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的数学日记|旅游中的数学日记(收藏十篇)
发布时间:2019-03-09旅游中的数学日记(收藏十篇)。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3月20日 星期五 晴
我们学了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是面的旋转,我们重点学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还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学会了怎样测量圆柱和圆锥的高。正方形转一圈会成圆柱,三角形转一圈会成圆锥,梯形转一圈会成圆台,半圆转一圈会成球体。然后是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一面是曲面。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周围的曲面叫做侧面。而圆锥则是只有一个底面,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则是圆锥的高。单是第一节课就让我受益匪浅,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了圆柱和圆锥。
再下去,我便知道了圆柱的表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虽然算表面积有些烦,但很有用。理解了,用心记了,就不难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很有趣,原来把圆柱可以切割在拼成长方体,而得知圆柱的体积就是底面积乘以高。圆锥的体积计算,施老师用实验的方法,使我们形象地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就不难了。
学了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以前的我只知道他们只是个体,但现在还知道了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计算,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这是生活中的数学。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三天,早起做完作业后,我高高兴兴跟着爸爸妈妈去逛八佰伴,商场里人山人海,好热闹啊!一逛就到中午了,吃什么好呢?好久没吃烤肉了,于是我们来到六楼看到一家九田家牛肉烤肉,这家店正好有优惠活动,于是我们就进去点餐了。这家店的优惠活动是充值500元,在店内消费满100元,送价格115元的菜品,菜品里面有五花肉、虾、果汁等等很丰盛。因为我们是难得来吃烤肉所以充值500元有点不划算,所以我们还是按正常点餐吧,有虾、里脊肉、香肠还有蔬菜及饮料共点了258元。
很快各种肉和菜都上来了,服务员阿姨马上帮我们烤了起来,烤熟后好香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到半小时我就吃得饱饱的。该结帐了,妈妈问我:“怎么付钱最便宜呢?”爸爸查了手机又说:“美团APP上这家店78元就可以买100元券,你觉得怎么用好呢?”我想了又想,回答说:“我们还是用美团便宜,买三张券的话,消费258元不到300元不能用,那就买2张券,另外58元就付现金吧。”最后我们付了(78x2+58)=214元,一共优惠了(258-214=44)44元。
通过这次吃烤肉我学会了怎样付钱才能省钱,在生活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太奇妙了!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前一段,我和妈妈去桂林旅游了。经过这么长时间,我仔细地想了想,发现里面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比如:时间、距离、方向、统计、钱数等等。
我先说时间、距离和方向吧。我们是坐飞机去的,为什么要坐飞机呢?第一个理由,因为我们的时间比较紧,坐飞机可以节约时间。桂林在郑州的西南方,郑州到桂林大约有1300公里,坐火车至少要12个小时,而坐飞机只需要1个小时40分钟(大约2小时),加上来回时间,我们可以节约20个小时(2x12-(2+2)=20),这样我们可以多玩儿一天啦。第二个理由,是因为我没有坐过飞机,我想试一试,我想看一看空中的风景和地上一样不一样。结果,我们在10000米高空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空中风景,真是美极了!好高啊!不过我不害怕,还很兴奋呢。
第二,说说我们到底花了多少钱吧。妈妈说我们花的挺多的,怎么计算呢。一元一元地加起来要数到什么时候啊?干脆分类吧。我是这样分的:
1、来回路费(也就是飞机票):2640元;2、船(竹排)票、门票、演出票以及住宿等:大约1647元;3、购物、吃饭等:大约360元,2640+1647+360=4647(元),还有一些妈妈记不太清楚了,这样我们大概花了4800元!哇,好多呀!我们一共旅游了四天,平均每天花1200元!(4800除以4等于1200)怪不得导游说旅游是高消费呢。但是我们收获很多,花这些钱很值得的。以后我还要去更多的好玩儿的地方。我要学本事,多挣些钱哟。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一天,我和妈妈上街去,看见一个小摊前挤满了孩子。他们闹着吵着,让家长给钱让他们玩。好奇的我也走了过去,一看,原来啊,摊主弄了个大箱子,设了个可得奖品的游戏。大箱子里放着1-20的卡片各10张,小朋友们用手拿一张出来,这一张卡片上的数字再加上这个数字,如果是偶数,那么只能得一些不值钱的贴画纸或卡片,但要是是奇数,那么你可中大奖了,可以得到遥控汽车,电话手表等贵重的东西。每玩一次只需的付2元给摊主即可。
奇怪,怎么每一个人得到的都是贴画纸呢?我开始用我的超级大脑思考起来。如果抽到的是奇数“3”,那么3+3=6,是偶数,但需要抽到偶数“6”,那么6+6=12,还是偶数。哦,对了,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也是偶数。所以不管抽到什么数,最后偶数的机率是百分之百,而奇数则是不可能。小朋友们只会得到贴纸,是不可能得到他们喜爱的玩具的。摊主正是利用小朋友们这一点,他肯定赚钱。
其实,这些奸商正是运用了生活中的某些小把戏,只要你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就一定会找出破绽,这样就不会轻易上当了,我要告诉所有小朋友和家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今天早上,妈妈说:“今天休息,我们来包饺子吃吧!”我高兴的说:“好啊,我最喜欢吃饺子了!”
妈妈去菜场买来了香菇、笋、葱、肉和饺子皮,回家洗干净切成碎末,把料理拌好就开始包饺子了。我先拿起一片饺子皮,用筷子把馅放在中间,然后在饺子皮的周围抹上一些水,最后把饺子皮粘起来 ……此处隐藏382个字……利息为:
(a+10000)·24%+10000.
所以有23000-1000-〔(a+10000)·24%+10000〕
=0.24(40000-a).
当成本费大于40000元时,年初售出最好;当成本费等于40000元时,年初年末售出均可;当成本费小于40000元时,年末售出最好.
三. “住”
例3.某房地产开发商对购房者可提供分期付款服务:首期付款3.2万元,以后每月付1000元,陈先生想用分期付款形式购买一套价值28万元的住房,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付清全部房款?
分析:设x个月付清全部房款.根据题意可有下面的等量关系:首期付款+以后每月付款和=28万元.
解: 设x个月付清全部房款.根据题意得:
3.2+0.1x=28
解得:x=248 即xx年零8个月付清全部房.
点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包含问题全部意义的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后,经过检验,就可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另外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四.“行”
例4.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经过几个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
分析 本题容易漏解.应用两种情况讨论.
解 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时,
(1)相遇前两人相距32.5千米,方程为
17.5x+15x=65-32. 5:
(2)相遇后两人相距32. 5千米时,方程为
17.5x+15x=65+32.5.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多多的打折问题
小猴子多多想去学游泳,妈妈带他去超市买游泳衣。
小猴看见有两款漂亮的泳衣都在打折,“海豚牌”泳衣:原价158元打4折,“海星牌”泳衣:原价99元打5折。
多多说:“我要买‘海豚牌’泳衣,这个打4折。”
妈妈拍着多多的头笑着说:“宝贝儿,打折多的不一定便宜呦,还要看原价,我们算一算吧!”(如下)
“海豚牌”泳衣折扣价=158×0.4=63.2(元)
“海星牌”泳衣折扣价=99×0.5=49.5(元)
63.2-49.5=13.7(元)
通过计算,多多明白了:打折不仅要看折扣数,还要看商品的原价,这样才能判断买哪个更便宜,否则买错了商品,可就不划算喽!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嗨,择片,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
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 还有,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更精彩并富有活力。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比如:让学生发现现实情境中的基本信息,也就是以往课堂中所说的条件。这样,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了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发现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应用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能正确描述生活中的现象,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拓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应用实践的机会
在合理点菜这个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因此,学生争先恐后地想为老师点菜,还说出了一些理由,比如:因为哪些有营养,还有哪些是老师喜欢吃的,还有的理由是哪些菜便宜一些等等,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体会到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当学生解决了为老师点菜的问题后,再提出“当你一家来吃饭时,怎样点菜最合理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实际上也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考问题,然后合理做出决策的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还注意到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比如:在课的最后,设计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感受这个活动,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也便于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一个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我认为,差异不仅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只要我们能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和反思自我的机会,我相信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爸爸妈妈打算利用春节假期带我和表姐去杭州旅行,我们一起制定旅行计划。
我们计划在杭州逗留3天,因为爸爸妈妈的假期有限。
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动车和飞机的时间和价格。如果做早上出发的动车,要傍晚才到杭州,从杭州出发回厦门,也是早上出发下午到达,这样的话路上就需要2天的时间,在杭州要住3个晚上,一共需要5天时间。动车的票价每人是294元,4人就是294X4=2352元,来回需要2352X2=4704元。加上住四个晚上的酒店是1200X2=2400元,所以总共费用是2352+4800=7152元。
如果选择坐飞机,我们可以早上出发,当天早上就能到杭州,回程可以晚上出发当天晚上到厦门,这样路程加上在杭州的时间总共是3天。机票价格是570元X4人X2趟=4560元,再加上两晚的酒店是1200X2元=2400元,总费用就是4560+2400=6960元。
我们比较了一下,6960元
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所不在啊!
▲ 旅游中的数学日记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草莓,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问题。”“什么问题?”我问道。妈妈不慌不忙的说:“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他要给小红几支笔,两人才一样多?”
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吗?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两人就一样多了。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2=4(支)来解决。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我高兴地吃起了草莓,我觉得这次的草莓最甜,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
-
更多精彩旅游中的数学日记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旅游中的数学日记