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芬芳作文(推荐3篇)。
教养的芬芳作文 篇1
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气,但它的终任务,是把自己献给你。
——题记
有那样一种味道,油腻腻的,还伴有淡淡的油烟味,但其中的温馨也是无法忽视的,这就是妈妈的味道,一种别样的芬芳。
小时候的我总喜欢缠着妈妈,把头埋进她的臂弯,晃来晃去,爱极了那股芬芳。
可随着岁月逝去,我已渐渐长大,似乎再也无法理解那股芬芳,不过就是油烟味嘛。我是这样想,也就这样开始隔绝了它。
上初中以来,三点一线,没有时间再去念顾什么芬芳了。
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清闲的周末,老师难得一见的减轻了作业,我倒也乐在其中。晚饭后,我耳朵里塞满了Bigbang那富有节奏性的音乐,妈妈则在一旁收拾着衣服。
“那个……女儿,要不要出去散散步?”妈妈停下手中的动作,突然提议道。
我抬头,看了眼窗外,天空灰蒙蒙的,就好像不喜白云一样,乌云占据了天空,赫然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嘴里便含糊地拒绝:“外面马上要下雨了。”
妈妈一听,我有搭话,以为有希望,便兴冲冲地说:“带把雨伞就行了,以前你不是很喜欢在雨中散步吗?”
我有些烦躁,一口回绝了她:“那都是小时候了,我现在不喜欢那股味道了,而且近要期末考试,我要复习。”
这下妈妈终于没了声,我顿了一下,有些于心不忍,抬头看了眼她。妈妈蹲在那儿,手中是我喜欢的那件针织衫,她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就像小时候安慰痛哭的我一样。
鼻尖是那股芬芳,心里酸涩涩的,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这样对待妈妈了,我……真的排斥那股芬芳吗?
一阵窸窸窣窣,妈妈把衣服放进衣柜,转过身去,又像想到了什么,停了下来,“不要……复习太晚了。”
就算是恶语相对,妈妈也不会放弃我的。我终于醒悟过来,那股芬芳原来一直都是我心底里不愿接受的爱,“妈妈……等下,拿上雨伞,我们走吧。”
妈妈显然有些惊喜:“额,你……不是还要复习吗?”
我笑了笑,挽住妈妈的手说:“复习以后也可以的,但今天的散步,以后都不会有了。”
冷风中,雨依旧下着,只是乌云好像消散大半了,有的是留在记忆里的芬芳,油腻腻的,还很温馨呢。
教养的芬芳作文 篇2
古语有言曰:“有才无德,行不远。”一个没有道德,没有教养的人,即使有再多的知识与才华,也难以成材。
教养是一个人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教养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一个有教养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赞许;反之,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会让人心生厌恶,从心底里看不起。
前不久,深圳航空公司一趟航班因台风取消,旅客不满航空公司的安排,便指使一群“熊孩子”去占领柜台。家长这么做看似聪明滑头,实则愚蠢至极,他们以为孩子小,闹一闹也不会被怎样,却忽略了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没教养,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家长没教养。如今许多家长片面强调孩子的学习,却不注重教养,这于买椟还珠有什么区别?相对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更应该大声疾呼,“不能让孩子输在有教养的起跑线上”。可见,教养对于孩子优秀人格养成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共享单车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缓解工作疲劳,方便人们的出行,因此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问题接踵而至,一些骑行者只为了方便自己,不考虑他人,将车骑入不方便与他人共享的地方,更有甚者拆卸部分零件据为己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素质低下,教养匮乏。一个有教养的人,必然是一个做事有分寸,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而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往往个人素质低下,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甚至落井下石。可见教养对个人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影响。
如今公众人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总有人带着不良目的对其进行歪曲,大肆宣扬,企图引起舆论关注。这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更是没有教养的体现。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谁也不想成为被言论被攻击的对象,可是有些人却恶意攻击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抛在脑后。一个有教养的人,必然是一个尊重他人,善解人意的人。可见教养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有很大影响。
教养反映的是一个人本质上的品质与道德水平;教养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对人对己的态度和行为;教养反映的是一个人自内而发的气质。一个拥有良好教养的人一定能具有内在高尚品质的人,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折射出其内在的品质,从而让他的行为变得优雅而从容,良好的教养能使人心里馨香弥散,清风荡涤。
教养的芬芳作文 篇3
有人说过:"教养是一个人的名字。"教养的魅力远大于一副美丽皮囊。
什么是教养?教养是在别人推车上坡时顺手推一把;教养是看见残疾人时不投去悲悯的目光;教养是自己能做到的尽量不去麻烦别人。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莫不喻教养之重。深为蒋介石钦佩的曾国藩便十分注重教养。曾文正公家书中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更有诸葛亮的教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足以见得:"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而孔子的中庸之道亦影响了中华上下几千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人们正其身,束其行,也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之处。(这里再跟着讲明这些都是教养)
时至今日,教养之路却愈发难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随地吐痰,扔瓜皮纸屑,大声喧哗,国人最基本的文明教养都做不到,更别谈更深层次的涵养了。可见,即便是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国民教养也急亟提高。
王尔德曾说过:"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有教养的人能看到美好的事物,能领会生命的真谛,当乌云遮住上空,相信光明总会到来。
教养像一扇镜子,真诚地坦露出心中的污*的东西;教养是一朵芬芳的花儿,拥有了它,从此过处生香;教养是一掬甘泉,使干枯的人生滋生出希望。
然而,教养不同于处处约束自己。朱熹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去绝人们心中的七情六欲,这是不现实的,甚至物极必反。
古希腊德漠克利特在«著作残篇»中写到:"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变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可怕的不是不知道教养的重要性,而是自身无教养而不知,或者知道而不屑一顾。
教养不是说说就行,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有心自然能养成,可怕的是无心。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教养的芬芳作文网内容,请访问教养的芬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