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座右铭|论语中的座右铭(范例八十五句)
发布时间:2020-07-23论语中的座右铭(范例八十五句)。
1、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有美德就有语言。一个有言语的人不一定有美德。善良的人会勇敢。勇者不必仁。
4、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近义词:义不容辞、理所当然反义词: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5、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6、食不语,寝不言。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示例:朱自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近义词:不为已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者:朱熹 出处:四书论语集注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1、善待身边的人,对身边的事微笑,让更多的人为你着想。友善,宽容,享受你周围的一切。国际宽容日,我们需要相互理解、理解、信任、宽容!
12、宽容就像种植鲜花,你的归来会是一片骚乱,你的人生路上少了荆棘;宽容就像种树,你的回报将是绿油油的亩地,你的生活方式就少了燃烧的阳光。要宽容别人就是要多善待自己,愿我们大家都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个好心情。
13、知而,仁不能存之;有得必有失。知道它,仁慈就能保持它。如果我们不把它交给他们,人民就会不尊重我们。知道了它,仁就能守住它,庄就能手它。没有礼仪的行动是不好的。
14、过去做错的,及时改正,譬如昨日死。
15、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示例:他绝对自信他不是——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16、缘分天定,感恩那些与我有缘相遇的人。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我才能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17、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会勇敢地接受;如果你无法哭泣,你会流泪;如果你无法结束你的爱情,你会尽力去爱。如果你给别人一个宽容,你也会给自己一个出路。
18、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19、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20、宽容别人,你会获得友谊;爱自己,你就会找到爱;向别人衡量自己,你会收获真诚。国际宽容日,愿你感受宽容,美化心灵;给予宽容,收获很多。
21、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2、韩的儿子说,和生,和仁。
23、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示例:我没有——的能力。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2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25、如果你不请我吃饭,我就不生气。如果你不还我欠的钱,我就不着急。你不回我短信,我不怪你;这是宽容。今天是国际宽容日。
26、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7、无私奉献者,感恩你们的无私。因为有你们的默默付出,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2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29、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
30、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苏曼殊《惨世界》第十回:“你们青春年少,正是——之时,还望努力自重才好。”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近义词:少年老成反义词: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3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感恩学习的机会,让我不断进步,获取更多的智慧和知识。
3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3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34、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夫之勇也陆行不避凶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35、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36、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唐·韩愈《与崔群书》)〖附注〗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7、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8、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示例: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39、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示例: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三章)
40、弟子问孔子:“拘于言,不敢行;行而不果,亦不敢择。” 孔子回答说:“子在陋室,不可寄托。”(《论语·子路篇》)这句话表达了感恩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能够受人寄托的感恩之情。
4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4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43、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感恩有这样的朋友,愿意陪我一起走过生活的每一段旅程。
4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5、孝悌之至,光于神明,通于四海,无所不通"
46、给别人一个宽容,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份财富,用宽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你就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真诚,国际宽容日,给你一个得到爱的机会。
47、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48、交友:“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4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5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感恩时时刻刻关心父母的健康和幸福,这是我不容忽视的责任和义务。
51、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52、每个人的错都在他自己的党里。经过观察,这就是仁。
53、花香味的手,帮助的友谊误解,高尚宽容的性格,真诚的感情的问候,真诚是最伟大的美德,宽容是最高境界,宽容世界一天,飞行,期待世界,美好明天!
54、子不语怪、力、乱、神。出处:论语述而
5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56、乐善好施,感恩能为别人做些什么。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57、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
一起合同网深度阅读TOP10:
- 论语中悼念亲人的句子 | 工作中的座右铭 | 论语中教育思想总结 | 鼓励自己的一句座右铭 | 八十五老妈生日祝福语 | 祝八十五生日祝福语
58、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59、好勇病穷,乱也。人不仁,病已很,乱了。
6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苏曼殊《惨世界》第十回:你们青春年少,正是
6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使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让我能有方向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62、-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63、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64、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66、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67、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68、俗话说,退后一步,我们的慷慨不仅会让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而且还能显示个人修养,让人从心底佩服。
69、你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吗?其实我知道你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其实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但是信息也说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
70、李仁很漂亮。如何知道你是否擅长善行。
7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这句话意味着感恩领导者的德行和为人民谋福祉的努力,同时也表达了感恩人民的支持和合作。
72、富贵是一个人的欲望,不经其道,不处也;贫穷和廉价也是人民的罪恶,不走自己的路,不走自己的路。君子以仁,以恶名?君子之间无止尽的食言之仁,时代将那时,那时将流离失所。
73、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74、尊师重道,感恩古人的智慧启迪。承袭前人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75、一言而可以兴邦。
7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77、爱心传递,感恩那些献爱心的人。因为有你们的关怀,世界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78、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79、宽恕者是四之主。仁慈,释放心中的仇恨;忍者,磨砺非凡的意志,智者,不以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美德,具有包容一切的精神。国际宽容日,希望大家多多学习。
8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81、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不可欺也,不可罔也。
82、仁是第一难获得的,可以说仁。
83、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84、我的朋友张也,难也。但不仁慈。
85、谁可以离开房子?何谓公义。
-
欲了解论语中的座右铭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论语中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