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梨日记
发布时间:2025-04-27买梨日记(锦集十四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买梨趣事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买梨日记 篇1
我的家乡有一个梨园非常有名。远到而来的客人都来这里买梨。有一次妈妈带我去那里玩,我家的弟弟也跟着来了,到了梨园弟弟像个跟踪蛋似的,有的梨还没有成熟绿油油的,有的梨已经成熟了黄澄澄的。
远看就像苹果。
味道香里带脆甜,我和弟弟异口同声的`说;真好吃;就在这时爸爸说;走了;我们就快速的回到车上看到里面有好多好多的梨,我们回到家,妈妈把梨拿出来分给大家吃他们吃了完了都说这梨特好吃。【ZFW152.COm 趣祝福】
这里的梨真得很好吃,怪不得又怎么多的人到这里来买。明年的暑假我还会来这里吃梨买梨。
买梨日记 篇2
前几天,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我数学考了96分,虽然算是高分,可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那4分丢的太可惜了,错了些不该错的。
不过,我可不是那种会被困难轻易打倒的人!于是,我开始分析丢分的原因。不一会儿,我就找出了3个原因:1、考前没认真复习。2、考试时太马虎。3、对于数学问题没有深入认真的思考。
有一道题错得最可惜,是一道判断题,题目是:正方体的6个面中不可能有长方形。我当时想到了正方形就是特殊的长方形这句话,就把这道题判了错误,事实证明我错了,这题应该是对的。
还有一题,也是判断题,题目是:将3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100分之3。显而易见是错的,可我判的.对,我没有认真仔细想,3克的盐放入100克水中后,总量应是103,正确的应该是盐占盐水的103分之3.
考试已经过去了,我应该从其中汲取经验教训,我下定决心了,一定要改掉所有的坏毛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买梨日记 篇3
我的家乡在延吉,也是生产苹果梨的地方。
春天到了,挺拔的梨树开满了一朵朵美丽的梨花,花瓣是雪白的.,花蕊是黄黄的,非常茂盛,在阳光的照射下,他们捆成了一个巨大的白花伞,花儿渐渐地吸足了梨树的甘露,伸出嫩绿的“小手”梨花慢慢地开始凋谢,梨树妈妈生出了一个个梨宝宝只有樱桃那么大,又酸又涩。
到了夏天,苹果梨树的叶子更加茂密了,苹果梨也渐渐地大了,梨树妈妈小心翼翼地搂着梨宝宝,生怕她的梨宝宝掉到地上。梨宝宝也乖乖地在妈妈的怀里睡着香喷喷的觉。
秋天到了,梨宝宝成熟了,一半红,一半绿,像一盏盏红绿相间的小灯笼,硕大的梨宝宝,把粗壮的枝条给压弯了,摘下一个咬一口,又甜又脆,非常好吃。
秋末冬初,把一个个梨宝宝放到纸箱里贮藏,到了冬天它仍然又甜又脆,吃一口满嘴都是汁水。
我最喜欢吃我们家乡的苹果梨了。
买梨日记 篇4
我的家乡在浙江,我爱我家乡的梨子。
春雨如丝,一棵棵高大的梨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梨树的枝条又细又长,枝条上长着一片片密密麻麻的叶子。
阳春三月,梨树开出了一朵朵白白的、小小的梨花,像是在冬天的空中飞舞着的鹅毛大雪,那些被风吹落的梨花像蝴蝶般的飘落在地,美丽极了,如果你看见了这场景,一定会被陶醉的。
梨树的果子——梨子,它的形状上小下大,好像一个个小葫芦呢!它的味道很香,咬一口深津止渴呢!如果你吃了一口,嘴巴就像是吃了一口蜜饯一样,甜滋滋的,甜蜜蜜的,它成熟的'颜色很淡,外面的皮是淡绿色的,里面那酸甜可口的、美味的、香甜的果肉是白色中又带着一点儿黄色,晶莹剔透。
我记得我以前小时候吃梨子的时候,只咬了一口,就一直在不停的打嗝,然后是妈妈给我喝了一瓶醋才好了呢!
买梨日记 篇5
自道士种梨而去,那卖梨乡人心中懊悔不已。归家后,辗转难眠,思及自己之小气与无礼,深感愧疚。
次日,乡人决定寻道士道歉。历经艰辛,终在一山中道观得见道士。乡人跪地请罪曰:“道长,吾当日糊涂,不识仙法,冒犯了您。恳请道长原谅。”道士微微颔首,曰:“汝已知错,善莫大焉。然需以行证之。”乡人忙问:“道长有何吩咐?”道士曰:“去将汝之梨,分与穷苦之人,且日后多行好事。”
乡人领命而归,遂将家中所余之梨尽皆送与乡中贫困百姓。此后,乡人一改往日吝啬之性,乐善好施,遇有困难之人,必倾力相助。久而久之,乡人之名远扬,众人皆赞其改过之勇。而那道士种梨之事,亦成了乡人心中永远之戒,时刻提醒着他们莫再重蹈覆辙。
买梨日记 篇6
夏天来了,孔融家的院子里的梨成熟了,孔融摘了几个,和兄长一起享用。
梨黄黄的,皮薄肉厚,咬上一口,一汪蜜水,美味极了。
孔融拿起一个最大的.梨,妈妈见了,以为孔融想要吃最大的梨,不过孔融却将最大的梨给了自己的爸爸,对爸爸说:“你最大,吃的梨也得是最大的!”爸爸听了,咧开嘴开心地笑了。
接着,孔融把第二大的梨给了最小的弟弟,对弟弟说:“你最小,吃了大的梨才能长得和我一样高!”
弟弟听了连声说:“谢谢哥哥!谢谢哥哥!”
最后孔融把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
兄长对孔融非常佩服,孔融的行动和言语让兄长对他刮目相看,他们都觉得自己应该学习他的礼让之心。
妈妈爸爸见了,喜笑颜开,心想:这孩子以后一定有出息。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以后一定要学习孔融,学习他心胸宽大,敬爱长辈的品质。
买梨日记 篇7
学习数学对我来说还有许多小插曲呢——这几个星期我们都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由于不熟练,我不太能理解,做题时总是出差错,老妈总是有时间就教导我,可是我脑子里仍然一片空白,总是觉得老妈说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糟我不理解的东西。
老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自己去做题练习。老妈先告诉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楼梯一样,从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数,就把第二位数移下来,如果后面的数不够除除数,就在写商的地方直接写0.老妈说的话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虽然做题时还是有错误出现,但是我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脚踏实地,要不然就可能会一步错全盘皆错!
买梨日记 篇8
星期天,母亲在商场里给我买了一套时髦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回到家,父亲问:这些衣服裤子和鞋买来多少元?我马上来兴起了捉弄父亲的一个念头,因为我知道父亲口算速度有时还不如我快。
于是,我把价格标签蒙住,说: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给我再买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父亲说:那试一试吧。衣服的价钱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价钱。裤子是700的三倍减去1900的差,鞋子的价钱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价钱。总共花了多少钱呢?父亲顿时头都大了,就说:这什么加啊,减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
好了,给我买新衣服吧!不行,还没有回答出答案。好,你听好了。(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总共250+200+500=950元。父亲说:哇,原来是这样算的。好一定给你新衣服。耶,这一回合我赢了父亲。
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数学解答的东西,我要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且学会更多计算方法。
买梨日记 篇9
道士种梨之奇事,传遍四方。有一富商闻之,心甚奇之,欲寻道士以求仙法。富商备厚礼,四处寻访道士踪迹。
数月后,终在一深山古刹得见道士。富商跪地恳请:“道长仙法神奇,恳请道长赐教一二,吾愿以重金酬谢。”道士摇头曰:“吾之仙法,非为求财求利。若汝有善心,可多行善事,自会有福报。”富商沉思片刻,曰:“道长所言极是。吾愿散尽家财,救济贫困之人。”
道士微笑,挥袖而去。富商归,即行善事。他出资修建学堂、桥梁,救助灾民。数年之后,富商之善举得众人赞誉,其生意亦愈发兴隆。富商方悟道士之言,知善有善报之理。而那道士种梨之事,亦成为富商一生之感悟,激励他不断行善积德。
买梨日记 篇10
国庆节,我们一家人去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出来时,我们一路谈笑风生。
走着走着,我看见旁边有个卖梨的老婆婆在秋风中可怜兮兮的样子。由于那天我赶着看电影,所以没有吃好晚饭,正好肚子很饿。于是就央求妈妈买梨给我吃,妈妈居然爽快地答应了。
买完梨,我们便往家走。刚走几步,妈妈突然发现袋子里有一个又小又黑又烂的梨。
妈妈对爸爸生气地说:“你怎么捡了一个又小又黑又烂的`梨呢?”
爸爸疑惑地说:“我选的都是好梨,没有选坏梨呀?”
“一定是那个老婆婆耍了花招!”我恍然大悟道。
妈妈气愤地说:“走,我们找她理论去。”
看见爸爸、妈妈越走越远,我害怕地吓得躲在树后。
爸爸、妈妈很快就回来了,妈妈问我:“儿子,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去?”
我说:“我怕!”
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说:“不用怕,有理走遍天下嘛。”这个奸商虽然可怜,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要讲诚信,不能以次充好。
买梨日记 篇11
终于放假了,终于可以回老家见爷爷奶奶了。一大早,奶奶就打来了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家,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挂了电话,我赶紧去问妈妈。
妈妈说:“我考考你。从西安到回家距离是180公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跑120公里,在不是高速公路的路上每小时跑80公里,咱们十点出发,你说几点能到?”
没等妈妈说完,我就开始计算:“120+80=200(公里),200/2=100(公里),汽车在路上平均每小时跑100公里。180/100=1(小时)……80(公里),要1小时还要余80公里才能跑完全程,余下80公里,汽车在1小时内就能跑完,但是要考虑到在镇上或村上汽车跑不快,所以大约2小时就能到家。10点钟出发,10+2=12,我们12点就能到家。”
妈妈点了点头,我赶紧给奶奶打了个电话:“奶奶,你12点就能见到我了。”
买梨日记 篇12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买梨日记 篇13
自道士种梨而去,乡人既失梨,又遭市人讥笑,羞愧难当。乃归,闭户数日不出,静思己过。后决计寻道士,求其恕罪,亦欲学其术。
乡人遍历山川,风餐露宿,四处寻访道士踪迹。逾数月,于一深山之中遇一道观。入观,见一道士,形貌与前道士相似。乡人惊喜,拜伏于地,具言前事之悔,恳请道士赐教。道士曰:“汝能知过,亦为善也。然术法不可轻传,汝当以善行为本。”
乡人遂返,自此日行一善。见贫者助之,见弱者扶之,遇病者医之。久之,其名远扬,乡邻皆赞其贤。一日,乡人于梨树下休憩,忽觉清风徐来,香气扑鼻。睁目视之,见道士立于前。道士笑曰:“汝之善行,吾已知之。今赐汝梨种一粒,可种于地,悉心照料,必有所得。”乡人拜谢,依言而行。
次年,梨种发芽,茁壮成长。未几,亦成大树,结实如前道士所种之梨。乡人感道士之恩,亦悟善恶有报之理。遂以梨为媒,广结善缘,传扬善道。其乡之风气,因之而变,日益淳朴。
买梨日记 篇14
大家一定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它说的是:东汉学者孔融小时候,每当家里买来又香又甜的.梨子,总是拣小的吃,把大的留给哥哥。这里,再讲一个孔融与哥哥争刑的故事。从这一“让”一“争”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美德。
孔融十六岁时,朝廷宦官专权,迫害异已。有一个名叫张俭的官吏触犯了宦官头子侯览。侯览怀恨在心,便谎称张俭谋反朝廷,下令逮捕他。张俭考虑到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老交情,便躲到了孔家。孔融深深同情张俭的不幸遭遇,亲自动手,打扫干净一间密室,把他藏了起来。
后来,侯览不知怎么听说了张俭躲在孔家,便差人前来搜捕。然而,孔融和哥哥已在前一天夜里悄悄将张俭打发走了。差人扑了个空,只好将孔融兄弟带走了。
审讯时,孔融面无惧色地说:“张俭是我藏的,也是我放的,如果有罪,我一人承当。”
孔褒马上抢着说:“张俭是我的朋友,完全是奔我而来的,与弟弟无关。”
地方官见兄弟两人争着受刑,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便将案情上报侯览。
后来,侯览下令杀了孔褒。
-
更多精彩的买梨日记,欢迎继续浏览:买梨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