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亲情作文(经典十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舌尖上的亲情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1
总会在闻起一些熟悉的味道后,唤醒沉睡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那些久违的画面,心中总是难忘那些甜甜暖暖香香的味道。
记忆中,那舌尖总是甜的。
小时候,过年时去给左邻右舍拜年,两个口袋被塞得鼓鼓的,里面全是糖。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大家总是你把糖分给我,我把糖分给你。那时候总觉得别人的糖比自己的甜,总想去尝一尝。有时候,还会从储蓄罐里掏出几个硬币,跑到一个对于小孩子来说有点远的商店买糖吃,嘴中的甜似乎驱走了双腿的劳累。吃完的糖纸一般都不会扔掉,我会把把它们一张张铺平,收集在一个盒子里,心中满是欢喜。走在街上,我总是缠着大人给我买各种造型的糖人,那汤勺舀起的金灿灿的糖汁,或浓或薄地流淌在暖阳中,放在舌尖上,那甜而不腻的味道,至今我还记得,记得那有童年的味道。
记忆中,那舌尖是暖的。
温暖的春风拂过时,我和外婆会一起去村外挖荠菜。喜欢和外婆一起包荠菜饺子,虽然我包的饺子千姿百态,引发大家的一阵哄笑,但我还是十分开心的。咬一口外婆包的饺子,心里暖暖的,如春风拂面而过,如暖阳相照。吃过外婆包的饺子,喝过清香的荠菜饺子汤,闭上眼睛便是怎么也忘不掉,忘不掉那春天的味道了。
在记忆中,那舌尖是香的。
当金黄色的落叶缓缓地落下,脚下是软软的枯叶,微凉的秋风吹动着奶奶的发梢。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奶奶会煮玉米给我吃,因为她知道我最喜欢她做的玉米。她煮的玉米,总有颊齿以外嚼之不尽的'清香。我总是拿着刚刚出锅的颗粒丰满的玉米,就要咬上一口,当然,那滚烫的玉米把我的舌头都烫麻了。奶奶在一旁看着我,不停地笑着。但我仍能感到一阵香浓浓的,一股甜滋滋的味道涌入心田,一股清香直碰鼻尖。秋天的舌尖不仅饱尝玉米的清香,还会遇到柿子的香甜。忘不了奶奶在门前种的柿子树,丰收时,那红红的柿子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惹人喜爱。摘一个尝一尝,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那是秋天的味道。
事隔经年,每次忆起舌尖的味道,嘴角总是扬起一抹微微的笑。那儿时甜滋滋的糖,暖暖的饺子和香甜甜的玉米柿子,让我思念到如今。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2
从小到大,我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学回家后,坐在饭桌前和爸爸妈妈一块儿吃上一顿简单营养、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吃着饭、一边一家人随意地聊着,温馨宁和地得像一场梦,谁忍心打断它呢?对我来说,此时,饭菜里流淌的是爱与幸福,这饭菜不仅温暖着我的胃,也把我的心焐得热乎乎的。
共进晚饭,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对于感性的人来讲,就是幸福的时刻,浓浓的亲情和饭菜的热气萦绕在一起。记得我的爸爸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去县城买书。带着一大摞书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而我的爷爷奶奶却还在守着一桌子饭菜,等着儿子回来吃饭。我爸爸在回忆时深情地讲道:其实那天的饭菜很简单,一盘子黄豆芽而已,最常见不过的吃食。可那样一个普通而美好的夜晚,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中。
是啊!一家人坐下来和和美美地吃顿外援,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是实实在在的.。手捧一碗饭,一边细细地咀嚼,一边聊着在学校里碰上的形形色色的事儿,既填饱了肚子,又将心中盛上了幸福,满满的。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3
刚到基地,管理员伯伯就把我们带到湖边,一个个大大的水箱映入眼帘。“螃蟹!大螃蟹!”大家兴奋得大叫了起来。我快步走到围栏旁,只见一只只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螃蟹正懒洋洋地在湖水里“漫步”呢!特别是那只重达八两的“蟹王”,好似常胜将军似的,独自霸占着小水箱,优哉游哉地正吐着泡泡呢!瞧着它们一个个结实肥美的模样,我似乎已经隐隐嗅到了奶奶烹饪好的`螃蟹的诱人美味——个个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真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啊!
参观完了螃蟹养殖基地,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橘园采橘子。汽车渐渐驶入乡村,村子旁边的橘园隐约可见。还没有走进,就闻到一阵阵独特清香,是顶级香水也无法媲美的气味——清甜、自然,令人心情舒畅。果园很大,一个个橙黄的橘子压弯了枝头,那枝干弯曲得好似老奶奶提着一个个黄色的灯笼。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一个个“小灯笼”随风摇曳、轻摆,好似都在点头欢迎我们。
我们三人一小组,每个人左手提袋,右手持剪。我先在园子前寻寻觅觅,却并没有发现大橘子,于是,只好跟随其他队友一起转战橘园后方。哇,果然,一个个皮薄肉多、汁多香甜的橘子便呈现在我们眼前。小伙伴们一阵忙活,“咚咚咚……”一个个大大的橘子就被我们收入了囊中。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4
一种食物,一种味道,蕴含着一种情感。品藏着美味的食物,心中暖意无限,体验舌尖上不一样的亲情。自从我记事记,家中的一日三餐都是由爸爸亲自出马,可是,当爸爸换工作后,他的时间就像老天爷故意安排似的,完全与我的生活规律错乱,除了早餐和午饭能勉强应付以外,晚饭就是插翅也飞不回来给我做,于是我的妈妈,那个只会煮方便面的妈妈,便开始在黄昏绮丽的晚霞中,独自守着袅袅的水蒸气,为我煮粥。
粥是淡的,尤其在严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坐在氤氲着舒缓的米香热气中我总是无比放松,惬意。妈妈肯定是从我的言语中读到了蛛丝马迹:例如我在学校和老师较劲,与朋友有矛盾,学习成绩下降等。
那天我正在享受碗里的`香菇木耳粥,我问一旁满眼慈爱看着我吃粥的妈妈:妈你怎么想起给我煮粥呢?妈妈愣了愣,看着我,帮我擦去嘴边的米粒,缓缓开口,:其实你正处于叛逆期,放学又不直接回家,好像和那些同学在外面玩,可你自信自尊太强我怕对你说太过分的话哪天你就不回来了,所以我只好在家一边慢慢煮粥,一边慢慢疼你回来。那一刻,我在散发着粥的袅袅热气中,低下头来泪流满面,原来妈妈并不是喜欢煮粥,而是将自己对女儿的一个温暖的心,放在锅里慢慢煎!
那一刻我明白了,等妈妈妈等女儿成长过程,就像等一锅正煮熟的过程,是急不得的。而妈妈唯一做到的就是像粥里放菜一样,将自己对女儿的爱,那深切的爱掺进淡淡的米粥里。
夜已深了,窗外蝉声响,夏寂的星空,淡雅深邃,宁静,。我坐在书桌旁,随着灯光的闪烁,一个个字在不停的随笔舞蹈。几声敲门声打破沉静的气氛,门吱呀一声被打开,妈妈走了进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碗乳白粥。她关切的说:累了吧,来喝一碗粥。随后爱抚地摸了摸我的头,便轻轻地走了出去,我含着这饱含爱的粥,再次领悟这舌尖上的爱。
亲情在舌尖上游荡,在舌尖上品味亲情,别有一番滋味,平淡而又浓郁。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5
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人给予我温暖和亲情,有爸爸妈妈的爱,有兄弟姐妹的爱,也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心。这都源于因为我们是亲人,亲人之间有一份浓浓的亲情。
这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的奶奶,我奶奶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家庭妇女,她对我们表达爱的方式是千方百计做一些吃的东西。只要听说我们要回老家,她就会早早的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的吃的东西,直到我们要回杭州还给我们大包小包带一大堆吃的'东西带回来。
奶奶擅长做面食,比如包子馒头面条馄饨饺子,她还擅长做粽子,各种各样的馅,有大肉馅,豆沙馅,青豆馅,芋艿馅,她会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包扎不同馅的粽子以便于识别,我知道每一种小吃都倾注了她浓浓的亲情。
奶奶喜欢自己磨豆浆,用最古老的石磨来做,每天天还没有亮就用石磨来磨豆浆,我们起床后一碗香喷喷的豆浆已经放做桌子上,喝着奶奶自己做的豆浆,心里感到很温馨,或许这就是亲情的味道。
我喜欢吃油炸虾饼,奶奶就会去村边的小池塘去抓小虾米,她把米饭放在渔网兜里面,等虾米来吃米饭的时候把渔网一提就抓到很多小虾米了,然后拿回家把虾米放进面粉鸡蛋里裹一下,油锅炸出香喷喷的虾饼,好吃极啦,这也是亲情的味道吧。
记得去年清明节,奶奶半夜就起来给我们做清明粿,她把艾草捣成泥和米粉和在一起,放进各种馅,压成一个小饼。结果就走那天清晨,奶奶在下楼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断了,医院的急救车接走奶奶后,我看到做了一半的清明粿,还有厨房地上的一桶活蹦乱跳的小虾米,我心里酸酸的,或许这就是最浓的亲情。
我的亲人时时刻刻都在给予我温暖,虽然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我都能感受到,特别是奶奶给予我的舌尖上的亲情,让我感动,让我难忘,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一定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回报大家的亲情!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6
家乡的那个的味道在舌尖上游荡,每个人的心里都怀念着家乡,都思念着奖项那些难忘的味道,那个只属于家乡的味道。我出生在瓯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小河安静地从石桥底下缓缓流过。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体某个角落的是某种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如蒸饺般大小叫作番薯黄夹的东西。
关于这种小吃,我曾一直以为它就跟米饭面条一样,普通得全国人民都知晓。可是直到它被我带到教室,好友们用惊异的眼光打量它且叫不出名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名为番薯黄夹的东西,只流行于我所生活的那一带农村里。我们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总之,不超出一个小县城。
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很多年前,我问母亲几月几吃番薯黄夹,她笑着摸摸我的头说,想吃就做,哪来日期限制。
农村妇女都有一双巧手,母亲也不例外。我亲眼看过母亲是如何制作番薯黄夹的。过程看似挺简单。首先将番薯去皮煮熟,滤掉汤水,再掺入番薯粉搅匀至无颗粒状,然后用手撮取少许擀成皮备用。至于馅,通常是由猪肉、豆干、香菇、葱或韭菜等拌匀合成,当然也可依个人喜好放少许虾皮、萝卜丝等,最后包成饺子样放入蒸锅蒸熟即可。母亲并非此道高手,每次她做的番薯黄夹个头都特大,皮又厚,做了很多遍之后还是没有“瘦下身来”。我记得请同学来家吃的时候,她指着这黄溜溜的番薯黄夹惊讶地叫道:“哇噻,这是史上最大的饺子吗?”
作为一道历时百年之久的小吃,通常认为番薯黄夹起源于乐清翁垟。翁垟是离我家不远的一个镇。时至今日,那儿的番薯黄夹口感依然最纯正,卖相也最好。
印象中,我第一次吃这种地道的番薯黄夹,它姜黄色的`皮,油亮油亮。隔着层塑料袋,似乎也能闻到番薯的清香味。稍稍吹凉后一口咬下去,馅汁流出来,沾得满嘴是油,略带弹性的皮跟油多却不腻的馅儿在嘴里一起咀嚼,那叫一个美味呀!还来不及下咽,紧接着再咬第二口,把整个嘴巴塞得鼓鼓的。
车主用方言喊着“番薯黄夹呀,卖番薯黄夹”,一遍一遍,回荡在来来往往的人们的耳边。舌尖上的家乡,我最爱的番薯黄夹的味道!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7
时光如沙砾,苍老了岁月。那段儿时的记忆愈发的模糊不清,泛黄的老旧影片在脑海的荧屏中闪现,往来翕忽,倏尔远逝,悄悄湮于时光的浪潮中……但沉淀下了的舌尖真情,回味无穷。
小时候,每逢回家。还未踏入门槛,屋子里就回荡着我的呼唤:“奶奶!奶奶!我要吃艾粄。”接着,我跌跌撞撞地扑进了奶奶温暖的怀抱。晨曦洒在窗台上,映红了奶奶灰白的头发,那光给她镀了一层金边,阳光的照射使脸上岁月留下的痕迹愈发清晰。走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我背着小竹篓,牵着奶奶的手。我们在田间采着艾叶,奶奶给我讲古时候的神话,混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那一刻,时间戛然而止,定格在这瞬间。晨曦斜斜地洒向大地,把两抹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奶奶把采集好的艾叶剁碎,并和着糯米粉放在石臼里捣碎。在后院里,奶奶忙碌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我在墙角观望。那每一次木槌与艾粄瞬间的粘合而拉出长长的'丝,都仿佛融入了不一样的情感,使艾粄蕴含着独特的味道。在我小小的世界中:“奶奶是最厉害的人,源于那不一样的艾粄。”
放入锅中蒸煮的艾粄,匀出的氤氲,如冉冉升起的袅袅轻纱,飘逸曼妙。带着艾香,飘向了远方……等到揭开锅的那一刻,随着汩汩冒出的雾气,钻入我的胃里,搔痒我的鼻。我不由探着头,向锅里张望。
夹起一颗翡翠般晶莹剔透的艾粄,放入嘴中,滑软油润、软糯甘饴。艾叶的清香萦绕于舌尖,那味道,如那舞于云端的仙鹤,抑或是飘舞的天使,那么清,那么美。还未消散的氤氲,使奶奶的身影模糊了,只觉得奶奶那双厚实又宽大的手轻轻摩挲着我的头,听见她和蔼的声音:“慢点吃,别噎着。”奶奶慈祥地望着我,笑靥如花。那一笑牵动着脸庞深深的皱纹,诠释着岁月沧桑,白驹过隙。不禁激得眼前一花,视线模糊起来。“奶奶,奶奶,你也一起吃吧!”我把艾粄递到奶奶嘴旁,“好,好,好,奶奶吃。”
乡间老屋,清幽的艾香弥漫在五脏六腑,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血缘在流淌。暖流无时无刻不在环绕,爱心无时无刻不在释放。
蓦然间,时间的列车到了今站。童年远逝,光阴不在。一场秋雨,又落一地花。旅人匆匆地赶路,去一个她不想去的地方。那儿再也没有艾粄的清香,没有艾粄的味道……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8
烤箱里蛋糕液,在橙红的烤灯下慢慢的膨胀,直到表面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弧度,接着开始上色,先是一层浅浅的黄,颜色越来越浓厚,蛋糕的表面呈金黄色,“叮”橙红的灯光,瞬间灭了,一块乳酪蛋糕出炉了。
妈妈爱好烘焙,她第一次给家里做的就是乳酪蛋糕。
听见“叮”的一声,我立马从沙发上弹起,三步并两步地朝烤箱奔去,要伸手打开烤箱,耳边就传来妈妈的叫声:“哎!你干什么呢?你饿了是吧,想吃烤肉啊?你不怕烫?”低头看看我毫无保护的手,冲着妈妈“嘿嘿”笑了两声,赶紧抽回手,用另一只手摸了摸这只手,冲着妈妈说:“好险,差一点就成烤猪蹄了。”妈妈无奈,低头笑了两声,而我却在一旁笑的前仰后合。妈妈带上防护手套,“准备了啊,开烤箱了。”我立马收住了刚刚放荡不羁的笑,注视者烤箱,打开的瞬间,芝士浓厚的醇香萦绕在鼻尖,蛋糕的香气弥漫整个屋子,香气让我内心住进了一个小太阳,所有的不快、伤心都退却。一块奶黄色的蛋糕,在洁白的点缀着碎花的盘子上,微微颤动着,富有弹性,就好像婴儿嘟嘟的脸蛋可爱极了。
一家人围着茶几,用勺子舀上一勺,奶白色中夹杂着芝士的嫩黄,芝士味充斥着鼻腔,刺激着味蕾,放入口中,芝士味涌上心头,接着是牛奶的香味,蛋糕不需咀嚼,只需放在嘴里待它融化,后味是蛋黄的鲜美。
打开电视,放着《中国好声音》,我们坐在一起讨论者谁唱的.好。“我觉得这个人不如刚刚那个好。”我说到,顺势吃上一口蛋糕。正准备舀第二勺,爸爸横勺拦下,说道:“那个不如这个好。”我抽出勺子,架在爸爸勺子上,“刚刚那个更好声音细腻。”爸爸不甘示弱,架上我的勺子“这个更好声音更稳。”我眼疾手快,迅速抽出勺子,挖上一大口,迅速塞到嘴里,喃喃呼呼的说到:“嘿……我赢,我赢了。”把嘴里的蛋糕咽下去道:“刚刚那个最好。”
舌尖上的家,一个充满欢笑,一个朴实细腻,充满浓浓爱意的家。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9
今天是冬至,我骑着自行车在道路上穿行,心里想着早晨奶奶答应自己的饺子。
我几乎是爬上楼的,到了家门前,我拍拍手,整整衣服,郑重的在门上敲了三下。不一会儿,门开了,我是用最轻松快乐的语气说:“我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跨入门槛儿,换下衣服后,像老虎盯着可口的猎物一般锁定厨房的案板,上面放着雪白的饺子,个个饱满鲜嫩。
一旁还有一些剩余的饺子皮和馅料,我的眼中闪出一份邪邪的笑,咸猪手悄悄地伸了过去,却被奶奶打住,她眯着眼说:“靠一边儿去,我这饺子要被你这没洗的手糟蹋了,坏的你就自己吃,好的我就帮你解决了!”我听后只得灰溜溜的躲入卫生间。
终于,在水的滋润下饺子煮好了,我早已在餐桌上等待着。夹着这雪白的饺子,汗水瞬间爆出了蜜汁,紧接着细腻的饺子皮配着肥美的肉馅滑入口中,仍保持着出锅时的热度,忍不住哈了一口气,再嚼一嚼,惊喜地发现皮很有嚼劲,是奶奶亲手揉的面团,肉十分紧实,是奶奶亲手剁出来的馅粘。沾一下料汁,更是融入了酸辣香的'回味。
再尝一尝鸡蛋韭菜馅儿的,一口下去,橘黄色的汁水拌入馅料,金黄的鸡蛋碎带着韭菜的咸味。充满了清香的韭菜使这盘饺子不再需要调料味儿的“整味”,吃得就是来自本身的鲜味。正因为这鲜,使我不再依靠各种那浓重的酱料味道带给舌尖的刺激来掩饰食物的平庸。
奶奶端着自己的那份儿乐呵呵的都在我对面儿,说:“冬至到,饺子是必备的,吃了不冻耳朵。”我抬起头回笑着,突然发现她那份只有我的一半,便说让她再去煮给自己,她摇摇头说那是给爸妈的不能吃,要煮了冻起来,晚上在一起吃,我沉默了埋下头继续吃,她则起身去看锅中的水。
奶奶走后,我立刻抬起胳膊轻轻的端了自己的盘子,悄悄地将几个饺子加入奶奶的盘中,事后立刻收拾现场,擦干不小心滴在桌上的汤汁,埋下头假装可劲儿地吃。奶奶回来了坐在她的位置上,我偷偷瞄着她,发现奶奶吃的正是我夹去的饺子,她肯定没有发现我的动作,悄悄的笑了。但她却在热气的掩饰下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冬至到,吃了饺子耳朵冻不掉。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10
在老家的那段日子,每当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时,总能看见奶奶放在我床边的一个热蒸蒸的鸡蛋,那是我怀念的味道。
像浓蛋香深深爱。
经常能望见捧着几斤鸡蛋的奶奶从村头走来。在老家的日子里每天一个鸡蛋基本都没间断过,当然有时候会吃腻了不想吃,但奶奶总想让我营养上去而变着花样的给我在鸡蛋上大费功夫,每次的奶奶做给我的鸡蛋都能使我的口味焕然一新。于是,我幼年的生活就伴着奶奶那浓蛋香深深爱走过了。
像浓蛋香深深爱。
后来因为爸爸妈妈觉得乡村的教育不如城市就把我接到城市里,由于城市里的物价不断上涨,也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我也从此断了我那每早一个鸡蛋的生活,有时节假日,爸妈不上班时,他们都会在厨房大显身手,当然有几道菜里都少不了鸡蛋的出现啊!因为爸爸之前也做过厨师,所以那些饭菜的口味也相当不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做的一切都好,可就是没有把鸡蛋做出个味来,总觉得味道怪怪的。于是,在老家时那鸡蛋便成为我怀念的了。
像浓蛋香深深爱。
在城市的一年多里总是那么漫长,漫长。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爸爸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使他脸色大变,爸爸那阴青古板的脸,显得那么可怕。“奶奶死了”!顿时眼泪从我双眼里漫溢开来,我不敢接受这个事实,真的不敢接受。我不相信我那身体还硬朗的'奶奶会这么快逝去,那段像浓蛋香深深爱的生活啊!
像浓蛋香深深爱。
等我们在回老家时,只剩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空院子,我步履蹒跚的走进去,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对!少了那往日喜欢在厨房忙碌的奶奶,少了床头前那浓蛋香!这还是家吗?还是往日那温馨的家吗?
一缕阳光透进小屋,恍忽间我看到了奶奶的身影,那么近又那么远,那浓蛋香深深爱的生活啊!那充满爱的家啊!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11
舌尖上的家,体现在母亲的极为好客极为慷慨上!
无论是平时周末还是大小节日,在我的印象中,几乎家里就没有断过客人。有时是姑姑姑父大姨小姨大姨夫小姨夫舅舅舅母表兄表妹等亲戚们,有时则是父亲母亲单位的同事们,甚至有时候我的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之后也会前来。而母亲对待客人也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的不耐烦,而是一律热情招待。母亲常说:“人家来,是瞧得起咱!这是天大的面子!你要没有这人缘,就是给家摆上山珍海味,去下请帖人家还不来呢!”于是,这样的场面在我们家就不鲜见——母亲在厨房里大显身手,客人们坐在沙发或者床上或者是席地而坐神侃海聊。母亲做得饭菜只要一端上桌,客人们(当然也包括我和父亲)就会两眼放光。而看着我们饕餮大餐的样子,母亲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因为她知道,把桌上的饭菜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这是对她的最高奖赏!
舌尖上的家,体现在母亲包的粽子的香气里!
而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我们家里就更加热闹。因为竟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几位网友因为在网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母亲厨艺的文章,竟然在端午节这天大清早就来到了我们家:一为品尝母亲亲手包的煮的粽子,二为向母亲学习制作粽子的手艺。而母亲也豪爽的答应,给每个客人包5个粽子(三个自己吃,2个拿回家)并让客人们全程观看母亲做粽子的全过程,也允许录像。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母亲开始包粽子了。母亲包的粽子,用的是平常的糯米,馅儿也是红枣、红小豆泥和枸杞,包粽子的苇叶则是新鲜的。那是白洋淀的新鲜苇叶,要得就是那股苇叶香。捆粽子的丝线是五色的。母亲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将泡好的苇叶叠成菱形或者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然后再将已经泡好的`糯米、洗好的红枣红小豆泥和枸杞放进苇叶里,再用五色丝线把粽叶捆好,于是一个个菱形的,三角形的,椭圆形的,长方形的粽子就光荣诞生并整齐地码放在用秫秸杆做得拍子上……接着,就开始煮了。粽子通常要煮五六个小时,煮熟以后要在凉水里泡两个小时以上,然后把粽叶剥开,白生生,红彤彤的粽子如同一个个娃娃般就端坐在蓝色的长磁盘里,在配上从老家拿来的天然紫荆花蜂蜜,那弥漫在空气里的苇叶香糯米香红枣香蜂蜜香沁人心脾并让鼻孔不由不增加了翕张的速度。看了闻了让人不由不喜欢,不由不唾液往肚子里咽!
这就是我舌尖上的家!同学们,你难道不羡慕我生在这个家里的好福气吗?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12
家,是人生命开始的地方,是人一生牵挂的地方。味道,是家的象征,是家传承的载体。萦绕在舌尖上的味道,世家永不磨灭的灵魂。
早上五点钟,天刚蒙蒙亮。她来到了菜市场,一天最新鲜的食物集聚在这里,一家人一天的饮食,便从这里开始。穿梭在叫卖的的小贩中,用心挑选着食材,翠绿的黄瓜、鲜红的番茄、活蹦乱跳的大虾……选好食材,她匆匆回家,为女儿做早餐。“哟,起来了!正好,蛋花面刚出锅。”望着睡眼惺忪的女儿,她赶忙招呼道。蛋花面,是她自创的早餐。含有丰富淀粉的'面条,带着新麦的清香,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后可为女儿提供一上午的能量;鸡蛋是营养的保证,是正在长身体的女儿获得丰富的氨基酸。这不仅是营养的美味,更是亲情的体现。她把对女儿浓浓的爱融入面条的味道里。
她在与时间赛跑。忙碌在厨房里的身影,却有着一份不慌不忙的娴熟。罗宋汤,蜜汁肉,糖醋鱼,芹菜百合,标准的三菜一汤,在女儿进门的前一刻完成。她擦擦汗,跑去开门,“回来得真巧,饭菜刚做好。”巧吗?她已拿捏好每一分钟。荤素搭配,有鱼有肉,是对女儿一上午学习的肯定。既能使女儿获得能量的补充,又能得到营养的增加。看着得益于食物而慢慢长大的女儿,心里有许多安慰。甜丝丝的感觉划过心中,留下甜美而又幸福的味道。
晚饭女儿不在家吃饭,她疲惫的走进厨房,把洗好的小油菜放进锅里,看着翠绿的小白菜与油亲密接触,给这度简陋的晚饭好不容易增添一抹色彩。
匆匆吃完,就赶紧去准备女儿下晚自习喝的小米粥。淘米,煮开,这些做了无数次的动作,每一次都带着不一样的感情。金黄色的米粒和沸水在锅里交融起舞,慢慢混为一体。从锅中升起蒸气,飘渺的浮在空中。慢慢的,模糊了身影。她关上开关,坐在客厅,静静地等女儿下一刻的回来……
日复一日的三餐,花样百出的饭菜,酸甜苦辣的味道,都有着同样的爱。系起亲情的纽带,在各种滋味里出生。在这种饭菜里,爱与味道碰撞,擦出家的火花。
家的味道,不仅在舌尖,更在心里。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13
今天我接受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自己做菜。做什么呢?唉,对了,爸爸炒的鱼香肉丝很棒,不如学学吧!于是,我开始去买菜和调料。对于从来没有做过菜的我,不禁为调料和食材搞得头都大啦,挑食材和调料就挑了半个小时才挑完。
走进厨房,我先把菜洗干净,再把肉洗一洗。切成肉丝,在切的过程中我偷工减料了,见肉怎么切都还是切不细,我就把本该切肉丝换成了切肉条。把胡萝卜切成丝,把木耳泡好,香菜切好,各种调料准备就绪!
油锅热后,我往里倒些油,又手脚忙慌的把肉条放了进去,只听见“唰”的一声,吓得我忙往后退。锅里的油飞溅了起来,还是溅到了我的手上。“哎哟啊!”真疼。气得我要拿起炒勺去进攻了,把肉条打的心服口服。然后再放进胡萝卜,可是这胡萝卜像是不想跳进这个滚烫的“游泳池”,在把它放入锅中的时候,不时地往下掉,气得我一把抓起掉了的胡萝卜冲洗后扔进了锅里,心里不服气地说:“敢跟我斗,有你好看的`。”
突然,我闻到了一股糊了的味道,可能是对我的报复,锅里的肉都快糊了。我“啊”的一声尖叫起来,爸爸闻声赶来说:“怎么了?”我急得不知道要说什么,“快,快,看一下锅里!”最后还是在爸爸的帮助下,完成了这道菜,我品尝了一下,还算不错。
舌尖上的美味,不靠长期的锻炼是做不出来,品尝不到的。因此,我要好好下一番苦功夫,尝尝自己的硕果。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 篇14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味特色,这些特色让小区里每一扇被窗帘掩映着的窗户后面,飘出不一样的味道。最喜欢的是一家人精心准备,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那是舌尖上家的味道。
每年的8月1日建军节,就意味着我家一年一度的“美食大比拼”就要开始了,今年却有点不一样,爸爸妈妈分开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些日子我都住在奶奶家里,这一次,还能够像往年那样,和爸妈进行美食大比拼吗?
奶奶像看出来我的心事,提前两天告诉我好消息,“你爸你妈明天接你回去吃饭。”我一听,心里的阴云顿时散开去。
妈妈接我回家时,在菜场买了很多的食材,准备大干一场,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了桃子和其它配料。
到了家,我说:“老爸,老妈,你们还是按以前的规矩,烧出自己拿手的菜,这次我给你们做个不一样的甜品。”
爸爸妈妈满脸好奇地互相看了一眼,接着各自开始忙着自己要烧的菜了,我也从刚刚拎回来的塑料袋里,取出了几个红彤彤的`大桃子,一包白糖和一袋白凉粉。
我先用小刀小心翼翼地给一个个桃子半脱了衣裳,把衣服改成一条条的,放在锅中小火煮,十分钟不到,锅里已经煮开了,桃香溢满房间,我又把剩下的那些桃子果肉,统统切成了丁。
我用漏勺把锅里煮开的桃子皮捞出来,丢进垃圾桶,锅内再放入白糖和白凉粉,搅拌均匀,收桃汁,将桃汁和桃丁倒入准备好的玻璃容器中,再放入冰箱里冰镇一小时,就可以享用啦。
我端着亲手做的桃子甜品,走到妈妈身边,妈妈吃了一口,笑着说“甜。”爸爸也过来了,他眯着眼睛品尝,半天才兴奋地说句,“不错,真甜。”我压抑着快乐,望着他们,说:“我想经常为你们做甜品吃,经常听你们说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