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汇编八篇)。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秋分优秀教案(精选8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分”的节气特点;
2.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浓厚的兴趣。
3.体验秋分日的科学道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方面了解“秋分”节气。
教学难点:了解秋分习俗,能够背诵秋分的诗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WwW.hC179.COM
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会背诵二十四节气诗吗?
生:会!
师:那老师就考考你们,寒露之前的那个节气是什么啊?
生:秋分!
师:大家说的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秋分的知识吧。(板书:秋分)
课堂新授
师: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大家都了解什么是秋分了吗?
生:了解了。
师:在大家了解完之后,老师想问一下大家秋分又有哪些习俗呢?(板书:习俗)
生:老师,我知道,是秋祭月。
师:秋分除了秋祭月之外还有吃秋菜、送秋牛的习俗呢,老师重点给大家讲解一下吃秋菜和送秋牛的习俗,同学们可记好啦。
重点讲解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又叫秋碧蒿,人们在秋分那天把秋菜摘回来,跟鱼片一起做成秋汤,祈求家宅平安,身体健康。秋菜本身也还有多种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送秋牛
送秋牛就是把红纸或者黄纸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再印上全年农历节气,送到家家户户,说秋人会说些吉祥且不违农时的话,把主人说高兴了然后把秋牛图卖给主人家。
师:接下来老师分享一首有关立秋的诗词给你们好不好?(板书:诗词)
生:好。
师: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巩固练习
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已经了解了关于秋分这一节气。老师希望同学们更积极的去探索更多有关节气的知识,并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讲解给自己的家长们听。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2
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秋分节气的地理知识
(二)了解秋分节气的物候特点
(三)认识秋分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学习左河水同名诗作《秋分》
内容
(一)地理知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每年的9月22-24 日太阳达到黄经180°时,就是秋分来到。“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的结束,“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我们说秋分平分了秋季。从秋分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大家有没有发现秋分之后,天黑得越来越早了呢。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候平均气温”划分的秋季。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农谚“一场秋雨一场寒”,说的就是秋分之后气温开始不断降低了。气温降低,小朋友们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哟。
(二)物候
秋分节气的物候分为三种: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夏天下雨打雷较多,冬天很少打雷了。
“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秋分到了,也就意味着冬天不远了,因此很多动物都要开始准备入冬的事宜,准备过冬。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也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秋分节气,空气中也会缺乏水气,小朋友们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出现“凉燥”的症候。
(三)秋分
秋分节气里也有着各色各样的民俗活动。(和春分活动相似,可以适当删减)
1.秋分吃秋菜: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秋汤甘甜灌脏,可以清洗肠胃,在秋分时节饮食秋汤表达了人们家宅安宁、身壮力健的祈愿。
2.粘雀子嘴: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3.放风筝:秋分期间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等。在秋分这天,小朋友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风筝,到公园里将它放上天空哦!(风筝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
4.送秋牛:秋分时节,民间会挨家挨户送秋牛图。送秋牛其实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秋牛图体现的是送图者与收图者彼此之间的祝愿,“送秋牛”、“说秋”都表达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美好愿景。(画秋牛图可作为延伸活动)
5.竖蛋:“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竖蛋”的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小朋友们不妨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试一试,看看谁能最先成功呢?
(四)《秋分》左河水诗作学习
《秋分》,是一首描写在秋分节气里地理、气象、气候、花卉及农作物丰收状况的七言绝句诗。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读读这一首小诗,进一步了解秋分的节气特点。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习秋分节气的知识,了解秋分的意义。
2. 学习秋分节气相关的词汇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语言表达描述秋分节气的特点。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秋分节气的相关图片、水果、蔬菜等。
2. 课件或黑板、白板。
3. 教学素材:秋分节气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老师拿出一篮子水果和蔬菜,让幼儿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引导思考:询问幼儿们,这些水果和蔬菜是哪个季节的特产。
Step 2:学习秋分节气的知识(10分钟)
1. 展示秋分节气的图片,解释秋分节气的意义:秋分是秋天的中间节气,也是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的一天。
2. 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幼儿了解秋分节气的特点和变化。
3. 引导幼儿们观察天气、植物和动物等方面的变化,与秋分节气联系起来。
Step 3:学习秋分节气相关的词汇和句子(15分钟)
1. 呈现秋分节气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如:秋天、果实成熟、天气凉爽、白天黑夜一样长等。
2. 逐个教授词汇和句子,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 运用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词汇和句子的操练,加深记忆。
Step 4:练习语言表达(15分钟)
1.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果或蔬菜,描述它们在秋分节气时的特点。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用语言描述并展示自己选择的水果或蔬菜。
3.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描述。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复习秋分节气的知识和相关词汇。
2. 引导幼儿思考,秋分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秋分节气的感受和想法。
Step 6: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词汇。
2.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了解秋分节气的知识和意义,学习秋分节气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并通过语言表达描述秋分节气的特点。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幼儿思考,积极参与互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4
一、教学目标
认识秋分节气,知道秋分的时间和含义。
了解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现象。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秋分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秋分节气中昼夜平分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秋分节气的特点。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秋分节气的变化和感受。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参与与秋分相关的活动。
四、教学准备
秋分节气的图片、视频。
秋分习俗相关的物品,如秋菜、鸡蛋等。
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秋分节气的儿歌,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跳。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关于哪个节气的`吗?
认识秋分节气
(1)讲解秋分节气的时间和含义。
秋分一般在每年的 9 月 22 日或 23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2)展示秋分节气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秋分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
(3)介绍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如气温逐渐降低、天气干燥等。
秋分习俗
(1)讲解秋分节气的习俗,如吃秋菜、竖蛋等。
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秋分这天,人们会去采摘秋菜,与鱼片一起煮汤,称为 “秋汤”。
竖蛋:在每年的秋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 “竖蛋” 试验。
(2)让幼儿品尝秋菜汤,体验秋分习俗。
活动一:秋分竖蛋游戏
(1)给每个幼儿发一个鸡蛋,让他们尝试把鸡蛋竖起来。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多尝试几次。
(3)评选出竖蛋成功的幼儿,给予奖励。
活动二:绘画秋分
(1)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秋分节气的景色和活动。
(2)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总结
(1)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总结秋分节气的特点和习俗,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
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制作秋菜美食。
在阅读区投放有关秋分节气的书籍,让幼儿自主阅读。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5
一、主题背景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在这个时候,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天气逐渐转凉。为了帮助幼儿园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点和秋分的习俗。
二、主题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秋季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秋季的美丽和丰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主题内容
1. 室内活动
在室内开展关于秋分节气的绘本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了解秋分的历史和文化,比如《秋天的味道》等。
2. 室外活动
在室外组织郊游活动,带领学生到公园或田野中观察秋季的景色和植物的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美妙。
3. 手工活动
开展制作枫叶、纸鹤等手工艺品的手工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制作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团队游戏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队游戏,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注意事项
1. 活动场地:选择安全的室外场地,保证学生的安全。
2. 活动时间:选择适合的时机,避免天气过热或过冷,注意保暖。
3. 学生安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全程陪同,确保学生的安全。
4. 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五、总结
秋分节气是秋季的重要节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点和秋分的习俗,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安全和活动内容的选择,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6
教学目标:
1. 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
2. 学习秋分节气的相关知识和习俗。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能力和对节气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图片卡片:秋分节气的象征物、食物等。
2. 秋分节气相关的简单手工材料。
3. 秋分节气的相关故事或歌曲。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话题(10分钟)
1.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中的物品和活动与哪个节气相关。
2.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秋分节气的名称。
Step 2:认识秋分节气(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解释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如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正式开始,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
2.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象征物,如柿子、葡萄、瓜果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与秋分的关系。
Step 3:学习秋分节气的相关知识(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分节气的习俗,如赏月、吃柿子、踏秋等。
2.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图片或图片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习俗和活动。
Step 4:手工制作(2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分节气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柿子、葡萄、瓜果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秋分节气的手工作品。
Step 5:故事或歌曲欣赏(10分钟)
1. 教师讲述秋分节气的相关故事,如《嫦娥奔月》等。
2. 教师播放秋分节气的相关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跟随节奏拍手或跳舞。
Step 6:总结和延伸(10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
2. 教师提出延伸问题,如“你知道其他的节气吗?它们分别在什么时候?”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分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学会了一些与秋分相关的知识和习俗。通过手工制作、故事和歌曲的欣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回顾和延伸,巩固了学生对节气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综合素质。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篇7
【教材分析】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自然节律仍是现代人应当遵循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合理规划,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九月下旬正值“秋分”节气,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故研究主题订为《人间最美是秋分》。通过小组讨论探秘主题、制定探秘计划、多元探秘途径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实现探秘过程,从中获取直接实践经验,养成综合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课时主要在讨论选题、制定计划、合作探秘的基础之上进行小组展示交流和思维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学情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是主体。六年级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敢于大胆的探索,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于信息资料有一定的收集、整理能力,勇于实践。加上学校从2018年起就开始探索“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系列之二十四节气学科融合课程,全校曾开展过丰富多彩的清明、小满节气,曾为他们打开自然之窗、科学之窗、人文之窗等,学生对“秋分”积极性很高,对节气探究和展示充满期待。所以本次活动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引导”和“唤醒”学生的创造力量,同时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之志,厚植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创新人格:
1.利用学生对秋分节气的好奇心,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对秋分的由来,习俗,以及对农事,生活的关系等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小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创新思维:
1.结合秋分节气观察身边的物候变化,关注日历,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
hc179.com小编精心推荐: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入园教案 | 幼儿园荷叶教案 | 幼儿园评价教案 |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 | 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