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发布时间:2025-03-31

最新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精华六篇)。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1

原文: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摘自《青年文摘》

赏析: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2

我欣赏的句段:

实际上呢,弟弟虽然没有哭出声,眼泪已经把枕头泡湿了。而且他的身体抖得很厉害,全部的骨头僵成了一个大疙瘩,木木的,一下一下地敲着床垫,床栏杆都被他敲得咯拉拉地响。

弟弟就是觉得在舒玫眉面前不应该这样,他来到这个家里,已经给她增添了负担,现在又出了这样的大事,更是要她不堪重负。他觉得羞愧、不安,觉得自己非常地无能,非常非常无能。

赏析: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用在此时被痛楚所包围的弟弟身上最好不过了。他的脚虽然已被滚烫的开水烫伤,但他并没有哭天喊地,更不想向谁哭诉,让自己的亲人牵肠挂肚。于是,他选择了坚持,把刺骨的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咬紧牙关永不放弃的坚持着!让我们也学会坚持吧!坚持到最后,坚持到五彩的胜利之光照进我们的心房!

我欣赏的句段:

当阳光从灰沉沉的霾云中小心地撕开一条口子,往城市里笑眯眯地看上一眼之后,世间万物就仿佛从魔法中醒来一样,变得明亮、轻快、活泼,一切一切都显得笑靥如花和生气勃勃。

赏析: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阳光的照耀,因为有了阳光,生活才变得清晰、明朗。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阳光的.温暖,花花草草对阳光地渴望。

我欣赏的句段:

如果不是弟弟跟她贴得很近,几乎就无法察觉妈妈的手臂正在发抖,细微地战栗着。不!不!!不光是手臂,她的整个身体都在哆嗦,衣服和身体间摩擦出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老鼠在废纸堆里不停地穿梭而发出的声响。

赏析:

这段话用了许多动词和象声词,来表现妈妈那杂乱、伤心、愤恨、百感交错的复杂心情,她哆嗦的身体描写,让人一读,心头便涌起一股心酸的滋味。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3

1.‘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衷于参加一份。’

赏析;此句写出了外祖父家这种残暴的行径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使孩子们也像大人们一样恶毒或郁郁寡欢。

2.‘有天晚上,在已经喝过茶,还没有吃晚饭之前,舅舅们和格里戈利师傅正在把染好了的成幅料子缝成一匹一匹的,然后在上面缀个厚纸签儿。米哈伊尔舅舅想跟那个快瞎的格里戈利开个玩笑,叫九岁的侄儿在蜡烛上烧师傅的顶针。萨沙用烛花镊子夹着顶针烧起来,把它烧得滚烫的,偷偷地放到格里戈利的手底下后,就躲到炉子后面去了。’

赏析;此段通过描写萨沙的动作,写出了恃强凌弱是这个小市民家庭的癖好。

3.‘用一天傍晚,他来了,打扮得像过节似的,穿着金黄的绸衬衫、绒布裤子、像手风琴般轧轧作响的`皮靴。他的头发发亮,浓眉下一对愉快的斗鸡眼,还有年轻的小胡子底下雪白的牙齿,都闪闪发光,他那绸衬衫,和谐地映着长明灯的红光,像是在燃烧。’

赏析;此段通过描写‘小茨冈’的外貌,写出了‘小茨冈’为了来看望我,特意穿得很隆重。

4.‘‘小茨冈’像一团火在燃烧,他张开双手,像一只鹞鹰展翅翱翔,脚步快得令人难以想象;他尖叫了一声,往地上一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上下窜动,绸衬衫颤抖着,晃动着,仿佛在燃烧,在融化,发出耀眼的光辉,把周围都照亮了。’

赏析;此段通过描写‘小茨冈’的动作,写出了‘小茨冈’的舞蹈优美。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4

《听潮》

来到海边,与海一样的翱翔;与海一样的高歌;与海一样的淡化所有。静静地坐在海水边,任海风的摇曳,浪花的跳动,仰着头,轻轻地听海唱歌的声音,沉稳、呻吟、温馨、旷野。时不时的用手指、光脚来回的挑起、摆动,紧紧地抓住海风的温馨,轻轻的拍打浪花的喜悦,默默地稀释海一样的'色彩。海蓝也就映在了心底,是干净、洁白,不含污浊,蓦然起了脑海里的那片净土。

赏析:简单的语句,却勾勒出听潮的美妙。海风轻拂,浪花翻滚,静躺在沙滩上用心聆听海的歌唱,让浪花冲洗涤净一切身心的浊垢,一切是如此完美,那恍如天籁的潮声一点点流进心里,让心一片宁静,澄澈透明的如海水。

你听过那潮声吗?温馨的,淡然的,纯净的,就像你心底最柔软干净的声音。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5

钢琴作为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产物,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钢琴作为物质基础,为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了条件,音乐家创造发展的钢琴文化又促进钢琴结构功能的进一步成熟。

一、钢琴演奏应掌握的基本的技术技巧

音乐是一种符号,一种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钢琴的表现技巧是演奏者的思想情绪通过灵巧、有力的手指动作而制造出各种音响的能力。

1、钢琴演奏技巧的重要性

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以节奏、节拍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演奏技巧是弹奏钢琴必须具备的能力。钢琴演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技巧是不可能用你的双手去表达优美抒情的音乐的;有时看到有好多人初学钢琴或者琴法和技巧根本没有过关,就一味的去弹奏一些感觉好听的乐曲,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是不利于钢琴演奏的学习的。钢琴演奏单单靠手指的灵活程度是不够的,演奏技巧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总体体现。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阶段,必须掌握的`就是技术技巧,逐步积累完善弹奏功力,努力学习乐理及文化艺术知识,培养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没有娴熟的弹奏技巧,就无法诠释对音乐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有了对音乐思想的理解与认识,如果没有演奏技巧,音乐的表达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2、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钢琴中共有八种基本技术问题:均匀跑动技巧,这个指音阶式跑动和琶音式跑动,把二十四个自然大小调的音阶和琶音都弹得滚瓜烂熟,速度力度完全均匀。初级手指独立技巧,指五指范围内平稳均匀的颤音。一个八度范围内,非连续性的三、六度双音技巧。八度技巧,包括抒情性的八度和技巧性的八度。八度技巧包含二十四个大小调的八度音阶和八度琶音,以及分解八度和八度震音。有力的,深沉的,饱满的和弦技巧。人的一只手五指最多能奏出一个九和弦,当然双手齐用的话奏出十五和弦都没问题。双音技巧。包括二十四个大小调的连奏三、六度音阶,双音半音阶。复调技巧。要求一只手能清晰地演奏出两个以上声部的技巧。特殊技巧。包括大跳,重复音,长颤音,双音颤音,双音刮奏,高难度手指独立等。

二、钢琴演奏应具备的优秀表现力

1、乐感是演奏者对音乐的心灵感受

乐感因人而异,有先天的、有后天培养的。乐感对于音乐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音乐有深刻的感悟,才能演奏好一首音乐作品。学生在平时的音乐学习当中应多接触音乐、多感受音乐,多倾听音乐,与乐感好的人多交流和沟通。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逐渐感受到音乐的迷人魅力,感受到音乐的层次性、乐器的音色、作品的内涵和形象。在音乐的学习中,要善于感悟和积累,培养乐感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是急于求成的。乐感的培育在音乐教育中不是唯一的,但却是一切音乐爱好者、各类音乐人才所不能缺少的。有了灵敏和丰富的乐感,会使你接触到美的音乐作品时,在心灵上反响更大;反之,耳闻仙乐却无动于衷,那就是缺乏灵敏和丰富的乐感。

2、情感是演奏者对音乐内容理解的升华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音乐是美的产物,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的。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人的思想认识、喜怒哀乐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现,能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音乐是感情的艺术,钢琴演奏是通过音乐旋律来表达情感。我们在欣赏钢琴演奏时,常常被演奏者饱含热情的演奏所感动,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如果演奏者没有丰富的情感孕育在作品当中,听众就会产生枯燥、乏味感。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演奏者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也是不一样的。只有细心的对音乐作品进行领会、感悟,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融入钢琴演奏中去,才能使音乐作品更加饱满和丰富起来。

三、钢琴演奏需要音乐与技术完美的结合

音乐要依靠技术来展现,要依靠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技术技巧是为音乐艺术表演服务的。相同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演奏家手中展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钢琴演奏中音乐与技术的结合,既有二者的依存关系,也表现为二者的从属关系。成功的音乐作品,依靠的就是娴熟的演奏技巧。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能够将弹奏技术和音乐的表现力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用演奏技术诠释音乐的表现力,用音乐表现力展示演奏技巧,使钢琴演奏音乐与技术珠联璧合。

结语: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演奏这种具有高超技术与技巧的音乐艺术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成功的音乐作品是作曲家最初的思想动机推动灵感创作,使其作品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想象力、表现力。通过演奏家十分娴熟的演奏技巧将好的音乐作品传达给观众,其中音乐表现应当由情感来支配,应当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一味地炫耀技巧是没有灵魂的音乐,因此两者有机地相容相依才能得到理想的音响效果。钢琴演奏要将音乐与技术相结合,用高超的技术与技巧诠释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感染力。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6

1、“啊,你!”小甲虫尖锐的叫声在我耳边响起,我拖着湿漉漉的双翼,睁开疲惫的眼睛——浅黄的粉翅不幸地覆在地上,我从一只毛毛虫变成一只小飞蛾,我笑了。

阳光明媚得有些奢侈,虽然好朋友小甲虫一直期待我成为一只最美丽的蝴蝶,轻盈地在花丛中飞舞,但我无恨亦无悔,如果注定我只是一只小飞蛾,经历了茧里的痛苦与挣扎,我也早已脱了胎,换了骨,虽然我没有斑斓的翅膀,我依然有破茧而出那一瞬的动人,我依然会用并不曼妙的舞姿歌颂这个美丽的世界,请祝福我吧,我是一只可爱的飞蛾。

3、不错,做个富贵闲人是很快乐的,可是如果没有凤姐在那头操持家务,忙得七荤八素的,贾家岂不是要破败得更快?到那时,宝玉不忙着去做一个“禄蠹”便是万幸了,哪儿还闲得了?

4、考生个性特点:多情善感,文笔清新秀美。

5、可见,忙是闲的前提,正如生产是消费的前提。

假如你想过上悠闲的生活,就必须先忙才行!

7、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了。

果如其言。

然而,富人觉得儿子很聪明,却怀疑是邻居老人偷的。

可见感情的亲疏对人认识正误深浅密切相关,甚至是主宰。

8、“每只鹰的尽头都是苍穹”,妈妈的目光中充满期待,“有一天,你也会有一双坚强的翅膀,在天空中铺展你的辉煌”,轻风温柔地吹动我茸黄的毛,我听到燕语呢喃,讲述着一些古老的故事。

9、女儿说:“情感是生活中至善至美的东西。

10、只有秋风,轻轻地在他们头上徘徊,不知是要落注情感,还是支持理智。

12、还记得那个叫李春燕的`汉族女子,嫁入苗寨,从此便成了照亮苗家的月亮。

她居住的那座吊脚楼,她昏黄灯光下整理欠条的背影,她急步于山寨间行医治病的身姿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时间越久,越给我长久的感动。

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的坚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发着大爱的芬芳,弥漫在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浓郁。

14、冲,只有冲。

如果说没有谁愿意忍受来自众人的流言蜚语,那么一个真正诚实认真生活的人又怎能忍受来自自己心底的冷嘲热讽呢?悟不到这一层倒也罢了,充其量只是没有开化的愚昧;悟到了,却不能义无反顾的做到,愚昧之外竟还要蒙受一个懦夫的罪名。

15、这些让我感动,让我成长的记忆永远不会被风化。

相反,它们会在时间长河的两岸开满迷人的花,装点我的人生。

16、妈妈说:“情感常能创造奇迹!”

17、长大的小女孩有很多烦恼和不开心,经常会和生活中的不如意怄气。

可幸好她还记得幻想,幻想有一双大手,拂去烦恼,变化出生活的糖果令她开怀。

如果因为做数学题而烦躁苦恼,她就幻想自己站在如画的美景面前寻找一条可以登山的路,心情一好难题有时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体育考试不及格,她就幻想自己是打不死的圣斗士,爆发小宇宙冲过百米终点线,哪怕还是跑不快,她也会露出明媚的笑靥。

只要幻想在,快乐就在,坚持下去的勇气也会在,她就会笑着面对人生的潮起潮落,永不言败。

19、莫非这竟是我今生难逃的宿命?窗外冰冷的月光,外面那棵老樟飒飒的叹息,都提醒着我刚刚梦中的又一次的落败。

为什么每次都跨不过它?是不够坚强,还是缺少智慧?或许坚强本身就是智慧的孪生兄弟?难道一次次的徒劳的咀嚼苦恼的往事,就不能为我那原本并不是愚不可及的心魂带来些启迪和警示?难道一次次充满悔恨的假设之后的自我责怪,就不能让自己充满理性地撇开永不可重复的昨日,释却重负地笑对此刻?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7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专项人才的过程中,要求从业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即兴伴奏弹唱能力。然而在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并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钢琴即兴弹唱能力,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专业技能水平方面,都不能满足培养目标。因此,本文主要从教学现状入手,从学情分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究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即兴弹唱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弹唱;现状;策略

钢琴即兴弹唱作为学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利用钢琴进行即兴演奏,实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钢琴即兴弹唱的核心在于即兴,学前教师应结合幼儿学习状态、情绪,利用钢琴弹奏,发挥音乐教育中引导、互动、感染等教育功能。当然,与专业音乐院校的钢琴演奏科目相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钢琴即兴演奏的技巧较简单。针对学前幼儿来说,教师只要掌握幼儿歌曲的编曲和伴奏即可。即教师只要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就可实现学前教育中音乐的教化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中职学前教育中,钢琴即兴演奏仍然是学科弱项。

一、钢琴即兴弹唱教学的困境

(一)学情分析

钢琴即兴弹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乐理知识和一定的钢琴弹奏功底。可对于中职学前教育来说,大部分的学生并不具备基础的乐理知识和钢琴弹奏能力,甚至很多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钢琴。学生的基础乐理能力十分薄弱。从学生的能力分层上看,学生的音乐素养良莠不齐,学生的演奏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掌握扎实的钢琴弹奏基本功,即使部分学生可以弹奏钢琴,其接受的训练也并不正规,很难达到即兴伴奏的水平和要求。这为教师的即兴弹唱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一方面,中职学前教育中的钢琴即兴弹奏教学往往采用大班教学,程度不一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弱项进行专业指导。基础好的学生长期陷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学习积极性得不到保护,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同样长期限制于枯燥的乐理知识灌输,钢琴技巧培训,极容易产生厌学状态,尤其是中职学生,情绪波动大、内心敏感,在长期的钢琴即兴弹奏学习中看不到进步,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给未来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课程的设置,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会从乐理、和弦、钢琴、弹唱、即兴发挥等各个方面进行专业训练。但由于学科之间的分类,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各学科之间百分之百的融合。课程之间的融合程度太低,使得学生在将乐理与演奏技巧结合的过程中,出现比例失调等问题,始终达不到即兴弹奏的专业水准。从课程的设置时间上看,在中职学前教育中,钢琴即兴弹奏的课程只是整体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在课程分布上学习时间比较短暂,多集中在一个学期到两个学期之间,想要短时间内将零基础学生打造成为即兴演奏的专业人才,任务十分艰巨。

(二)教育观念老化,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中职学前教育的钢琴即兴弹奏教材的内容上分析,我发现教材的知识点多围绕于钢琴弹奏中的基本技巧。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只关注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忽视学生即兴弹唱的能力培养。即兴弹奏不仅仅是简单乐曲的弹奏,更要求学生根据乐曲的故事内涵,重新解读乐曲,并进行二次创作,它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幼儿的情绪、实际的课堂生成,创造性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这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乐理知识,还需要学生具有音乐创作能力。可以说,即兴弹唱比钢琴弹奏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但由于教师的思维意识不足,将即兴伴奏培养等同于钢琴教学,没有看到即兴伴奏能力的实际价值,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进行固定曲目的练习,接触不到灵活多样的即兴创作。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都被固定在教材设定的条框之间,但即兴弹唱,更侧重于即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给学生的思维套上枷锁,固定学生的演奏思维。尤其在即兴创作过程中,不能及时肯定学生的创作思路,过度强调整齐划一的和弦伴奏,这严重违背了即兴弹奏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失去即兴演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成为单一的流水线产品,其教学也与本真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三)缺少即兴伴奏的实践平台

在传统的中职学前教育中,钢琴即兴演奏的教学形式多以理论输出为主,学生成为课堂中被动接受的主体。由于学生基本功欠缺,教师会着重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论是相关的乐理知识、弹奏的技巧要素,还是配乐编曲和弦的要点,都是课堂理论教学的重点。学生在教师编织的知识体系中学习,然而没有实际操作的知识就是空谈。一方面,没有实际操练的学生在真正接触到即兴演奏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的积累,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不能完整表现整首乐曲的伴奏。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实际操作的平台,在陌生的环境下,学生的紧张情绪无疑会影响学生对乐曲的感知,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即兴弹唱。所以说,有效的即兴弹唱教学需要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形成强大的内心,提高自己的自信,在经验的积累中,提高自身的音乐创作能力,能够即兴创作并演唱。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弹唱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钢琴即兴弹唱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敏感的心理特征和参差不齐的专业基础,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专业程度进行班级分层教学,设置A、B班。对于基础较好的A班学生,注重即兴创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较差的B班学生,注重基础乐理的学习,尤其是和弦与调式的学习和应用,强化钢琴基本功。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多启发,利用自身的示范作用,对每一个曲调进行耐心地讲解和分析,力求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相应的弹奏技巧,如手指力量不够,则需加强手指力量的训练,以确保低基础学生掌握音阶、琶音、和弦的弹奏方法,为后面的即兴弹唱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要进行分层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掌握情况,打破原有的教学顺序,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乐理知识进行讲解,避免知识与实践脱节。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学前教育中的即兴弹唱曲目多是幼儿歌曲,其节奏轻快、篇幅短小、和声简单,十分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水平。因此在钢琴演奏训练篇目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操作性。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演奏技巧

高超的即兴弹奏技巧离不开日常基本功的训练。在钢琴伴奏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乐理知识、和弦转位技巧、和声技巧,还要拥有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技巧地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譬如,在指法训练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琴键的声调,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好胜的心理特征,进行多种游戏式比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每弹奏一个音调,让学生在白板中找到相应的琴键。不断增加难度,让学生猜测,如果同时按下多个琴键,又会发出什么样的音调,进而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轻松掌握钢琴的音调组成。同时我们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训练学生手指的灵活性,让学生在钢琴上进行琴键操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教学难度,从全音符到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的顺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专业性地辅导学生的钢琴弹奏训练,结合学前幼儿教学特色,广泛涉及儿童乐曲,将儿童乐曲纳入课堂教学当中,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三)转变学习方法,加强即兴弹唱训练

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和钢琴弹奏技巧的掌握是即兴弹奏的基础,而伴奏和声技巧的训练则是即兴弹奏的灵魂。顾名思义,即兴弹奏的核心在于伴奏。这里的伴奏可以分为“正谱伴奏”和“无谱伴奏”两种。“正谱伴奏”是我们常见的伴奏类型,它是作曲家在长期摸索、推敲、修正后的完美结晶。无论是内容、曲调、风格、结构,都能完美再现作曲者的情感世界。学生可以根据固定的曲谱进行弹唱,为未来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渗透做好铺垫。“无谱伴奏”区别于“有谱伴奏”,更强调临场即兴发挥,伴奏者要熟悉各种曲目,尤其是幼儿歌曲,可以不需要旋律,能够随时和声伴奏,其难度比“有谱伴奏”更大。因此在整个方法技巧的训练上,教师不仅要紧抓“听”和“想”的练习,还要专注学生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培养。所谓的“听”,就是训练学生对伴奏织体、和声的转换感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歌曲的视听和鉴赏,通过伴奏和和声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伴奏感知力。所谓“想”,依托于丰富的理论知识,从歌曲的内容到风格,到曲调节拍再到结构,通过长期的乐理训练,在每一次的视听鉴赏过程中,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构建,形成稳定的伴奏乐理知识结构。所谓“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培养,就是鼓励学生进行乐曲的二次创造。钢琴的即兴弹唱,虽不是断线的风筝不受控制,但也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金科玉律。它要求学生在既定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与创作。它依托于长期“听”和“想”的训练,能够根据情绪的变化和具体的场景设置,转变和声,变化织体,使得听众获得新的感知和共鸣。比如在即兴伴奏训练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生活场景,由小组合作进行比赛,利用钢琴弹奏模拟雨滴滴落的声音,也可以利用钢琴弹奏模拟风吹树叶的声音,一切的组合都可以根据生活场景进行模拟训练,进而打开学生思维,关注生活场景,利用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效提高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此外,我们需要注意,钢琴即兴教学不能单一局限在课堂教学,还要将教学放到实际操作中。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即兴弹唱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弹唱过程中,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积累经验,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即兴弹唱者。总之,想要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即兴弹唱能力,我们就要从扎实的演奏能力、完整的乐理知识、开拓性的创新思维入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自主地进行乐曲的艺术创作,才能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吴丹.浅析中职幼师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J].黄河之声,2018(8):58—59.

[2]胡小雅.谈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4(8):152,154.

[3]许珂.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的弹奏与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8(5):122—123.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8

摘要:高职教育受到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将职业能力贯穿于教材的建设之中是高职教学改革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建设为例,思考并实践如何将职业性、实践训练与教学法贯穿于教材建设之中。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职业性;实践训练;教学法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如何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出具有某项技能的职业人才是当下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教材作为学习某种专业技能的重要媒介与载体,它的水平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否。本文对当下高职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及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教材建设为例,思考并实践如何将职业性、实践性以及教学法融入到钢琴教材的建设之中。

一、钢琴教学与教材的现状

从2016年伊始,在省教育厅和市财政的大力扶持下,我校开始了实训室以及教材的建设工作。其中,钢琴实训室与钢琴教材建设工作是重点项目之一。在准备阶段,钢琴实训建设团队对全省近十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考察与调研。调研中发现,学历层次的变化虽然为钢琴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也暴露出了目前钢琴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问题最为突出。钢琴作为音乐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奏技能并能适应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为目标。所以钢琴教材必须体现职业性,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演奏技能,还要从中获得职业技能的训练。

而如今的该专业的钢琴教学却更强调向音乐院校、本科院校办学汲取经验,将哈农练指法、拜耳练习曲、车尔尼599练习曲等练习曲作为教材来使用。无可厚非,这些教材都是钢琴基础教学中的优秀教材,它们通过进阶式训练学生的各项技术技能非常有效,但是如果将这些教材完全运用到音教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就会显得水土不服。因为这样的生拉硬套”会导致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考核与评价方式都更加倾向于技能教学,而作为音乐教师应有的职业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是目前该专业钢琴教学中所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此外,从全省范围内的来看,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基础较本科院校来说普遍偏弱。受学生钢琴基础所限,目前所使用大多数教材都显得难度高、跨度大。以我校2016年招生情况为例,音乐教育专业共招生115名,其中仅有18名学生有过1-2年的钢琴基础。在剩余的97名学生中,仅有23名学生曾经接触过钢琴,其余74名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钢琴,而这样零基础的生源要占到生源总数的64%。以现有水平和实际学时安排来看,如果按照学院派教材来上课的话,仅仅通过三年的学习让学生在技术技巧达到一定层次很难,而应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职业技能也不会得到训练。

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职业能力和竞争力显而易见。针对当下教材的使用情况和生源实际问题,可以看出:积极建设既符合生源实际特点,又能体现职业性的教材,是高职类钢琴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

二、《钢琴基础》的内容架构及其特色

一本教材首先要解决结构架构和内容选择与安排的问题。教材结构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而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则决定了“教什么”的问题。这二者构成一本优秀教材的关键因素。《钢琴基础》自2016年9月建设之初在总结以往教材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将结构布局和内容选择安排作为首要任务。始终以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不仅遵循了钢琴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更是力图体现职业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经过建设团队的反复推敲、几经易稿,终于于2017年6月顺利完成。现对《钢琴基础》一书的结构内容与特色之处做简单介绍。

(一)结构内容介绍。教材内容由五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主要介绍了钢琴的基本历史、钢琴演奏的基本姿势、手型、指法;第二单元为基本弹奏方法,主要训练非连奏、连奏和跳奏三种基本弹奏方法;第三单元为基本弹奏技术,主要训练五指练习、音阶、琶音、双音、和弦五种基本的弹奏技术;第四单元音乐的层次,主要训练对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层次的掌握;第五单元为练习曲与乐曲的选编,本单元从练习曲、复调、大型乐曲、中外乐曲中精心选择了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并具有一定练习价值的曲目进行综合训练。每个单元基本理论介绍后都配以相应练习,使学生将所学技术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练习。每条练习曲或乐曲后附有的演奏提示,将训练目的、曲式结构、训练重点与难点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详细提示,帮助更好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特点及创新之处。《钢琴基础》教材注重职业性,实践技能与教学法的训练,体现了高职类音乐教育的专业特点和一般规律,可操作性强。

1.突出体现职业性。教材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能获得怎样的能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面是小学音乐教师,那么教材中对学生职能力的训练内容必不可少。本教材曲目中有一部分作品根据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曲目改编而成,如《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布娃娃弹奏》、《牧童谣》等作品。这些改编后的作品虽然结构短小、内容简单,但是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通过钢琴演奏的方式感知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精选出了不同风格的练习曲并巧妙地编排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技术技巧的同时还能够学会为不同风格的作品编配伴奏。例如:车尔尼599练习曲第25条是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车尔尼599练习曲28条是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乒乓变奏曲中不同乐段使用了不同的伴奏音型等等,这些练习曲都是学习钢琴伴奏的优秀范例;精选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社会水平考级中的优秀曲目,例如《斯卡拉蒂诙谐小步舞曲》、《八音盒》等,这些作品的增加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曲目积累,在教材的最后,还精选了《运动员进行曲》、《共产儿童团歌》、《长江之歌》三首四手联弹。这些曲目难易适中可以锻炼学生艺术实践能力。这些曲目的编排符合培养目标,突出了音乐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具有鲜明的特色。

2.突出体体现实践技能训练。在汲取以往优秀教材的基础之上,《钢琴基础》中避免冗长的`理论介绍,更加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专门为每一种的弹奏方法与技术选取针对性练习。例如在第三单元第五节和弦的训练,首先对和弦弹奏的基本要领进行简明扼要的陈述,然后选取了C、G、F大调以及a、e、d主三和弦原位及转位练习、车尔尼599第12条、车尔尼练习曲25条、斗牛士之歌、叙事曲。这些练习曲都是专门针对和弦技术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将和弦技术掌握。

3.突出体现教学法训练。教学法是教师职业教育的必修课。《钢琴基础》将教学法的训练落实到每一条练习曲或乐曲的演奏提示中。每一条练习或乐曲后均附有演奏提示。演奏提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音乐性质的分析。在演奏之前,首先要把握乐曲的整体性质,比如音乐风格、速度、力度、节拍特点等等。这些音乐要素的把握是乐曲演奏的基础。在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训练中,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分析作品的音乐性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二是曲式结构的分析。是否能够正确判断作品的乐句段落的结构特点、调式调性影响作品的弹奏。学生如果能对乐句、单乐段、单二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有初步的辨别和认识,能够对乐句及乐段的调式调性有准确的判断,对于钢琴弹奏的呼吸、音乐表达、艺术处理、情感层次把握等方面是非常有帮助的。三是弹奏方法的分析。乐曲的练习目的、重难点及其解决办法的提示有助于学生正确、有目的的弹奏,并且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教学、如何掌握一首作品正确的弹奏方法。例如在第三单元第三节的琶音训练中,例3-15布格缪勒的天使的歌声这一作品演奏提示:

(1)音乐性质:本曲以琶音形式写出,从标题看这首乐曲要尽量弹得和谐、圆润,柔美。Armonioso意为悦耳、和谐;Plulento意为更慢的。

(2)曲式结构:单三部曲式,A段1-8小节,G大调;中部B段9-16小节,e小调;再现部A’段17-33小节回归G大调。

(3)弹奏要求:双手交替的琶音要弹奏流畅、连贯,富有歌唱性,但是在最高音上不要加重音;尾声部分右手和弦分别奏出,用连音线合成。《天使的歌声》这一作品通过演奏提示的说明,会使学生对作品的形象、结构、及重难点及其演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清晰明了。

三、结语

如何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材建设之中是钢琴教材建设中一直面对的问题。《钢琴基础》在对当下音教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教材使用情况的市场调研后,以培养目标为建设依据,汲取以往教学和教材使用的经验教训,始终以体现教师职业特点为主线,突出实践性和教学方法的训练。如果能让学生从《钢琴基础》中同时获得演奏技能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双重训练,便是本次教材建设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戴蕾,胡琳琳.专科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教材建设.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07.

[2]谢红,杨婕.高师钢琴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问题研究.中国音乐,2009,04.

[3]孙琼.高职《钢琴实训》教学与职业岗位对接之研究.黄河之声,2015,16.

西方复调音乐作品赏析摘抄 篇9

1、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赏析:这句话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无常的敬佩之情,从对他的尊称“无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连一个鬼都可以如此赋有人情味,那我们作为一个人又何尝不可呢?所以鲁迅先生也是要借无常的“重人情”来启示我们。作为一个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无常先生一样赋有浓烈的同情心。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2、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鲁迅认为乡下人不会写出这种“热昏似的妙语”,也写出了当时乡下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3、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赏析:鲁迅留学日本是学医的,本文他用切身的体会对当时中国医学的落后观念和落后现状进行了痛切地揭露和剥析,甚至有“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这样极而言之的话,他用一个思想深刻的医学生的良知和洞察力,击中了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的要害,并且也显示了要救人身先救人心的思想转变历程,中国后来可能少了一个思想激进/操守严明的好医生,却有了一个为民族人民呐喊警世的大文学家,从本文中正可看到其伟大转变的的缘由。

4、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赏析: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5、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赏析:初一时就背过的文章,当时觉得索然无味, 现在读一读倒觉得乐在其中。首先两个“不必说”勾起读者兴趣,“单是”更引人入胜。两个“不必”本已情趣盎然,可见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更是其乐无穷啊!还有后面的“油蛉”“蟋蟀”等等同样也富有丰富的童年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