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合同网

导航栏 ×

古诗小班悯农教案

发布时间:2025-05-14

古诗小班悯农教案(精华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悯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小班悯农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1)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古诗小班悯农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读书笔记吧 dsBj1.CoM)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3、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古诗小班悯农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古诗小班悯农教案 篇4

活动日标

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语言的精练及节奏之美。

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理解诗歌寓意。

感受农民种粮的辛苦与不易,知道要爱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有关古诗《悯农》的图片或视频短片。

活动过程

出不图片或视频短片,欣赏古诗。

鼓励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及背景,并与同伴交流。

欣赏古诗。

①老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②老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

老师鼓励幼儿针对古诗提出问题,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老师:听了这首古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伯伯还在 地里松土,锄草。农民伯伯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种禾苗的土里,他们很辛苦。知道吗?我们吃的这些粮食,一粒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

了解古诗语言精练。

老师:你们来数数这首古诗一共有多少个字?这么少的字能表达这么多的意思,古诗的语言是很精练的。

学习朗诵古诗。

老师打拍子,幼儿跟着节奏朗诵,语速稍慢,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幼儿进一步感知诗歌的寓意。

老师:朗诵这首古诗时,你有什么想法?

老师:农民这么辛苦,我们要怎样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呢?

附: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小班悯农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念念、玩玩、唱唱中初步了解古诗《悯农》的含义及意境,并能大胆地随乐吟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幼共念《大馒头,哪里来》

师:孩子们,大大的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师:农民伯伯种地辛苦吗?那儿歌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变换方式诵读古诗

1、观察图片理解诗意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你们仔细看一看,画面上有些什么?

师: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自主回答)

师: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农民伯伯在庄稼地里怎么劳动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天气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谁知道盘子里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哪里来的?

师:秋天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的粮食都丰收了。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2、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师:我们的唐代大诗人李绅写下了一首很好听的古诗《悯农》,就藏在这几幅画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诗句?

3、多种形式熟悉诗句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试着来念一念。

师:会了吗?接下来我领诵第一句,你们接下面几句,题目我们一起说。

师:你们念的真好听,下面我来请一位小诗人来领诵,谁愿意自告奋勇?

师:你们真像小诗人,下面,我们换种方式来试试看。杨老师念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杨老师念第三句,你们接第四句,我们轮流念,好吗?

师:接下来,我们男孩和女孩来PK下,看看谁念的又清楚又好听,好吗?谁先来?男女小诗人们表演的旗鼓相当,为你们精彩的朗诵鼓掌。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开火车的游戏,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诵读一句古诗,看看哪一组朗诵得又清楚又好听。

4、捡米粒游戏有节奏诵读

师:秋天,农民伯伯种的粮食丰收了,可是在收割的时候地上掉了好多的米粒,怎么办?那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我是怎么捡的?(教师示范有节奏边捡米粒边念古诗)

师:我是怎么捡米粒的?让我们跟着熟悉的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

师:这边有好多米粒,我们一起帮助农民伯伯捡米粒吧!天快黑了,我们得加快速度捡哦(速度放快)

三、吟唱古诗情感升华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还可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可以跟着这段熟悉的音乐配上我们新学的古诗一起轻声地唱一唱(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师:看来有的小朋友已经会唱了,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这次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吟唱古诗)

师:你们唱得很动听,那我们集体来表演这首古诗,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演一演,跟着音乐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古诗《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文章来源://www.hc179.com/hetongfanben/8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