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通用十篇)
发布时间:2018-09-06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通用十篇)。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1、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布置本校开展演练工作。
2、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具体工作组,其成员和职责
(1)演练现场指挥组
组长
成员
基本职责:根据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制定各小学本校演练的时间、疏散顺序、疏散路线,组织开展演练;掌握本校演练情况,及时小结报告;对演练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果断处置并上报。
(2)演练紧急疏散组
组长
成员:(所在班教室)
基本职责:在演练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快速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3)演练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基本职责:购置演练时必需的器材等物质。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为做好我乡防灾减灾避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救灾先救人”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迅速建立起快速有效的防范机制,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做好充分设备,及时通报灾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村委会要按照分工职责,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应对合力。
3、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把应对突发事件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提高防灾避灾能力。
4、依靠科技,有效应对。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工作现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预警,及时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三、适用范围
凡在我乡辖区发生的气象灾害(水灾、冰雹、暴雨、雷电、大雪)、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四、应急机构及职责
抗洪抢险、防御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乡上成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和7个组,指挥部机构设置及各组工作职责如下:
(一)指挥部
总指挥:(襄南乡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襄南乡政府乡长)
(襄南乡人大主席)
成员:(襄南乡党委副书记)
(纪检书记)、(副乡长)
(副乡长)、(综治办主任)
(武装部长)、(司法所长)
(民政站长)、(党委委员)
(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国土所所长)、(供电所所长)
(卫生院副院长)、(学区校长)
工作职责:指挥、组织全乡防灾、减灾、避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
工作职责:贯彻执行上级三防工作的方针、政策、指令和措施,组织日夜值班,随时掌握和分析气象、雨情、水情、
险情、灾情的发生和变化情况,联络、协调、监督、检查各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上级三防部门上报险情、灾情。
(二)各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1、重点地段防御洪灾、地质灾害组
组长:
成员:
2、地质灾害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填写工作责任书和到户避险明白卡,发至各重点户,对辖区内的危房、傍山建房、易受浸房进行24小时巡逻值班。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组织群众撤离。
3、抗洪抢险组
组长:副组长:司程健徐进军
成员:
工作职责:发现险情时,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快速将险情通知群众,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帮助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受灾群众及物资,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4、救灾安置组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食住、疫情控制和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5、治安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抗洪抢险的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确保抢险通道的畅通无阻。
6、卫生救护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在全乡设立若干个抗洪抢险医疗救护点,加强前方医疗救护与后方医院急救中心的联系,供应所需医疗药物器械,确保灾民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卫生防疫,对水源水质的检验和饮用水消毒,对受灾区及时消毒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7、电力抢修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职责:保障辖区内防灾、抗洪、救灾的用电以及乡指挥部办公室用电,对易发生触电伤及人员地区及时停电,灾后保障恢复供电。
五、防洪、防地质灾害实施方案
(一)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方案
防洪、防地质灾害工作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1、汛期(每年4月15日――10月15日),指挥部办公室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指挥部办公室电话畅通。
2、指挥部成员及各组应按分工职责,密切注意和主动了解各种情况,及时做好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乡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3、当预计暴雨易引发山体滑坡情况下,全体人员进入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紧急状态,指挥部及各组按责职分工,组织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切工作要服从救灾抢险。
(1)以救灾抢险为中心,全民动员投入救灾抢险工作。
(2)派出所、乡公路所等部门立即行动,做好抗洪抢险、交通、治安保障工作,确保抢险队伍按时到达。
(3)指挥部办公室要准备车辆,集中待命,派出所要维持好交通安全秩序。
(4)救灾安置组必须遵循“保障供给,手续清楚”的。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为确保我校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副组长:
成 员: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工作局面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开展工作,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学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上课时间:A、各班学生在上课(值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立即有序撤出教室到操场空旷地带避震;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就餐时间: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带;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镇党委政府。
四、其它 要求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全体小组成员及工作专班人员必须保证通讯畅通。及时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Xx小学
20xx年5月12日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1、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预防为主”体现在“教育为主”上。要把“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上级的有关要求,把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抓紧、抓好、抓落实。
2、认真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务求实效。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把各项活动抓好、抓紧、抓落实,务必使“五个一”活动取得实效。
3、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我校安全工作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并根据村实际及灾害形式变化,特制订本预案。
村基本情况:
张李乡韩店村位于寿县西南60多公里,北靠淮河,西临淠河,与六安霍邱县隔河相望。该村土地以湾区为主,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便利、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苗木花卉、光伏发电等特色生态产业的得天独厚优势。全村现总户数1845户,总人数6570人。辖37个村民组,现有中共党员99名。
重点隐患地段:五号路存在道路交通安全。
重点防御的区域为七好小学路口,周岗大桥往韩店村驶入下大坝处。
我村现有村“两委”干部9名,村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增强了村班子的力量。村干部分工明确,开展工作扎实有序。本村村务、党务、财务定期公开。特殊事情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到群众一致好评。
村设有避难场所一处(韩店村文化广场),总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人数1500余人。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和财产受灾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雷击及暴雪等因造成建筑倒塌、淹没、群众伤害、道路阻塞等应急救助反应。
一、组织领导
1、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救灾工作。
组长:赵义乐
副组长:聂松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利芹
成员:凤委刘良雪龙汝梅时光霞邓海涛时召燕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预防减灾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3、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村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4、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工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的应急储备,强化管理,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备战状态。
5、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采取一切必须的手段,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灾后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7、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协调组、预警预报组、隐患排查组、后勤保障组、转移安置组、卫生医疗组、信息报告。
①应急指挥组:
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受灾情况,组织、协调村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灾害灾情报告,在灾害发生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村村民公布本预案。地点设置在魏岗村办公室。
②预警预报组:
负责灾害信息预警预报。
③隐患排查组:
负责村灾害隐患排查统计工作。
④生活救助组:
检查撤离路线、安置地点、报警设施、抢险工具、物资落实情况,对抢险急用车辆等交通工具进一步落实。加强与各行动小组的联系,迅速将抢险物资及车辆调运到指定地点。地点设置在魏岗村办公室。
⑤转移安置组:
负责灾情发生时,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⑥医疗救护组:负责开展先期医疗救治工作,并向上级医疗机构报告或申请救治支援。地点设置在寿春镇中心卫生院。
⑦信息报告组:
负责防灾减灾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要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严格制定、评估、完善我村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机制。汇总和收集自然灾害事故的情况,并及时上报。
3、宣传、培训、演练。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能力和意识。采取多种样式,如纺织防灾减灾图表、书籍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每年组织不少于2-3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领导小组要检查、督促各单位和工作小组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切实做好村民的安全疏散工作。
7、人员准备:明确村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落实村灾害信息员,成立村志愿应急救助队伍、抢险救援队伍。
五、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和预警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开展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村民的疏散转移工作。
4、增加投入,切实加固好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村民家中和室外不乱拉乱接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灾害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学习活动。
7、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消防责任制度。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及信息发布方式
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指示及灾害具体情况,由村主任宣布启动预案,并通过手机、信息、通告、电话等多种形式通知村民,紧急情况下以警报声预警。村各救灾小分队各施其责,迅速开展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主动和相关部门联系。
2、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上报,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主管部门或上级部门,确保通信畅通。
3、及时上报灾情,写清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措施和灾区的需求),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饮水困难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
4、灾情报告程序。农户-村民组长-网格员-村委会四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向上级报告。
5、要求。
(1)灾情初报。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1时。
(2)灾情续报。在重大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村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
(3)灾情核报。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上级部门报告。
5、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利向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我村实际,安置场所按可容纳人员数量储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受灾群众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保障物资送到避灾安置场所。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应急器材落实,以最快的、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如收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扩音喇叭报警等,落实专人专责负责发信号。
2、灾害发生后,村处于临灾第一线,应快速做出判断,及时组织涉险群众转移。相关责任人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组织所有在场的灾害信息员、村志愿者、抢险救援队伍等力量参加救援和疏导。
3、要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场所的所有人员,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而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人员情绪,并引导人员转移到相应安全区等待救援。村工作人员按照防灾减灾“明白卡”所明确的具体帮扶对象,协助脆弱人员转移安置。
4、紧急撤离时,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贪恋财物、迅速离开现场,听从组长指挥,互相照顾,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5、发出应急信号后,应打开所有撤离出入口,立即确保应急通道畅通。
6、在接到报警时,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并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指定位置。
7、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发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8、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灾后正常工作和秩序。
八、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调查了解灾情,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及其它;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
2、灾情稳定后,对因灾害造成的民房、水利、道路等公益公共设施的毁坏,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勘察,制定灾民建房及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方案,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帮助恢复重建。
3、及时发放救灾款物。民主评议后,公示需救助的人员名单及金额等,发放后再进行一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一、活动时间
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二、指导思想 :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古楼子学校的平安校园环境。
三、活动主题:
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技能,防范安全事故。
四、活动原则:
教育性、科学性、普及性
五、宣传内容
1、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知识。重点宣传介绍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消防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等应急知识和流行性传染疾病预防知识。
2、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方法、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等。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为做好我镇防灾减灾避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按照“救灾先救人”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及职责
抗洪抢险,防险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镇成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和9个组,指挥部机构设置及各组工作职责如下:
(一)指挥部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工作职责: 指挥、组织全镇防灾、减灾、避灾工作
下设办公室:主 任:林碧渊(兼)
成 员:陈燕茹、赖永镇、方桂花
工作职责:贯彻执行上级防灾救灾工作的方针、政策、指令和措施,组织昼夜值班,随时掌握和分析气象、雨晴、水情、险情、灾情的发生和变化情况,联络、协调、监督、检查各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向镇总指挥部汇报险情、灾情。
(二)各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1.山围塘水库组
组 长:刘文革
副组长:刘甲军
成 员:欧阳婷婷、各村山围塘水库负责人
工作职责:负责全镇、山围塘水库的巡视检查,在强降雨过程中,实行全天候值班,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水情,如发现险情,及时组织群众撤离,组织有关人员抢险
2.地质灾害组
组 长:肖上永
成 员:黄锦钗、地灾点所在村地质灾害协管员
工作职责:负责观察各自监控的滑坡点,一旦发现险情,应准确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组织当地群众及早撤离。
3.重点户防御洪灾,地质灾害组
责任领导:各片正副片长(全镇分为东田片片长陈贵泉,副片长黄荣宝、蔡小建、陈明曦;山西片片长刘文革,副片长林碧渊、李少峰、吴志飞;桃园片片长陈哲群,副片长陈金柱、李朴生;蓝溪片片长肖上永,副片长黄静澜、吴冬芸、王大榜)。
责任人:各驻村工作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工作职责:负责填写告知书,发至各重点户(详见告知书样本),对辖区内的危房、傍山而建房、易受浸房屋进行24小时巡逻值班,一旦发现险情,应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组织群众撤离。
4.抗洪抢险组
指 挥:洪世杰、吴火连
东田片责任人:陈贵泉、黄荣宝、蔡小建、陈明曦
东田村责任人:陈贵泉
成 员:洪木法、陈雪清、村委会干部
西坑村责任人:黄荣宝
成 员:江富美、村委会干部
南坑村责任人:蔡小建
成 员:陈忠前、村委会干部
雪峰村责任人:陈明曦
成 员:颜云峰、村委会干部
山西片责任人:刘文革、林碧渊、李少峰、吴志飞
山西村责任人:李少峰
成 员:范国恩、村委会干部
汤井村责任人:刘文革
成 员:林志勇、村委会干部
彭溪村责任人:吴志飞
成 员:尤华明、村委会干部
岐山村责任人:林碧渊
-
★一起合同网Hc179.CoM精品文库:
- 酒店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 作文素材大全十篇 | 读书笔记十篇 | 防灾减灾活动总结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成 员:李昭阳、村委会干部
桃园片责任人:陈哲群、陈金柱、李朴生
桃园村责任人:陈哲群
成 员:梁春泉、村委会干部
美洋村责任人:陈哲群
成 员:刘甲军、村委会干部
湖山村责任人:陈金柱
成 员:陈竞赛、村委会干部
格头村责任人:李朴生
成 员:傅志超、村委会干部
蓝溪片责任人:肖上永、黄静澜、吴冬芸、王大榜
兰溪村责任人:黄静澜
成 员:叶志强、村委会干部
丰山村责任人:肖上永
成 员:陈强毅、村委会干部
介凤村责任人:吴冬芸
成 员:林少煌、村委会干部
凤巢村责任人:王大榜
成 员:范清义、村委会干部
工作职责:发现险情时,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及时将险情通知群众,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帮助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受灾群众及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
5.救灾安置组
组 长:李朴生
副组长:方桂花
成 员:巫敏敏、黄嘉华、陈圣东
工作职责:负责接收安置灾民,并登记造册。
6.治安保障组
组 长:洪晓锋
副组长:陈宝福、黄金城
成 员:派出所全体干警 、执法队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抗洪抢险的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确保抢险通道的畅通无阻。
7.卫生救护组
组 长:林再福
成 员:镇卫生院全体医护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在全镇设立若干个抗洪抢险医疗救护点,加强前方医疗救护与后方医院急救中心的联系,供应所需医疗药物器械,确保灾民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卫生防疫,对水源水质的检验和饮用水消毒,对受灾区及时消毒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8.电力抢修组
组长:谢辉煌
成员:供电所全体人员
工作职责:保障辖区内防灾、抗洪、救灾的用电以及镇指挥部办公室用电,对易发生触电伤及人员地区及时停电,灾后保障恢复供电。
9.生活保障组
组 长:林碧渊
成 员:王银城、方桂花、黄嘉华
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食住和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二、防洪、防地质灾害实施方案
(一)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方案
防洪、防地质灾害工作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1.汛期 (每年 4月 1 5日一 10月 1 5日 ),指挥部办公室必须坚持 24小时值班制度,电信部门应予密切配合,确保指挥部办公室电话畅通。
2.指挥部成员及各组应按分工职责,密切注意和主动了解各种情况,及时做好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3.当预计洪水上涨至警戒线、暴雨易引发山体滑坡情况下,全体人员进入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紧急状态,指挥部及各组按责职分工,组织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切工作要服从救灾抢险。
(1) 以救灾抢险为中心,全民动员投入救灾抢险工作。
(2) 镇村、派出所立即行动,做好抗洪抢险、交通、治安保障工作,确保抢险队伍按时到达。
(3) 指挥部办公室要准备车辆,集中待命,派出所要维持好交通安全秩序。
(4) 救灾安置组必须遵循“保障供给,手续清楚的原则”,领取或调用抗洪物资应根据需要向镇指挥部汇报,领导审批,方可进行物资调拨。
(5) 根据汛情险情由指挥部随时调动应急人员。
(6) 防洪抢险的`纺织袋等物品。由镇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储备、根据指挥部的通知,进行调拨,抢险用的锄头、铁铲、畚箕、扁担等工具由各村委会负责。
(二)安全转移方案
当出现万分危急和洪水可能出险且水位进一步上涨时,指挥部发出危险区域安全撤退的紧急指令。人员疏散主要往就近的`高山地转移或投靠安全地区的亲朋好友疏散。做好低洼地段人员和重要物资的安全转移。旁山居住户遇强降雨天气,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特别是已建立台帐的重点户防御洪灾、地质灾害各责任领导、责任人应第一时间组织撤离,并按预定的安置办法进行有条不紊地安置,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1、做好演练过程所需的物质准备。
2、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
3、演练要求及演练中应急注意的问题。
⑴演练应事先告知学生,本周有演练,但不具体公布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突然以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或按约定的信号:如紧急集合铃声等;
⑵学校规划好每个班级的疏散路线,并事先告知每位学生与教师。(如有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的,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要固定,每次各班级都要按要求站在自己的地方,不要出错。)
⑶跑出教室的顺序要提出统一要求。前面几行从前门撤离,后面几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要事先教育好每位学生。
⑷越底层的教室里的师生跑的速度更要注意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越往上楼层的学生要注意跑得慢些,避免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⑸老师的.站位要严格要求。(疏散演练时,正在上课的教师要注意学生从教室跑出来的组织工作,没在课堂上的教师则要站在楼梯或楼道的拐角处,组织学生有序撤离。)
⑹老师上完课不能马上离开教室,以备在紧急疏散演练时能组织好学生快速撤离。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1、认真组织开展四个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听一堂防灾减灾讲座,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各班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为开展四个活动提供条件,推进活动广泛、持续、深入开展。
2、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在活动期间,各班要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雷、防台、防汛、防地质灾害及防传染病等安全教育,同时,要结合当地灾害风险隐患等特点,让每位学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避险自救技能。
3、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演练。学校将组织师生,结合当地灾害风险、灾害特点,开展一次防震疏散演练活动。演练活动将从实战出发,保证全员参与,力求安全有序,进一步检验本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处置灾害的能力。
4、扎实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学校将组织开展一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尤其要结合季节特点,重点对校舍、厕所、围墙、档墙、排水设施以及消防、避雷、用水、用电、等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制订和落实措施,逐个消除。同时,结合近期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继续深入排查整改接送学生车辆和安全保卫隐患,最大限度的查找问题,整改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 ⬖
为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我镇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实际(7月5日至10日我县有连续降雨过程),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居安思危,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村、相关单位要按照分工职责,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应对合力。
(3)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把应对突发事件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4)依靠科技,有效应对。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工作现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预警,及时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防灾减灾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总负责、亲自抓。镇成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安监办),职责如下:
(一)指挥部
总指挥:孙明堂镇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季浩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
成员:
工作职责:指挥全镇防灾、减灾、避灾工作。
下设办公室:
主任:杨保备
成员:韩风、孙圣峰、董超、李雪
如人员变动根据分工情况对照执行,不再另行发文。
工作职责:1.定期在村民中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宣传,增强村民的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2.贯彻执行上级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方针、政策、指令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3.及时统计辖区内受灾地区灾情种类、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害程度及重要设施受损情况,困难户、低保户、五保户危房情况、山体滑坡隐患处并及时上报指挥部。
4.根据灾害预警和灾情,组织安排人员值班;及时汇总、通报灾情;申请救灾资金,提出救灾资金分配建议负责预防和配合事发地突发事件工作的检查、指导、协调和调解,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人员配齐、措施到位、密切配合、联络畅通、各司其职。
(二)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
1.各村防灾减灾工作组:
组长:各村党组织书记
成员:全体村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各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宣传;负责各村救灾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群众进行生产、生活自救保护;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灾情。
2.抢险应急工作组:
组长:胡承青
成员:武装部全体成员及民兵分队、派出所全体人员
工作职责:迅速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群众及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
3.救灾安置、生活保障组:
组长:王少
成员:党政办、民政办、安监办全体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食宿及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4.治安保障组:
组长:姜万胜
成员:综治办全体工作人员、派出所全体干警
工作职责:负责抗灾抢险的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确保抢险通道畅通无阻。
5.卫生救护组:
组长:张辉
成员:卫生院全体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供应所需药物器械,确保受灾群众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卫生防疫,对受灾区及时消毒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三、灾情信息管理
(一)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1.灾害损失情况包括: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受淹村、饮水困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间数;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2.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需恢复住房间数、需恢复住房户数。
3.已救济情况包括: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房屋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已安排口粮救济款数量、已安排救济粮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数量、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己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住房款、已恢复住房间数、已恢复住房户数。
(二)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灾情初报。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事发后1小时内向镇指挥部报告初步情况,镇向上级部门报告。
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日下午5点前向指挥部报告,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
3.灾情核报。镇在灾情稳定后2个工作日内核实核准灾情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三)灾情核定。
1.部门会商核定。镇协调安监、民政、农业、水利、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
2.评估。民政、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评估小组,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专项调查等形式对灾情进行评估、核实。
(四)建立灾情台帐。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倒塌房屋台帐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在灾情核定后,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济人口的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据。
四、纪律要求
1.进入防灾紧急状态后,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命令、指示一经发出,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到岗到位,凡发现不到岗到位者追究责任。
2.在抗灾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本预案一旦启动,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凡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将追究个人责任。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如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按时到达的应向应急领导小组说明原因,违者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4.一经发生突发事件,应实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向防灾减灾指挥部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过程、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采取的措施,同时,做好事件发展的续报工作。因瞒报、漏报、迟报而导致处置工作被动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事项进行核实,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县相关部门汇报。
-
推荐阅读:
酒店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精华十六篇)
防灾减灾宣告活动总结(通用二十篇)
小学生防灾减灾口诀(通用15篇)
家具促销活动应急预案(集合十篇)
防灾减灾活动总结(热门22篇)
防灾减灾活动总结(精华十四篇)
-
更多精彩的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欢迎继续浏览:小学防灾减灾活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