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水乡教案(推荐二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开课《水乡歌》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水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飘”等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1、旧知回顾
2、谈话导入,进入情境,引入学习。
【设计意图:切入主题,激发兴趣。】
二、品读课文,内化积累
(一)第一节:水多
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图文对照,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相机理解“荡”字
4、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自悟,看看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通过读等形式,理解“荡”字,从而感受水乡的美;尊重学生的差异,渗透背书方法的指导。】
(二)第二节:船多
1、生自读这一小节。
2、交流
3、通过理解“船多”“飘”来理解水乡人民的勤劳。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营造有活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理解服务,为教学服务。】
(三)第三节:歌多
1、质疑
2、引导解疑
3、体会朗读,读中体会
(四)全文回顾,感情升华
1、小结
2、朗读或者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加深对水乡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感受。同时,师生轮读,气氛融洽,增加了快乐读书的体验,在愉快中完成了“水乡之旅”。】
三、搭建平台,能力迁移
1、激发写诗歌的兴趣
2、编写《柳州歌》(可灵活处理,如果学生一下子说不好,可以作为作业,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去图书馆、访问等途径调查了解家乡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留意自己的生活,认真的观察,通过仿照所学诗歌的形式,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同时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调控教学,体现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思想。】
四、课后延伸,自主作业
你还想用什么形式把对家乡的热爱表达出来?今天小朋友自己给自己留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诗歌、画画、收集资料、写日记……)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突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音乐水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的勤劳以及生活的幸福。
教具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
水乡处处荡清波
白帆片片飘满河
(写“白帆”的卡片折成帆的形状,让学生猜,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水乡美水多船多歌多)(师板书)
二、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a、你们觉得水乡怎么样?(水多)
是啊,水乡的水多,水美,让我们去欣赏水乡的水吧!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节。(生读)
b、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正确了吗?(指名读)
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师生评价)
c、水乡的水真的很多吗?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拿出笔来划一划。
(师板书: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
从这些词语我们能感受到水真的很多,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师范读)
(我看到池塘一个连一个,我看到水乡的水被风一吹,荡起了波纹、我看到了水乡的水很清,水里还有许多鱼儿在游来游去……)
d、看到如此多,如此美的水,你们最想去干什么?
(我想到河里去玩水,我想到池塘里去捉小鱼……)
假如你就是水乡的人,你用这些水来做些什么事情呢?
(养鱼、虾、种菱藕、栽水稻……)
是啊,水乡的水多有这么多用处,怪不得人们把江南水乡又称为“鱼米之乡”呢!(师板书:鱼米之乡)
e、水乡的.水这么多,这么美,小朋友这么喜欢水乡的水,我们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
(对,就这么读,谁还能读得更美些?谁能把小河、池塘读得再多些。)
2、学习第二小节
a、水乡的水多,船也多,船是水乡的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在我们就去欣赏水乡的船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生自由读)
b、老师这儿有几个词,它们是“船”、“驳”、“帆”,请同学把它贴到挂图上。(师出示挂图)
(生上台贴)
你来说一说驳船用来干什么的?
(驳船是用来装货或拉乘客的。)(师:说的真好)
c、这一小节有一个比喻句,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白帆片片像云朵)把白帆看作云朵,它们有什么相似点(颜色、形状有点像)
老师这儿有几个小题目:松树的叶子像(),()蝴蝶在飞舞,天上的云有时像(),有时像()。
d、请你把第二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问问他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请生读,其他同学谈谈听的体会。(听出了船很多,船也很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小节。(师生齐读)hc179.coM
e、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逮鱼、虾、采菱藕……)
水乡的人在忙着逮鱼、抓虾、采菱藕,他们真的很勤劳啊!(师板书:人民勤劳)
f、请同学把一、二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a、水乡船很多,船上的人们不由得唱起动听的渔歌,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三小节。
b、读完这一小节,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歌为什么要装在箩里呢?水乡的新生活里什么样的?……)
那你们小组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小组讨论)
指名生说,师补充。
(水乡的鱼虾多,渔民们抓到很多鱼虾,看到这么多的鱼虾,渔民们很高兴,一边装鱼虾一边唱歌,歌声随着鱼虾一起装进箩里,所以说“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
水乡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师指导看图)(江南水乡有很多楼房,环境也很美,交通也便利了,通讯也发达了……)(师板书:生活幸福)
c、水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水乡人民生活的很快乐,能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指名生读)
三、指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
1、让我们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a、老师问,学生答。
b、男生问,女生答。
c、女生问,男生答。
2、看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1、出示题目
乡村什么多?()城市什么多?()校园什么多?()
天上什么多?()
2、你可以当一回小诗人,写一写江南水乡。
(师示范:水乡什么多?鱼虾多。千条鱼,万只虾,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
生写,并上台朗诵。(师可以适时点拨,要求不要太高,以鼓励为主。)
五、自主作业
1、收集一首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2、写一首有关家乡的小诗。
(两题选其中自己喜欢的一题即可)
板书设计
水乡歌
水多鱼米之乡
水乡美船多人民勤劳
歌多生活幸福
设计理念: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全诗共三小节,每一个小节的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诗歌的语言活泼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江南风情,歌咏了水乡秀丽的风光和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此诗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更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以及深厚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家乡的教育,我在组织教学时,利用教学挂图创设情景,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渲染,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好意境,最后让学生仿写并加以运用。我在指导学生诵读时,采用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反思: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诗歌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画出一幅鲜明、美丽的水乡风光图,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文时,我从整体入手。先请学生自由读文,说说知道了些什么。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在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认识和理解“河”“渠”“驳”“箩”等词语。我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带领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在教学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逐节学习,并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感受水乡的美,体会水乡人民的勤劳以及生活的幸福。学生学的很积极,发言很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