重质油,其中硫含量比较高,所含硫化物主要是噻吩类物质,包括噻吩、烷基噻吩、苯并噻吩等,我国也有其他的生产工艺,不过FCC汽油占汽油总产量的80%以上,加上原油含硫量高等原因,导致我国汽油中硫含量比国外高出很多,远远超出环保要求[4]。

1.2 燃料油脱硫的主要方法

面对日趋严格的燃料油硫含量标准及市场对低硫清洁燃料油的巨大需求,世界各国纷纷致力于开发各种油品脱硫技术。目前,燃料油脱硫的工业应用技术主要采用加氢脱硫(HDS)[5]。HDS是指在氢气存在下,经加氢催化剂作用将燃料油中的有机硫化

物转化为硫化氢而除去。一般来说石油馏分中硫醇类反应活性最高,最容易转化,而噻吩类硫化物反应活性最低则最难转化。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占总硫含量的85%以上。要想脱除噻吩类硫化物,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这不仅增大脱硫操作的危险系数,而且也很难达到深度脱硫(<50μg•g-1)的要求。如果利用HDS生产超低硫油,还需改进现有装置,并研制活性更高的催化剂。另外,加氢装置投资大,操作条件苛刻,且氢源的利用使操作费用较高,导致燃料油成本大幅上升。因此,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利用HDS生产低硫燃料油是我国很多炼厂难以承受的。

鉴于加氢脱硫技术的缺陷,近年来,相继出现了许多非加氢脱硫方法,如生物脱硫[6]、吸附脱硫[7]、氧化脱硫[8]以及烷基化脱硫[9]、离子液体萃取脱硫[10]等,其中氧化脱硫具有脱硫率高、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低、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被称为面向21世纪的创新炼油技术和绿色炼油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氧化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的氧化和分离两个步骤。在分离步骤中,多用极性有机溶剂萃取进行脱硫,所选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有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等。这些有机溶剂在萃取硫化物的同时,还会萃取大量的芳香族化合物,从而造成油品损失;它们与油相有一定的互溶性,造成油品的污染;另外这些有机溶剂易挥发,毒性一般较大,造成环境污染,违背绿色化学的原则。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替代溶剂[11],因其具有高热稳定性、可忽略的蒸气压、宽的液态温度区间、可调控的酸碱性、良好的溶解性等优势,因此能够替代传统有机溶剂应用于化学反应(特别是催化反应),从而实现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因此近年来,离子液体的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能用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或催化剂应用于燃料油氧化脱硫[12],则大大降低环境污染。2001年Wasserscheid等[13]首次将离子液体应用于燃料油的萃取脱硫。由于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分离操作简单,且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从而降低了脱硫的操作成本,因此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非加氢脱硫技术之一。

第二章 离子液体脱硫机理

2.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性质

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呈液体状态的离子化合物,通常也称室温离子液体(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RTIL),或室温熔盐(Room Temperature Molten Salts:RTMS),简称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其熔点一般低于100℃[14]。在这种液体中只存在阴、阳离子,没有中性分子。我们通常所知的离子化合物在室温下一般都是固体,强大的离子键使阴、阳离子在晶格上只能作振动,不能转动或平动,阴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即离子键)较强,一般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和硬度,如:NaCl,阴阳离子半径相似,在晶体中做最有效的紧密堆积,每个离子只能在晶格点阵中做振动或有限的摆动,熔点为804℃,由此看来离子液体通常应该在高温下存在。然而,通过选择合适材料可控制在室温下形成离子液体。如果把阴、阳离子做得很大且又极不对称,由于空间阻碍,强大的静电力也无法使阴、阳离子在微观上做密堆积,使得在室温下,阴、阳离子不仅可以振动,甚至可以转动、平动,使整个有序的晶体结构遭到彻底破坏,离子之间作用力也将减小,晶格能降低,从而使这种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下降,室温下可能成为液态,即在室温下呈液态,通常将其称作室温离子液体。

1914年,第一个室温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被合成出来,其熔点为12℃,但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51年,Hurley和Wier等人[15]报道了由三氯化铝和溴化乙基吡啶(摩尔比为1︰2)形成的室温离子液体,以及利用这种离子液体进行金属的电沉积;随后进行的研究主要是离子液体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但是,三氯化铝类的离子液体对水敏感,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不利于操作,研究进展缓慢。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合成出来了对水和空气不敏感的离子液体[EMI]BF4之后,对离子液体的研究得到迅猛发展。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溶剂”,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16],主要有:①熔点低,具有较宽的液态范围,可以在很宽范围内选择反应温度;②良好的酸性,并在很大范围内酸性可调;③溶解能力强,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无机物;④几乎没有蒸气压,不挥发、不易燃烧和爆炸,对人和环境低毒,提供了崭新的反应环境,避免了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操作者的伤害,是安全绿色替代溶剂;⑤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⑥高极性;⑦较宽的电化学窗口;⑧可以重复使用。

2.2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离子液体种类繁多,改变阳离子、阴离子的不同组合,可以设计合成出不同的离子液体。这些合成方法大体上有两种基本方法: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18]。

2.2.1 直接合成法

直接合成法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或季铵化反应一步合成离子液体,如1-丁基-3-甲基眯唑盐[EMim][CF3SO3]、[RR′IM]X等操作简便,无副产品,易纯化。

2.2.2 间接合成法

若一步不能得到目标离子液体,就必须采用两步合成法。首先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备目标离子卤盐。然后加入Lewis酸MXY或用目标阴离子[A]-置换出X-来得到目标离子液体。在第二步反应中,使用金属盐MY时,产生AgX沉淀或NH3、HX气体而容易除去;加入强质子酸HY反应要求在低温搅拌下进行,然后多次水洗至中性,用有机溶剂提取离子液体,然后真空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纯净的离子液体。

2.3离子液体的反应机理

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是将离子液体和油品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根据含硫化合物在油品和离子液体中分配系数不同,达到平衡时,硫化物在油品与离子液体两相中重新分配。直接萃取脱硫法的优点是萃取时间短,操作简单;但是单程脱硫率不高,有时为了达到深度脱硫(50μg•g-1)的要求,常需要多次萃取。

2.4离子液体的操作条件

离子液体对有机物、无机物的溶解度高,蒸气压低,与许多有机溶剂不混溶,它己成为新型的液-液萃取剂。离子液体中带电荷基团浓度高,整体具有较强的极性,既可以作为氢键的给予体,又可以作为氢键的接受体而与许多物质形成氢键,正负离子电荷的静电作用也使其能够溶解许多化合物,在芳香族化合物的萃取分离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燃料油中的硫化物以噻吩类为主,是典型的芳香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极性,适合用离子液体萃取脱除。

与其他脱硫技术相比,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技术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可以在不改变汽油组分的情况下脱除燃料油油中的硫化物,脱硫工程中不产生新的污染。

2.4.1 以H2O2作为氧化剂

Lo等[31]研究了离子液体在燃料油氧化脱硫的应用,他们用中性离子液体

[BMim]PF6和[BMim]BF4代替传统有机溶剂来萃取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同时在离子液体中以H2O2和CH3COOH作为氧化体系,进行化学氧化以达到脱硫的目的。用十四烷和DBT作模拟油,与油相不互溶的[BMim]PF6和[BMim]BF4作萃取剂,DBT从油相萃取到离子液体相,在离子液体中被H2O2-乙酸氧化为相应的砜,一旦DBT被氧化,油层中剩余的DBT就会进一步萃取到离子液体相,因此轻油中的DBT含量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会迅速下降,超过6h,DBT含量从758μg•g-1降低到7.8μg•g-1,即99%的DBT被除去。但该方法对实际轻油的脱硫率比模拟油低,利用离子液体[BMim]PF6和[BMim]BF4对实际轻油的脱硫率分别为73%和40%。操作完成后,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其活性没有明显降低。该方法将化学氧化-离子液体萃取两个脱硫步骤“一锅法”进行,相对于只用离子液体萃取脱硫,其脱硫率增加一个数量级,还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所造成的污染及安全问题。

使用中性离子液体[BMim]PF6和[BMim]BF4进行萃取氧化脱硫时,经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乙酸,原因可能是在油/离子液体两相间,H2O2作为氧化剂直接氧化含硫化合物速率较慢,而CH3COOH与H2O2可以生成氧化能力更强的过氧化物,从而可以更为高效的完成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显然,在氧化体系中增加酸性,有助于离子液体的萃取氧化脱硫。Lu等[32]报道了用酸性离子液体[HMim]BF4作为溶剂和催化剂,30%的H2O2为氧化剂,以DBT和异辛烷配成模拟油,将DBT氧化为相应的亚砜或砜后除去,在90℃条件下,6h脱硫率在60~93%,离子液体重复使用6次,脱硫率无明显下降。该过程中不需加入甲酸或乙酸等有机酸,而是直接利用酸性离子液体[HMim]BF4的催化作用,即可实现油品的深度脱硫,但是其报道中暂时没有看到关于酸性离子液体[HMim]BF4的催化作用和催化过程的详细说明和解释。

Zhu等[33]以DBT和正辛烷为模拟油,分别比较了以下情况下模拟油的脱硫情况,若仅用离子液体[BMim]BF4、[OMim]BF4、[BMim]PF6和[OMim]PF6萃取模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脱硫率只有12.2-22.0%;若向氧化-萃取体系中同时加入H2O2、钨过氧配合物和离子液体[BMim]BF4,模拟油脱硫率增大到98.6%。这表明离子液体萃取-化学催化氧化耦合脱硫,明显优于其他脱硫技术,适于深度脱硫。

Zhao等[34]以Brönsted酸性离子液体[Hnmp]BF4和氧化剂H2O2共存的情况下,对燃料油和模拟油(DBT与正辛烷)萃取/氧化脱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时,H2O2与硫的摩尔比为4,模拟油/离子液体体积比为1,反应40min,模拟油中DBT的脱除率达到100%,使用后的离子液体再生,循环使用7次,脱硫率仍可达100%,循环使用12次,脱硫率为93.4%。将该方法应用于柴油,脱硫率为99.4%。离子液体

[Hnmp]BF4既是萃取剂也是催化剂,[Hnmp]BF4从油相中萃取DBT,H2O2与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形成配合物,然后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进一步分解产生过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H2O和O2;萃取到离子液体体系中的DBT被自由羟基氧化成二苯并噻吩砜等极性硫化物,加大了萃取的深度,从而达到深度脱硫的效果。

Zhao等[35]以DBT与正辛烷作为模拟油,紫外光辐射离子液体[BMim]PF6,30%的H2O2为氧化剂,由于油相水相和憎水的离子液体互不相溶,静置分层后,形成三相。实验中H2O2在紫外光辐射下,很容易分解产生氧化活性更高的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存在的时间较长,萃取到离子液体体系中的DBT被羟基自由基氧化成二苯并噻吩砜。详见图4。室温下,模拟油和实际轻质油分别辐射8h和10h,脱硫率分别为99.5%和90.6%;用过的离子液体未经任何处理,循环利用8次,脱硫率没有明显下降。

2.4.2 以空气作为氧化剂

空气氧化脱硫技术以分子氧取代H2O2作氧化剂,使脱硫成本进一步降低。Chauhan等[36]以[BMim]BF4为溶剂,钴(Ⅱ)酞菁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将硫醇和硫酚转化为二硫化物,其反应时间比用有机溶剂短,收率都达95-99%。由于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中不溶,很容易回收和重复使用,在研究范围内催化活性没有降低。

第三章 离子液体脱硫工艺流程

3.1工艺操作流程

化学氧化-离子液体萃取法[30]是将化学氧化与离子液体萃取相结合的一种绿色脱硫工艺。该工艺的一般操作流程是:将离子液体、燃料油及氧化剂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含硫化合物被萃取至离子液体中,然后被氧化剂氧化成亚砜或砜,由于砜类化合物极性更强,更易留在离子液体中。另一方面,由于含硫化合物在离子液体中减少,会促使油品中的硫化合物继续萃取至离子液体中,如此反复,达到脱硫的目的。作为萃取剂的离子液体一般可循环使用,这使得化学氧化-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成本降低。此方法脱硫率较直接萃取脱硫法提高一个数量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研究已经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虽然其单程萃取脱硫能力不是很高,但萃取后易分离且不造成环境污染,有很广阔的前景。但是,影响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包括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的大小、温度、剂油比、含硫化合物的类型以及起始硫含量,甚至搅拌速度都对脱硫率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在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研究中,大多选取咪唑类或吡啶类具有一定芳香性的阳离子,萃取的驱动力以不饱和硫化物与离子液体咪唑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为主,它们除了对噻吩类含硫化合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芳香烃和烯烃也有一定的萃取能力,从而降低了燃油的辛烷值。

第四章 能量回收与三废处理

4.1 离子液体的再生

为了节约脱硫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离子液体的重复利用性也是决定其能否投入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离子液体的再生问题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采用蒸馏(或薄膜蒸馏)方法可除去离子液体中易挥发的有机硫化物。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沸点较低的硫化物(如噻吩),对于沸点较高的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效果较差。采用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戊烷、己烷或乙酸乙酯)反萃取实现离子液体的再生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法,不过方法易造成交叉污染。

Wang等[43]利用正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Py]BF4)离子液体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在离子液体的再生中选择了旋转蒸馏法和反复萃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反复萃取法的效果优于旋转蒸馏法。Jiang等[44]研究了亲水性离子液体的再生方法,采用水作为反萃取剂,将有机硫化物与溶于水相的离子液体分离,离子液体中的水分再通过蒸发除去。AlC13/TMAC型离子液体则因萃取后变成暗色固体物质而无法实现再生。

利用离子液体具有高导电性、宽的电化学窗口等优点,Naudin等[45]在咪唑型离子液体中实现了噻吩类衍生物的电聚合。由于离子液体与燃料油不互溶,可以离子液体为电解质,采用电聚合的方法,使燃料油中的噻吩及其衍生物聚合,形成难溶的聚合物,进一步过滤除去,同时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冯婕则利用这一点实现了脱硫后离子液体的再生,再生的[EMim]DEP的脱硫率可以达到新鲜[EMim]DEP的90%。

离子液体的再生还可以通过超临界CO2(scCO2)进行。离子液体/scCO2技术不仅能够方便产物的分离,还可实现该过程的连续流动操作,同时CO2可回收再利用。Planeta等[46]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各噻吩类硫化物在1-己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胺盐([HMim]Tf2N)与scCO2间的分配系数,以[HMim]Tf2N作固定相,scCO2作流动相。结果发现温度(40-80℃)和压力(8.7-17.6MPa)相对温和的变化,可使硫化物在两相的分配系数在很大的范围内发生变化(0.136-9.13,超过10个数量级)。由此可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条件,将硫化物从离子液体相中转移至scCO2相,从而实现离子液体的再生。不过此方法对于工业上大规模批量再生,可能存在高能量损耗的不足。他们还设计了以[HMim]Tf2N为固定相、scCO2为流动相的连续循环脱硫工艺过程,见图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发明了一种离子液体萃取脱硫与生物脱硫耦合的方

法[47]。先通过离子液体萃取脱除油相中的硫化物,然后把离子液体相加入含有微生物细胞的水相中,室温下反应3-24h,硫化物被微生物降解,而离子液体得到再生。总之,离子液体的再生应根据不同的萃取脱硫体系、不同的离子液体,选取相应的再生途径,以减少能耗并达到最佳的再生效果。

4.2离子液体脱硫三废处理

1.废气:建设项目生产废气为油漆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和二甲苯,经水帘除雾装置吸附后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米高的1号排气筒排放;抛光工序产生的颗粒物废气经中央吸尘器收集进入袋式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米高的2号排气筒达标排放。

2.废水:建设项目无工艺废水产生,职工生活污水10800t/a,达接管要求进入太仓市城东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固废:建设项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废木材外卖处置,废活性炭粉尘、漆渣、循环水池废液和废砂纸委托固废处置公司处置。

4.3离子液体脱硫的前景

要真正实现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上的工业应用,必须考虑离子液体与燃料油本身的一些性质问题。燃料油作为石油产品,其组成较为复杂,尤其是含水问题在燃料油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对水不稳定的Lewis酸类离子液体难以在燃料油脱硫中实现工业应用,因此应用于燃料油脱硫的离子液体必须是对水稳定的。

此外,目前离子液体的价格昂贵,并且在制备、再生过程中需用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这将阻碍其实现工业应用。因此寻找低成本、高硫容且环境友好的离子液体是离子液体推广应用的关键。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燃料油的脱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对HDS难以脱除的噻吩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②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不腐蚀的优点,不会分离操作导致溶剂损失而环境污染;③选择与油品不互溶的离子液体作萃取剂,不存在交叉污染问题;④使用过的离子液体采用蒸馏、反萃取等简单操作,容易再生,可循环利用,满足多次萃取脱硫,从而达到较高的脱硫率。当然,离子液体脱硫的机理还需进一步加强,脱硫率和油品的收率还需进一步提高。相信,随着研究和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离子液体必将在燃料油的脱硫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进, 朴香兰, 朱慎林.离子液体对燃油含硫化合物的萃取性能研究[J].2006, 28(7): 385-387.[2] 张国磊, 高金森, 梁咏梅, 等.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纵横, 2003, 17(8): 1-4.[3] 邹明旭, 石洪波, 廖克俭.清洁燃料的非加氢脱硫技术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5, 26(3): 33-36.[4] 柯明, 汤奕婷, 曹文智, 等.离子液体在FCC汽油脱硫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3): 145-149.[5] 聂毅, 李春喜, 孟洪, 等.汽柴油深度脱硫的技术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 2006, 35(6): 409-413.[6] Gomez E, Santos V E, Alcon A, et al.Oxygen-uptake and mass-transfer rates on the growth of pseudomonas putida CECT5279: Influence on biodesulfurization(BDS)capability [J].Energy Fuels, 2006, 20(4): l565-1571.[7] 谷涛, 慕旭宏, 杜冰.Cu(I)Y分子筛吸附脱硫剂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J].石油化工, 2006, 35(8): 716-719.[8] Huang D, Wang Y J, Yang L M, et al.Chemical oxid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with a directly combined amphiphilic catalyst for deep desulfurization [J].Ind.Eng.Chem Res., 2006, 45(6): 1880-1885.[9] Nick A, Collins, Medford N J.Alkylation Process for Desulfurization of Gasoline P.US5599441.1997.[10] 李雪辉, 赵东斌, 费兆福, 等.离子液体的功能化及其应用[J].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6, 36(3): 181-196.[11] 李桂花.离子液体用于汽油脱硫的研究进展 [J].河北化工, 2009, 32(12): 5-6.[12] 高洪帅, 李望良, 邢建民, 等.离子液体用于燃料油深度脱硫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 2007, 36(9): 966-970.[13] Böesmann A, Datsevich L, Jess A, et al.Deep Desulfurization of Diesel Fuel by Extraction with Ionic Liquids [J].Chem Commun , 2001, 23: 2494-2495.[14] 曾雪玲, 唐晓东.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中的应用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8, 9(2): 46-49.[15] Hurley F H, Wier T P,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s from Fused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J].Electrochem.Soc., 1951, 98(2): 203-208.[16] 刘丹, 桂建舟, 王利, 等.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的研究[J].染料化学学报, 2008, 36(5): 601-605.[17] 邵媛, 邓宇.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5, 6(11): 48-51.[18] 范洪富, 李忠宝, 王达, 等.离子液体研究进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 2007, 14: 17-20.[19] 项小燕, 林金清.离子液体萃取燃料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 2007, 26(12): 1681-1685.[20] Bösmann A, Datsevich L, Jess A et al.Deep desulfurization of diesel fuel by extraction with ionic liquids [J].Chem Commun, 2001,(23): 2494-2495.[21] Zhang S G, Zhang Z C.Novel properties of Ionic Liquids in Selective Sulfur Removal from Fuels at Room Temperature [J].Green Chemistry, 2002, 98(4): 376-379.[22] Zhang S G, Zhang Z C, Extractive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ogenation of Fuels Using Ionic

Liquids [J].Ind.Eng.Chem.Res., 2004, 77(43): 614-622.[23] 蒋小川, 于春影, 冯婕等.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丁酯的制备与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6, 34(1): 5-7.[24] Nie Y, Li C X, Sun A J, Extractive Desulfurization of Gasoline Using Imidazolium-Based Phosphoric Ionic Liquids [J].Energy&Fuels, 2006, 20(5): 2083-2087.[25] 周瀚成, 陈楠, 石峰, 等.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新工艺研究[J].分子催化, 2005, 19(2): 94-97.[26] 张姝妍, 曹祖宾, 赵德智, 等.室温离子液体对FCC汽油络合萃取脱硫的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5, 35(5): 35-38.[27] 张成中, 黄崇品, 李建伟.离子液体的结构及其汽油萃取脱硫性能[J].化学研究, 2005, 16(1): 23-25.[28] 曾小岚, 李丹, 张香平, 等.基于离子液体的燃料油萃取脱硫过程[J].过程工程学, 2007, 7(3): 506-509.[29] Esser J, Wasserscheid P, Jess A, Deep desulfurization of oil refinery streams by extraction with ionic liquids [J].Green Chem., 2004, 6(7): 316-322.[30] 孙学文, 赵锁奇.离子液体耦合有机过氧化物脱除二苯并噻吩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 2010, 38(4): 434-438.[31] Lo W H, Yang H Y, Wei G T, One-pot desulfurization of light oils by chemical oxidation and solvent extraction with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J].Green Chem, 2003, 5(5): 639-642.[32] Lu Liang, Cheng Shifu, Gao Jinbao, et al.Deep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s catalyzed by ionic liquid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J].Energy & Fuels, 2007, 21: 383-384.[33] Zhu W, Li H, Jiang X, et al.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s catalyzed by peroxotungsten and peroxomolybdenum complexes in ionic liquids [J].Energy&Fuels, 2007, 21(5): 2514-2516.[34] Zhao D S, Wang J L, Zhou E P.Oxidative desulurization of diesel using Brönsted acid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J].Green Chem., 2007, 9(11): 1219-1222.[35] Zhao D S, Liu R, Wang J L, et al.Photochemical oxidation-ionic liquid extraction coupling technique in deep desulphurization of light oil [J].Energy Fuel, 2008, 22:l100-1103.[36] Chauhan S M S, Kumar A, Srinivas K A.Oxidation of thiols with molecular oxygen catalyzed by cobalt(II)phthalocyanmines in ionic liquid [J].mun, 2003, 18: 2348-2349.[37] 刘植昌, 胡建如, 高金森.离子液体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脱硫的实验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6, 37(10): 22-26.[38]黄蔚霞, 李云龙, 汪燮卿.离子液体在催化裂化汽油脱硫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 2004, 23(3): 297-299.[39] 柯明, 周爱国, 曹文智, 等.Brönsted酸性离子液体在汽油烷基化脱硫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8, 21(2): 25-28.[40] 丌西敏, 张爱健, 张贵荣, 等.噻吩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聚合及其在模拟汽油脱硫中的应用[J].环境化学, 2006, 25(2): 183-186.[4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种柴油耦合脱硫的方法.中国, CN200610066595.6.2006.[42] 王玉新, 李丹东, 袁秋菊.室温离子液体对噻吩硫化物的络合吸附工艺[J].辽宁化工, 2004, 33(9): 512-514.[43] Wang J L, Zhao D S, Zhou E P, et al.Desulfurization of gasoline by extraction with N-alkyl-pyridinium-based ionic liquids[J].Fuel Chem Technol, 2007, 35(3): 293-296.[44] Jiang X C, Nie Y, Li C X, et al.Imidazolium-based alkylphosphate ionic liquids-a potential solvent for extrac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 [J].Fuel, 2007, 86(3): 1-6.[45] Naudin E, Ho H A, Branchaud S, et al.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3-(4-fluorophenyl)thiophene ] in pure ionic liquids [J].Phys.Chem.B, 2002, 106(41): 10585-10593.[46] Planeta J, Karásek P, Roth M, Distribution of sulfur-containing aromatics between [hmim]Tf2N and supercritical CO2: a case study for deep desulfurization of oil refinery streams by extraction with ionic liquids [J].Green Chem., 2006, 8(1): 70-77.[4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一种吸附有硫的离子液体的脱硫再生方法.中国, CN200510086862.1.2005.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1、立安思危,创优求存。

2、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

3、质量一放松,劳而无功。

4、铸造辉煌,唯有质量。

5、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

6、增强质量意识建设质量强国。

7、全面提高质量推动科学发展。

8、恪守质量诚信践行社会责任。

9、提高质量效益助推经济发展。

10、建设质量强国共享美好生活。

12、今日的质量,就是明日的市场。

13、优质产品,是市场竞争必胜的保证。

14、眼到手到心到,不良自然跑不掉。

15、品质管制人人做,优良品质有把握。

17、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籍口。

16、一人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18、质量助推经济转型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20、质量同行诚信同心未来同建。

21、共建质量强国同创美好生活。

22、质量上台阶生活上品味。

23、共筑质量大堤共享和谐生活。

24、共建质量强企同创美好生活。

25、质量上台阶生活上品位。

26、共筑质量大堤共享和谐生活。

27、质量是民生之重兴国之道强国之策。

28、质量是民生之本质量是幸福之根

29、提升质量追求卓越共建美丽中国。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经过半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我深知自我的学识、本事、阅历,工作经验有限,所以就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取学习,不断的拓宽知识。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虚心的向同事请教。在同事、领导的耐心教导、帮忙鼓励下,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上半年完成工作:

2、完善了文件的理解、发放、借阅等工作流程。

3、随着各工程的即将竣工,完成了与经营方各项合同的交底工作。

4、参加每月“逢五、逢六、逢十”的建筑会议,并认真做好会议纪要。

5、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必须的办公室工作经验,能够协助办公室主任、公司领导完成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工作中虽然取得了必须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做事太孩子气,轻率、研究事情不够全面,对待工作不积极主动。

今后,我要克服这些不足,让自我变的更踏实、稳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认真仔细的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并一如既往的继续向各位领导、同事们学习,丰富自我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质量工艺学习计划

质量员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1.掌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2.熟悉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如SPC、FMEA、8D等。


3.学习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如领导力、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


4.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保持学习、更新知识的习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掌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1.学习ISO9001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原理。


2.掌握ISO9001的各项标准要求,包括质量政策、程序文件、责任分工、内部审核、改进等。


3.了解ISO9001的认证流程和实施经验,学习如何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二阶段:熟悉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如SPC、FMEA、8D等。



1.学习SPC(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SPC图表的制作和解读方法。


2.了解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学习如何制定FMEA表和解决风险问题。


3.学习8D(八步纠正预防措施)的应用方法,了解如何对问题进行分类、分析、解决和改进。



第三阶段:学习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如领导力、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



1.了解领导力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学习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2.学习沟通技巧和方法,包括有效听取、积极表达、善于谈判、处理冲突等。


3.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了解如何分工合作、合理布置任务和调节关系。



第四阶段: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保持学习、更新知识的习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1.加强对行业动态的了解和研究,关注质量管理的最新发展,在企业内部推动质量管理的创新和改进。


2.参加技术研讨会、培训和交流活动,了解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


3.阅读相关书籍、期刊和网站,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建立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并将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



三、学习成果



1.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要求有了深入了解,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质量管理活动,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度。


2.掌握了SPC、FMEA和8D等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和水平。


3.了解了领导力、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组织管理知识,具备更好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能够带领团队高效协同工作。


4.学习了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和管理支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保持学习、更新知识的习惯,致力于提高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个人职业生涯和企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106068.html

网站地图最新更新文章地图

Copyright©2006-2025 一起合同网 hc179.com 湘ICP备18025499号-6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网站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