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合同范本|观察蚂蚁的教案(汇总十三篇)_观察蚂蚁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1-01-18

观察蚂蚁的教案(汇总十三篇)。

一)观察蚂蚁的教案

今天,妈妈给我留了一个很奇异的功课:观察蚂蚁。

中午吃完饭,我拿着一块肉下了楼,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蚂蚁洞,我把那块肉放在洞旁边,耐心地等待蚂蚁出洞。大约过了两分钟,一只蚂蚁爬了出来,它一出来就撞到那块肉上,似乎吓了一跳,往回退了几步,又蹑手蹑脚地靠近那块肉,只见它围着这块肉转了两圈,就迅速地跑回洞里了。不一会儿,蚂蚁洞就跑出许多乌压压的黑蚂蚁,它们围着这块肉最后都把肉给“盖”住了。我想:洞口比肉块小多了,他们怎样才能把肉给搬进去呢?合法我百思不得其解时,忽然发现这群黑乎乎的蚂蚁居然把肉给分解成了无数个小块,这样把肉搬进洞就不费吹灰之力了,他们可真智慧啊!我还发现他们在搬食品的过程中从来不偷吃,就知道认当真真地埋头苦干,三五成群一步一步地往洞里运食品。

合法蚂蚁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忽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只狗泛起在我的眼前,估计它是闻着肉味过来的,只见它吐着舌头,鼻子还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虎视眈眈地盯着地上的肉,眼看就想把剩下的肉给吃了,当时我非常担心那些小蚂蚁,但那只狗的个头也不小,我感觉自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突然发现身边有一根长

二)观察蚂蚁的教案

一天,我在妈妈办公室外面玩时,发现了一只大蚂蚁。

大蚂蚁有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那对长长的`触角下,长着像螃蟹夹子一样的嘴巴。它的体型只有两颗黄豆那么大,全身黝黑黝黑的,像一颗烧焦的黄豆。

忽然,我想起以前的一个疑问:“蚂蚁会游泳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做实验。我先找来一个空盒子,装满水,然后把大蚂蚁放进去。50分钟后,我再次来到盒子处观察它。大蚂蚁固然仍然浮在水面上,但是,它的状态显得并不是很悠闲,而像是在做垂死的挣扎。我把一根牙签放在大蚂蚁的身旁,他马上像见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地牢牢捉住牙签不放。然后,我使劲地摆动牙签,让它不能很惬意地捉住牙签,看它会不会主动离开牙签,游到别的地方去。结果,它并没有主动松开牙签,仍是想牢牢地捉住牙签,后来被我摇得其实坚持不住了,才不得不松开,于是又被水浮在水面上继承挣扎。为了证明,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我又用死蚂蚁做了一次实验。我把一只死蚂蚁放在水里,结果,它照样被水浮在了水面上。

我想,大蚂蚁之所以浮在水面上,并不是它会游泳,而是它的重量较轻,是水的浮力使它浮在了水面上,这就是我通过实验得出的蚂蚁的奥秘。

三)观察蚂蚁的教案

在墙角下会有哪些小生命呢?跟着我去看看吧!

在我爷爷奶奶家的墙角下,很大的黑蚂蚁随处可见。那些黑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柔软的触角和硬邦邦的大颚,明亮的眼睛和进食用的嘴巴。胸部小巧玲珑。最有特色的要数腹部了,一条红,一条黑……好像女孩子穿着的条纹裙。

蚂蚁觅食时更有趣,它们分头寻找食物。快看!那只工蚁找到一小片饼干碎片。可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把饼干搬回巢穴,而是两“手”空空地回了巢穴。难道蚂蚁不爱吃饼干?好像不是。果然,不一会儿,从蚂蚁巢穴里出来了一群蚂蚁,领头的正是那只发现饼干的工蚁。它们浩浩荡荡地向那里进发,围住饼干。饼干周围的蚂蚁越聚越多,每只蚂蚁都在找自己能抬起饼干的最佳位置。过了很长时间,饼干被一点一点地抬了起来,蚂蚁们用力簇拥着饼干,大踏步地回巢穴,远远看去,好像是一小片饼干自己长了脚在移动。回到巢穴洞口,洞口太小,饼干碎片根本就无法入洞,怎么办呢?这可难不倒蚂蚁。只见它们逐渐分成几簇,忙忙碌碌地干嘛呢?原来是在咬饼干。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们,生怕漏掉哪个细节。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饼干碎片被它们分成了很多更小更细的碎片,它们几只一伙地抬着这些饼干小碎片进了巢穴。

四)观察蚂蚁的教案

今天,我蹲在一个蚂蚁窝附近观察蚂蚁。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几只蚂蚁正围着一只蛆,他们在蛆身上又扑又咬,蛆扭来扭曲,想把蚂蚁甩掉,可是有越来越多的蚂蚁扑到蛆身上,蛆一直扭到蚂蚁窝里,就再也不动了——蛆死了。这时我又意外埠发现了另一只死蛆,蚂蚁们肯定是用同样的方法杀死它的。

蚂蚁的团队意识真强啊!

五)观察蚂蚁的教案

小蚂蚁在草地上发现一个红果子,可是红果子很重,它搬不动,怎么把它运回去呢?…

小蚂蚁回家请来了全家,它们有的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顶、还有的扛……它们累得满头大汗,终于把果子运到了家门口。可是,果子太大,它们的洞口太小,塞不进去。怎么办呢?于是它们找了一把锯子,把果子锯成几小块,排着步队,一个接着一个把果子运回了家。“运回家啦,运回家啦!”蚂蚁们兴奋地喊着。

蚂蚁们的胃口其实是太小太小了,全家人一天只吃了用锯子锯成的一小块,吃了几天几夜都没把一颗果子吃完,可小蚂蚁们又去寻找别的食品了。

六)观察蚂蚁的教案

系列之二:第一次开荤

喂了几天的糖水后,今天,我决定要给我的“小乖乖”们改换一下食谱了——我要给它们补充营养,送点肉食。

我从桌上抄起用来抓虫的秘密武器——一只透明的笔盖和一张半透明的、有一个角打有一个小洞的薄卡纸。我来到厕所,很快发现了一只灰蝇,心里顿时大喜:“我的小蚂蚁们,今天你们有“虫子宴”吃了!”我蹑手蹑脚地把笔盖口子对准灰蝇,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嗵”地把灰蝇扣在笔盖里,然后塞进卡纸把笔盖的开口封死,免得到手的“鸭子”飞了。之后便使劲地摇了几下,灰蝇立马被摇得晕头转向。我便快速地把灰蝇通过卡纸上的小洞送进了“地狱”——蚂蚁工坊里。

这个倒霉的家伙一掉进工坊刚巧砸在一只蚂蚁身上,把蚂蚁吓得团团转。很快,这种恐慌“感染”了整个蚁群,蚂蚁们马上像一群没头苍蝇似的相互撞来撞去,四散而逃。而灰蝇也在“满坊飞舞”吓得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灰蝇飞累了,就停在地上,喘口气。这时,一只奔跑着的蚂蚁正巧歪打正着把灰蝇头撞到坊壁的一滴水汽上。灰蝇的翅膀被水汽沾住了,露了出来它最柔嫩的腹部。黄澄澄的肚皮十分饱满,称得上是“皮薄肉多”,还一动一动的,惹得蚂蚁直流口水。一只大个头蚂蚁耐不住性子,首先冲上前,试探性地用触角碰了碰那黄肚子。灰蝇被这意外的触碰吓得魂飞魄散,对准那只蚂蚁的脸就是一阵狂踢,蚂蚁被踢得火冒三丈,毫不犹豫地张开大颚对着灰蝇的嫩肚皮就是一口。这一咬可不得了,灰蝇当场毙命。肚子里的肉露了出来,血腥味顿时弥漫全场。大个子蚂蚁一闻到肉香,二话不说又是一口,咬掉了灰蝇的头,然后从灰蝇的胸部开始啃。小个子蚂蚁也闻风跑过来,但是它不敢冒然上前,只是乖巧地趴在大个头蚂蚁身旁,就像猎狗向主人讨吃似的,等待着大个蚂蚁的施舍。大蚂蚁转身背着“小个子”吃虫时,“小个子”又跑到它跟前要吃的。最终小个子以惊人的耐心和不懈地努力获得了食物,虽然只是那么一丁点儿。

七)观察蚂蚁的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课件(蚂蚁及其生活习性的短片),歌曲《蚂蚁搬豆》、头饰、录音机、磁带、海洋球若干、放大镜、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并放在瓶里供活动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大家猜猜它是谁?(引导幼儿竞猜,得出谜底蚂蚁。)

二、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蚂蚁?找到它的窝了吗?你是怎么捉的?(捉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要用草叶、小树枝等放在蚂蚁的前方,待它爬上草叶、树枝后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瓶内可以放些潮湿土壤和食物,用盖子盖好,放在阴凉处备用。要注意:一只瓶内只能装同一窝的蚂蚁,因为不同窝的蚂蚁会因"打架"而死伤)。蚂蚁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吃什么?怎样走?

三、看一看: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1、在观察时,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观察一下它的大小、颜色,然后看看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再从前往后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细观察蚂蚁。看谁观察的最细致,最准确。(幼儿自由观察后,讨论结果:蚂蚁有大有小,有黑色的,褐色的;有头、胸、腹;在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胸部比头部细,长着三对足。)

2、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

1)、刚才动画片中的蚂蚁在干什么吗?(蚂蚁在挖洞做窝;搬运食物-稻粒;在搬运死昆虫;在相互传递信息;在"打架")。

2)、讨论小结:要想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我们就要仔细观察: ①蚂蚁都搬运哪些食物? ②找到蚂蚁窝,轻轻把窝挖开,看看里面贮存有哪些食物。 ③在蚂蚁附近放上各种各样的食物,观察哪种食物上有蚂蚁,哪些食物上没有蚂蚁。

3、引导幼儿分组观察蚂蚁怎样爬行?

四、试一试。

1、倒出瓶中的蚂蚁,给它周围放上食物,观察它喜欢吃什么,并在黑板上的图中打钩。

2、请一名幼儿示范蚂蚁爬,讨论怎样才能爬得又快又稳。

五、玩一玩。

分角色: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师幼一起玩游戏:蚂蚁搬豆。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许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跑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六、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蚂蚁的活动。

八)观察蚂蚁的教案

今天,我在放学路上发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大青虫在慢慢地蠕动,还看到了一只小蚂蚁在大青虫旁边转来转去,好像想把它弄回巢穴去,但却无能为力,由于大青虫对它一只小小的蚂蚁来说,的确太庞大了。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看看事情会怎么发展。固然这只小蚂蚁相对大青虫来说,是那么渺小,可它却不愿意等闲抛却这来之不易的厚味佳肴,只见它一会儿从大青虫头部拉,一会儿从尾巴推,真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大青虫却纹丝不动。我想小蚂蚁累得筋疲力尽后准会无可奈何地回家,哪知希奇的事发生了,只见小蚂蚁头上的两只触角不停地上下摆动,我正纳闷,不知它要干什么,不一会儿,成群结队的蚂蚁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青虫旁,有的推,有的拉,一些懒家伙甚至爬到大青虫身上享受厚味。最后,庞大的青虫被无数小小的蚂蚁顺利地运回了巢穴。

啊!小小的蚂蚁都有这种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的精神,何况我们人呢?让我们记住茨威格的话――人类的一切工作,假如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聚精会神。

九)观察蚂蚁的教案

星期天下午,我和姐姐到小区里观察蚂蚁。

这是我第一次去观察蚂蚁,我坐上了姐姐的单车,我们飞快的来到小区里野草最多的草坪,大家都知道一般蚂蚁窝都在密密麻麻而又隐蔽的地方,可是怎样才能把蚂蚁引出来呢?于是,我们就放了一些白砂糖在空地上,我以为马上就引来蚂蚁,结果过了好几分钟才有几只蚂蚁爬过来,我不耐烦了,姐姐看我垂头丧气就安慰我说:“做事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因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过程。”过了一会,那几只蚂蚁每只都顶了颗白砂糖互相碰了下头就离开了,我以为它们全吃饱了,结果姐姐出乎意料的说:“它们觉得这些食物太多了,准备回去请救兵了。”我问姐姐:“它们是怎样联系的呢?”姐姐很神秘的说:“刚刚它们不是互相碰了下头吗?它们是通过头上那两条触角给出信号,相互传递信息,现在回去通风报信了。”不久,真的来了一大群蚂蚁,我还发现有的蚂蚁特别大,姐姐说:“平时我们见到在外面活动的蚂蚁是工蚁,象这些特别大的蚂蚁是雄蚁,平时是不出来的,只有在工蚁找到了特别多的食物又搬不动的时候才出来帮忙,因为蚂蚁从来都不会在外面偷吃食物,而是将所有食物都搬回洞里大家一起吃。”最后,蚂蚁将所有的白砂糖全搬走了。我心里想起了一句谚语“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

今天我通过对蚂蚁们劳动过程的观察,让我明白了蚂蚁虽小,但是心里却时时想着别人,有好东西,一定是大家一起分享,还有它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观察蚂蚁,让我受益无穷。

十)观察蚂蚁的教案

今天下午,我在车站等车的时候观察了一群蚂蚁。

下午放学时,我坐地铁来到了直达小区的楼巴站。我拿着一块蛋糕,大口大口地吃着。走到楼巴站,我刚要坐下,却发现座位上有一条黑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整整齐齐的蚂蚁队列。我不禁心生好奇,便跟着队列来到了蚁穴洞口。只见一群蚂蚁都聚在洞口,不知在干啥,我为了吸引蚂蚁,把剩下的蛋糕掰成小块放在洞口,但对蚂蚁们来说已经够大的了。不一会,正如我所料,一只蚂蚁发现了,便跑回巢里,不一会就带出了一大群蚂蚁。它们有的搬,有的啃,有的切割,有的拖。这时,有几只大块头的黑蚂蚁靠近了正在吃蛋糕的红蚂蚁。黑蚂蚁越来越近,最终一个箭步冲过去吃起了蛋糕。我以为黑蚂蚁会和红蚂蚁大打出手,可它们居然各顾各的,没发生冲突。好景不长,我刚开始的预言成真了,黑蚂蚁和红蚂蚁打了起来。只见黑蚂蚁咬住一只红蚂蚁甩了出去,又踩住一只红蚂蚁撕成碎片。红蚂蚁发怒了,成群结队地包围了黑蚂蚁,进行了一次“群殴”。不一会,黑蚂蚁倒下了,红蚂蚁围在一起,好像在庆祝胜利。而黑蚂蚁则被撕成小碎块去喂小红蚁宝宝。这场蚂蚁大战以红蚂蚁胜了而告终。

楼巴来了,我上了车,一路上还在想:“昆虫的世界,又岂止这么多呢?”

十一)观察蚂蚁的教案

这周老师布置了一份功课,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观察蚂蚁,写一篇关于蚂蚁的作文。

中午在家里面吃完饭后,我就和我的小朋友一起去小区里面玩,我们玩着玩着,忽然有人看到了地方有一堆黑的东西,我们认为是垃圾,可是我们探身仔细一看,却是一堆蚂蚁,这让我们很是好奇,我们刚想回头继承我们自己的游戏,忽然有一个朋友想到老师说的写一篇关于蚂蚁的文章,这时候的我们才恍然大悟,这有可能就是赏给我们的,让我们去好好的观察蚂蚁。我们仔细的看着它们,它们跑过来跑过去,就似乎在搬家一样,每一只都在忙碌着,不一会的功夫,天空中似乎下起来小雨,我们都要回家了,可是地上的蚂蚁似乎没有要躲雨的意思,实在大部门的都已经回去了,地上只剩下两只,仔细看着,好似它们两个在谈恋爱一样,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对方好似都害羞,两只蚂蚁在地方转圈,似乎今天就要把对方拿下一样,你一步我一步,慢慢的越走越近,最后两只直接一起回了家,这真是奇妙的一天。

当我写完之后,交上去,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相信,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蚂蚁的恋爱。

十二)观察蚂蚁的教案

听说蚂蚁身体分为三部门,有三对足,而且都长在胸上。它们还爱吃甜食,我想做个实验。

我走到小区的草坪上,抓了一只蚂蚁,再取出放大镜,仔细观察,果然发现蚂蚁身体由头、胸、腹组成,还发现蚂蚁的三对足为了支撑身体,所以都长在胸上。

我还发现一个现象:蚂蚁喜欢“打架”,两只蚂蚁一遇到,就会用触角去撞击对方,这岂非不会让一贯集团步履的蚂蚁伤了和气而各分东西吗?我去查了查资料,原来我对蚂蚁的熟悉太肤浅了,这是它们交流的动作,是招呼同伴的方法和语言。

蚂蚁是不是真的喜欢吃甜食呢?我就做了个实验。分别把鸭皮和糖果放在蚂蚁群四周。一开始,蚂蚁群爬向鸭皮,这里碰碰,那里碰碰,然后又调头走了,我认为它们去叫同伴来搬鸭皮。心里想,这回我能用实验证实蚂蚁并不是最喜欢吃甜食。结果回头一看,大批蚂蚁围着糖果,更有一群七手八脚地把一点糖果碎片搬走了。看来书上说的没错,蚂蚁的确最喜欢吃甜食。

通过实验,我心中的迷团被逐一解开。动手做实验真是好办法,所有困难都有谜底,只要你肯去试。

十三)观察蚂蚁的教案

一天下午,小明和小红在大树下玩耍,忽然看见一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缓慢地前进着。小明说:“这群蚂蚁怎么走得这么慢呢?”小红说:“我们包里正好有放大镜,我们就用它仔细观察一下吧!”于是他们就拿出放大镜认真地观察了一会儿,原来这群蚂蚁一起正搬运着一块饼干呢,他们是那么的有秩序,那么的团结,正往自己的洞口努力地向前进!

小明和小红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他们想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一定要好好团结,只要团结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文章来源:https://www.hc179.com/hetongfanben/13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