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初中女生社交礼仪常识

发布时间:2025-01-08

初中女生社交礼仪常识。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男生女生交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女生社交礼仪常识 篇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

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的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淫画等感到刺激。

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

初中女生社交礼仪常识 篇2

【活动对象】

高二年级

【活动理念】

在高中生异性交往当中,亲密的异性关系——“青春期恋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不容我们忽视。笔者在任教的高二年级,随机抽了四个班,三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发放了178份中学生爱情观调查问卷。其中一题,你认为中学生的“爱情”应该进行到哪一个阶段?选“暗恋”90人、选“表白”35人、选“交往”43人、选“更深”7人,废卷3份。47.8%的学生认为,高中的异性交往可以更亲密,可以涉足“爱情”。

高中生正处于未成年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情感发展的两极性较为明显,生理日趋成熟,而心理上却是幼稚和成熟并存,同时青春期性意识发展迅速。对于这类问题的辅导,不能再回避、也不能靠堵或压,而重在疏导、引导。

如何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爱情观,正确对待青春期恋情,让亲密的异性交往升华为成长的动力,这是本节心理辅导课想要达成的目标。本节课拟借助“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通过冥想爱情、描绘爱情以及小组成员的正面添加物等环节,有效促成学生认真思考亲密的异性关系,反思自己的爱情观,了解爱情路上的美好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同时汲取来自同伴好友间给予的正能量,以此帮助学生获得新的领悟和成长。

【活动目标】

1.借助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爱情观。

2.借助小组成员的力量,帮助学生获得新的领悟和成长。

3.通过辅导,让高中生的亲密异性交往升华为他们成长的动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片段;《当爱在靠近》FLASH;油画棒;白纸;分组:6—7人一组,共分8组。68

【活动进程】

一、团体热身

观看Flash《当爱在靠近》,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现在,爱情有没有向我们靠近呢?

二、团体动力启动———畅想爱情

呈现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动画截图。

不经意间,爱情在悄悄向我们靠近,作为高中生的你们,心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畅想。

1、冥想爱情

调整坐姿,闭上眼睛,聆听音乐,调匀呼吸,放松身体,明净大脑……

勾勒画面……你想象中的爱情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的画面最能表达你对爱情的理解?……

2、描绘爱情

当这个画面越来越清晰时,睁开眼睛,选择画棒,迅速地把刚才呈现在你脑海里的画面描绘出来。

小组分享,直接用语言描述自己这幅画的含义。从组长开始,以顺时针的方向,每位组员依次轮流分享。

全班交流:随机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你选了什么颜色?这种颜色代表什么意义?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投影)

三、团体工作阶段———增添力量

1.出现矛盾

爱情之路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矛盾突起,爱情受阻甚至搁浅。

设置情境:播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片段),

2.朋友援手

那么,怎样避免这种不和谐的音符出现,让温暖和美好一直延续呢?

如果你是他(或她)身边的好朋友,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你能给他们提供怎样的支持和帮助?

团体工作开始:将你的画交到左边同学的手中。接到画的同学,你接过来的是朋友的期待和信任。请你以好朋友的身份,在这幅画上添加一些东西,让这幅画更加的完美,让你的朋友因为有了你的支持而变得更有力量。

要求:顺时针依次轮流传递和添加一圈,每位组员添加的时间不超过20秒。

3.分享交流

当画再一次回到你手里,你觉得哪个部分的添加物是你最想要的,为什么?哪个部分的添加物确实不是你所需要的。

邀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他对接收到的添加物看法和感受。哪个部分是你自己画的?哪些是同学帮你添加的?你觉得哪个部分的添加物是你最想要的?为什么?哪个部分的添加物确实不是你所需要的?

4.吸收能量

这幅画里有你的憧憬、你的向往、你的美好爱情;也有来自朋友的支持,有他们给予你的正能量。请你深深地吸一口气,将你想要的这份能量吸收,让它进入你的'身体,与你融为一体。并请珍藏。当你需要它的时候,你可以随时呼唤它,它将给你支持!

四、团体结束———总结升华

画龙点睛:同学们,爱情是美好的,爱情是令人向往的,爱情能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功。但爱情之路却可能会遭遇荆棘和坎坷,碰到激流和险滩,没关系,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活动反思】

“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s Therapy),是以各种艺术的媒材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这些媒材可能是游戏、声音、身体、故事文本、书写、绘画、舞蹈、音乐等等。而所表达的内容可能是意识、亦可能是潜意识的层面。其基本信念为相信每个团体成员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自我引导。在一个支持的环境中,透过外在的创作形式来表达内在的情感,藉以发现我们深层的情绪,提供机会给自己更多的力量。

进一步而言,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以绘画、隐喻、行动演剧、叙说等方式来处理案主情绪上的压力,以一种非纯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特别适合在团体辅导中应用。

本节课的主旨,借助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让学生得到成长,树立更健康的爱情观,能更成熟地面对爱情,感悟和体验是自始自终的追求。尽量营造一个安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下防御,全情投入,坦然、真诚地面对爱情。

初中女生社交礼仪常识 篇3

学礼仪、知礼仪、践行礼仪,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追求。摒弃不文明、不讲礼仪的行为,已成为当今社会日益强烈的共鸣和呼声,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XX区围绕文明城市建设、“三关爱”志愿服务,大力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和修养,为决胜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素质支撑。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2月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讲座

20xx年5月 文明礼仪知识进万家活动

20xx年全年 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二、活动地点

辖区内学校、企业、社区、居民院落

三、活动参与者

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员工、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小区和院落居民

四,活动内容

(一)针对不同对象,分门别类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

1.结合社区活动,对社区居民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一

是在辖区内两个社区开展活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宗旨,以回顾展望、文艺表演、现场互动等形式,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二是以“全民阅读季”为契机,开展“阅读众人行”活动。

2.加强企业培训,对企业员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辖区内多家大型企业积极参与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广大企业可以通过岗前培训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还可以通过文明季、新国学讲堂、道德评弹、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开展。通过图文并茂的PPT演讲、文明礼仪知识小短片等形式,帮助员工迅速吸收文明礼仪知识。灵活设计形式多样的“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行”的道德讲堂活动,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二)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

1.宣传标语。在学校、医院、商场、企业以及居民小区院落内悬挂横幅标语,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

2.示范岗位。在街道和各个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前台窗口设立文明礼仪示范岗标牌,同时在便民服务大厅内放有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手册,居民在办事的时候可以随时翻阅、学习,对辖区居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文明礼仪知识“培训”。

3.商业载体。在人流集中的商业街区,发放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手册,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

(三)策划不同类型的多彩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活动。

1.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在辖区内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讲坛讲座,组织居民积极参加。

2.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对服务企业进行培训,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进万家活动。

3.开展文明乘车,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初中女生社交礼仪常识 篇4

班会主题目标

1. 使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必要性,消除班内不正确的认识和起哄行为。

2. 学会正确把握异性交往的度。

3. 落实《中学生守则》中不准中学生谈恋爱之规定。

班会活动内容步骤

一、认识异性交往

1. 引言:“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误”

想法:早秀先凋,冬天梅花开过后就成为过时之物,到春天就不能参加百花盛开之赛了,终究是一个遗憾 。

2. 怎样认识异性交往?

众所周知,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交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心理萌发的异性吸引是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处理不当,过于频繁地单独相处,超越普通交往的界线,过早萌发出对异性的情爱,则容易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甚至走入歧途。

高中生的异性交往分为:正常异性交往和不正常异性交往。

(1)正常异性交往

①正常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是青春期心理、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

②目的:肯定青春期感情的正常存在,对此表示理解,消除抵触心理,调动情绪,便于师生深入沟通与交流。

(2)不正常异性交往

谈谈自己的想法?青春恋情不纯动机:

①扭曲的竞争心理。中学时期本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求发展的最佳时期,但有部分同学存在希望有很多男生或女生追逐,以证明其“漂亮、潇洒”的爱慕虚荣心理,表现出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心态。

②炫耀心理。部分中学生过早或不恰当地把“谁先找到对象,谁的朋友风度潇洒、超群出众”作为炫耀的资本

③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没有打算在校期间谈恋爱,但由于周围同学有“成双成对”的早恋“榜样”,因而影响或触动了部分无心向学的同学。有些学生谈恋爱的原因仅仅是:

(1)在你看来,男女主人公的行为表现正常吗?

从心里来说该行为表现是不正常的,更适合正常的人际关系交往。不正常的交往,虚掷青春往往会留下悔恨的印记,它的伤害可能影响今后一生的生活与情感。

(2)谈谈如何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我们应该心态良好,行为不拘谨,举止落落大方,动作不亲昵,言语不轻薄,尊重民族习惯和地方习俗。

3. 青春期异性交往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1)好感不等于初恋

(2)暗恋并不等于罪恶

(3)表示并不等于卑鄙

(4)拒绝并不等于绝交

4. 友谊与爱情如何区别?

(友谊、爱情、支柱、理解、感情)

在对异性健康幻想的基础上自然地交往,学会思考,认识和把握自己,恰当处理自己的情感;异性交往用专制的手段加以限制是不起作用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抽刀断水”的负面效应。所以,不要压抑异性交往的欲望,正确认识和理智控制情感,进而达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感比否定它们要好”的目的,这种适度的异性交往将会为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归纳总结正确与异性交往的度

尽管健康的异性交往对学生成长有诸多好处,但需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尺度,防止“过”与“不及”。

1. 遵循“自然”

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要自然顺畅 。

2. 遵循 “适度”

谈谈《刺猬取暖》的故事,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他们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又不得不再度分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与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出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而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所以说正常的异性交往 ,其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让人能接受。

三、正常的异性交往中,我们的收获

1. 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

2. 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

3. 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

4. 有利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5. 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

四、高中生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态度总结反思

1. 遵循自然,适度

2. 爱情向左,我向右

3. 女生要做带刺的玫瑰,男生要做青天的云朵

初中女生社交礼仪常识 篇5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学会做人"、"知书达礼"的教育,并通过开展以"文明礼仪进社区"的教育活动,促使文明礼仪规范落到实处,人人争当文明学生,形成文明礼貌之风,是创建学习化社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讲文明、懂礼仪

随着人类的发展,反映人类进步状态的文明也一同发展,并显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但不论在哪一区域和哪一阶段,构成文明有机系统的基本要素都是不可少的,现代人要懂礼仪、讲文明。

1.讲文明

在人类和人类文明史上,不论什么时间也不论什么地域,构成文明的要素都必须包括物质文明、人本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五个方面。

总之,文明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体现,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成果。从广义的人类生产活动来说,有五种生产形态,即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制度生产、精神产品生产和人类环境生产。这五种生产形式所产生的成果便分别表现为物质文明、人本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正是这五种文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总和,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文明图景,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系统。

2.说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两个词的合成词,它们虽有联系却有着不同的概念。"礼"的含义比较丰富,其跨度和差异也比较大。它既有古今意义的区别,又可作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理解。"礼"的最初的含义就是供神的仪式;以后,逐步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它既可指为表示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为社会交往中的礼貌,还可特指为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中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当然,"礼"仅仅是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受其制约的行为规范的一部分,并非社会强加给人的外在的规章法则,更不能与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体系相提并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礼"的内涵已经有了延伸和扩展,在许多场合,它已成了"礼貌"、"礼节"、"礼仪"的代名词。例如尊老爱幼的礼仪行为,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都可以说是表示敬意。其实,这些礼仪活动和行为中所体现的"礼",是遵守和维扩某种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活动与行为,都应该归结为某种行为准则、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因此,"礼"的定义是: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

"仪"的概念与礼仪有关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容貌、仪表;②典范、表率,如所谓"礼仪先生"和"礼仪小姐"中的"仪",就包含有典范、表率的意思;③仪式、礼节;④法度、准则。

3.讲文明懂礼仪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人们采取不欢迎态度,怎么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些学生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想怎样就怎样,长大了就懂得文明礼仪了,这也是误解。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时候培养文明礼仪习惯,与孩子天真无邪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平时最重要的文明礼仪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几个方面。

从仪容仪表说,主要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有狐臭要搽药品或及早治疗。

从仪态举止说,主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提出要求,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立姿态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身体直立、挺胸收腹、脚尖稍向外呈V字型,忌讳无精打采、控脖、耸肩、塌腰;正式场合不能叉腰或双手交叉;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表情神态要求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自然微笑,忌讳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动作习惯。

从谈吐方面说,要求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不能沉默无言,也不能自己喋喋不休,要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交谈时忌讳东张西望、翻看其他东西。交谈人多,不可只眼一人谈话而冷落其他的人。

从着装万面说,要求干净、整洁、合体,忌讳皱皱巴巴。

(2)公共场所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包括走路、问路、乘车、购物、在影剧院看戏等方面。走路除了注意体态、姿势之外,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如见到熟人需要交谈,应靠边儿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行人互相礼让,青年人主动给长者让路,健康人主动给残疾人让路。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