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热门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3-07-30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热门十二篇)。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作为黄江镇第二小学负责疫情防疫工作的校卫生保健教师梁乐怡,她主要负责师生出行情况排查统计、学生每日健康监督、检测资料收集、全校防疫的健康台账梳理、重点人群的监督与上报、参与学校方案和制度的制定、学校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防疫物质发放等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需要精准摸排、快速掌握师生数据是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梁老师认真统计各类数据,汇总师生健康情况,填写报送各种报表,参与起草各类通知、方案等文件,严格执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除了整理全校40个班的数据和统计汇总工作,也要根据防疫政策要求和防控形势变化动态对统计表格、文件材料修改与完善。

疫情发生以来,防疫成为校园工作重中之重,只要有最新的风险提示,都要及时排查、统计、上报。为了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梁老师不断学习校园防疫知识、方针政策,熟悉各项技能的操作流程,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师生分享个人防护的做法,以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全国新一轮疫情发生,大量师生数据没有信息化的支撑是难以快速准确完成的,因此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梁老师都时刻密切关注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要求,收到通知迅速编辑制作表格,与各班主任协作动态更新,以便摸清各类学生底数,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抗击疫情,时刻在线。疫情终会过去,携手筑起安全的防疫屏障,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2022年3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安次全域进入紧急状态,调河头镇各村街迅速设置卡口,禁止人员流动,组织志愿者展开巡逻、消杀工作。冯村紧邻里澜城镇和葛渔城镇,相较于其他村街,防疫压力更大,防疫标准更严。这离不开村两委的领导,离不开群众的配合,更离不开志愿者的默默付出。

李伟,作为冯村志愿者队伍的一员,每天的任务就是全村道路消杀及单户隔离人员住所消杀工作。“一天固定消杀4次,光消毒水就得用5公斤,就算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回家浑身还都是消毒水味。”李伟做好准备工作后,就和其他志愿者一同开始当日第一次消杀工作了。除此之外,他还负责村内物资运送工作,把吃的用的安全送到各户家中,避免了感染风险,尽可能地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张兰英,冯村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女性,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核酸采样工作。结束集中采样后,她总会骑上自己的电动小三轮,带着医生和工作人员,穿梭在村子的每条小道上,为行动不便和居家隔离的村民入户采样,每个人打开门,都能看到她的笑脸。18号集中采样结束下起了大雪,戴着橡胶手套没法戴棉手套,她就忍着寒冷,蜷缩着手骑车带医生入户采样,回到村大队后,大雪早已将三轮车上的纸壳盖满,登记的纸条被打湿粘在了一块,衣服也早已被雪水浸湿。她和她的三轮车,在这次疫情中,带医生和工作人员沿着同样的“旅游”路线,为各户送去了健康和希望。

像李伟、张兰英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是:孙亚超、苑向师、刘泽普、边红杰、李连园、刘志东、刘洪顺、边万柱、边万福、张佩成、张亚松、李绍信、李伟、李连合、边万增、边万胜、卢建明、李恩庆、何宝刚、李悦增、边万起、李恩茂、李恩宝、郑川、李少华、刘志广、李学亮、李光成、边万申、姜海涛、李恩刚、李学彪。他们逆向而行,不畏病毒,用自己的努力,守住家人的健康;他们迎难而上,捐款捐物累计两万余元,守望相助。病毒可以被隔离,但温暖不会被隔离,愿春暖花开时,你我能共同分享抗疫胜利的喜悦,共赏十里桃花。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叶双霞老师一家五口人,丈夫和家公已经从大年初二开始就投入到抗疫一线中,留在家里的只有年老退休的家婆和三岁的小孩,家里正是需要她的时候。当疫情来临之际,身为共产党员的叶老师主动向学校领导请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坚守在学校疫情防控第一线,负责学生健康情况的收集和汇总报告,准时准点向学校汇报学生当日健康情况,把最基层的工作抓实抓牢,为学校防控工作尽心尽责。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党的誓言。

学生复习资料没带回家怎么办?她就去学校把学生的资料一份一份打包好,逐份逐份用快递寄给学生,尽可能保障他们的学习。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叶教师利用微信图片进行圈、点、批、注,拍照发给学生及时解答。保证学子们在特殊时期能学有所获,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教坛抗“疫”展风采,巾帼何曾让须眉”,像叶老师这样的高级人还有很多。他们以积极向上、敢以拼搏的精神,把工作抓在手中,把责任扛在肩上!这一战,相信我们一定会赢!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2月12日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用手轻揉自己的脸,想缓解一下长时间穿戴隔离面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工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士。春节前她就进入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一线奋战十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老家的亲人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守,对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毫无怨言。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收款处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进入发热门的患者大多非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暖和和的。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壬寅初春,疫情频发。在此国家危难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全民投入抗“疫”战争中。在众多教育战“疫”者中,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面对疫情,无所畏惧;他,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他就是xx市xx学校副校长——xxx,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奉献与情怀、初心与使命。

疫情防控以来,作为学校疾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积极协助xx校长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无论是对外出师生信息的摸排、汇总及上报工作,抑或对返回师生手续的审核及报批工作;无论是对复学核验档案的建设工作,抑或对学生的居家心理辅导工作;无论是对隔离师生的包保工作,抑或对教师及家长的安抚工作;无论是对退休职工的排查及承诺工作,抑或对外聘员工的培训及管理工作……他履职尽责,主动作为;他任劳任怨,勇于担当。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新华保险孝感中支瞬间面临着内外部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时间紧、任务重、疫情形势严峻多变的非常时期,在中支总经理室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协调下,孝感中支迅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切实积极投入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并以高昂的斗志开展线上经营和复工复产。

做好内外衔接,建立疫情联络小组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孝感中支第一时间为员工采购配置了防疫物资,随时做好管理本部及所辖机构的职场安全防护,向全体内外勤员工、广大客户宣传防疫知识,开展警示工作。同时一边持续配合上级、监管单位要求报送重要信息,一边了解各项政策指令,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妥善应对处置各项内外部工作,不疏忽不懈怠,携手同心打赢疫情防控战。

疫情防控期间,孝感中支采取“移动办公+值班值守”的方式开展工作,建立疫情联络小组,从1月23日开始实施疫情日汇报制度,排查疑似感染客户情况,主动提供理赔服务。

发起爱心倡议,积极投身防疫一线

当孝感市各隔离点、定点救治医院物资告急时,孝感中支又迅速发起公益捐赠倡议,集结各部门及所辖机构全员力量为疫情防控捐款79010元,爱心传递至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等7个定点救治医院,此善举获得政府及社会高度肯定。为助力疫情防控,孝感中支发动9名员工积极投身抗疫一线。

开展线上经营,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疫情之下,孝感中支积极组织员工开展线上经营,安排内勤线上早会,各业务条线主动出击,建立完整的线上会议体系,增加队伍活动量及强化过程管控。通过丰富会议内容、形式和建立线上讲师巡讲团,提高线上参会质量和实施效果。加强外勤管理层自主经营能力和参与度,并提升线上专业技能,做好疫情期间业务人员的心理建设,有效增强队伍微信展业信心。

3月19日,在接收到孝感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的同意复工复产通知书后,孝感中支以势如破竹之势全面启动复工复产工作,一手精准防控,一手保障生产。严格执行内外部上级单位的政策指令做好职场安全防护,确保员工安全的同时,也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送上贴心服务。

时值半年业务大战,孝感中支已早早吹响了半年业务冲刺的号角,各业务条线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线管理模式,始终围绕“讲团结、讲绩效、讲正气、抓党建、抓合规”的经营理念,坚持前后线发展平衡,树立荣誉体系,月月达成、提前达成、超额达成、全面达成。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付出的代价很大。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做到了。”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

1月18日,钟南山登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他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为的是查明在武汉报告的一种未知的“新型肺炎”。此前几天,钟南山还向全国民众呼吁,普通人如果没有迫切需要,不要前往武汉。

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落地有声、铿锵有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再次做出“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的庄严承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钟南山还多次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为湖北等地危重症患者会诊,给当地医生和患者吃下“定心丸”。

“由于武汉的患者多,中央立刻组织了全国42000多名医务人员来支援武汉,而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援鄂医务人员们,个个以能够参加抗疫为荣。”钟南山说:“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做到了。”

“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战胜疫情需要全球合作。”钟南山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未来可能暴发的其他疫情面前,人类更需要共同面对。“通过交流,可让其他国家少走弯路。因为我们走过了艰难的路,所以要相互支持。”

如今,钟南山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在快速检测、老药新用、疫苗研发、院感防控、动物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84岁的钟南山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郑建荣,现任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安全处副处长,自1月28日参加防疫工作以来,协助组长做好安全稽查组的工作,主要参与了公路与运输系统安全、打黑稽查、动态监控等方面的防控工作。

防疫不可忘打黑

“因为疫情,我省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停止运行。只有加强监督停运落实情况,治理非法黑车,严禁服务区非法上下客,才能严防通过道路运输途径输入、输出和扩散疫情。这就是疫情阻击战期间,打黑稽查工作非常重要的原因。”

郑建荣参与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秩序专项整治方案制定,跟踪并推动各地落实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专项整治,严堵高速公路服务区非法上下客等违法行为造成的防控漏洞。还参与全省2000余辆“两外”客运车辆24小时动态监控与协调工作,督促各地及时处理有关报警信息,并结合每天高速公路入浙黄牌车辆分析结果督促各地核查可疑车辆,严防客车违规入浙。

建章立制有规可循

为了让全省公路与运输行业疫情管控有章可循,郑建荣起草了《关于切实做好全省公路与运输行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全省道路运输疫情管控工作会议精神的补充通知》、《关于加强省际客运班车和旅游包车暂停运行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对“监督检查省际客运班车和旅游包车暂停运行落实情况”,“加强我省“两外”客运车辆管理和黑车治理”,“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卡口为重点加强过往客车检查”等工作,明确了具体措施要求。

为了有序推进行业复工复产,郑建荣起草《关于做好当前公路与运输行业安全防范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行业复工复产的安全防范和疫情防控明确了具体要求;梳理公路与运输系统复产复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等材料。

把握重点协调返浙复工

“我参与过很多次应急工作,比如2008年春运雪灾应急工作、手足口病应急工作、去年台风利奇马应急工作,所以我也有比较多的经验。事情越紧急,我们越不能着急。这次疫情的特点是时间长,每个时间段的工作重点都不一样,要注意把握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

为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郑建荣还加入省际劳务协作工作组,前往江西、湖南省对接工作,协调浙江与湖南、江西省际间运输政策,并帮助宁波、温州、台州、义乌等多市人社部门协调解决湖南、江西交通运输部门省际间民工运输50%限制等问题。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梅世敏,28岁,重庆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2018年参加工作,2020年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凌晨接到学校的通知,家在南皮的梅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洗漱,下楼,开上车就赶紧往学校赶!路上梅老师给她的妈妈打电话,嘱咐他们戴好口罩,疫情严重了,注意个人防护。妈妈说:知道了,你慢点开车!母女两人没有说再多就心照不宣的挂掉了电话。

从南皮到沧州一路倒是没觉得异常,梅老师当时还很庆幸,应该没事,可当看到沧州收费站大批的交警和严格的管控,梅老师意识到了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了。一路上电话不停,消息不断,最后领导派梅老师去天成明月洲西区名人社区,负责信息采集,和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同给居民做核酸!我们的梅老师也由三尺讲台上的师者化身为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梅老师说,从南皮到沧州一路倒是没觉得异常,当时还很庆幸,应该没事,可当看到沧州收费站大批的交警和严格的管控,梅老师意识到了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了。一路上电话不停,消息不断,最后领导派梅老师去天成明月洲西区名人社区,负责信息采集,和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同给居民做核酸!我们的梅老师也由三尺讲台上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化身为抗战疫情的大白!

从不熟悉到熟悉,虽然很累但也很感动,第一天到了下午4:00梅老师才吃上第一顿饭!同行的医护人员很暖心的说:孩子坐这边,别迎着风吃不然会肚子疼!扫码的时候也有小朋友对梅老师说:“阿姨,辛苦了。”虽然是第一次见,第一次相处,但都彼此关心着,共同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着!

回不去家的梅老师每天坚守在一线,开始几天都是住在学校里,晚上等通知了第二天安排才入睡,凌晨4:00多起,5:00到社区。在这期间梅老师收到好多同事和领导的关心与照顾,有的同事隔着栅栏递给梅老师换洗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校领导说:“小梅,辛苦了。学校就是你家,不会做饭没事,我们给你做,不会饿着的。”不过,在学校住宿终究不是很方便,后来一个同在一线抗疫的同事听说了梅老师的情况后,主动邀请梅老师去自己家居住,此后两位老师一起奔波于两点一线的抗疫之路上。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这些天以来梅老师感受最多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助。我们共同期待脱掉大白,期待重回我们的三尺讲台,更期待校园重回往日的书声琅琅和欢声笑语。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XX,中共党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村电子商务--3班学生,2009年6月至今,XX一直在军垦医院上班,现为医院护士长职务。

农历28日休息日那天,接到单位领导电话通知,她就立刻动身赶回了医院开会,才知道这次肺炎的严重性,随后全院开始着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春节以来,她没有跟父母、丈夫、小孩见过面,更别说一起过年、吃年夜饭了。每日全天候24小时,随时待命工作,吃、住、行都在医院。在她们管辖地区已经确诊了几例新冠肺炎患者,她顶着心理压力和恐惧,以不畏风雨,不畏艰险的`精神时刻抗击在医护一线,为了患者的康复和地方防控疫情工作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当问及是什么让她坚持、支撑到现在,她轻轻说了一句:"工作需要,责任重于泰山,不想在战场上当一个逃兵。"

因为县城当前的病毒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医护人员紧缺,她自愿报名参加县"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预备队",当日就火速前往县人民医院救援。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刘艳是邢台市任泽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一名普通的护士,家住邢台市信都区,因工作原因,每天都往返于信都区和任泽区之间。工作中,她认真热情,兢兢业业,多次获得科室和患者的称赞。

连日来,刘艳和医院的“大白”们每天5点前就到医院大厅集合,然后随队前往任泽区各乡镇、管控区、寄宿学校采集点为群众和学生采集核酸样本。尽管手指酸痛,眼睛通红,嗓子沙哑,身体疲惫,但他们手上标准的采样动作,依旧未停。

回到医院后,早已身心俱疲的她拖拉着沉重的双腿,到食堂简单扒拉两口饭就睡着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让她忘记自己家中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打来电话,说孩子由于不喝奶粉,每天都吃不饱,经常哭到凌晨5点,哭累了才能睡一会儿。孩子自打出生起,夜晚就从来没离开过她,听到这些,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来,内疚与自责涌上心头,刘艳难受得哭了。转瞬间,她默默擦干了眼泪,因为她心里明白,疫情就是命令,保护全区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是一名医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多么困难,自己也要克服,等疫情散去,春暖花开,再回家弥补对孩子的亏欠。

任泽多勇士,濯浪踏歌来,使命扛肩上,初心怀中揣。在广袤的任泽大地,还有许许多多像刘艳一样的白衣“战士”,他们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舍小家为大家,毫无畏惧冲到疫情防控一线,以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时刻都在彰显“任医人”的“硬核”担当,时刻都在为任泽区的这场战“疫”贡献着“任医力量”。

陌上花成簇,春风徐徐采,鏖战正酣时,疫霾终会开。因为有千千万万奋战在“疫”线上的平凡英雄,为我们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就会迎来春暖花开!

敬爱的医务工作者们,向你们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 北关区教师抗疫事迹材料 ⬮

(1)当好学生学习保障者,主动请缨彰本色

突如其来的天津疫情阻断了学生们的返校之路,许多急于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生因疫情无法返校进行科研,产生了恐慌、急躁等情绪。翁老师及时发现研究生们的思想问题,通过耐心谈话沟通进行了安抚。为彻底解决研究生返校科研的问题,她向学院防疫部做好报备工作,多次开车往返天津站与学校,将返津的研究生点对点接送至学校,使学生有了安心科研的环境。

由于电气工程学院楼搬迁至北辰,一些住在红桥校区的研究生无法进行实验工作。翁玲老师与学院研究生办、防疫部积极沟通,将需要跨校区实验的'研究生名单上报通过后,多次开车接送研究生往返红桥和北辰校区,使研究生完成了实验工作。

(2)当好学生安全守护者,细致入微添暖色

疫情期间,翁玲老师积极参加了学校和社区的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当学校接学生回校需要志愿者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并在课题组分享抗疫志愿服务心得体会,不仅激励了很多研究生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工作,还增强了研究生们志愿服务中的安全保障意识。

翁老师指导的研究生李卓林积极参与津南抗疫志愿,在津南志愿活动中辅助小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夜坚守涉疫小区楼下岗位,及时劝阻出小区的居民,帮助居委会解决居民的买药等问题。

(3)当好学生科研指导者,持之以恒显底色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3月26日至28日完成了终审决赛。翁玲老师指导研究生张原野、高绍阳、王亮、赵轩、杨惠文等同学参与的项目《基于仿生学的磁致伸缩触觉传感器》在获得河北省特等奖后,再次获得国家级二等奖,追平我校A类赛事最好成绩。

项目取得佳绩,与翁玲老师平日里细致耐心的指导密不可分。从项目开始的选题,到报告撰写、实验研究、论文专利发表、公司协议签订,每一步都离不开翁玲老师的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研发,翁玲老师提供科研平台;学生推导理论模型,翁玲老师在方向上细心把控;学生实验过程遇到困难,翁玲老师帮助他们逐步分析排查问题;学生专利、论文的撰写逻辑混乱,翁玲老师逐字逐句耐心指导。在疫情期间,翁玲老师在遵守学校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实验室面对面指导、腾讯会议线上交流等方式,从清晨一直到深夜,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的持续开展,最终收获了“挑战杯”国家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学校该项赛事历史性的突破。

疫情期间,总有老师勇挑重担,保障学生健康安全,做好学生科研指导。艰难时刻,愈显园丁的炎炎赤血;“使命在肩,勇往直前”,写满了铿锵有力的师者轩昂。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15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