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发布时间:2025-04-30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汇总十五篇)。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1

上至远古时代,下至时下今日,中华民族的书法史,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而又日趋完美、坎坷不平但荣光无限的光辉历程,光彩夺目,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为世人所敬仰。

作为中华儿女,我为之一生骄傲而自豪。

书法,是一门至高至上的线条造型艺术再现。诸子百体,名人大家,或篆或隶或楷或行或草,或婉约,或奔放,清新中透出灵动,灵动中藏有睿智,睿智中显特质,睿智中见大气。无声的线条,张扬的是不拘一格、别开生面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正所谓字如其人一般直观而显性。

少时,喜欢看庄上老学究挥毫泼墨、一气呵成的淋漓酣畅的书法墨宝。心里特痒痒的,总想也一试身手,小试牛刀。当然,更多的是赞叹和神往。沉醉不知归路的我,对书法一直情有独钟。茶余饭后,练习和欣赏书法也就成了我最大的乐趣之一。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对书法有点灵性和悟性吧,抑或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未经响鼓重锤,虽偶获天成,我的书法作品倒也自成一家、独具风格,每每为亲朋好友和同仁所欣赏和喜好。抱着试试看的平和心态,我寄出的几幅软硬笔书法作品,居然在区、市级也曾偶有获奖,小有斩获。遗憾的是,我没能一直坚持走下去,但这么多年来,我与书法早已成莫逆之交,割舍不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如止水,勤耕不辍是每一个书法人必经的华山一条道。任何浮躁、功利、世俗都是肤浅而苍白无力的,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莫大的亵渎和玷污。

闲暇之余,泡上一杯浓茶,静品浓茶苦口的余香,徜徉于颜筋柳骨的碑帖殿堂,与怀素大师零距离交心对话,同书圣羲之讨教运笔的真谛,感受毛公的大气磅礴和荡气回肠,聆听书家的一叶总关情的心声,其情其景,妙不可言,秉烛夜游,流连忘返!

每次外出,欣赏文人墨宝也就成为我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必修功课之一。

突然想起泰戈尔经典而传世的一句话:天空未出现飞鸟的踪迹,我已飞过!

带着一颗淡然的心上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我心无悔!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2

以前,我总以为我自己的书法写得好,但自从看见老师写的羊毫字后,我不这么以为了。我也徐徐开始羡慕老师写的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得比老师好。四年级下学期时,老师让我中午去连书法,我高兴极了!

写好羊毫也不是那么收留易的。这是我实践后,体会到的,我发现我还有许多小错误没有改过来。好比;握笔不佳,姿势不美,笔顺不规范等。这些毛病我得慢慢地改过来。每一次,我我都会当真地去写,老师给我评价,我也回当真地听,看看自己的毛病在哪里。要是错太多,老师也会鼓励我,使我的'决心信念有增强了许多。

日复一日地训练。有一天,我拿起以前写的字和现在写的羊毫字做了个比较,发现我提高了。到书法教室,再看看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写的字,我以为她们写得比我好看良多,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过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写出更高的境界来。

在这几个月里,我在学书法的过程中得到了良多体会;连羊毫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不中断的提高。而且,练羊毫字要不中断地观察,比较,要找出不足。要保持这样的一个心态,才能把羊毫字写好。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3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名家书法有很多,颜真卿的,柳公权的,赵之谦的,等等我都挺喜欢,不管是哪个书法家,不管是哪种字体,我都会加以练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楷书到隶书,再到行书,草书等等,我都在学习之中。我觉得草书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了,因而草书最难以练习的,也许只有书法大家才能挥毫成草书。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4

要学好书法,首先要临帖。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累积有五千多年的优秀遗产,任何书家,都只能在学习和继承先人的前提下创新自立。学书法,就得临帖。入门需临,变体也需临。

读帖则是一种心功,这种功夫看似轻巧,实际比手的训练更难。它是一种默临、默记,是一种揣摩,是实现从钩、摹、临的“入帖”到得其字帖的神韵、势度、用笔、行气或结构布局技巧的“出帖”之道。

鉴于本次开课《泰山刻石研究》,谈一下这四周的书法临帖、读贴及创作的心得体会。

一、临帖

中国书法强调内外功结合,内功是基础,贵在一个“功”字,而外功则是修养。临帖练字是书法的字内功夫,所谓“笔突万支”“笔冢成山”,讲的就是字内功夫的修炼。在这个阶段,学书者通过毛笔这种特殊的书法工具,从文字的点画俯仰之中,从线条的抑扬顿挫之间,去感受笔情墨趣。这个阶段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帖习字,反复揣摩其字形结构方能奏效。经过长时期的练习,从泼墨染翰之中去采撷天地正气,就会感到一种禅意的祥光在心中漫射开来,从而获得胸怀的舒展和放达。

四周临帖的体会:

1、运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方笔、圆笔,按笔、提笔)

成熟的艺术往往具有比较严苛的规范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技巧。运笔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流派、书法家的书写习惯等不同,形成了所谓不同的笔法,“中锋”与“使其中锋”本身就是传统论述中关于笔法的重要核心部分。

2、笔顺

谈线条、谈构型、谈布白,同时还要关注笔顺。所有的线条不是同时呈现在纸上的,是有先后的呈现,并且这种先后次序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拆破打散随便安排都可以的。

3、速度

初临帖宜缓宜逼真,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书写的速度,缓慢不羁仅仅在笔画运行时,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下笔和下笔前的准备。古人说凝神敛气,不是夸张。当你握笔紧张,手都在颤抖,呼吸急促,肺部收缩,如何能写得好呢?必然不能着急下笔,需要调整好呼吸后,以最放松的姿态,自然舒适的写出这一笔,完结之后,再准备下一笔。久而久之,加上读书的功夫,最终需要养成的是一种静气,自信而淡定。

4、姿态

人可贫,而行为不可猥琐,书不佳,唯姿态不肯让人。字已不佳,更无赴急草率的资笨,更要讲求书写时的姿势,头正身直、臀平足安。

二、读贴

读帖,可使自己更多地了解各家各派书风,从而融会贯通选择,创立自己的风格。实际上,读比临、比写都要多得多。读可以“破万卷”而临摹再多,于几千年累积的优秀碑帖,也不过凤毛麟角,书道中的“厚积”,非同小可。

这段时间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法临帖,从书写毛笔字的三要素中体味每一笔在这个字中的行气、势度。老师还亲自带我们去岱庙、经石峪考察,观看历代书法大家的石刻作品,风格各具特色,独树一帜。虽然他们的风格各异,却是同样的拥有一种气势,磅礴有度,能感觉到是用心写出来的字。身临其境,方能感受其神韵。

三、创作

在临帖与读贴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字体创作具有自己风格书法作品,通过书法表达一种心声。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笔墨线条造型艺术。我在每次书法创作前,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写内容,然后设计章法,把每个字的写法、每行字的大小布白都考虑好以后,再进行对帖临习,以唤起自己的创作灵感,进入角色,然后把事先选择好的书写内容进行作品创作。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5

1、最基本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字变漂亮起来。

2、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书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

我想学习书法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以上两点。

那我一直以来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名家书法有很多,颜真卿的,柳公权的,赵之谦的,等等我都挺喜欢,不管是哪个书法家,不管是哪种字体,我都会加以练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楷书到隶书,再到行书,草书等等,我都在学习之中。我觉得草书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了,因而草书最难以练习的,也许只有书法大家才能挥毫成草书。(策划书范文网 928D.COM)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二是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三是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6

20xx年暑假,我被爹娘发配到舅舅家。

我在舅舅家的时候,舅妈又把我发配到到了蒙阴县二星大酒店楼上的一个书法班,我大吃一惊,心想:“我怎么来了书法班,我原来是想学画画的,怎么到了书法班?”哪的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漂亮的、等着被录取通知书的十七八岁的女孩儿。

第一天,我去学了,除了老师,我谁都不认识,哪里有学硬笔的,有学软笔的,我学的是软笔,我以为硬笔难学的,没想到哇,原来是软笔难学。硬笔竟然是钢笔字。软笔还学怎样那拿笔,怎样写,还放大3倍的字帖。

首先,老师教我的是单勾,双钩学完了,又教我用毛笔字写字。学了两天,“朱峰,你升级了,看雪单勾了!”我面临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我吓的心都要跳出来,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回答了一声:“啊啊——啊?奥!”“拿笔来”老师展示了一番,我也看明白了,我也学会了,我就开始练习。“你看看,那些比你来得早的,学的还不如你快,好好学!老师相信你!”老师鼓励我说。我单勾还没“毕业”,就回到了爹娘身边了……

我明白了一个理:什么事,只要努力干,就有奇迹发生!

实践后,体会到的,我发现我还有许多小错误没有改过来。比如;握笔不佳,姿势不美,笔顺不规范等。这些毛病我得慢慢地改过来。每一次,我我都会认真地去写,老师给我评价,我也回认真地听,看看自己的毛病在哪里。要是错太多,老师也会鼓励我,使我的信心有增强了许多。

日复一日地练习。有一天,我拿起以前写的字和现在写的毛笔字做了个比较,发现我进步了。到书法教室,再看看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写的字,我认为她们写得比我好看很多,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过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写出更高的境界来。

在这几个月里,我在学书法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体会;连毛笔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而且,练毛笔字要不断地观察,比较,要找出不足。要保持这样的一个心态,才能把毛笔字写好。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7

一杯淡茶,一盏昏灯,夜空中零碎的星星似乎毫无睡意,静静的聆听窸窣虫鸣。窗外的缕缕清风仿佛细腻优雅的梳子,精心的梳理着疲倦的灵魂。

一张宣纸静静的躺在 书桌上,本来洁白的面目在昏黄烛光的映衬下,仿佛一个饱受沧桑的老者,静静的诉说着久远的历史。毛笔受到了冷落,人们怕它,人们无法驾驭它桀骜不驯的性格,它的奔放,它的豪迈。是呀,写字并不是零乱随意的涂鸦,写字是在写生命,一笔一划间,都是对美好生命的虔诚礼赞,抑扬顿挫的笔法,是笔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柔软的笔触与粗糙的纸面所碰撞出的激情,那是笔者内心深处灵魂的呐喊。书法所呈现给世人的不仅仅是优雅悦目的线条艺术,书法的背后还蕴含着神意和主愿。

沉默久了,仿佛时间凝固了,竟然不知道时间的流逝。笔墨纸砚在寂寞中苦苦等待随性潇洒的那一天。终于有一天,一个醉汉拿起了这只熟悉而陌生的狼毫笔,檀香木镇纸轻轻的划过沉睡已久的宣纸,宣纸被从睡梦中惊醒,将自己一览无余的展现在狼毫面前,就像辽阔的草原在静静的等待着骏马的驰骋。墨与水的交融,使得空气中弥漫着芳香情欲,笔醉了,墨醉了,小小的砚池顿时成了宇宙的泄洪口,无限的情怀和心潮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释放。笔与墨的融合是天地交融时划过的美丽闪电,压抑已久的激情尽情倾注吧,天地都是你的舞台,尽情挥毫吧,无论是尚韵的晋朝,尚法的唐朝,还是尚意的宋朝,都无法束缚你的笔,更无法束缚你的心。你的骨气,你的韵味,仿佛星空月夜下行走的身影,难以琢磨。你至大无外,溢满天空,你至小无内,存乎方寸,你以天地为师,山山水水风风雨雨都是你的灵感来源,世人无法彻底领悟你,只能跟在你的背后,希望能更深的理解你书法文字背后真正的心境。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8

学习书法使我快乐,在书法班里的每一节课我都非常快乐。

一开始我上书法班的原因是因我的一位朋友在学书法。我妈妈要我去试一节课,看看我对书法感不感兴趣,老师答应了。老师先给了我一张字帖和文件袋。由于我是初学入门,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我问我的朋友,她对我说:“先写横。"听完,我心想:写一横还不容易吗?我用着错误的抓笔姿势抓起了毛笔,在练习纸上画了一笔又一笔的横。老师走过来,看了看我抓笔的姿势,耐心地教我怎样抓笔,并抓着我的手做了一个示范,我看了看自己写的横,又看了看老师的示范,决心要认真写字,可能是因为看到了我的认真,上了几节课后,我终于写‘三“字了。别看这字笔画很少,但却让我写了很久才换了字。

经过几个学期的学习,我终于能写我的第一幅作品了,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有很深的意义。”业精于勤“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也就是说不仅是学习书法要努力勤奋,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努力勤奋。

随着时间的变化,我练习的字越来越多,写作品字数也越来越多,还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市里的书法比赛,练习的难度越来越大,最后我的毕业作品达到八十六个字,虽然有时我也会埋怨字太多或太难,但每次我在退缩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的第一幅作品的四个字"业精于勤”,这四个字激励着我,不管字有多难,字有多少个,我都克服终于完成了我的毕业作品。

学习书法使我快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朋友的陪伴,也能在学习中学到一些知识和道理,难道不令人快乐吗?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9

学习书法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将总结如下: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能写好字,写一笔好字,这是职业所要求的!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我开学学习书法。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写字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写字我们常用写的字就是上课时候的粉笔字和平时写在纸上的钢笔字,偶尔也写写毛笔字。这我们老师常称之三笔字。

从学习书法以来,我觉得书法有以下好处:

1、最基本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字变漂亮起来;

2、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书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

我想学习书法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以上两点。

那我一直以来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名家书法有很多,颜真卿的,柳公权的,赵之谦的,等等我都挺喜欢,不管是哪个书法家,不管是哪种字体,我都会加以练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楷书到隶书,再到行书,草书等等,我都在学习之中。我觉得草书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了,因而草书最难以练习的,也许只有书法大家才能挥毫成草书。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有句话说的对,要想练好字,功夫在字外。当书法练习感觉枯燥的时候或者说没有进展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体操、武术、舞蹈、垂钓等活动,这将有助于书法的练习和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够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我们平时应该培养对学习书法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书法有较大的兴趣,我们才能练就一笔好的书法。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10

常听人讲论书法时说到“功力”,功力是什么呢?我认为,功力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你拿到一本生疏的范帖,你可以几遍就临摹得形神兼备;当你有一个好的构思,你可以准确地用笔表述出来。总之凡经眼、凡脑海中成形的,均可以笔去准确表现,这时我认为就具有了功力。但功力是技术性的。

“功力”是一切创作的先决条件,你的情感、情绪、审美理想等等,要想在作品中行以表现,全仰仗这个“功力”。没有她,你的一切美好理想只能是“自以为大有深意”。我的二十年学书历程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用于获取“功力”,其余才是创作。“功力”又是无止境的,但她有一个“及格线”,不到“及格线”真正的创作是不存在的。

创作上,现代派书法主要用心在构成上,而古典书法则更多着意于点画和境界追求。我的创作应该是古典的,但我在构成上想得也比较多。现代派书法,小式的作品田头多,即使是大件,也不过是小品的放大,整体上线量较少,关系简单。形象点说,现代派书法像小分队式的侦察兵,可以游击,但集团式的战役、战争搞不了。古典书法阵容较大,但往往却又太象兵马俑。我想如果能借用现代派的一些手法让兵马俑活起来,兵力分派匀当,再来个“赵子龙”七出七进,岂不太好看了。

改变抄写式的书法模式,现在已成为书法家的共识,但大家又不愿意简单地搬袭现代派方式,因为它毕竟艺术语言太单薄,聊备一格可以。就像一出戏,里面可以有数个丑角,但一出戏里全是丑,怎么看呀!所以我们还得努力,以自己丰厚的“功力”,吸收现代派的构成意识使之成为古典派的一种创作手段,这种手段的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观赏性,“戏剧性”冲突更明显,更轻松自然,也就更接近了中等欣赏者的口味,书法的欣赏面会扩大。但这毕竟不是太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多人不停地探索,我愿成为这其中的一个。崭新的时尚意识、鲜明的个性追求加上古典主义的基因素质,我想这大概可以概括我现在的追求的全部。

除此以外,我想再谈谈我在功力技巧方面的一些心得。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笔较多关注线的自然平向流动,而我则更多关注线的流动中的跳荡,也就是笔在起落之间的变化。就像山间溪水,它在流动时遇到大障碍会绕过去,一如曲线和结体中的避让;倘若遇到小石头,溪水就会跳荡起来,体现在用笔上,就是轻重、粗细、提按、顿挫,这样的线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用笔方面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速度,楷书、隶书、篆书运笔速度较为均匀缓慢,而行草书的用笔则是急缓共存的,用的是加速度和爆发力。我首先注意发力点,发力点有两个,一个是起笔,一个是转折,转折是下一个笔段的起笔。起笔处的变化最为复杂,形状变化也最丰富,要求笔尖要灵活,随时调整到最佳发力状态。就像篮球运动中的传球,用的力量是爆发力,这个力量既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太强则易使队龙接球时脱手,太弱则容易被夺去。这个“功夫”是“功力”范畴,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转折还是下面笔段的随机思考的临时驿站。在整个行草书创作中速度是随着情绪和开合需要随时变化的,情绪平静则线条舒展,线段较长,字的开合较大,有如溪间流水时遇平缓地势,水流慢下来,缓缓流淌,也如闲庭信步;情绪激荡,心跳加速,笔速也就随之快起来,线段则短短相加,有时甚至线线叠加,绞缠,如水到陡峭处,水流湍急,时跳时跃,水花四溅,五彩纷呈!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承转合齐备,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欣赏者会随着音乐节奏的演进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行草书的魅力所在,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所搭乘的载体不同罢了。我多年来倾心于行草书创作,其真正原因即在于此。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11

这几年我一直在学围棋,今年妈妈突然说我的字体太没形,让我学书法,于是,我就来到了书法班。

刚去到书法班的时候,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几天之后,渐渐熟悉,并交了很多好朋友。还有那温柔的蔡老师,酷酷的郭老师也成了我的好朋友。

郭老师的字写得特漂亮,瞧,大笔一挥,一个个潇洒的字如同一个个小精灵般出现在我们面前。我觉得很容易,于是拿起笔也学着郭老师的样子,可这毛笔字可不像钢笔字那么容易,我拿着笔却不知该往哪儿放。

在我的坚持下,过了一段时间,我渐渐掌握了书法的基本要领并有了一定的体会。

首先,要细心。汉字的点、横、竖、撇、捺、横折勾、竖弯勾,写法都不同,每一笔都要细致地区分,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其次还要有耐心。因为毛笔是软笔,比较难掌握,而且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撇捺交叉、方框缩格等不同的写法。所以,写字要有耐心,不能马虎潦草。

最重要是要有恒心。要学好毛笔字,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学好的,因此,学书法要经常练习,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半途而废。

书法是一门艺术,现在,我对书法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决心坚持学下去,争取成为一名小小的"书法家"。

艺术访谈书法作品内容摘抄 篇12

这个暑假,我的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完成作业外,还到潮州一品美食,到北京游览了高大坚固的长城……其中,我觉得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还是到中山三叔公的书法培训班学习书法。

来到中山的第二天早晨,我便随着三叔公来到了培训班,开始了十多天的学习书法之旅。

九时正,培训班开课了,学员二十多人。今天是三叔公授课,因为是第一节课,所以,三叔公先教我们坐立的姿势和教我们怎样握笔。然后教我们写字,他先从“一、二、三、木、上、王、土、山”这些有代表性的笔画的字教起,只听三叔公说“在楷书里,横是不能直的,必须有点抗肩。”说完,他就拿起笔给欠们示范了两次,写了同个字给欠们看。看着三叔公挥洒自如,我心想,看来学书法并不难,只要我肯下苦功,我心想,一定会很快学会的。这时,三叔公叫我们自己练习写字。因为我第一次写毛笔字。不会调墨,笔一醮了墨水就在纸上写起来,结果,由于太多,把纸糟蹋了一半,我见了这般情况,急忙刮掉笔尖的墨,这下,我原以为可以成功了,谁料墨又太少了,一动笔就把笔尖的毛弄得开了叉。面对为两次挫折,我原先的冲劲已泄了一半,再看看那只沾了墨的左手,冲劲消失了。像斗败的公鸡似的坐在那儿发呆。在一旁的三叔公,看到我如此狼狈沮丧的样子,连忙过来,耐心地教我如何调墨,还教我每个字中横笔,竖笔之间的距离要相等等等有关书法的知识,我在一旁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记着。

下午,我继续在三叔公的书房里练习书法,三叔公在旁加以指导,并指出钉某些字存在的毛病,如“三”字的最后一笔要长,“王”字横笔的距离要相等,不能上窄下宽等等。听了三叔公的指导,我心想:原来书法还有这么多学问,真要认真学才行。为了不辜负三叔公的期望,半个月来,我不断努力,先练好基本笔画,再练整个字,再练整句话。毛笔用同支,纸用了一张又一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有所成,截止到学习的最后一天,我已经出了五幅书法作品,三叔公还把它镶起来给我带家,三叔公还夸奖我学得好呢!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听着三叔公的赞扬,我心里甜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

通过这次学习书法,我明白到:学习任何一门技艺都会遇到挫折或失败,只要我们不气馁,坚持到底,就会成功,还明白了“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真正含义,这次学习书法,感受深刻收获很大,真有意义!

文章来源:http://www.hc179.com/hetongfanben/8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